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防地球改變氣候的速度

2020-08-31 老鐵一起嗨

研究人員開發了一個簡單的地球氣候系統數學模型,其中包括代表入射和流出的太陽輻射,地球表面溫度、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以及風化對吸收和吸收太陽輻射之間的關係的方程式。

研究人員能夠調整這些參數中的每一個,以觀察哪些條件產生了雪球地球。

最終,他們發現,如果傳入的太陽輻射以比臨界速率更快的速度下降,而不是達到臨界閾值或特定水平的太陽光,則迅速下降的可能性更大。

由於該模型是地球氣候的簡化表示,因此確切的臨界速率將存在一些不確定性。

然而,科研人員估計,地球要在大約10000年的時間內進入太陽光的入射角下降約2%,才能進入全球冰河時代

有理由認為過去的冰川是由太陽輻射的地質快速變化引起的。

幾萬年來可能使天空迅速變暗的特定機制仍有待爭論。

一種可能性是,廣泛的火山可能將氣溶膠噴入大氣中,從而阻擋了世界各地傳入的陽光。

另一個是原始藻類可能具有促進光反射雲形成的機制。

這項新研究的結果表明,科學家可能會考慮像這樣的過程,這些過程會迅速減少入射的太陽輻射,這更有可能觸發地球的冰河時代。

即使人類不會在我們當前的氣候軌跡上引發雪球般的消融,但在全球範圍內存在這樣一個由速率引起的臨界點仍然值得關注。

例如,應該警惕正在改變地球氣候的速度,而不僅僅是變化的幅度,人為變暖可能會觸發其他由速率引起的臨界點。

相關焦點

  • 氣候變化如何影響地球自轉速度?
    ○氣候變化如何影響地球自轉速度?答:根據角動量(動量矩)守恆原理,地球自轉的角速度與地球轉動慣量成反相關關係。轉動慣量:物體轉動時其慣性的量度。它的大小等於組成物體各質點的質量分別與它們到轉軸的垂直距離的平方乘積的總和。其值越大,轉動狀態越不易改變。
  • 如果地球自轉方向改變 沙漠氣候海洋會發生什麼變化
    數十億年來,地球的自轉方向與太陽的方向相同,但如果這個方向發生改變了呢?根據計算機模擬,一旦自轉倒轉,沙漠就將會覆蓋北美,乾旱的沙丘將取代南美亞馬遜熱帶雨林的繁茂景觀, 在本月早些時候舉行的一年一度的歐洲地球科學聯盟大會上,科學家們提出這一假設。在模擬中,沙漠出現了遷徙,改變了現有的沙漠分布情況,來自東部的風給美國的大西洋海岸帶來了更溫和的氣候,但對西歐來說卻是嚴酷的冬天。
  • 研究稱氣候變化與地球公轉軌道周期性改變有關
    美國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的地質學家洛林·裡斯基(Lorraine Lisiecki)針對過去120萬年來的地球氣候進行了分析,發現了地球公轉軌道的周期性改變與氣候變化之間的關係模式。  裡斯基檢查了取自全球57個地區的海底沉積物巖芯。藉助對巖芯的分析,科學家可以用圖表的形式描繪過去數百萬年來的地球氣候。
  • 了解生肖的小秘密,改變自己的同時還能提防小人
    認識生肖的小秘密,在改變自己的同時也要提防小人每一個生肖都有自己的小秘密,不同的生肖在面對各種事物時所產生的想法不一樣,很多時候也會有各種妙計,因此,掌握好自己的小秘密,不僅可以幫助自己提防小人的迫害,也可以了解到其他生肖的幫助。
  • 550萬年前地球不存在兩極?或因蕨類改變氣候(圖)
    它又是如何改變地球的氣候的?」  布亞克並非是唯一對這些紅萍感到疑惑的人,同一時期來自杜克大學的植物學家凱薩琳·派爾(Kathleen Pryer)也向政府申請資助來對這些蕨類植物進行基因組測序。即使有充足的碳和氮,紅萍的大小以及只能生活在淡水中,都讓人覺得它出現在北極就已太過不可思議,更不要說形成可以改變地球整體氣候的規模和能力,將地球從一個差不多像金星一樣炎熱的湮沒之地中拯救出來。  什麼原因阻止了這種不屈的植物  如同其它大多數有趣的科學故事一樣,一個問題被解決了,另一個新問題馬上就會被提出。
  • 假如地球自轉速度變快或變慢,氣候有變化嗎?對生物有什麼影響?
    實際上由於地月之間的潮汐摩擦,地球的自轉速度是在逐年減慢的,只不過是這種變化十分的微妙,不被輕易察覺而已。地球的自轉是地球的一種重要運動形式,由於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主要體現在晝夜交替、產生地方時以及沿地表水平運動的物體運動方向發生偏移這三個方面,因此假如地球自轉速度變快或者變慢的幅度非常大,也主要是從這幾個方面發生一些改變,並會引起其他的一些「併發症」。
  • 核彈夷平喜馬拉雅山 三峽改變氣候?地球的黑歷史告訴你答案
    核彈關於核武器的錯誤說法還有不少,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核武器可以毀滅地球,核武器可以改變地質結構,從而影響氣候等。最近一段時間南方洪水災害嚴重,三峽成了部分人攻擊的靶子,認為它也是影響氣候的罪魁禍首,還有人擔心它在戰爭期間不堪一擊。
  • 人類學家胡家奇:科學面前 人類探索未知也要提防未知
