【PConline 雜談】從無到有,從大到小,聲音載體和發聲介質在電子科學的推動下,在幾十年間,讓享受音樂從曾經定時的,不可錯過的難得,演化成現在隨時的,可反覆收聽的日常。在這個演進的過程中,時勢造就了不少行業巨人,為消費者的享受帶來了可見的影響。在這其中,如果說飛利浦曾經改變了世界看待音頻行業的眼光,相信不會有很多朋友有異議。
在推動音樂財富保存和傳播上,飛利浦可是做了不少的功夫。20 世紀 70 年代,飛利浦研究實驗室在影像、聲音及數據的處理、存儲和傳輸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從而發明了鐳射影碟,雷射唱盤和光學電訊系統。1983 年,飛利浦迎來了新的技術裡程碑:推出壓縮光碟。基於壓縮唱片方面的成功技術,1997 年,飛利浦與索尼公司合作,推出了革命性的「DVD光碟」,成為了歷史上發展最快的影音數碼類產品。
不僅是在音樂載體的研發上頗有建樹,在音樂資源的傳播和營運上,飛利浦也是頗有一手。飛利浦在古典唱片上的營運自是無需多言,在流行音樂的傳播上也是抓住了先機。1972 年,公司創建了 PolyGram(寶麗金)公司,在音樂錄製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1974 年和 1975 年,寶麗金在美國分別收購了 Magnavox 公司和 Signetics 公司。雖然現在這些財富已經歸於環球(UNIVERSE)所有,但我們還是能夠窺見當年飛利浦作為一代梟雄的模樣。
如今談起飛利浦,無論是老燒友還是入門者,總能提起一些經典型號,更有甚者會因為一些飛利浦的產品延伸出一些值得回味的記憶。無論是唱片還是回放器材,飛利浦在過去的數十年給消費者帶來的體驗,都是值得肯定。然而,近十年民營音頻器材的發展,在消費力和消費欲望雙重推出的情況下,呈現出飛速發展的態勢。在這種隔兩年就要洗牌一次的境況中,饒是飛利浦這種歷史悠久的老牌,也總有一些力不從心的時候。為了保障自己的「江湖地位」,總得繼續努力作出一些改變,然而飛利浦卻走上了一條有點「奇葩」的路。
飛利浦 SHP9500電商價格讀取中...
我們選擇現在常見的民用耳機作為例子,曾幾何時,飛利浦在民用耳機,特別是頭戴式民用耳機上,也是市場上一支富有競爭力的存在。老燒友應該還對當年的SHP9000有印象,作為接代的當年旗艦SHP9500現在仍在入門市場發揮餘熱,甚至成為了很多初燒暫時的終點。飛利浦Fidelio發燒音頻產品系列更是引領了一波市場潮流。長時間宏觀角度看,飛利浦對於音頻行業的發展推動,起了屬於自己的作用。
當紅產品或者新品動不動就3-5折?!
在較長時間段中,飛利浦的確建樹頗多,但近年的飛利浦在新品研發和上市的節奏上,比起國內外品牌百花齊放的近況顯得黯淡不少。究竟是飛利浦減少了新品研發的投入,還是老本已經夠高枕無憂地活上十年八載?小編真是不太清楚。不過,面對其他品牌來勢洶洶的挑戰,飛利浦還是拿出了自己的應對手法:價格戰,而且是斷崖式跳水的價格戰。
前文提到的SHP9500,上市價為2499元,在剛過去的一系列電商購物節中,一度下探到300的超低價。作為Fidelio系列的旗艦擔當,X2更是從上市之初的2000元以上價位,調整到現在授權代理商的980元。至於作為X2前代作品的X1的升級版X1s,更是擔當起中端市場的先鋒,但價錢還是時不時會來到七百多元的價位。
落差巨大的價格,對於消費者是莫大的誘惑,貪小便宜的心理人人有,更何況是跳水價?這對於促進銷量在初期是具有積極意義的,但在一個廠商或者行業上的角度來看,後期則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如果說9500從當年上市價格到現在300元的價格,是飛利浦覺得它的生命周期已經完結,現在只是充分利用產品的剩餘價值,那麼為什麼作為中端市場擔當的X1s,和暫時的旗艦X2,為什麼會頻繁出現跳水價的情況呢?單是以促銷為理由,在電商購物節上還說得通,但考慮到現在飛利浦並沒有接代新品的推出,如此頻繁跳水則是折殺了產品原本應該有的公眾印象。
無論如何,跳水,跳水,再跳水,想盡辦法跳水,似乎是飛利浦現在的主旋律。從消費者角度來看,跳水是值得歡迎的:能以超值價入手旗艦,即便是當年的旗艦都足夠讓人心動。然而,這也給人留下印象:飛利浦耳機「貶值率極高」。並且對飛利浦來說,跳水對於銷量的促進是初期明顯可見的,特別是在國內電商購物節層出不窮,網絡對促銷信息傳播更快的前提下。但是,有個問題,能這麼一直打價格戰麼?!可別忘了,以性價比著稱的小米,旗下每個時期當家手機早就不賣1999了哦?!
