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麼記憶2017?我是星空派,我選擇了一團星雲

2021-01-19 三體引力波

如何告別2017年?75億地球人,就有75000000000種告別法……

作為星空派的我來說,仰望一塊天區——一個特殊的星團,凝思神往,人生足矣。

這就是七姊妹星團。

另一個更有名的名字:昴星團(Pleiades star cluster)。

看起來就像一組萌版的北鬥七星。其實,仔細數數,它有9顆星。我們用肉眼就可以輕易看得到的星團。

所以呢,人類祖先很早很早就發現、記錄並且給它編故事了。

人類最早的星圖,是在法國拉斯科洞窟,1.6萬年前的史前壁畫裡,就有昴星團的位置圖。

中國古代二十八星宿裡的昴宿,位於西方七宿的第四宿。早在《尚書·堯典》中就有「日短星昴,以正仲冬」,意思是說日落後就可以看到昴宿出現在南天正中,就該到了冬至時節。 

後來,民間開始流行「董永與七仙女」傳說的時候,順嘴就把昴宿七星扯到七仙女的身上——附會得還振振有辭:七仙女中的小七下凡跟董永好上了,所以人們就只能看到6顆星星了。這也難怪,在一個沒有望遠鏡的古代,一般人也只能肉眼凡胎地看到6顆星星。

就好像是對稱摺疊的一樣,在希臘神話中,昴宿七星也被描繪成了七姐妹——普勒阿得斯七姐妹,都有共同的神爹神媽:神爹——擎天神阿特拉斯,神媽——大洋神女普勒俄涅。

在印度神話裡,昴宿七星又變成了六個——戰神室建陀的六個麻麻。

直到天文望遠鏡觀測時代的到來,昴宿七星的神話才逐漸被終結。

在著名的梅西爾星表裡編號為M45,被列為彗星天體之類,儘管也不準確。

一直到如今,現代觀測天文學才告訴我們,昴星團是一個距離我們410光年外的疏散星團,大約擁有200多顆恆星組成,其中有九顆亮星,屬於一個很年輕的星團(最近一億年形成的),也是距離我們最近的星雲之一。

▲昴宿星團和星圖標註。

▲來自NASA/ESA/AURA斯隆數字巡天合成的昴星團。

▲採用X射線波段望遠鏡拍攝的昴宿星團,綠色的方框標示出光學上最明亮的七顆恆星。

▲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採用紅外線波段拍攝的昴宿星團,顯示出周圍密布的星際塵埃。

根據天文學家天體模型測算,再過2.5億年,朦朧曼妙的昴星團,就會被我們龐大的銀河系撕扯,扯碎,最終彌散在鄰近的星空中……

看不見的引力場,最終決定了看得見的星團的命運。

說了這麼多,回到正題:星空派拿什麼告別2017?

這就是我的回答,拿昴星團當作反思這一年。

2017,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用生命見證、親歷的365天,所見所聞所感所悟,都是各不相同——如同人們看到的昴星團,七星,六星,九星?還是200顆星星……

其實都是按照自己的認知能力來數數的,依照自己的坐標系來定義一切的。誰更接近真相?誰更能摸到規律?誰更有說服力?

2017,我們所看到的,往往正是我們受困的。因為我們只看到我們想看到的,但恰恰是看不到的,才決定了我們——如同昴星團,聚合彌散的命運,並不是由我們親眼所見所決定的,而是由看不見的深層規律決定的。

2018≠2017+1

最好等於2017+31536000秒!


