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6護衛艦的雷達探測距離小於自己的飛彈攻擊距離:怎麼引導?

2020-11-22 中華網軍事頻道

056護衛艦的雷達探測距離小於自己的飛彈攻擊距離:怎麼引導?

2020-04-22 15:36:44 原創

相關焦點

  • 歪打正著的雪豹E雷達:性能優異,探測距離令主動雷達都望塵莫及
    一、性能參數我們不妨開門見山,先說說「雪豹E」雷達的長處。必須放在第一點說的便是探測距離。「雪豹E」的探測距離非常長,可以發現400公裡左右的目標。同代的歐美系戰機雷達有效探測距離只有250公裡第二點就要介紹配套的電腦系統。撇開枯燥的硬體數據不談,「雪豹E」的配套電腦可以判斷20種戰機型號,並在屏幕上用不同的顏色、符號對不同型號戰機進行區分。
  • 巴鐵購買單價近一億美元護衛艦,僅有3門炮,軍迷:還不如採購056
    根據媒體消息,「亞穆克」級多功能護衛艦僅僅配置了3門炮,即一門艦炮與兩門遙控武器站,沒有對海對空雷達。為了採購「亞穆克」級多功能護衛艦,巴基斯坦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是以單價近一億美元的合同採購。
  • 簡氏:中國已建造36艘056護衛艦 6周造出一條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網站9月12日報導,中國海軍第36艘056系列輕型護衛艦9月7日在上海滬東中華造船有限公司的船塢下水,而此前8月26日在中國中部城市武漢的武昌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下水了另一艘056型輕護衛艦。這兩艘護衛艦都具備反潛作戰能力,將裝備拖曳基陣和可變深度聲吶系統。
  • 印度試射超音速反潛飛彈,速度是魚-8飛彈10倍,650公裡擊沉潛艇
    目前,全球最知名的反潛飛彈應該是美國裝備的阿斯洛克反潛飛彈,其可以同標準-2防空飛彈和戰斧巡航飛彈一同裝填進MK-41垂直發射系統中,使用非常靈活。但即使是最先進的阿斯洛克反潛飛彈也只擁有22公裡的極限射程,這也讓不少人好奇,為什麼美國伯克級驅逐艦裝備的標準-3防空飛彈都擁有超過300公裡的極限射程,怎麼阿斯洛克反潛飛彈才30公裡不到的射程?
  • 臺灣展出"輕型巡防艦" 防空飛彈發射架咋這麼奇葩?
    咱們大陸不少媒體將其與咱們噸位相似的056型護衛艦作對比,得出的結論也就是比056多一個這個「奇葩」的兩組「八聯裝斜架防空飛彈」發射裝置所帶來的防空能力。今天的艦聞就不談這艘索然無味的新艦了,來說說這款「奇葩」的「臺灣自研斜架防空飛彈」。
  • 8999元發售車規級、探測距離500米雷射雷達,大疆是怎麼做到的?
    測量距離達500米,大疆開售車規級雷射雷達Velodyne LiDAR總裁曾向新智駕表示:高解析度、長探測距離是雷射雷達是產品落地的關鍵。Velodyne的128線雷射雷達VLS-128,探測距離300米,在業界一度領先。而大疆推出的雷射雷達,探測距離比VLS-128遠將近一倍,達到500米。簡言之,由於超遠的探測距離,其性能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與人類相媲美,甚至超過人類。泰覽Tele-15成為第一個千元級可達到500米測距的車載雷射雷達。
  • 056型護衛艦炮火有多猛?手自動一體,最遠射擊裡程三千五百米
    護衛艦是可以裝備飛彈、小口徑炮等武器的中型作戰艦艇,它的主要任務是輔助潛艇部隊完成部分任務。我國的護衛艦,去年一年就有八艘服役。預計到2019年我國的護衛艦數量將會破百。其中服役數量最多的是056型護衛艦,那056型護衛艦炮火有多猛?
  • 亞洲最大雷達基地,最遠探測距離可達3000公裡,藏在一座深山裡
    在上個世紀60年代,為了對抗美國和蘇聯的核威脅,我國研發出了原子彈,還著力於建設反彈道飛彈系統,640工程由此展開。期間,誕生了7010遠程相控陣雷達系統,最遠探測距離可達3000公裡,該系統所在的雷達基地被稱為「亞洲最大的相控陣雷達基地」,就藏在中國的深山裡。
  • 你知道雷達有哪些種類嗎
    機載預警雷達。安裝在預警機上,用於探測空中各種高度上(尤其是低空、超低空)的飛行目標,並引導己方飛機攔截敵機、攻擊敵艦或地面目標。它具有良好的下視能力和廣闊的探測範圍。 超視距雷達。利用短波在電離層與地面之間的跳躍傳播,探測地平線以下的目標(圖2超視距雷達工作原理示意圖)。
  • 逢軍演必到的中國電子偵察船,哪些雷達能讓美日飛彈顯蹤跡?
    我們知道中國海軍HLJQ-366型艦載主/被動超視距雷達研仿自於俄羅斯的MINERAL-ME雷達,但相比原版的MINERAL-ME雷達,中國對其進行了大量改進。HLJQ-366雷達有5個工作頻段,其中一個為主動探測系統頻段。366型超視距雷達在不同的工作方式下,其探測距離也不同。366型超視距雷達工作方式有主動工作方式、被動工作方式和協同工作方式。
