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延邊扶貧好幹部王平堂亮相央視《人物故事》!

2020-12-06 澎湃新聞

【視頻】延邊扶貧好幹部王平堂亮相央視《人物故事》!

2020-11-27 13: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安圖縣明月鎮龍泉村曾經在全鎮45個行政村中經濟排名倒數第二。然而,隨著一個人的到來,龍泉村僅用了兩年多的時間就甩掉了「窮帽子」,一躍成為鎮上名列前茅的「明星村」。這個讓龍泉村有了翻天覆地變化的人就是中央政策研究室派駐到村裡的駐村「第一書記」王平堂。

11月25日晚,央視科教頻道(CCTV-10)《人物故事》欄目以《脫貧路上的「第一書記」·王平堂》為題,對王平堂的故事進行了報導。

▲《人物故事》:脫貧路上的「第一書記」

(央視影音)

原標題:《【視頻】延邊扶貧好幹部王平堂亮相央視《人物故事》!》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徵集|精準扶貧,記錄歷史!一線扶貧幹部口述故事徵集活動啟動!
    2020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扶貧宣傳工作要緊扣決戰決勝主題,把握全面收官特徵,生動講好我國扶貧脫貧故事,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提供強大精神動力。我國的扶貧工作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效,與堅持黨的領導、發揮制度優勢、增強貧困群眾發展的內生動力分不開,更與眾多有情懷有擔當的一線扶貧幹部分不開,他們無私奉獻、艱苦奮鬥,為貧困地區的脫貧攻堅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譜寫了許多不為人知的感人故事。在抗疫和扶貧的雙重壓力下,這些故事更加精彩。
  • 《中國扶貧人物故事》重磅推出,看「小人物」匯聚大能量
    中國扶貧人物故事系列短視頻 第一集《領:脫貧一線女書記》(03:22)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中華民族千百年來「民亦勞止,汔可小康」的憧憬變為現實。視頻角度獨特、選材新穎,使用 「領」「變」「新」「移」「友」五個單字精煉概括主旨,通過人物群像烘託時代氛圍,做到了以「小短片見證脫貧攻堅大奇蹟」。該系列短視頻通過人物訪談這一主要表現形式,加入大量的航拍、跟拍與人物特寫,在真實、細緻地記錄了數個扶貧一線人物典型的同時,也全面、立體地展現了脫貧攻堅這一宏大主題。
  • 民族歌劇《扶貧路上》廣西首演,以黃文秀事跡致敬扶貧幹部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山歌飄在雲霧間,日子一天又一天,布洛陀拜了千百拜喲,百姓的生活盼改變……」隨著序曲《好大的事情在身邊》響起,壯鄉的好山好水鋪展出畫卷,打動人心的扶貧故事開啟篇章。
  • 精準扶貧故事真實感人
    本報訊 (記者陳潮華)入選全國優秀現實題材舞臺藝術作品展演(廣東站)的客家山歌劇《春鬧》,經梅州市梅縣區客家山歌傳承保護中心在原基礎上進行了精心打磨,成為一出反映當下精準扶貧感人故事的山歌劇精品。在赴廣州參演前,26日、27日在廣東漢劇院南國牡丹劇場為梅州觀眾公開演出兩日,受到觀眾熱烈好評。 這是一個精準扶貧的故事。
  • 扶貧劇:緊扣時代主題 講好脫貧故事
    在這場脫貧攻堅戰中,從湘西苗寨十八洞村、貴州遵義花茂村,到山東濰坊北崔崖村、河北豐寧三岔口村,再到新疆英吉沙縣土陶村……湧現出無數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強調:「脫貧攻堅不僅要做得好,而且要講得好。」電視劇作為傳統的、具有廣闊市場與影響力的傳播載體,一直與時代同步,成為中國脫貧攻堅故事的重要展示窗口。
