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衛星失聯後,搶救三個月仍舊失敗,項目損失15.1億元

2020-10-05 蘇蘿講動漫

哈嘍大家好,掌中娛樂匯每天為大家分享奇聞,我們來看一下吧?衛星一般是指圍繞在行星軌道,按照一定的周期運行的天然天體,而人造衛星也是衛星的一種,只不過它不屬於天然天體而已。人造衛星一般都是通過火箭或者太空梭等發射到太空中,如同天然天體一樣圍繞著行星軌道運行,為人類提供一些技術或者是其他方面的需求。從1970年期,我國已經向太空中發射了上百顆的衛星了,他們滿足了我們各個方面的需求,尤其是在網絡通訊領域。然而,就在最近,太空傳來了一個噩耗,8月份發射的中星18號衛星與地球失去了聯繫,經過三個多月的搶救失敗,整個項目損失15.1億元人民幣。

中星18號衛星是中星集團在今年8月份發射的一顆衛星,它主要運用民用領域。發射成功後,將會在語音、圖像以及多媒體運用等網際網路應用領域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是它在發射成功之後,卻與地球失去了聯繫,專家對其進行了3個多月的搶救,至今未能夠和它建立有效的連接,不得不宣布放棄。根據專家表述,如今想要和18號衛星建立聯立幾乎是不可能的了,就算是後續成功連接上了,也會因為一些其他的原因,導致其無法正常提供有效的服務,所以繼續連接18號衛星只會增加成本,出於多方面的考慮,他們決定放棄18號衛星,研發一個能夠代替它工作的新衛星。

中星18號衛星在8月19日,搭載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的,順利地進入預定軌道,這也就意味著發射任務是是成功的。但是在後續推進的工作中,它卻出現了故障,和地球失去了聯繫。根據中星集團出具的調查報告我們得知,18號衛星之所以和地球失去聯繫,主要是因為它出現了掉電的故障,從而導致遙測工作異常,無法和地面取得正常的聯繫,失去了正常的通訊服務能力。中星18號衛星失聯,給中星帶去了非常大的損失,這個項目的總投資金額高達15.1億人民幣。目前,他們正在和相關保險部門進行後續的理賠工作。

航天航空事業是如今世界各國非常關注的一個項目,然而大部分國家在這個方面都沒能夠取得一定的成就,在這一領域發展最好的就是中美俄三國。中美俄三國之所以能夠在這一領域取得一定的成就,那是因為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而且也不是一次就順利成功的,大部分的成功都是建立在失敗的基礎之上,我國也是如此。我國在航天事業上面的發展,是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失敗並不要緊,最重要的是在經歷失敗之後不要氣餒,而是從這一次的失敗過程中找到原因,然後對其進行改正,汲取寶貴的經驗。

在我國第一顆衛星成功發射之前,我國就經歷了衛星發射失敗,因為之前毫無經驗,所以失敗再說難免。通過一年多的努力,終於成功發射了第一顆衛星。隨後,我國陸續出現了多次衛星發射失敗,然而每一次的失敗,都是在提供寶貴的經驗,不斷提高自己在這個領域的技術,為下一次衛星發射做好一切準備,避免類似的情況再次發生。如今我國已經在衛星發射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也通過衛星建立了屬於自己國家的全球定位系統——北鬥。

跌倒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哪裡跌到就在哪裡趴著。中星18號衛星和地球失去聯繫,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損失,但是這並沒有讓我們停止繼續研發的步伐,在其搶救失敗之後,科研人員立馬通入到了新衛星的研發當中,打算研發出一款可以替代中星18號衛星的新衛星出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小編在這裡跟大家說再見?

