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三藥三方」 取得良好臨床證據 涉及原藥影響幾何?

2020-12-07 中藥材天地網

【天地網訊】

4月14日15時,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新冠肺炎藥物研發、疫苗研製等科研攻關進展情況。發布會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司司長李昱對此次疫情期間中醫藥臨床使用的「三藥三方」作了相關介紹。

 


       李昱表示,在這次抗擊疫情過程中,中醫藥通過臨床篩選出有效的方劑「三藥三方」,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三藥」即金花清感顆粒、連花清瘟顆粒和膠囊、血必淨注射液。 在此次疫情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和取得的良好的臨床證據,國家藥監局已經批准將治療新冠肺炎納入到「三藥」的新的藥品適應症中。


       「三方」是指清肺排毒湯、化溼敗毒方、宣肺敗毒方三個方劑。日前,清肺排毒顆粒和化溼敗毒顆粒已經國家藥監局批准,獲得國家的臨床試驗批件。


「三藥三方」涉及藥材

 

       金花清感顆粒主要成分:金銀花、石膏、麻黃、苦杏仁、黃芩、連翹、浙貝母、知母、牛蒡子、青蒿、薄荷、甘草12味藥材。

 

       連花清瘟膠囊/顆粒成分:連翹、金銀花、炙麻黃、綿馬貫眾、板藍根、石膏、薄荷腦、廣藿香、紅景天、魚腥草、大黃、炒苦杏仁、甘草13味藥材,配伍大黃、紅景天、藿香。

 

       血必淨注射液成分:紅花、赤芍、川芎、丹參、當歸5味中藥提取物。


       清肺排毒湯成分:麻黃、炙甘草、杏仁、生石膏、桂枝、澤瀉、豬苓、白朮、茯苓、柴胡、黃芩、姜半夏、生薑、紫菀、款冬花、射幹、細辛、山藥、枳實、陳皮、藿香共21味藥材。


       化溼敗毒方成分:生麻黃、藿香、生石膏、苦杏仁、法半夏、厚樸、蒼朮、草果、茯苓、生黃芪、赤芍、葶藶子、生大黃、甘草全方共14味藥材。


       宣肺敗毒方成分:生麻黃、苦杏仁、生石膏、生薏苡仁、茅蒼朮、廣藿香、青蒿、虎杖、馬鞭草、蘆根、葶藶子、化橘紅、生甘草全方共13位藥材。


       「三藥三方」共涉及47味藥材,分別為金銀花、石膏、麻黃、苦杏仁、黃芩、連翹、浙貝母、知母、牛蒡子、青蒿、薄荷、甘草、綿馬貫眾、板藍根、廣藿香、紅景天、魚腥草、大黃、紅花、赤芍、川芎、丹參、當歸、桂枝、澤瀉、豬苓、白朮、茯苓、柴胡、半夏、乾薑、紫菀、款冬花、射幹、細辛、山藥、枳實、陳皮、厚樸、蒼朮、草果、葶藶子、薏苡仁、虎杖、馬鞭草、蘆根、化橘紅。


大行情不佳 大部分藥材表現平穩


       近期各大市場總體走動很不理想,很多品種行情都不好。如前期瘋漲的金銀花,因臨近產新,價格表現平穩。雖然產區好貨不多,但一般統貨庫存充裕,價格基本穩定。


       相關藥材行情平穩的有:金銀花、石膏、麻黃、苦杏仁、知母、牛蒡子、青蒿、薄荷、甘草、廣藿香、紅景天、魚腥草、赤芍、當歸、桂枝、豬苓、茯苓、柴胡、紫菀、款冬花、射幹、山藥、枳實、陳皮、細辛、厚樸、草果、薏苡仁、虎杖、馬鞭草、蘆根、化橘紅等品種近期價格基本沒啥波動,商家關注度不高。

 

