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關係對科學的發展越來越重要

2020-10-27 三聯生活周刊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周刊》2020年第42期,原文標題《合作關係對科學的發展越來越重要》,嚴禁私自轉載,侵權必究

「這兩位科學家的合作起源於她們在一個國際學術會議上的偶然碰面。當時誰也想不到她們在當地咖啡廳的這次偶遇,不但改變了她們的科學生涯,也將生命科學帶入了一個新時代。」

主筆/苗千

鄒曉冬


三聯生活周刊:今年諾貝爾化學獎是關於基因編輯技術。能否用一種比較通俗的語言向讀者介紹這兩位科學家——埃馬紐埃爾·卡彭蒂耶和詹妮弗·杜德納的獲獎理由?

鄒曉冬:這兩位科學家獲獎是因為她們發現了一種基因編輯中最強有力的技術方法——CRISPR/Cas9基因剪刀。CRISPR/Cas9基因剪刀不但可以對基因進行定點切割,而且還能通過對基因剪刀的編程準確地找到需要切割的DNA位點,並對它進行切割和編輯。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簡單、快速、精確,應用廣泛,為生命科學提供了能夠改寫生命密碼的工具。研究人員可以通過這一技術非常精準地修改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DNA。這一技術對生命科學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它能夠有助於建立新的癌症療法,並可能使治癒遺傳性疾病夢想成真。

三聯生活周刊:獲獎的科學家一位來自美國,一位來自法國。在做出關鍵發現的過程中,她們兩人之間是合作關係還是競爭關係?

鄒曉冬:她們兩人之間是非常緊密的合作關係。和許多科學發現一樣,基因剪刀的發現也是出乎意料的。卡彭蒂耶是一位微生物專家,她在瑞典于默奧大學(Ume? University)做化膿性球菌的研究中,發現了細菌免疫系統的一個重要部分,一個新的RNA分子——tracrRNA。這一新分子和CRISPR/Cas一起,能夠幫助細菌識別以前受過侵犯的病毒,並切斷外來病毒的DNA,從而避免細菌再受同樣病毒的侵略。為了了解細菌能抵抗病毒的機理,卡彭蒂耶跟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杜德納建立了合作。杜德納是一位資深的生物化學家,具有豐富的RNA研究經驗。通過對這個系統功能的了解,她們成功地在試管裡重建了細菌的基因剪刀CRISPR/Cas9,並進一步簡化了它的成分,使其更易於使用。更重要的是,她們證明可以對基因剪刀進行重新編程,並控制它對DNA進行定點切割。這是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實驗。值得一提的是,這兩位科學家的合作起源於她們在一個國際學術會議上的偶然碰面。當時誰也想不到她們在當地咖啡廳的這次偶遇,不但改變了她們的科學生涯,也將生命科學帶入了一個新時代。

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是兩位傑出科學家跨領域合作的成功實例,也證明合作研究對現在的科學發展越來越重要。

三聯生活周刊:CRISPR系統非常有名。但是我想很多人會認為這是更接近於生理學或醫學的研究,而且剛才在發布會上漢森教授也說它是從病毒和免疫系統的研究開始的。從化學的角度來講,它最大的突破在哪兒?也會有人好奇,化學獎的授獎標準是什麼?

鄒曉冬:諾貝爾化學獎是獎勵給在化學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這次的化學獎是獎勵這兩位科學家開發了CRISPR/Cas9基因編輯方法。生物化學在研究CRISPR/Cas9基因編輯機理,以及基因剪刀的開發過程中都起了關鍵性的作用,所以卡彭蒂耶和杜德納被授予了化學獎。

三聯生活周刊:從諾貝爾的遺囑來看,他認為物理、化學和生理學或醫學是完全不同的科目。從你的經驗和諾貝爾獎評選的歷史來看,現在這幾個學科的關係是變得更緊密了,還是彼此之間專業的分野更明確了?

