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老年人出現負面情緒怎麼辦?這個平臺給你線上指導!

2020-11-23 騰訊網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由於免疫功能減弱,且多合併慢性基礎疾病,老年人一直是感染性疾病的高危人群,老年群體的防控工作備受關注。疫情期間,老年人群中也不乏出現緊張、認知焦慮、恐慌等負面情緒。如何幫助老年人科學有效地防疫抗疫,並讓老年人真正做到生理及心理的「痊癒」?北京市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委託北京師範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及北京師範大學老年腦健康研究中心,設計研發了「老年認知焦慮身心調適康養平臺」。

據了解,該平臺聚焦疫情當下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問題,涵蓋「疫情宣教」、「心理測評」、「腦智康養」和「身心調適」四項功能,是緩解疫情期間老年人因認知焦慮產生的心理問題、開展疫情防控與健康知識宣傳教育的綜合性應用平臺。

「疫情宣教」包括防護知識、機構防護和康復治療三個方面,為老年人提供防疫抗議的權威信息、心理調適方案及居家隔離中注意事項。

「心理測評」包含心理學中權威的測評量表,包括認知焦慮、心理情緒、人格體質、睡眠狀態和記憶能力等測評工具,可以幫助老年人準確了解當前的心理狀態和身體情況,評估心理體質和大腦健康狀態。點擊相應測評選項,填寫基本信息,即可快速線上測評。

「腦智康養」包含焦慮舒緩和健腦益智訓練。焦慮舒緩訓練是針對當下疫情背景中人們普遍存在的焦慮以及不良情緒的情況,結合認知和情緒調節方法的相關理論和療法,開發設置的一整套認知情緒訓練方法,可幫助訓練者進行情緒知覺與調節,達到舒緩情緒的作用。

健腦益智則通過對認知的不同領域進行訓練,以達到健康益腦的目的,同時使個體能夠更好地實現對情緒刺激的合理評價,以及在面對壓力焦慮抑鬱等負面情緒時,能夠支撐其進行情緒的重評工作,從而實現情緒的調節和舒緩。

「身心調適」部分包含五音養心和運動康養。疫情狀態下,人往往處於應激狀態,可能會產生多種負面情緒,嚴重影響個體的心身健康。五音養心方案的設計,可幫助老年人覺察和舒緩焦慮、抑鬱等情緒,從而達到更加穩定的情緒狀態。通過主觀情緒表達、客觀情緒識別、個體情緒傾向誘導和降低負性情緒敏感度等措施,綜合引導個體的心理狀態向穩發展。

運動康養內設有氧運動健身操,主要包括三個部分十小節,分別是動起來、手指激活、上肢運動。三個操作部分可重複練習。疫情期間老年人可能表現出焦慮、失眠,為增強患者體質、加快康復,專門設計的有氧運動健身操,同時增加了中醫運動方案,讓老年人身體保持活力,精神變得振奮,增強免疫力。

跟隨視頻教程練習,能有效增強老年人血液循環、促進心肺功能提升;加快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的代謝;有助於心情愉悅,緩解焦慮情緒;能夠有效激活大腦運動控制網絡、促進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鍛鍊;同時降低肌肉的緊張。這麼好的平臺,老年朋友們還不快來一起學習,共同抗疫!

