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在擴張,為什麼地球還沒有遠離太陽?

2020-10-10 萬物未解之謎


我們都知道,宇宙在膨脹,不斷地變大,從而很多人就會疑惑,既然宇宙在擴張,為何星球之間的距離卻沒有拉開呢?


首先,了解一下宇宙膨脹意味著什麼,簡單的來說,這意味著事情正在分崩離析。

當宇宙還年輕的時候,事物分裂得更快。是什麼讓他們慢了下來?主要是引力。

在某些情況下,物體之間的距離足夠近,因此它們之間的相互引力足以使它們停止分開飛行。相反,它們受到引力的束縛。在其他情況下,引力不足以讓它們停下來。所以他們直到今天還在繼續飛行。

你,我,地球,我們的太陽系,我們的銀河系,我們的星系群都是由這些物質組成的,這些物質很久以前就停止了分裂。引力把這些東西聯繫在一起。

不僅僅如此,在最小的尺度上,如巖石、人類、青蛙、細胞、分子,還有其他(主要是電磁)力使物體粘在一起。

但重要的是,我們是由數十億年前停止分裂的物質組成的。沒錯,我們仍然在遠離遙遠的星系,或者可以說它們在遠離我們。

所以我們並沒有被拋得離太陽更遠,是因為我們受到太陽的引力束縛而不是飛離太陽。

相關焦點

  • 地球正在遠離太陽,而最後又會撞向太陽?這是為什麼?
    目前來說地球正在遠離太陽,但是並不會一直遠離,在未來又會慢慢的螺旋靠近太陽,最終和我們的母恆星融合。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今天遠離的原因是什麼?未來靠近的原因又是什麼?
  • 地球為什麼會以螺旋狀遠離太陽?
    在過去的45億年裡,地球以橢圓的軌道繞著太陽運行,就像銀河系和宇宙中所有其他成熟的恆星系中所有圍繞恆星運行的行星一樣。但沒有想到的是:地球的軌道軌跡並沒有隨著時間的推移保持不變,而是呈螺旋狀向外運動。2019年,我們的近日點比去年遠了1.5釐米,比前年更遠。
  • 什麼原因導致的地球正在遠離太陽?
    在轉圈的過程中,據科學家核算,地球大約以每年15釐米的速度遠離太陽。 那麼到那個時候,或許我們人類就無法在地球上生活了,也許最終會走向滅絕吧。     可現在地球正在遠離太陽已成既定現實,其實普通群眾關於其中的原因不肯深知,就想知道未來人類應該如何應對,可科學家表明,憑藉現在人類科技,關於這種等級的星際位移,天然徹底力不從心。
  • 地球正在遠離太陽,每年1.5釐米,從地球誕生已經5萬公裡
    距今45億年前,地球誕生。從那個時候開始,地球就圍繞著太陽以一個橢圓形的軌道運行,似乎亙古不變。然而NASA的研究人員已經發現,現在的地球相比46億年前,已經和太陽拉開了5萬公裡的距離。這又是為什麼呢?
  • 地球正一步步遠離太陽,最終會脫離太陽系,成為流浪行星嗎?
    不僅地球每年都在遠離太陽,太陽系的其他行星也一步步地遠離太陽,這是怎麼回事呢?其實這裡面包含著兩個重要的物理學知識:核聚變,質能方程。我們來分析一下!太陽燃燒的秘密宇宙中的生存法則是:質量為王,質量不僅決定著一個恆星的壽命,還決定著它的命運。而這一切,又和它們的引力息息相關。
  • 地球在宇宙中高速飛行,每秒達200公裡,星空為何沒有變化?
    我們知道,在地球公轉和自轉時,因為引力的原因,人類和地球上的其它生物感覺不到地球在運動。但大家知道嗎?當地球圍繞太陽作公轉時,其實地球運動的速度非常快,一秒鐘的移動速度超過了200公裡。可我們在夜間觀看星空的時候,卻發現星星沒有什麼變化,這是為什麼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來詳細了解一下吧。
  • 離地球越遠的星系遠離地球的速度越大,難道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幾千年來,人類對宇宙的認識是不斷深入的。古希臘時期人類將自己生活的地球看成是宇宙的中心,古埃及學者託勒密將地心說發展成一套比較完善的理論。中世紀時期,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地球是宇宙中心的觀念首次被動搖。宇宙的中心從地球轉移到太陽,這暗示著太陽很可能也不是宇宙的中心。
  • 太陽每秒損失400萬噸質量,根據萬有引力,地球會遠離太陽嗎?
    太陽每秒損失400萬噸質量,根據萬有引力,地球會遠離太陽嗎?然而,太陽不斷的進行核聚變從而輻射出大量的光和熱,本身就會消耗掉大量的物質,而根據測量得到太陽每秒輻射出來的總能量,再根據質能方程,科學家們最終得出太陽每一秒損失的質量達到了400萬噸,而根據萬有引力的定律,質量的減少,勢必影響引力的大小,而太陽引力的減弱,在一定程度上會使太陽對於地球束縛減弱,而地球就會遠離太陽!
  • 為什麼地球一直圍繞太陽旋轉,而沒有因為太陽的引力落入太陽?
