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大基因:「員工必須活100歲」是期望而非推銷產品,網友:蒙圈!

2021-01-11 祥懿聊車

近期華大基因董事長汪建在貴陽出席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時稱,所有員工不允許有出生缺陷,如果有出生缺陷,說明公司"忽悠社會,盯著別人的錢包";公司所有員工必須活到100歲,員工腫瘤發現不得晚於醫院。"發表這一言語後引發網友討論。

隨後華大基因解釋為該說法是基於董事長對員工健康的寄語而不存在推銷推銷產品的含義。華大基因於1999年於北京成立,主要致力於為廣大普通民眾提供前沿生物科技在醫療、農業、環境等領域的應用服務的一家公司,其品牌口號為我的基因我知道,我的健康我做主。

很多人不明白為何董事長說"員工腫瘤發現不得晚於醫院"?又有什麼樣的措施才能夠做到"員工腫瘤發現不得晚於醫院"?據我們了解到的消息是,這是華大基因員工的一項福利,公司會定期給員工安排檢測,包括諸如腫瘤相關的基因和影像檢測服務,例如宮頸癌篩查、腫瘤標誌物檢測、肺部低劑量CT、MRI檢查等相關方面的檢查,這樣做的目的是給員工提供檢查的條件,儘量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不僅如此,我們了解到的消息還有,華大基因為每位員工投入了健康專項資金,包括遺傳疾病檢測,腫瘤早期篩查,核磁共振等影像檢測等多種服務。這也從側面反映出華大基因公司自身專注於基因研究也重視公司員工的身體健康。

但是關於"所有員工不允許有基因缺陷"這一點我們卻值得思考,這樣的規定方法是否合理還值得商榷。對於"公司所有員工必須活到100歲"這個說法就有點讓人摸不著頭腦了,即使是再怎麼解釋,也很難讓人不聯想到廣告。再說了,目前國際上都沒有任何產品說,可以直接讓人延長到指定的壽命,對此很多網友對此紛紛表示蒙圈。不知道大家對這一說法,是怎麼理解的呢?