然而大量的跳水促銷,在長時間來看卻是飲鴆止渴。在飛利浦跳水的同時,如BOSE、BEATS等各具特色的音頻品牌,在新設計新技術的幫助下,逐漸積聚屬於自己的粉絲群體,並在市場上產生強大的影響力。就今年京東雙十一公布的音頻產品銷售數據看,排在前五位的品牌正是這一系列的代表,反觀我們的飛利浦,卻從以前的銷量頭牌滑落到快跌破第十的尷尬位置。
那麼,飛利浦難道就這樣束手就擒嗎?在近年跳水的同時,飛利浦也推出了諸如SHP8000等一系列耳機產品。就小編自己的角度,雖然部分產品「與時俱進」地拿到了小金標,然而飛利浦這兩年也就Flite這款產品,在顏值上的確有吸引消費者的亮點,可惜在使用體驗上並沒有太多值得可圈可點的地方。反而在近年大受消費者喜歡的入耳式耳機上,飛利浦只剩S2這款產品,靠著跳水苦苦支撐。
在新產品的開發上無論是節奏還是產品,飛利浦都難以和現在的市場潮流吻合。飛利浦單單靠著跳水攻勢對消費者產生影響力,未免有些單薄。在群雄崛起的市場格局中,飛利浦沒能形成屬於自己的競爭力。
也許飛利浦已經感覺到,單靠跳水,已經開始逐漸無力挽回市場份額的變動——不提全球市場,這幾年國內消費者對音頻行業的認知,隨著貼吧和知乎,隨著消費承受能力的提高而提高。身披「Fidelio」這一飛利浦高端音頻系列標誌的產品,隨著無休止的跳水,逐漸失去了吸引力。因此,飛利浦也嘗試順應行業發展趨勢和消費者潮流研發新品,希望能再度以飛利浦技術的一面,來吸引消費者的深入關注。
作為一個浸淫音頻行業數十載的企業,即使在之前的促銷策略中迷失了心性,在捕捉市場趨勢中還是有著一定的眼光。然而這款型號為SHB4385的真無線藍牙耳機,雖然在外觀設計上秉承了飛利浦近年打造產品時相當不錯的潮流觸覺,但實際使用體驗卻是具有極大的缺陷。
從各電商產品評論,以及論壇討論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款真無線產品的音質表現和使用體驗,都難以和現在的熱銷產品形成競爭。讓人詫異的是,這款產品推出不久之後恰逢雙十一,直接從發售價的699元跳水到399元,看來飛利浦真是跳水上癮,然而這種做法對新品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
單單靠SHB4385,想要憑藉真無線耳機當下的吸引力,加上習慣的跳水,雙管齊下要吸引消費者,無疑是有些痴人說夢。甚至可以說,推出SHB4385的時候,飛利浦並沒有太長遠的計劃,只是想著隨波逐流地更新產品線,於是才有了我們現在看到的表現。屬於飛利浦的未來,正和它謀劃中的漸行漸遠,甚至可以說,飛利浦在決定開始跳水的一刻,也許意味著對未來,他們並沒有明確的規劃。
巨人從撐起一片天地到隕落,也許正是應了那句「學好三年學壞三天」,消極的進步和不進則退並沒有太大的分別。作為行業中曾經的梟雄,小編自然不希望看到飛利浦這個品牌在不斷的跳水中隕落。也許對於飛利浦自身來說,消費者對於生活品質的追求讓這個渠道眾多的巨人能夠在其他方面尋求突破口;而已經售予Gibson的飛利浦音頻產品線,已經淪為了Gibson的一個單純的盈利渠道。
事實上,單靠跳水促進銷售,長遠來看對於Gibson,恐怕會成為一顆毒瘤。同樣是樂器廠商,Fender在進軍個人音頻器材市場上,則是順應入耳式監聽器材之於不同類型用戶的目的差異,推出了一系列多單元入耳式耳機,試圖抓住共性,來建築一定的粉絲群體。就市場反響上看,Fender這條路也許還要走很長,但Fender的產品線布局,顯然要比Gibson治下的飛利浦要高明很多。
飛利浦和它背後的Gibson現在面臨的困局,相信不僅只有小編看得到。並非刻意去吐槽飛利浦,而是在消費者欲求越來越多的當下,對於每一個有著壯志雄心的企業來說,都有自己的難處。但飛利浦以前的金漆招牌太過現眼和典型,在頻繁跳水和新品開發不力的情況下,正在失去它應有的光芒。在這種情況下,飛利浦該何去何從,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