  • 時代報告劇《石頭開花》:真實的力量讓扶貧劇生動起來
    主創們表示,好的藝術作品脫胎於生動的現實生活,在本劇的十處拍攝地,在全國人民脫貧攻堅的徵程中,有太多鮮活的典型人物和感人事跡。《石頭開花》是以匠人之心,沉靜下來打磨出的一部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的藝術作品,不貼標籤、少喊口號,以創新手法升華主題、塑造人物,靠故事和人物吸引人、感動人,特別是讓年輕觀眾產生共鳴。
  • 6集動人故事,「手挽手」帶你走進央企精準扶貧第一線!
    節目內容環環相扣,層層遞進,全面展現了央企扶貧背後的的人,事,情,展現央企扶貧智慧,推廣央企幫扶特色農產品和講述央企一線扶貧幹部深入基層、紮根基層、奉獻基層的感人故事。為了真實再現中央企業精準扶貧工作歷程,6個導演組分赴全國50多個受助地區,從青藏高原到怒江天險,從魯冀交界到黃海之濱,央企扶貧攻堅任重而道遠,對央企扶貧工作進行了全景式記錄。
  • 「時代楷模」感人事跡 引發扶貧幹部強烈反響
    11月18日晚9點,央視《時代楷模發布廳》節目深入介紹了黃詩燕、毛相林兩位時代楷模的先進事跡,他們用新時代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為偏遠地區脫貧攻堅工作貢獻出自己的力量,甚至是生命。
  • 生動再現扶貧路上黃文秀感人故事
    《扶貧路上》講述感人的扶貧故事,以百坭村為原點,以犧牲在扶貧崗位上的百色市樂業縣百坭村原駐村第一書記黃文秀事跡為創作架構,聚焦基層扶貧第一線艱苦奮鬥、歷經風雨的黨員幹部、扶貧隊員,濃縮還原全國脫貧攻堅戰線,圍繞黃文秀先進事跡展開舞臺劇情。
  • 昔日貧困戶 今朝扶貧人 這些脫貧攻堅典型人物身上「有故事」!
    當年,她在村委換屆中被評選為村幹部,負責村裡的扶貧工作,還先後被唐河縣評為脫貧明星示範戶和鄉鎮婦聯優秀代表。  楊金枝只是南陽脫貧攻堅工作基層幹部的一個生動縮影。在當天現場,還有來自基層的其他四名脫貧攻堅先進典型人物,其中有剛出校門、又進農門,用知識帶動鄉親種紅薯搞加工致富的唐河縣市場監管局派駐桐寨鋪鎮李崗頂村駐村隊員丁璇子;有大學畢業後因父親病重在家務農,用電商銷旺農產品帶富一方的桐柏縣毛集鎮農民孫保本;還有因地制宜規劃村集體產業、帶領貧困村脫貧的南陽住建局駐淅川縣金河鎮彪池村第一書記黃飛等。
  • 「案例」落地生根才能講好扶貧攻堅故事:紀錄片《落地生根》創作啟示
    【案例】落地生根才能講好扶貧攻堅故事:紀錄片《落地生根》創作啟示第一次在沙瓦調研拍攝點位【案例】落地生根才能講好扶貧攻堅故事:紀錄片《落地生根》創作啟示2017年通往沙瓦村的小道【案例】落地生根才能講好扶貧攻堅故事:紀錄片《落地生根》創作啟示2017年的沙瓦村雖然貧困,但是乾淨整潔2017年4月1日,經雲南省宣傳部與廣電總局的溝通洽談
  • 重慶扶貧幹部楊驊 入選感動中國2018候選人物
    華龍網消息,近日,央視網公布了感動中國2018年度候選人物。經由各地報送,組委會共遴選出著名作家金庸、「兩彈一星」元勳程開甲等21位年度候選人物。這其中,有一位重慶人,他就是生命定格在脫貧攻堅第一線的「第一書記」楊驊。
  • 貴州脫貧攻堅專題片《黔路花開》將亮相央視
    貴陽網訊 由省委宣傳部、貴州廣播電視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社教節目中心聯合製作的貴州脫貧攻堅專題片《黔路花開》,將於12月28日、29日21:20在央視科教頻道《探索·發現》欄目播出。該片採取故事化表達方式,講述了貴州省作為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全省幹部群眾團結奮進、苦幹實幹,推動貴州大地發生千年巨變、徹底撕掉千百年來絕對貧困標籤、書寫減貧奇蹟精彩篇章的生動實踐和取得的偉大成就。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路上一同前行丨安龍縣灑雨鎮海星村幫扶幹部...