       黃芩,疫情爆發後市場與產區黃芩行情穩步上調,也可以說疫情拉動了黃芩19%的漲幅,雖然漲幅不及金銀花、連翹、綿馬貫眾,但原本庫存不豐的黃芩進一步得到了消化。近期黃芩雖然行情暫穩,但市場貨源走動較快,大貨組織困難。2020年種植面積雖然增加明顯,但受到需求、庫存的影響行情仍將會以堅挺局勢運行,但不排除堅挺中的小幅震蕩。多商家看好後市。

 


       半夏,甘肅產區種植已經結束有一段時間。湖北、河北產區已經出苗,到現在為止未見明顯氣象災害,出苗率較高。種球售價在15元/斤上下,農戶購貨積極性一般。


       但產區乾貨庫存隨著消化越來越少,疫情期間因物流不通,售價穩定在83-85元之間,後期隨著交易恢復,價格穩步上揚。產區農戶吸收心裡較強。時下甘肅、湖北產區售價在93-95元之前。預計今年產新前,半夏的行情仍將持續堅挺運行。


       大黃、葶藶子這兩個品種的價格差異較大,合格貨價格越來越高,隱隱有繼續上揚的趨勢,但不合格貨價格持續疲軟。


       蒼朮、板藍根,疫情初期行情漲幅較大,後期隨著產區物流恢復,貨源正常走動後價格就出現明顯回調。目前黑龍江產區板藍根統貨售價在20.5元(公斤價,下同)上下,市場統貨多售價在22-23元之間。蒼朮在疫情期間光統貨最高時售價在160-170元,時下玉林市場光統貨跌至130元上下。


       澤瀉,前期受到疫情影響價格小幅上揚,但近期走動緩慢,行情穩中小幅回調平。四川眉山產區統個上車價14元左右,質量好的復炕澤瀉個子能達到藥典標準的產地上車價15元左右。安國市場內近期貨源進入實銷,價格有所轉穩。市場商家多喊價在15元,部分商家售價在14.5-14.8元之間。當前價位比一月份產新時平均上漲2-3元,近期行情雖然轉穩。但鑑於2019年川澤瀉長勢良好,產區規模擴大,產量有增的背景下,未來出現大幅波動的可能也不大。


       綿馬貫眾、乾薑近期行情也出現小幅下滑,綿馬貫眾是一個需求量很小的冷背品種,前期走動較快,價格上浮。近期走動減緩,價格正常回調。市場統個要價在15元,統片要價17元。乾薑產區、市場銷售均不樂觀,關注商家也不多,行情前期略有下滑,玉林市場內粉姜統個售價20元,片子售價在21-24元之間。


產新衝擊 價格下滑的品種


       紅花,雲南產區產新進入尾期,新貨已經大量上市。行情下滑較明顯。新疆及甘肅產區的價格也因走動緩慢,出現明顯下滑。目前安國市場內雲南產不足乾貨售價在100元,新疆貨多喊價在108-113元之間。
 

       根據產區商家介紹,去年新疆紅花產新後行情較高,雲南產區種植面積擴展,產量高於去年。紅花大量上市以後,雲南產區紅花行情下滑明顯。紅花生長周期較短,可操作周期較短。短期內行情仍然不會平靜,後市行情還尚不可知,多商家以觀望為主。


       丹參,春季採挖基本收尾,產量比去年預計的要多很多。新貨上市後,尋貨商家較少,價格明顯回調。山東產區統貨售價在8.8-9元之間,半精品售價10-10.5元,精品貨售價12-12.5元之間。亳州市場內丹參山東統貨多要價在9-10元,半精品貨價在11元左右,精品貨價在13-14元,走動緩慢。
 