    地球作為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地方,太陽作為我們生存的必須條件提供者,兩者對於人類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而地球之所以能夠在眾多的星球中,成為一個適宜人類和各種生物、植物生存的地方,其根本原因就是因為太陽的存在。我們知道,地球在自轉的同時,還在圍著太陽進行公轉。
  • 宇宙最快星系,遠離速度達2.3倍光速,為什麼它沒有違背相對論?
    事實上,在浩瀚的宇宙中就存在超光速現象,比如宇宙的膨脹,要知道宇宙大爆炸到現在是138億年,而目前人類可觀測宇宙範圍達930億光年。可見,宇宙膨脹的速度是遠超光速的,而且宇宙中有一個星系,它遠離我們的速度也超越了光速,達到了2.3倍光速。
  • 地球為什麼懸浮在宇宙當中,是因為太陽嗎?
    古代的時候,很少知道地球是圓的,當時人們的人們對於科技還沒有什麼概念。現在21世紀之後,科技的加速發展,也讓人們感覺十年一個變化,甚至人們走出了自己的地球,這在以往是不可思議的,不過隨著科技的進步,這一切變為可能。
  • 如果宇宙膨脹,為什麼地球和月球之間的距離幾乎沒有變化呢?
    如果宇宙空間在膨脹的話,那為什麼我們只強調的是星系之間的距離增加,而不是鄰近的兩個物體間的距離增加呢?例如,地球與月球間的距離,該如何去解釋呢?鑑於此,那為什麼星系之間會合併?實際上,空間是在所有物體之間進行擴展的。
  • 地球的公轉軌道速度大於第三宇宙速度,為什麼地球沒有飛離太陽?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科普一下宇宙速度的概念。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地球上的任何物體都受到地球的引力不能隨便脫離地球;而地球處於太陽系,地球受到太陽的強大引力圍繞著太陽轉不能脫離太陽;而太陽系又處於銀河系,受到銀河系強大引力,圍繞著銀河系的中心天體轉動而不能脫離銀河系……。
  • 為什麼地球沒有墜落到太陽上去?
    地球在墜落。事實上,地球一直在不斷墜落中。這也是個好事情,因為這正是使得地球沒有因為自身動量而脫離太陽系的原因。重力是中心引力,意味著在重力場內的物體一直朝著引力源墜落。重力是由質量產生的,所以質量更大的物體,如行星和恆星,會產生巨大引力。地球及上面所有物體因為太陽巨大的引力而不斷地朝它墜落。這句話不是隱喻,也不是文字遊戲。
  • 如果太陽沒有引力,地球會不會持續下墜,跌入宇宙深淵
    宇宙當中究竟有多少個天體?沒有人能夠給出答案,甚至在銀河系中有多少個星球,到現在都是一個未知之數。宇宙的浩瀚,讓我們深刻認識到地球與之相比是多麼的渺小,而人類與整個宇宙相比,就更顯得有些微不足道。不過當我們抬頭看天空的時候,腦海當中有時還是會冒出一個奇怪的想法,天空中的繁星為什麼不會掉下來?
  • 水星那麼小,離太陽那麼近,為什麼沒有被太陽吞噬?
    這個問題其實在牛頓時代就已經被解決了,類似的還有「月球為什麼沒有墜向地球?」。 水星為什麼會繞著太陽轉? 水星從誕生起就具有一定的速度。宇宙空間幾乎完全是真空,廣袤無垠,水星的運動幾乎不會受到阻力,由於存在巨大的慣性,水星幾乎可以永遠運動下去。
  • 為什麼地球上有光,而太空中沒有
    為什麼地球上有這麼多光?而外太空幾乎沒有光。你可能會認為地球繞著它的軸自轉,所以白天亮,晚上暗。這是部分原因,但比這更複雜。其實這歸結於我們地球周圍獨特的大氣,它充滿了灰塵、氣體和水滴,它們都像小鏡子一樣反射陽光。
  • 宇宙那麼冷,太陽是怎麼把熱量傳到地球的?原因很多人沒有想到
    平時我們在房間裡面感到有點冷的時候,就會拿著一把椅子到院子裡曬太陽,當太陽曬在我們身上的時候,我們的身體就不會感到寒冷了,而是產生了溫暖的感覺,這種溫暖是太陽帶來的,因為太陽會發出熱量,而這種熱量是太陽從1.5億公裡外輸送到地球的,如果沒有太陽給地球輸送「熱量」,地球就不會有生命誕生
  • 太陽既然能照亮地球,為什麼無法點亮宇宙呢?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對太空的好奇心與日俱增,人們不斷發射各種探測器,還用電望遠鏡探測宇宙中是否存在外星文明,用天文望遠鏡尋找類似地球的行星。儘管人類對空間的探索次數越多越多,但我們對宇宙的了解也是一知半解,對它存在的生物的了解也不過是冰山一角,還有許多宇宙的秘密等待我們去揭開。
  • 宇宙有多大?它為什麼這麼空?
    在宇宙的宏大尺度之下,這些細枝末節都變得無關緊要,哪怕你是個土豪,擁有自己的小型空間站。我們地球和它的七個姐妹行星 繞著太陽轉,太陽繞著銀河系的中心旋轉。我們的星系是一個巨大的盤狀旋渦星系,明亮的中心延伸出幾條旋臂。我們大約位於銀河系其中一條旋臂的中間。我們的太陽是銀河系中上千億顆恆星中的一員,它既不是最古老的也不是最年輕的,既不是最大的也不是最小的。金髮姑娘 覺得剛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