相關焦點

  • 搶救任務最終失敗,中星18號衛星在太空失聯,損失高達15個億
    東方紅一號」是我國成為蘇聯、美國、法國、日本之後第五個獨立研製並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東方紅一號」的成功是我國航天發展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步,為我國之後航天事業的發展積累了大量的經驗,輝煌的總背後離不開無數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以及無數次的科研失敗,但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 搶救任務失敗!中星18號衛星在太空失聯,造成高達15個億的損失
    越來越多的衛星、飛船飛向天空,也為全人類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寶貴的經驗,但所有事並不會那麼的一帆風水,對於航空領域的探索也是如此。外太空的搶救任務失敗!中星18號衛星在太空失聯,造成高達15個億的損失,而這些挫折也是幫助人們走向成功的必經之路。
  • 搶救任務最終失敗,中星18號衛星在太空失聯,損失高達15個億!
    一、「中星18號」發射失敗失敗總是不經意間出現,一點小失誤都會造成大麻煩,例如曾經有一場3個多月的搶救任務最終以失敗告終了,中星18號衛星在太空失聯,損失高達15個億!所以當衛星發射時都發生了什麼?竟然造成了如此嚴重的損失。中星18號自2019年7月開始進行檢測,順利完成了整星緊縮場的實驗,這次實驗的成功為中星18號的出廠奠定了重要基礎,也在同年8月19日20時03分成功發射升空。可是出人意料的是這顆,2019年八月份發射的衛星「中星18號」在太空中失聯,但是在前期的準備工作中,進展的都很順利,到底是哪個環節出錯了,竟然隨著時間的推移與地面失去了聯繫。
  • 搶救失敗,中星18號衛星在太空失去聯繫,造成15個億的經費損失
    在我們對於天外的探索中,有很多的手段,太空梭、衛星、太空站、射電望遠鏡等手段。在航天方面我國的航天技術也是世界領先水準,但是即使再高的技術也沒有辦法保證每一次的航天探測都可以成功,我國就曾經經過的這樣的問題。太空搶救任務失敗,中星18號衛星在太空失去聯繫,造成15個億的經費損失。
  • 中星18衛星搶救失敗,15.1億人民幣打水漂?這次由外國人買單
    三個月前代表我國現階段地球同步軌道衛星最高技術水準的中星18通信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整個發射階段金牌火箭長三乙發揮正常,順利將中星18送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然而在星箭成功分離後衛星遭遇太陽能翻板無法展開故障。
  • 18億元!中星18號衛星失聯後,中國衛通獲中國人保賠付
    中國衛通發射的中星18號衛星失聯後,約18億元全額賠付款已到帳,並將用於購買理財產品或存款類產品。1月7日,中國衛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衛通,601698.SH)發布公告稱,公司已收到保險承保商根據協議約定支付的全額賠付款2.5億美元,公司將使用這一賠款進行現金管理。
  • 中星9A發射失敗了麼,能不能加點燃料搶救一下?
    看到中星9A衛星遠地點高度16357公裡,不少人恐怕以為遠地點無法提升到35786公裡,其實不然,根據理論計算,遠地點提高到同步軌道高度,衛星在近地點速度增加543米/秒即可,中星9A衛星的變軌能力對此需求綽綽有餘。這樣看來,中星9A的發射並不能用一個「失敗」簡單定論,衛星還是救的回來的,屬於部分成功的發射。
  • 美國一箭七星發射失敗!6分鐘後全部墜毀,4家公司損失慘重
    航天科技代表著未來,因此,各國都非常注重在航天領域的發展,其中美國穩坐全球航天領域的頭把交椅,然而美國的科技雖然非常強大,卻依然避免不了慘重事故的發生,此前美國電子號火箭在攜帶7枚衛星發射升空的時候,火箭突發爆炸,一箭七星全部報廢,損失慘重。
  • 中國衛星被撞擊,與地面失去聯繫,放棄搜救損失將高達15億!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學技術不斷進步,而我國的航天領域也逐漸的發展起來,目前已經發射了許多顆航天衛星,不過最近卻傳來了一個壞消息,就是之前發射的一顆衛星並沒有與地面建立連接。而且我國也決定了正式放棄對中星18號的搶救。
  • 臨危受命,他帶領團隊搶救價值10億衛星,攻克技術難題,登上《新聞聯播》!
    在航天測控一線工作的幾十年裡,他曾成功搶救價值十多億元的衛星,曾把神舟飛船返回艙落點預報精度從10公裡提高到1公裡,也曾為一個問題專注近20年,使我國太空飛行器機動軌道確定能力提高到世界先進水平。將10公裡的精確度提至1公裡如果留意中央氣象臺發布的天氣預報,人們對&34;氣象衛星這個名字應該並不陌生。1999年底,我國自行研製的自旋穩定式衛星&34;發射在即。時年32歲的李恆年通讀衛星姿態控制軟體代碼後發現,原有方案使用的數學模型和算法已落後於計算機發展水平。要不要改?李恆年問自己。