  • 出鞘:我軍西安艦是怎麼讓英國軍艦「變瞎」的?
    而箔條幹擾彈則是一種欺騙式幹擾技術,當雷達或雷達制導飛彈跟蹤被保護的艦艇或飛機時,箔條幹擾彈能形成比回波大幾倍的幹擾箔條雲回波,並使雷達或雷達制導飛彈跟蹤幹擾箔條雲,從而使被保護的艦艇或飛機擺脫跟蹤。除了箔條幹擾彈之外,欺騙性幹擾技術還有雷達誘餌,它是應用具有很強的雷達反射面的雷達誘餌(如角反射器或龍伯透鏡反射器等),把雷達對目標的跟蹤引到跟蹤雷達誘餌上。
  • 中國艦空飛彈精英——「飛蠓」FM90N探秘(圖)
    搜索指揮車裝有搜索雷達,可以將發現的敵對目標分發給3部發射車進行攔截。FM-80既可通過雷達截獲和跟蹤低空目標,也可使用電視系統與雷達構成複合制導方式進行工作。雷達搜索距離18.4千米,跟蹤距離17千米。以複合制導方式工作時,電視系統可以自動跟蹤目標,同時雷達測量飛彈距離和角度差。FM-80還有人工操作方式,由操作手根據電視圖像手動跟蹤目標。
  • 海軍3艘053H1型飛彈護衛艦退役
    053H1型飛彈護衛艦是20世紀80年代初期中國研製建造的053H型護衛艦的改進型護衛艦。艦上主炮採用79式100毫米雙管高平兩用炮,副炮為71式37毫米雙管機關炮,反艦飛彈為上遊-1甲型(SY-1A),同時取消了艦橋後部兩側的兩部雙管37mm炮,安裝了517型遠程警戒雷達,標準排水量和滿載排水量分別增長到了1674噸和1924噸,來自法國的柴油機讓續航力增加到了4000海裡/18節,自持力增加到了15天。
  • 能探測隱身戰機和彈道飛彈!亞洲強國自製雷達,範圍覆蓋美軍基地
    伊朗方面宣稱這款雷達的搜索範圍超過800公裡,除了能夠探測普通的空中目標,也可以甚至隱身戰鬥機類目標和彈道飛彈。不同於前者的固定式雷達站,這是一款由載重卡車拖曳的機動型小型雷達,探索距離為前者的一半,達到400公裡,可識別雷達橫截面較小的飛行物體,探測目標包括固定翼飛機、直升機、低空無人機和飛彈類目標。值得一提的是,這兩種新雷達系統已經研發完成,並且在周六(4月18日)交付了3套給空軍預警與陸軍防空部隊使用。
  • 美國雷達探測距離5000公裡,俄羅斯6000公裡,中國成績喜人
    當衛星被送上太空之後,最牛的定位和測量工具就從雷達變成了衛星,不過在真正的戰爭中,雷達的作用還是比衛星稍微大一點的。畢竟戰爭是即時性的,而衛星傳導到地球上在由人們所接受是比較慢的,而雷達就不一樣,反應絕對比衛星要快的多。而雷達的好壞最大的體現就是雷達的偵測範圍,各國的雷達最遠的測距有多遠?美國5000公裡,俄羅斯6000公裡,中國多少呢?
  • 驅逐艦隻有一門近防炮,如何應對反艦飛彈或者火箭彈的死角攻擊?
    所以在這種狀態下,如果軍艦被火箭彈或者反艦飛彈襲擊死角方向的話,那麼軍艦確實很難反應過來,但是火箭炮或者反艦飛彈,這倆都不是什麼輕巧的東西,你是怎麼把這玩意兒運送到軍港附近的?很明顯將潛艇送到軍港裡的難度,要比將火箭炮轟的反艦飛彈送到軍港裡的難度更低。你都能把反艦飛彈或者火箭彈送進去了,為什麼不乾脆使用魚雷呢?
  • 軍用雷達的軍事作用及其分類方法介紹
    「雷達」一詞是英文RADAR (radiodetection and ranging的縮寫)的音譯,原意是無線電探測和測距。雷達具有發現目標距離遠,測定目標坐標速度快,能全天候使用等特點。因此在警戒、 引導、武器控制、偵察、航行保障、氣象觀測、敵我識別等方面獲得廣泛應用,成為現代戰爭中一種重要的電子技術裝備。
  • 我國P段雷達測距六千公裡,可探測太空,為何還要發展量子技術?
    雷達是一種利用無線電探測目標和測距的電子設備,也被稱為「無線電定位」技術,自誕生起就首先被用於軍事任務,也由此改變了戰爭模式,二戰以後雷達得到了快速發展,不同用途的雷達相繼出現,到現今大型遠距離探測雷達儼然已經成為國防利器,為戰機和飛彈發揮著「眼睛」和「耳朵」的作用,雷達探測距離是衡量雷達性能好壞的關鍵指標,通常探測距離是根據雷達發射脈衝和回波脈衝的時間差,然後利用電磁波傳播速度來計算目標距離
  • 雷達制導武器分類,工作方式不同,投入到的彈種和作戰環境不同
    飛彈的導引頭和一般意義上的雷達有所不同,在發現目標後,它需要配合彈載計算機調整飛彈自己的行動方向,以及判定目標距離飛彈的距離和範圍,以便於在適當的時候激發戰鬥部,把目標炸個粉身碎骨,而根據飛彈導引的方式,這種導引設備被分成了主動引導,以及半自動引導兩種方式。
  • 俄羅斯22800護衛艦亮相,小鯊巨齒 一朵奇葩
    這個距離不算很遠(佩裡級在20節時續航就有4500海裡),主要用於近海機動。另一方面,22800型護衛艦布局緊湊,上層建築應用了隱身多稜面設計,在敵軍的偵察下具備一定的規避能力。第二奇:防空勝於反潛22800型護衛艦的第二個特點,在於它的武器裝備裡,防空武器比反潛武器要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