相關焦點

  • 華大基因董事長:我們的員工不允許有缺陷,必須活到100歲
    每個人活到100歲,就要成真?作者:丹楓 「10年內可以化學合成任何生命」、「每個人活過100歲不是夢」、「反對女性打宮頸癌疫苗」......這些均是華大基因董事長汪建,過往的驚人言論。5月28日,貴陽數博會上,汪董事長出席論壇時又出豪言:「我們每個員工必須活到100歲+,就是一百歲不封頂。」如果不加標註,這句話可能聽上去遙不可及。而放到華大基因身上,似乎還有一絲「希望」。近些年,生物醫藥「高科技」「高成長」的特性,讓華大基因等公司屢受資本追捧,華大基因更是得到紅杉、軟銀等知名機構的投資。
  • 華大基因百歲爭議背後:高科技企業還是金融投機?
    【文/觀察者網 奕含】「一百歲不封頂,我們所有的員工都必須做到這一點」、「我們員工中不允許有出生缺陷」、「員工腫瘤發現不得晚於醫院」……最近華大基因頻頻佔據財經媒體頭版,先是董事長汪建的「大嘴巴」語驚四座,然後各路媒體競相揭短。到底底華大基因是個什麼樣的公司?是民族科技企業標杆,還是造概念的金融投機團夥?
  • 逐條解讀汪建「狂言」:基因檢測真能讓人活100歲嗎?
    不用向天再借500年,華大基因讓你活過100歲!5月28日,華大基因董事長汪建在貴陽出席數博會論壇時稱,公司員工不允許有出生缺陷,並要求員工活到100歲,為此還制定了三項規定,包括不能坐電梯等。
  • 華大基因回應無創產檢質疑:染色體質量異常不在檢測範疇
    截至2017年12月31日,華大基因累計為深圳市312,582位孕婦提供該服務,效果顯著。問題二:無創產前基因檢測可信度究竟如何?彭智宇對目前外界熱議的無創產前基因檢測作出了解讀。他表示,產前基因檢測現作為一種近似於診斷水平的產前篩查新技術,檢測僅針對21三體症候群、18三體症候群和13三體症候群3種常見胎兒染色體非整倍體異常。
  • 華大基因上市周年考 主營業務遭質疑
    華大基因招股書顯示,2014年6月,華大基因推出的BGISEQ-100和BGISEQ-1000率先獲得原CFDA的上市審批,已廣泛用於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服務,BGISEQ-100是基於Life Technologies Ion Proton技術的測序儀,BGISEQ-1000是基於Complete Genomics技術的測序儀。
  • 崔永元手撕華大基因董事長背後: 疑將中國人遺傳基因數據傳至境外
    然而,對於疑似14萬孕婦基因數據洩露的傳聞,華大基因卻予以否認。不明真相的網友擔心將中國人的基因數據外洩或引發未知的「禍亂」。  崔永元轉發的這篇文章,對華大基因採集基因組樣本信息的方式是否合法、該信息與國外一起研究對國家安全是否構成潛在危害等問題提出質疑。
  • 中國最想「活命」的老闆:只想活到120歲,損失700億也不在乎
    如今的華大基因市值還不到300億,相較於其巔峰時刻,損失高達700億。華大基因2019年第一個季度的利潤也僅有1億元,以這個數字來計算,華大基因的年利潤也僅有4個億。所以其現在的市值依舊偏高,算下來市盈率都快接近百倍了。規定員工活至100歲,只想活到120歲華大基因是個很有爭議的公司。說起華大基因,就不得不說起它的老總汪健了。
  • 華大基因庫可以參觀嗎?
    從參與承擔「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1%任務(中國部分)、承擔「國際人類單體型圖計劃」10%任務,到獨立完成「亞洲人基因組圖譜」100%任務,再到完成「國際千人基因組計劃」亞洲部分,汪建領導華大從參與接軌、到獨立同步、再到引領支撐的蛻變和進化過程。
  • 華大基因再起爭端,被合作方曝首席科學家是高中學歷!
    創建19年來,華大基因在發展的過程中,它背後的榮光與爭議,從來就沒有少過。還記得今年的5月,華大基因的董事長汪建曾經在一個論壇上表示華大基因的員工活到100歲不封頂,還對員工規定了三大可以說是嚴苛的紀律。本意是想表現華大基因對人類的健康的重視,還有自家技術。結果沒想到此番話一出後,華大基因的股票隔日受到了影響,不增反減。
  • 國信證券:建議「買入」華大基因
    公司積極向上下遊拓展,集團層面下的華大智造自主研發推出國產測序儀,降低測序成本;公司主營業務覆蓋生育健康、腫瘤防控與轉化醫學、感染防控、多組學大數據服務與合成及精準醫學檢測綜合解決方案五大板塊,產品管線豐富,研發投入巨大;公司擁有豐富的科研項目經驗和優秀的數據處理分析能力。
  • 騙子,瘋子,傻子:華大基因,中國基因檢測行業絕對龍頭和"黃埔軍校"
