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航空世界》獨家授權鳳凰網軍事頻道使用,轉載請註明出處。
文/彩虹熊
「打擦邊」首戰告捷
1965年,美軍開始進行對越南北部地區的大規模高強度轟炸,空襲範圍一度擴大到中越邊境。而在其間的「擦邊」行為是美國空軍在侵越戰爭中,對我國邊界地區經常採取的一種侵略和挑釁行動。1965年7月中旬以後,隨著侵越戰爭的進一步升級,侵越美軍對支持越南人民抗美鬥爭的中國十分敵視,不斷派出各種飛機對中越邊境、海南島沿岸和北部灣沿海地區進行騷擾活動,嚴重破壞了我國邊境地區人民的生活和建設,侵犯了我國神聖的主權。對於美軍這種擦邊越界的挑釁行為,我人民空軍遵照中央軍委的指示,堅持打擊,毫不手軟。
「打擦邊」則是一種特殊的空戰,情況發生突然,戰機稍縱即逝。攔截飛機既要在有限的空間和時間裡,迅速準確地抓住戰機,又要嚴格遵守作戰原則,務必將入侵美機殲滅在國境線內,這是很不容易做到的。空戰中,無論哪個環節稍有偏差,就會導致整個戰鬥的失利,乃至被對方所擊落或釀成涉外事件。
1965年10月5日,美空軍先後出動飛機多批多次轟炸越南高平、諒山地區。11時47分至12時43分,美機在完成襲擊後,有13批13架次先後4次入侵我廣西憑祥地區領空。12時18分,空7軍指揮員令駐南寧的空9師副中隊長張運寶率僚機孫丙君、張振芳、翁繼昌各自駕駛殲6型殲擊機依次起飛,以高度6000米隱蔽出航,到龍州上空待戰。
12時20分,我方雷達發現敵小型飛機1批4架在我國境外側以沿國境平行航線飛行,有時短暫進入我國境內。空7軍指揮員果斷下令正在飛向待戰空域的我機直接出航截擊。12時35分,敵機從隘店侵入我國廣西憑祥、寧明地區上空,越境縱深13千米,此時敵我相距40千米。地面指揮員向待機殲敵的張運寶發出命令:「投掉副油箱,增速爬高,航向180度,沿內側切半徑跟進接敵!」
4機迅速爬至7000米的高空,帶隊長機張運寶首先發現目標,立即向指揮所報告:「右前方30度、5千米發現1架大型機。」指揮所回應:「後邊沒有情況,放心打!」張運寶隨即下達「攻擊」命令,四機邊靠近敵機邊拉開戰鬥隊形,梯次進入,距敵機約1000米的距離即發起輪番攻擊。
張運寶從敵機後方進入,距離900米率先開炮,但因瞄準不穩,未能擊中。繼續抵近至500米時再次射擊,一直打到310米,遂從目標右上方脫離,同時命令:「後邊繼續打」;2號機孫丙君從敵機後方水平進入,從500米打到390米後脫離;3號機張振芳進入時尚處於超聲速飛行狀態,來不及瞄準,在對準敵機時看到敵右機翼已經冒出黑煙,在800米距離射擊後從敵機右下方脫離;4號機翁繼昌攻擊時敵機已經在急劇下降,翁繼昌在敵後上方300米左右猛烈開火後脫離。4機配合一舉將美RA-3D電子偵察幹擾機一架擊落於中國境內。4機從接敵攻擊到戰鬥結束,總共55秒。指揮所命令「快速返航!」4機迅速脫離戰區返回機場。
這是越戰期間我空軍在邊境地區開展「打擦邊」作戰、擊落入侵美軍戰術戰鬥機的第一個成功戰例,為參戰部隊積累了寶貴的作戰經驗,鼓舞了士氣。
胡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