鄒曉冬:我認為這三個學科的關係越來越緊密了。現在大部分的研究都需要越來越廣泛的、跨學科的知識,也需要多學科的研究者共同合作。科學研究還需要同時利用很多學科的技術手段。基因編輯方法確實給生命科學帶來了革命。之前很多人預測,CRISPR/Cas9有可能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但它最終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

三聯生活周刊:從CRISPR/Cas9技術來講,未來它有沒有進一步被改善的空間?目前它還有哪些局限?

鄒曉冬:任何科學技術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同時也有進一步被改善的空間。因為基因編輯具有重大的意義和潛力,很多科學家都投身於這一領域的研究開發。現在已經有很多新的技術都是在CRISPR/Cas9的基礎上繼續發展產生出來的。中國在這一領域的研究開發也非常領先。

三聯生活周刊:以CRISPR/Cas9為基礎,已經發展出了很多新的技術。

鄒曉冬:不到8年的時間,這一技術已經被普遍應用到了多個研究領域。以CRISPR/Cas9為基礎的基因編輯已經發展出了很多新的技術,應用於對不同系統的編輯。比如原始的CRISPR/Cas9技術主要用於編輯包括細菌在內的微生物的DNA,現在發展出的很多新技術可以編輯植物、動物及人類的DNA,並且還可以對RNA進行編輯。同時新的基因編輯技術也在迅速發展,基因編輯的精確性及效率都在大大提高。

三聯生活周刊:從諾貝爾化學獎的歷史來看,在今年之前一共只有5位女性科學家得過獎,而今年兩位全都是女性,從中能看出女性科學家的獲獎比例在提升。在評選過程中有沒有關於性別因素的考慮,更傾向於女性科學家?

鄒曉冬:根據諾貝爾的遺囑,諾貝爾化學獎要獎勵給在化學領域做出最重要發現或改進的人,同時這些發現或改進能夠最大限度地造福人類。諾貝爾獎評選從不考慮性別,也不考慮種族、國籍、地理因素等等。今年這兩位女性科學家能夠得到諾貝爾獎,完全是因為她們在化學領域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之前女性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的人數確實非常少,兩位女性科學家同時共享諾貝爾獎在歷史上也是首次。女性科學家獲獎比例的提高是與越來越多的女性投入到科學研究領域分不開的。

三聯生活周刊:現在全世界都在關心新冠疫情的發展。從化學家的角度來看,該怎樣幫助抗擊疫情?

鄒曉冬:目前世界各個學科領域的科學家們都在對新冠肺炎及其病毒進行努力研究。從了解新冠病毒感染機理、發展檢測技術、尋找治療方法,到開發疫苗,化學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最近包括詹妮弗·杜德納在內的科學家們開發出了一種以CRISPR/Cas為基礎的,能夠快速、靈敏地檢測新冠病毒的新技術。