掃碼二維碼進入平臺

來源 || 健康北京

相關焦點

  • 疫情期間居家市民產生焦慮、沮喪等負面情緒怎麼辦?烏魯木齊心理...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官方微博消息,8月3日17時,新疆自治區政府新聞辦就烏魯木齊市新冠肺炎疫情和防控工作舉行第十七場新聞發布會。烏魯木齊市第四人民醫院心理測評科主任夏葉玲對市民居家期間的心理調整和情緒管理提出了四條建議,希望大家積極面對特殊時期,擁有健康心態。
  • 你的負面情緒是否影響了你的家人?
    01你的負面情緒是否影響到了你家人?焦慮和恐慌情緒很容易傳染,特別是小孩子非常容易受到情緒的暗示。如果在居家隔離期間,父母每天焦慮不安、憂心忡忡,孩子就會產生不必要的恐慌情緒。那麼在居家學習的過程當中,家長和孩子相處時間長了,孩子有了焦慮情緒該怎麼辦呢?一頓罵?大嘴巴子連連看?劈頭蓋臉一頓揍?男女混合皮帶面?更是錯上加錯!
  • 疫情中期間有負面情緒?不要怕!其實,大多數人都是這樣的!
    疫情期間容易產生負面情緒?不必擔心!大數據來了:大多數人都是這樣的!一、心理科普公眾號《壹心理》對113684民眾的心理調查結果表明:面對疫情,憤怒和恐慌是正常的。國網供電公司全州職工526份調查中,憤怒和恐懼是這次疫情中民眾主要的負面情緒
  • ...做好養老機構及老年人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的通知
    附件:關於進一步做好養老機構及老年人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    黑龍江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  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辦公室  2021年1月8日  (信息公開形式:主動公開)    附件:  關於進一步做好養老機構及老年人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  近期,省內部分地區出現零星散發確診病例
  • 兩會代表委員:把疫情期間應急舉措變為教育改革的契機
    一個與教育現代化發展目標相適應的教育信息化體系正加速形成1月29日,收到教育部發出的「開學後學校要利用好網絡平臺,停課不停學」的通知時,主管研究生工作的汪小帆壓力很大:「萬一網絡全崩潰了怎麼辦?萬一我們的老師、學生不適應怎麼辦?沒想到一直開展下來,會這麼平穩有序,這個成績是了不起的!」
  • 如何做好疫情期間高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以湖南交通職業技術...
    多措並舉,做好疫情下心理工作一是為做好疫情期間學校師生的心理防護和心理危機幹預工作,及時防控、管理學生中可能出現的疫情心理危機事件,根據省教育廳及學院疫情防控處置工作領導小組相關要求,制定學校新冠肺炎疫情心理工作方案。二是開通線上心理諮詢,向學生宣傳心理諮詢熱線和QQ,通過微信公眾號推送疫期心理健康知識,為學生提供校內外多種形式的心理支持服務。
  • 疫情防控期間常州工學院在線課程學習指導手冊
    疫情防控期間常州工學院 在線課程學習指導手冊(學生版) 各位同學: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和江蘇省教育廳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確保疫情防控期間我校教學工作正常開展
  • 工作中的負面情緒累積該怎麼辦?教你做情緒的主人
    職場是一個壓力場,壓力接踵而至,當方案寫不出,策劃不完美,融入不進同事的圈子,領導不認可你的能力等等,都會讓人陷入到各種負面情緒當中。這種情緒是非常危險的,與年齡沒有多大的關係,往往會讓人感到煩躁、焦慮、自卑,影響人的身體健康,這種情緒就像病毒可以傳播,會影響其他同事的心情,若是被領導發現,也會降低你在他心目中的評分。其實只要細心觀察,就可以發現身邊那些優秀的同事,厲害的上司,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喜怒不形於色,並且臉上長時間都是笑眯眯的。
  • 疫情期間,關於線上教學有效性的幾點思考!
    現在網絡資源很豐富,可供選擇的平臺也很多,很多平臺都是直播加錄製的方式,都有課程回放功能,如果在直播時間無法參與學習,學生可以通過回放上課視頻,自主學習,使得學生學習知識的途徑更廣泛,尤其是對一些能夠嚴格自律的學生來說,通過線上自主學習,效果會更好。  3、豐富了教師的教學方式,促進了教師的"再學習"。
  • 首份疫情期間大規模線上教學調查報告來了!附初高中線上教學20條建議