    風雲君認為,如果基因測序這個行業要發展起來,必須要滿足兩個條件:成本要低,速度要快!這正是華大基因前期被人稱為騙子的原因,很多高科技行業投資的要點也是這:技術能低成本商業化的時候介入。二、華大基因的血戰突破這些員工離開華大基因獨立自創立新公司,一方面說明華大基因管理層動蕩嚴重,另一方面也說明技術進步導致整個基因測序行業的爆發與成熟,這些員工才能看到新機會、甚至才能夠融到資,開展業務。
  • 曝首席科學家只有高中學歷 華大集團回應絕了!
    下面的內容不是段子,儘管可能會被很多人誤以為這就是段子……7月10日,華大集團CEO徐訊回應「華大基因首席科學家只需要高中學歷」的質疑時表示,確實有高中畢業生在華大負責千萬級項目。華大的特點是,我們從來不會用學歷和資歷作為員工的唯一評價標準,給一個人項目,從來都是問你是不是有創意、是不是有熱情、是不是有能力去做科研。
  • 華大基因:一群「科學土匪」的逆襲
    涉及生育健康類服務、基礎科研類服務、複雜疾病類服務和藥物研發類四大領域服務,共計近20項與基因檢測相關的疾病篩查專業產品。 (數據來源於華大基因招股書)  這裡需要回顧華大基因的業務模式及其變遷過程。長期以來,基因測序都是生物科研的一個輔助性環節,測序儀的主要需求方也都是科研機構。
  • 繼證監局後 華大基因又被深交所問詢
    另外,華大基因子公司在與華大智造交易時還存在向關聯方輸血的行為,實際支付金額比合同金額多出了3100萬元。 4月7日晚華大基因針對近期網絡傳聞進行了說明。4月8日,深交所就華大基因收到深圳證監局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一事發問詢函,要求華大基因說明相關情況。昨日,華大基因下跌4.39%,收於72.72元。
  • 汪建對話郭臺銘,華大基因為何讓富士康生產測序儀?
    兩位大佬對話:談「測序巨頭」和「晶片工廠」的合作  3月1日,富士康總裁郭臺銘向媒體記者透露,富士康已與華大基因達成戰略合作。華大基因董事長汪建更進一步稱:「華大基因若干儀器設備和產品,將交由富士康批量生產,例如去年年底剛通過生產許可的BGISEQ-50小型臺式基因測序儀。」  兩大巨頭的合作其實早有苗頭。
  • 華大基因尹燁北大對話毛大慶:科學人的夢裡是遠方
    時光荏苒,他們中已有兩位華大基因研究院副院長,或在產品及人力領域表現卓越。在華大基因這個員工平均年齡28歲、卻在被英國自然雜誌評為「全球科研實力排名最高的民間機構」裡,已經是堅實骨幹。在自己的所學、所夢與人類的健康之間建立了巧妙的連接。
  • 華大基因上市三周年:雄關漫道 揚鞭奮蹄
    正是憑藉在感染防控領域的沉厚積澱,華大基因在2020年初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中貢獻了重要力量。目前,華大基因新冠病毒檢測產品包括核酸檢測試劑盒和抗體檢測試劑盒,技術覆蓋螢光PCR法、聯合探針錨定聚合測序法、酶聯免疫吸附測定法及膠體金法。能夠有效進行產品互補,覆蓋多種檢測場景,是國內新冠病毒檢測產品種類最豐富的企業。
  • 從合作到反目 華大基因「舉報門」背後糾葛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經濟觀察報 記者 張曉暉 32歲的南京昌健譽嘉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南京昌健譽嘉」)總經理王德明,6月14日在網絡上發出了對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300676.SZ,下稱「華大基因」)的實名舉報信——《舉報華大基因偽高科技忽悠欺詐涉嫌賄賂官員,大規模套騙國有財產》。
  • 華大基因無創漏檢釀悲劇 現胎兒發育遲緩等異常
    難道不知道衛計委明確通知35歲以上、肥胖、雙胞胎等狀況的產婦是慎用人群嗎?難道不知道胎兒超聲提示有異常的是不適用人群嗎?因此,有不少受害家庭和媒體認為,無創DNA檢測在中國市場的濫用,是出自經濟因素。的確,無論是醫院內部人士還是華大基因高層,都表明過無創DNA檢測在醫院的快速推廣與利益分成有關。有的醫生會介紹病人到自己熟悉的第三方檢測機構,有的醫院甚至聯繫山寨基因公司進行檢測。
  • 華大基因王俊:基因技術如何改變人類健康?
    而想要研究清楚絕大多數複雜疾病,需要100萬人基因的研究,如果這些研究完成,可以在所有數據的基礎上,預知未來健康走向,這種預知可以促進一些改變。王俊稱,1999年中國華大基因參與了1%人類基因組計劃。當時測序需要10億美金,最近已經降成1萬美金,仍然很貴;要搜集100萬人的數據仍然很貴,現在可以做到1000美金,估計明年會推出500美金可以測定一個人的完整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