  • 失聯13年的衛星,為何再次向地球傳回信號?被外星人挾持了嗎?
    當然衛星都是有壽命時長的,當它們壽正終寢後,便會淪為太空垃圾。在2018年的時候,有一顆人造衛星突然向地球傳回了信號,這顆衛星早已經消失了13年,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失聯的衛星當科學家進行了研究後發現,這顆衛星是在2005年便被宣告失聯的IMAGE人造衛星。
  • b站衛星發射失敗,陳睿:下次一定!有人卻反對
    在6月1號,b站在全站宣揚要給我們發射一道衛星作為兒童節禮物。 鴿了一個月以後,終於在7月10號,b站衛星發射失敗了! 可能預料到了會發射失敗,相比於六一兒童節的全站預告,這次的發射前b站異常低調,很多人都不知道發射日期是7月10日。
  • 湖北五峰暴雨災情:失聯48小時後再聞親人聲
    信息 湖北五峰暴雨災情:失聯48小時後再聞親人聲 2016鍾欣 攝     中新社湖北五峰7月21日電 題:湖北五峰暴雨災情:失聯48小時後再聞親人聲  作者 董曉斌  「爸,你還好吧?終於聽到你聲音了!」在與父親彭中舜失聯近48小時後,從湖北宜昌連夜趕回五峰的彭亮接到父親報平安的電話,總算鬆了一口氣。
  • 維加火箭發射又失敗,法國和西班牙各損失一顆地球觀測衛星
    進入太空後,無法達到正確的軌跡一枚載有兩顆衛星的「阿麗亞娜太空」(Arianespace)Vega火箭昨天在發射八分鐘後發生災難性故障後未能到達軌道,火箭的損失歸因於「一系列人為錯誤」。阿麗亞娜太空公司(Arianespace)的維加(Vega)火箭在一夜之間發射升空後失敗,使法國和西班牙損失了一顆地球觀測衛星。這次失敗是維加在其服務的頭六年中建立起一塵不染的記錄之後的第二年。Vega轉為相對較小的衛星而設計,通常可以處理大約1000公斤的總重量,儘管它可以將較重的物體提升到較低的軌道上,也可以將較輕的軌道提升到更高的軌道上。
  • 衛星發射失敗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據《新京報》報導,中國酒泉發射中心的衛星實驗失敗。 一顆高分02衛星,吉林一號。 一的聯網衛星,被送入C的預定軌道,但發射失敗。 一次失敗並不能證明什麼,但僅僅一年的四次發射就需要注意。如此高的失敗頻率意味著我國技術發展存在問題。
  • 織女星運載火箭發射失敗,2顆衛星失蹤!長徵五號即將發射嫦娥5號
    對於運載火箭來說,顯然是人類探索太空的最能夠指望的工具之一,畢竟不管是發射各種衛星還是各種飛船,都要通過運載火箭來達到這一目的,但是對於每一次發射來說,顯然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成功,一旦發射失敗,那麼帶來的損失無疑是巨大的,畢竟每一次運載火箭的發射,都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而發射失敗可能帶來的不僅僅是火箭墜落或者爆炸,
  • 衛星已經失聯50年,卻向地球發射信號,有人懷疑是外星人操控!
    衛星已經失聯50年,卻向地球發射信號,有人懷疑是外星人操控!今天要和大家說的這顆衛星,要從50年前美國的一項計劃開始說起,這項計劃叫做西福特計劃,目的是為了方便美國進行通訊。西福特計劃是早期通訊衛星的實驗之一,本該在1965年衛星成功發射,當時使用了非常先進的技術,可以同時供上百個用戶在同一時間通訊。在發射之前美軍已經做好了萬全的準備,發射器沒有任何的問題,但是當發射之後卻發現,生產火箭在啟動的時候出現了問題,線路連接出現錯誤,所以這項計劃最終以失敗而告終所發射的衛星,未能成功點火而偏離重心在空中不斷翻滾。
  • 美國一顆衛星,失聯46年突然發射信號,被接收到,但表現很異常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美國1965年發射的衛星,在1967年停止運行,失聯了,突然在2013年的時候發出信號(準確來說是46年,並不是大家說的50年後發射信號,這裡糾正下),當然它的信號發射真的是讓科學家們感到驚訝。
  • 印度宣布登月失敗 「月船2號」在距離月球表面2.1公裡時失聯!功虧...
    印度宣布登月失敗 「月船2號」在距離月球表面2.1公裡時失聯!功虧一簣!時間:2019-09-07 18:4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印度宣布登月失敗 月船2號在距離月球表面2.1公裡時失聯!功虧一簣! 今天,對於印度人民來說不是一個高興的日子。
  • 總投資15億元、年產值100億元的石墨烯塗料項目落戶籤約福建泉州
    3月19日,福建科華中盈新材料有限公司與泉州臺商投資區管理委員會籤訂了「石墨烯系列新材料項目」正式合同。該項目總投資15億元,佔地230畝,2020年開始分期建設,一期項目投入5億元,建設3條石墨烯系列新材料生產線及1棟研發中心大樓;二期項目投入10億元,建設9條石墨烯系列新材料生產線及運營總部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