    海星村位於安龍縣灑雨鎮政府駐地西面,距鎮中心4公裡,是全縣扶貧攻堅特困片區。我叫陳清祿,根據組織安排,我於2018年9月到安龍縣灑雨鎮海星村進行扶貧幫扶工作。陳清祿(右二)與幹部們交流進村後我第一時間來到村委會,詳細了解我的包保戶的基本情況。
  • 「徵文啟事」我的脫貧鄉親——一線扶貧幹部手記
    我的脫貧鄉親——一線扶貧幹部手記精準扶貧,書寫著人類反貧困鬥爭史上的偉大故事,創造著減貧奇蹟。這些故事和奇蹟的背後,站立著成千上萬的湖南扶貧幹部。大家傾注滿腔心血和汗水,是扶貧事業的親歷者、推動者、見證者。
  • 延邊州:軍民攜手奔小康 「同心」築夢結碩果
    延邊州:軍民攜手奔小康 「同心」築夢結碩果 編輯:王佳堯    來源:延邊新聞網    2020-01-20
  • 朱開國走訪慰問援疆幹部人才和扶貧協作重慶掛職幹部
    朱開國到扶貧協作重慶掛職幹部家中走訪慰問  東營網訊 2月7日下午, 市委常委、組織部長朱開國走訪慰問我市援疆幹部人才和扶貧協作重慶掛職幹部,為他們送去慰問品,帶去新春的祝福  交談中,朱開國在了解援疆和掛職幹部工作、生活情況後,對我市援疆幹部人才和扶貧協作掛職幹部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對幹部家屬對援疆扶貧工作的大力支持和無私奉獻表示感謝。他指出,援疆幹部人才和扶貧協作掛職幹部為促進當地經濟科學發展、社會和諧穩定、民族團結進步作出了積極貢獻,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樹立了東營幹部的良好形象。
  • 貴州脫貧攻堅專題片《黔路花開》亮相央視 在平塘引起熱烈反響
    12月28日至29日,貴州省脫貧攻堅專題片《黔路花開》在央視科教頻道《探索發現》欄目播出後,平塘縣廣大幹部群眾積極收看,反響熱烈。該片採取故事化表達方式,講述了貴州省作為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全省幹部群眾團結奮進、苦幹實幹,推動貴州大地發生千年巨變、徹底撕掉千百年來絕對貧困標籤、書寫減貧奇蹟精彩篇章的生動實踐和取得的偉大成就。
  • 六年堅守扶貧一線的基層幹部 張渠偉獲「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
    2月18日晚8時,《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在央視綜合頻道(CCTV-1)播出,四川省達州市的張渠偉成功當選「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感動中國》組委會給予劉傳健的頒獎詞是:「扶貧必需精準,不落一人一戶。病情迫在眉睫,卻一拖再拖。紮下帳篷、紮下了根,籤上名字,就立下了軍令狀。
  • 感動中國2018候選人物楊驊 群眾想念的扶貧幹部
    楊驊:群眾想念的扶貧幹部  楊驊放棄舒適的工作環境和一家妻兒老少,隻身來到全縣最偏遠的鄉鎮金雞鎮開展扶貧攻堅工作他幫助貧困群眾發展產業,真心為貧困群眾排憂解難,在他和村組幹部群眾共同努力下,蜂水村發展筍竹1040畝、核桃300畝、矮晚柚300畝,63個貧困戶已脫貧57戶。今年7月初,楊驊從蜂水村調到傅壩村,蜂水村村民不願意他離開,都到村口哭著送他。在傅壩村,他一個多月跑遍了所有的貧困戶家庭,系統梳理了村裡70戶這兩年已脫貧和未脫貧家庭的情況,確定幫扶聯繫人,登記聯繫電話,記錄變動狀況等,實現一張表格全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