(感謝實習記者鍾可整理採訪錄音)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本期新刊《改變世界的人》,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中國對IEC越來越重要 IEC對中國越來越重要
    中國對IEC越來越重要 IEC對中國越來越重要——訪IEC候任主席、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理事長、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舒印彪□ 本報記者 徐 風2008年,舒印彪開始參加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工作;2018
  • 德國國家科學與工程院院士:工業網際網路發展離不開國際合作
    胡耀傑 攝 中新網青島8月7日電 (記者 楊兵 胡耀傑)「在德國,我們將工業網際網路這一重要的未來課題納入『工業4.0』範疇。目前,德中兩國間有多個非常有意義的合作項目,要實現工業網際網路發展目標,就必須開展國際合作。」德國國家科學與工程院院士阿克塞爾·庫恩教授7日在青島舉行的中國·山東(青島)海歸創新創業峰會上進行線上主旨演講時如上表述。
  • 神經生物學處於生命科學發展前沿的重要地位
    細胞分子生物學的發展是20世紀生命科學具有世紀性特色的成就,它為生命有機體多層次整合的系統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0世紀末,細胞分子遺傳工程成功地完成了轉基因動物及克隆動物,這些成就揭開了生命科學新時代的序幕,在這一新時代生命科學已有可能解開多層次整合系統的大腦和發育間題的奧秘。
  • 寧波市委書記:把握重大關係 推進科學發展
    寧波市委書記:把握重大關係 推進科學發展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1月02日 09:45 來源:求是   寧波市作為我國東南沿海的重要城市
  • 中美科技關係發展歷程及其展望
    一 中美科技關係發展歷程  科技是中美建交之後最早開展合作的重要領域。1972年,尼克森總統訪華,開啟了中美破冰之旅,雙方聯合發布「上海公報」,兩國關係正常化。2009年,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指出,美國與其他國家的科學外交和科技合作,是美國最有效地影響和幫助其他國家以及建構美國與對應國家之間真正的橋梁關係的一種有效手段。除此之外,美國科學促進會、美國國家科學院、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對科技外交也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例如,美國科學外交中心顧問紐賴特(Norman P.
  • 中美關係四十年發展歷程
    今年的2月28日是中美《上海公報》發表四十周年,四十年前,尼克森總統的訪華和中美《上海公報的發布》不僅開啟了中美兩國關係的改善和發展的新紀元,對國際關係格局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所副所長倪峰梳理了40年中美關係的發展歷程。從1972年到現在,中美關係大致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第一個階段,從1972年到1989年,中美戰略合作階段。
  • 宋養琰:經濟科學和自然科學的關係及其發展趨勢
    隨之而來的,人類獲取的知識越來越多,也越來越深,科學領域內新的成果不斷出現。人們為了研究問題的方便,逐漸把自然知識和社會知識分開,進而在這個分類的基礎上建立起許多較為系統的知識體系。從此,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作為兩種不同的科學體系而逐步地分離開來和形成起來。 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分離,是科學自身發展中對古代混為一體的科學第一個否定。
  • 臺灣經濟發展離不開兩岸區域合作
    ,兩岸關係出現了新的變化,在中國大陸「一帶一路」的經濟戰略推動下,兩岸經貿合作關係也在進一步發展,大陸對於臺灣經濟的影響也在不斷加深,在新形勢下兩岸要通過加強政治互信,堅持共同的政治基礎;要加強「一帶一路」建設,提供兩岸經貿合作新的著力點;要促進兩岸經貿多渠道交流,積極促進兩岸融合等路徑來實現兩岸經貿合作關係的不斷深化和發展。
  • 玫琳凱加強與大自然保護協會的合作關係
    去年,公司開始加強與大自然保護協會的合作,將工作重點放在德克薩斯州本地的水道保護。但作為一家全球性公司,我們深知需要支援的遠不止墨西哥灣。我們很高興在全球範圍內推進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美國大自然保護協會成立於1951年,是全球領先的保護組織,致力於保護對自然、人類具有重要生態意義的土地和水域。
  • 合作夥伴關係領域的眾多選擇