相關焦點

  • 什麼是星雲,星雲是如何形成的?
    我們都知道恆星誕生於星雲,而星雲又是如何而來的呢?什麼是星雲?星雲是塵埃和氣體空間中的巨雲,星雲的組成成分是氣體和塵埃,他們多來自垂死的恆星(如超新星)的爆炸。也有一些星雲是新星開始形成的區域。出於這個原因,一些星雲也被稱為是「星級託兒所」。
  • 星雲在《復聯4》的搞笑三聯,讓我重新審視這個角色
    三聯星爵在混戰中差點被砍,來自過去的卡魔拉救了星爵,來自過去的卡魔拉沒有和星爵的記憶,對以後會成為她男友的星爵充滿了問號,星爵見到卡魔拉喜不自勝伸手去摸女朋友的臉,結果被毆,卡魔拉對星雲吐槽怎麼是他?星雲回答:你能選的除了他,就剩下一顆樹。
  • 星雲大師:我就是南京大屠殺的受害者和見證人
    當時大師弘法回來,佇立在畫作前凝視,久久不發一語,眼角的淚水奪眶而出…… 「母親和我,一個36歲,一個10歲,她尋夫,我尋父,人海茫茫,屍首遍地……」近日,星雲大師在臺北接受了新華社記者獨家專訪。作為倖存者的他多年來首次公開講述了記憶中的南京大屠殺。
  • 「我的汶川記憶」摘選|不止大半個中國的共振
    我們試圖打撈與這場地震有關的記憶,於是在H5「我的汶川記憶」裡收集澎友填寫的隻言片語——地震發生時,你在哪裡,在做什麼?在已收到的「記憶」裡,我們看到須臾之間的生命流逝,也看到震後人們心有餘悸,卻還能守望相助。我們摘選了部分,為了忘卻的紀念。2008年5月16日,映秀鎮,裂開的土地。
  • 假如有國菜大比拼,英國這食物遠比星空派美味!網友:僅次於中餐
    很多人都說,他們會端上自己最有特色的仰望星空派,或者是炸魚薯條,又或者是哈吉斯。但是其實,英國還是有美食存在的。有一個英國作家毛姆叔叔說,在英國想要吃的好,就得一天三頓都吃早餐。在英國食物中最令人驚喜的一款大概就是約克郡布丁了,在很多人的眼裡,這是英國可以傲視一切黑暗料理的食物。約克郡布丁雖然叫做布丁,但是它卻是一道不折不扣的硬菜。
  • 科學網—拿什麼拯救我的大腦突觸
  • 獵戶座大星雲在不在銀河系內,距離我們有多遠?
    獵戶座大星雲(M42)是銀河系內的星雲,距離地球大約1500光年,位於銀河系的獵戶座懸臂上,直徑16光年,裡面正孕育著許多年輕的恆星。如上圖,圈中最明亮的部分肉眼看起來好像是恆星,實際上這並不是一顆恆星,使用望遠鏡觀測後,我們就能看到這其實是一團星雲,也就是獵戶座大星雲,視星等4。
  • 世界是什麼?是一堆可能性,是一團「數字的煙」
    病人說:「我當時沒有死,我發現自己漸漸飄了起來。我可以往下看見我的身體,看見你們在搶救我。我可以說出每個人在幹什麼,我飄到天花板那麼高的時候,看見有一個黑色的隧道。我就沿著隧道往前飄,看見隧道的盡頭有一團光,非常溫暖。我沒有任何病痛,感到無比的和祥,感到無限的愛。那團光跟我有交流,跟我回顧了一生,結果被一下被你們給拉回來了。我當然就很不高興。」
  • 我的童謠記憶(上)
    我的童謠記憶(上) 2020-11-04 13: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91歲星雲大師:我是這樣跟疾病戰鬥了50年(圖)
    「我50年前患糖尿病,醫生說我活不到80歲,但如今我已年近九十,而且還要繼續活下去!」 「我現在走十步二十步可以,走一百步困難,要靠輪椅。所以,輪椅是個好東西,坐輪椅比走路舒服多了。」 「我最好的是腸胃,吃什麼都覺得好吃,都消化,值得欣慰。」
  • 風暴眼|拿什麼拯救你,我的曼聯?
    「拿什麼拯救你,我的曼聯?」這是目睹球隊主場0比2完敗伯恩利之後,曼聯擁躉們在各大社交平臺上所發表的感慨。輸球不可怕,但是這種面對實力平庸球隊的脆敗還是讓人有些難以接受。其實從2018年底索爾斯克亞上任的時候,質疑聲就從來沒有停止過,這些聲音主要是認為他在執教理念和水平上還是存在差距,並不是名宿就能成為好教練,踢球時候的巨星未必就能成為替補席前的指揮官,更何況,挪威人還談不上超級球星,但來到球隊後的那段甜蜜期讓管理層選擇繼續相信這位老臣,而他在某些場次所取得不錯成績掩蓋了球隊的問題,比如聯賽第一輪球隊4比0完勝切爾西,又比如他們成功逼平利物浦,成為上半賽季唯一一支讓