    研究有以下三個發現:初高中學生對於特殊時期組織線上教學整體態度非常支持。在所有被調查的學生中,無論是否已經開展線上教學,其都對在疫情期間組織線上教學來解決學習與疫情的矛盾這一事情比較支持。四個因素中,學生對於平臺的滿意度最低,一方面由於初期平臺的擁擠和卡頓導致學生有所怨言,另一方面平臺也承擔了一些學生的負面情緒,例如釘釘軟體的「一星事件」就是學生對於平臺不滿意的體現。由於全省中小學應對疫情開展線上教學已近兩個星期,浙江省教研室在了解各地開展線上教學實施情況的基礎上,結合初高中學段師生的實際情況,分別向一線學校校長和教師提出繼續開展線上教學的10條建議。
  • 餓了麼、百事遭遇公關危機:疫情期間企業該如何處理負面新聞?
    疫情期間,食品安全成了重中之重,這兩天在生產和運輸方面,很多企業接連中招。 6月23號,餓了麼北京一外賣員被確診。在這個過程中如果試圖用一些方式和方法把自己證明的很完美,抱著這樣的出發點是做不好危機公關的。 同時,我們要知道危機公關是一個戰略問題不是戰術問題。沒有一招鮮吃遍天。所以很難說有實用的方法,教給你,然後你就成為公關大拿了,這是不現實的。
  • 疫情期間,高校師生出現心理問題如何幹預?
    【疫情期間,高校師生出現心理問題如何幹預?】過度關注疫情報導、注意力沒法集中、情緒負面幹擾、不自覺地反覆洗手……你也遇到這些「煩心事」嗎?陸軍軍醫大學教授馮正直教給大家一些心理自助和疏導方法,一起學起來。
  • 過度關注負面信息,對心理健康有影響嗎?
    對於孩子而言,如果產生替代性心理創傷,會對學習產生一定影響,無法集中注意力於,所以說,如果孩子在學習中出現困難,問題往往是情緒導致的。尤其在疫情期間,孩子長時間呆在家裡,很多家長可能會發現孩子變得不太愛學習了,於是對他們進行各種督促教育,但實際問題可能是孩子情緒受到了影響。
  • 疫情期間,洽洽憑什麼掀起全球搶購熱潮
    總覺得自己沒有吃很多,但是放在旁邊的一大堆瓜子皮提醒著你擁有的強悍戰鬥能力。時間也一晃而過,剛過去的幾小時就像幾分鐘一樣。這主要得益於瓜子殼帶來的小障礙,但這個障礙克服起來又很簡單,只需幾秒鐘就能吃到瓜子仁作為獎勵。這一過程在大腦中形成了一次次絕佳的即時反饋,有助於促進多巴胺 的分泌,減少情緒中的負面壓力。
  • 孩子負面情緒多怎麼辦?巧用「鐘擺效應」,幫助孩子調節情緒
    樂樂媽媽趕緊打斷道「那你考到了多少分呢?」樂樂委屈地說道「考了99分!」樂樂媽媽一聽很是無奈,隨即安慰道「差一分就滿分了啊,那你也很棒啊!」可是媽媽的話並沒有安慰道樂樂,樂樂還是狠狠地大哭了一通。類似的情況時有發生,在樂樂媽媽看來很微不足道的日常問題,在樂樂眼裡卻成了負面情緒的來源。一、為什麼孩子負面情緒這麼多?
  • 疫情期間,出現口腔問題該如何應急?
    如果是根管治療,在封藥期間患牙無異常情況,可以封數周或數月,待疫情過後再預約擇期複診治療。 如患牙封藥期間出現急性劇烈腫痛,則需要到口腔急診做應急處理。 Q:牙齒疼痛怎麼辦?
  • 負面情緒是怎樣產生的?
    與此同時,還有一些負面情緒,是我們非常討厭的。其中以下四種是主要的:敏感、焦慮、憤怒和抑鬱。這些都是我們經常說的負面情緒。你可以看看周圍的人,一旦他們有這樣的情緒,就會被其他人指責為是製造「負能量」。但是,這些有害的負面情緒,是怎麼產生的呢?最近看到一本叫《暗理性》的書。這本書中,說清楚了負面情緒是怎麼產生的,書中是通過一個思維框架來分析的。一起來看下!
  • 疫情期間如何做好來華留學生服務
    當前,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重新思考留學生管理工作不僅是高等院校實施國際化戰略的關鍵要素,也是推動「一帶一路」倡議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助推器。保障來華留學生群體疫情防控成效需要有制可依。首先,因勢利導擬定一套科學、可行、完整的管理制度或規劃,便於各大院校做好重大疫情期間留學生管理工作,確保在一系列疫情防控舉措下留學生在華期間的交流合作無障礙,學習發展有保障,增強文化認同與重大疫情期間環境適應性。
  • 多少人「廢」在負面情緒上!戒掉這五種負面情緒,學會和自己和解
    長期處於負面情緒,容易「廢掉」一個人!多少人就是「廢」在了負面情緒上!尤其是以下這五種負面情緒,要努力戒掉,學會和自己和解。一、憤怒情緒。一個人,在被憤怒情緒操控時,就很少考慮別人的感受,也不會顧忌別人的面子和尊嚴,須知,讓一個人損失利益,他或許不會對你下狠手,可一旦傷害了別人的感情和自尊,那別人輕易是不會饒恕你的。有人說,憤怒是無能的表現,徹底戒掉憤怒情緒,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是不可能的,但我們可以超著這個方向努力,讓自己平和一定,淡定一些,學會寬恕別人,也很好的與自己和解。二、狂躁情緒。
  • 外媒:噩夢對大腦是必要的 或有助於人控制負面情緒
    新華社北京6月24日新媒體專電 據西班牙每日新聞網站6月20日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後,人們做噩夢的頻率似乎越來越高了。4月份,人們在谷歌上搜索「奇怪的夢」的次數翻了一番,類似的情況還發生在2001年「9·11」恐怖襲擊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