    Q:又該如何高效地將合作夥伴關係管理融入業務中,在真正實踐中又是何種情形?您可能會驚訝地發現有如此多種的方式可以與另一家企業合作,來促進您的企業發展。合作發起方通常會獲得新客戶,而合作夥伴會根據促成的每筆訂單獲得報酬。愛彼迎 & 澳洲航空愛彼迎與包括澳洲航空在內的一些航空公司建立了戰略性業務發展合作夥伴關係。旅客在澳航官網Qantas.com上訂機票時,可以直接在愛彼迎上預訂住宿。
  • 諾獎得主:科學不是政治 分享合作最重要
    2020-10-31 23:23:57 來源:央視新聞諾獎得主談全球抗疫:科學不是政治 分享與合作最重要新冠肺炎疫情已成為人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面臨的最嚴重的全球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病毒不分國界,是人類共同的敵人。疫情暴發以來,多國科學家呼籲全球加強合作,攜手應對疫情。
  • 中國加速融入全球科創網絡,「科學天團」呼籲交流合作
    在全球科創新版圖不斷重塑的背景下,科學技術的發展也更強調交流與合作。10月30日,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在上海開幕,圍繞「科技,為了人類共同命運」這個主題,共有包括61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內的近140位全球頂尖科學獎項得主通過線上和線下的方式出席論壇。
  • 蘭迪·謝克曼:加強國際科學領域合作是所有科學家最重要的議題
    蘭迪·謝克曼在演講中指出,國際科學合作是應對人類面臨挑戰的有效途徑。蘭迪·謝克曼(Randy Schekman),201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圖|上觀新聞蘭迪·謝克曼教授在演講中強調,當人類面臨棘手的技術問題時,加強國際科學領域合作是擺在所有科學家面前最重要的議題
  • 「科學與技術」,不完全是「科技」——科學與技術之間的關係
    總的來看,科學與技術之間是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繫的對立統一的關係。在科學—技術—生產的體系中,科學與技術作為一個部門與物質生產相連,因此,科學與技術總目標在生產過程中緊密相關。科學研究和成果可以成為技術發展的先導。現代社會的人們對技術的要求越來越高,單憑過去那種經驗積累已經不夠,要想滿足這種要求,必須有科學理論的指導。
  • 高斯玻色採樣是重要發展方向,為量子科學打基礎
    打開APP 高斯玻色採樣是重要發展方向,為量子科學打基礎 新浪科技 發表於 2021-01-12 13:52:47 1 月 12
  • 這才是真朋友,關鍵時刻中巴達成一重要合作,雙方關係再次升溫
    據澎湃新聞報導,在全球局勢緊張的關鍵時刻中巴達成一重要合作,中國製造的巴基斯坦首條地鐵正式落地通車了。該地鐵項目在建造之初就飽受巴方人民期待,因為在沒有地鐵之前他們的出行很不方便。在通車之後,很多人紛紛前往打卡中國地鐵,發現這條地鐵不管是便捷性,還是舒適程度都無可挑剔。
  • 溫度與人類的發展的重要關係!
    人類大躍進,大約在五萬年前,歐洲東南部和近東地區就已經發現了複雜的武器和工具,這就是美國生物學家在蒙德所稱的大躍進時代,長矛和魚叉,可以獵取遠處之外的大型動物,而縫紉則改進了衣服的品質,藝術應運而生,拉斯科洞穴的壯觀壁畫就是證據,雖然有了這樣大的進步,人類仍處於石器時代工具和武器,雖然變得越來越精緻
  • 遵循規律 科學發展
    這次會議總結了我們黨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方面的新認識:必須深刻認識又好又快發展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必須堅持把「三農」問題放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必須在結構優化中促進總量平衡,必須把促進國際收支平衡作為保持宏觀經濟穩定的重要任務,必須不斷強化企業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必須堅持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這「六個必須」,準確抓住了做好經濟與社會各項工作的科學規律。
  • 挑戰費曼:為什麼科學哲學對科學很重要?
    馬斯米發表的獲獎演說,為科學和科學哲學的緊密關係作了辯護。她認為,兩者都不能只從功利角度來評判其價值,並聲稱兩者應該結成聯盟,以更開放的心態來探索物質世界,證明這些科學研究的社會和智識價值。除了作為科學價值的捍衛者,馬斯米還圍繞「實在論」和「反實在論」之間的爭論進行了研究:如果科學能夠反映客觀現實,這種反映是如何做到的呢?
  • 推進綠色發展國際科技合作
    當前國際形勢複雜多變,國際政治經濟秩序正遭受多重挑戰,科技創新已成為經貿摩擦中受封鎖打壓的主要「承壓區」,在此情境下發揮生態環保這一人類發展的最大公約數的作用,打破利益藩籬,推進綠色發展國際科技合作,將成為中國加強科技交流創新和構建全方位開放合作格局的重要窗口和現實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