  • 2017年中考滿分作文範例:那個人,留在我的記憶深處
    那個人,留在我的記憶深處     他,只是一個普通人。可他,卻有一雙不普通的眼睛,一手不普通的技藝以及不普通的精神。     一個清淨的午後,金色的陽光暖暖地灑了下來,愜意得讓人不由心升困意。我漫步於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好生無聊。這時,耳畔忽然傳來了一陣動聽的笙聲。
  • 我愛家教:記憶力訓練(怎麼分割大腦空間方便我們記憶)
    然後我開始,我的電腦大腦我就開始找,你剛才說的那個之前我是怎麼創建,聯繫了我再去想順藤摸瓜,我一定會OK,直接發信息提醒我的大腦,裡面有兩個小人一個小人專門負責記憶,一個小人專門負責回憶了,我要記憶什麼東西,這個小人就幫我記憶,我要他回憶什麼呢?
  • 拿什麼拯救你,我的凍瘡
    拿什麼拯救你,我的凍瘡 2020-12-20 16: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朋友圈淪陷為廣告圈,我拿什麼拯救你,我的朋友圈
    我以為我的朋友圈是這樣的。再不濟是這樣的。如果不是這樣,我們的初衷應該是這樣的。我們可以在圈裡交流心得。我們可以圈裡聯繫,不見面卻能知道對方動向,相互關心。我不想再看朋友圈,在廣告堆了找有效信息,我累啊。我不想看朋友圈,在濾鏡美艷后面找真容,我鑑別能力差啊。我不想看朋友圈,在心靈雞湯中判斷朋友的心理變動曲線,這樣有一些無聊。我拿什麼拯救你?我的朋友圈。很簡單,不救了,關閉朋友圈,放下手機,看著朋友的眼睛,開口說話,我們的朋友還在,我們的圈更好。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有問題請聯繫作者。
  • 補番系列《末日三問》,我是誰,我在哪,我該幹什麼
    大家好,這裡是動漫補番君,今天給各位番友們安利的番劇是《末日時在做什麼?有沒有空?可以來拯救嗎?》,沒錯是一個名字超級長就很好看系列的神作。說起這個番劇,大家就一定對「末日三問」這個詞無比的熟悉。那麼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這部末日熱血治癒催淚番。《末日時在做什麼?有沒有空?
  • 我記憶中的徐樂天教授
    我和我的師兄黃誠體型相仿,都是一幅憨厚可掬的樣子,所以難免老人家會將我們倆認錯。我一開始聽到這段對話時內心深處是喜悅的,因為老人家96歲高齡,在生命的最後時刻還能記起我的樣子,我的名字,雖然認錯了人。漸漸地,我的內心充滿了不可名狀的感動,回想起2017年的那個夏天。
  • 困擾科學家16年,藍環星雲之謎終於破解
    作者 | 小小出品 | 網易科技《知否》欄目組(公眾號:tech_163) 2004年,美國宇航局(NASA)的太空望遠鏡星系演化探測器(GALEX)觀測到一團神秘的藍環星雲
  • 【玩家說】你我最初的遊戲記憶
    我最早的遊戲記憶是一塊黑色背景上的一團綠線,一個黑暗房間中的黑暗屏幕,一種幽閉恐懼症的既視感,周圍則是機器發出的低語。我當時肯定7歲左右。我和朋友們準備去盧頓(Luton)的一個室內泳池遊泳。屏幕上出現了文字,這件事本身就出乎了我的意料。在那個年代,聽打字機聲和聞塗改液的味道還是家常便飯。那些文字和辦公室工作毫無關係。是一些關於騎士、地牢和怪物的文字。那些文字提出了一個問題,讓你做出選擇,一個閃動的光標在等待我們的應答。電腦希望我們告訴他下一步怎麼做。我們面面相覷。具體的指令是什麼我已經記不得了,可能是「向北走」之類。我也忘記了這個遊戲叫什麼,反正也不重要。
  • 泰山電視臺專訪星雲大師
    佛是講究修心的,星雲大師在15歲的時候,受出家師傅點化,不要看他人,要看自己,而審視自我又是不容易的,要透過外表看內心。星雲大師看自己的時候,看到的是嫉妒心、虛榮心、浮躁心。一看我的心怎麼這麼壞啊,這麼髒啊。衣服髒了要洗,房子壞了要修,我的心壞,我就要修行。星雲大師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