    當物質極大豐富以後,我們感受到社會文明程度也隨之提高,民眾越來越重視生命質量、生態環境、氣候變化等問題,這從營養膳食、健身娛樂、節能減排等生活的點滴細節就能看出變化。視線擴大到全球,雖國家、種族、文化各異,但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意相通,我們人類總是嚮往豐衣足食、國富民強、世界和平、歲月靜好,盼望子孫後代生生不息,在地球上世代生存。
  • 氣候改變了食物的味道
    近期,英國,加拿大,瑞典等國家的研究表明,因為全球氣候變化改變海水鹽鹼度,水產品的口感變得不好。例如蝦會變酸。事實確實如此 氣候改變的不只是蝦,蘋果 ,草莓,蔬菜,豬牛肉等味道和記憶中不同,很多熟悉的濃鬱的食物味道正在改變甚至逐漸消失,是味蕾問題還是全球變暖的問題。
  • 氣候變遷影響噴射氣流速度
    英國最新研究發現,氣候變遷將導致英國往美國的飛行旅程時間加長。
  • 地球自轉速度異常!科學家:地球自轉速度已達到有史以來最快
    雖然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感受不到,但我們的地球一直在進行自轉與公轉兩種天體移動,自轉使得地球的日照面一直在改變,也就有了24小時的晝夜輪轉,也讓地球受日照均勻,不至於出現一半沙漠一半冰川的情況。
  • 如果地球軌道改變了會發生什麼?
    如果地球改變軌道(原因也許是太陽不知何故消失了,或者有更大的物體進入太陽系並施加更大的引力),那很可能意味著地球一切生命的終結。地球就像一個巨大的網球,以每秒29.8公裡的速度圍繞太陽運動;它不斷地朝太陽下落,但由於速度太快,因此永遠不會落到太陽上。但如果地球的軌道停止運行,隨著它越來越靠近太陽,我們所熟悉的一切都將很快改變。如果地球軌道發生的變化不那麼劇烈,受影響的將主要是地球的溫度。離太陽越近,氣候就越炎熱。即使距離只是略近一點,也會產生巨大的影響。
  • 草原是如何改變氣候的
    世界各地都對草原進行管理,以支持畜牧業生產,而保留天然或半天然的草原提供了重要的服務,為人類和地球的福祉做出貢獻。然而,人類活動正在使草原成為溫室氣體排放的來源,而不是碳匯。一項新研究報告了近幾個世紀以來,人類使用的草原如何改變了我們的氣候。
  • 地球的氣候穩定嗎?
    地球的氣候穩定嗎?我們很習慣看到天氣每天都有變化,但總的來說,會認 為氣候是相對穩定的。無論局部的天氣模式如何變來變 去,我們也認為明尼阿波利斯(Minneapolis)的冬天應該比 位於南方的邁阿密冷。如果地球的氣候有所改變,我們期 望它應該是經歷千萬年慢慢發生的,以使生物能逐漸適應。
  • 《流浪地球》中的改變地球自轉速度 三年前有人申請過專利
    《流浪地球》原著發表於2000年,因此在過去十年裡,肯定會有人對文中的一些科學描述產生過質疑或者其他的想法,也許還申請了專利什麼的。帶著這個想法,IT之家小編前往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進行專利檢索查詢,沒想到還真有。早在2016年,就有人提出了改變地球自轉速度的方法,並將其申請了專利。
  • 世界地球日:直擊世界各地的氣候難民(組圖)
    導語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  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我們對大自然的破壞也日益嚴重,尤其是近100年以來,我們對地球的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大的影響:氣候變暖,海嘯地震頻發等自然問題已經嚴厲的擺在了我們眼前。
  • 地球自轉速度異常!科學家:地球自轉速度已達到有史以來最快!
    雖然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感受不到,但我們的地球一直在進行自轉與公轉兩種天體移動,自轉使得地球的日照面一直在改變,也就有了24小時的晝夜輪轉
  • 酉陽發現改變地球演化的化石 揭開封存5億年的氣候密碼
    華龍網消息,地球上的生命是什麼時候開始的?是怎樣開始的?記者從酉陽旅投集團獲悉,2017年2月26日,古生物調查組在重慶酉陽板溪鎮附近,發現了規模面積不低於2平方千米,距今約5億年的寒武紀疊層石化石。
  • 讀書 | 《氣候改變世界》
    這本書正是對這個問題最好的回答,氣候變化對人類歷史的發展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氣候變化是怎麼觀測到的這本書的作者布萊恩-費根是一位考古學家,他有著跨學科研究的視野,將氣候變化的規律與人類文明的變遷加以比對,發現兩者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繫。
  • 北極冰川融化改變洋流循環 研究稱西歐氣候或將變冷
    如果多年的風向發生改變,那麼可以預計的是,大量冰川融水湧入大西洋,西歐的氣候將顯著變冷。資料圖:格陵蘭島一座冰山。  幾十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密切關注北極海冰的覆蓋情況,將其作為全球變暖的一個指標。NASA2016年的一項研究發現,在融冰季節高峰時的總覆蓋面積比上世紀70年代末減少了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