       丹參受18年高價影響,19年種植熱情餘溫仍在,種植面積較大, 產量可觀。根據產區反饋情況基本確定,丹參庫存充裕,短期內不會出現缺貨的現象。但隨著新《藥品法》出臺,及各種限制扶持政策不斷發布。國家對於藥材的質量要求越來越嚴,藥廠、飲片廠對於性狀、重金屬農殘以及含量的把控越發嚴格。後期好貨、精品貨也許會成為主要流通規格,而價格也會隨著質量提升而不斷上揚,但挑剩下的統貨價格也許會繼續下滑。兩極分化的現象越來越明顯。


       浙貝母、川芎這兩個品種都臨近產新,雖然有商家關注,但產區及市場均有一定庫存可售。行情較前期小幅回回調。


       浙江金華磐安產地浙貝母行情表現疲軟,採購商家按需採購,貨源平穩走動,統個售價34元,統片42元。亳州市場因浙貝母產新漸進,價格不高一直受商家關注,但終因貨量豐厚行情再度回落,目前無硫飲片多要在45-46元;無硫個價在36-38元。


       川芎,隨著產新的日益臨近,四川彭州敖平產地近期貨源走動不快,買賣雙方大多觀望,產地行情保持平穩運行。其中2019年產的曬貨售價16.2-16.3元,炕貨16元,當地庫存供應充足。


       荷花池市場貨源走動一般,購貨商家按需採購,行情表現平穩。目前市場彭山川芎曬統貨20元,炕貨18元;敖平統片22元。市場供應量充足。


       無論是浙貝母還是川芎,都臨近產新,同時因可售庫存尚豐,商家多停售觀望。行情均有不同程度回調,且兩個品種長勢均不錯,並未有受災減產等方面的消息。故產新結束前行情以小幅波動為主。


短期聚集人氣 備受商家關注的品種
 


       連翹,關注商家一直不少,成為每年春天熱議話題。由於今年疫情期間加速了陳舊庫存消化,使得青翹價格從年前的40元左右漲至最高55-60元之間不等,隨著國內疫情已經逐漸控制,價格落至48-50元徘徊,近期又遇極端天氣等因素影響,行情開始回升,目前價格52-53元, 具體影響程度還難下結論,需等坐果以後方可明朗。
 
       走勢方面:連翹連續兩年減產,庫存一直處於消化中,目前連翹正值花期,山西,陝西,河南等地出現降雪霜凍冷天氣,災情已經肯定,但受災大小還需進一步核實,商家關注力度極高,但因目前屬於偏高價位,商家入手謹慎,未來連翹仍將充滿不確定性。

 

      


       白朮,因價格處於較低價位,關注度一直不高,行情也無明顯波動。近期白朮的關注商家突然增多,隱隱有商家低價位囤貨的風聲露出。


       安徽亳州產區詢問商家不多,周邊貨源也持續走緩,行情處于震蕩中,兩年生無硫貨價格13-13.5元,一年生價格8元左右。安國市場內貨源批量有走動,受可供貨源充足影響,行情暫無變化,一年生貨多在9-10元之間,安徽產貨源售價在15-16元之間,統片多喊價在19元上下。


       對於白朮未來走勢,從近幾年生產情況等分析庫存、產量,眾所周知依然屬於供大於求,2019年新貨產量達到2萬噸以上,其次,亳州逐漸累積積壓的庫存分散在各冷庫中,魏崗、辛集、大寺、十九裡、五馬等產區的小販子手中也均有庫存量,各飲片企業仍有一定庫存待消化。如果白朮種植面積不調減,又沒有極端自然災害和較強的市場消化能力,將進入一個新的低谷調整時期,短時間內的行情難以提振,預計後市出現上漲的趨勢可能性也不大,總體行情處于震蕩運行之中。


       綜上所述:隨著中醫藥在疫情救治工作中的不斷深入,其臨床療效也逐漸得到肯定,越來越多的患者開始接受中醫藥治療。這次抗擊疫情,中醫藥科研參與的廣度和深度都是空前的。


       原藥方面需求或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當下藥材市場的變現可見,真正受影響的藥材並不多,反而因為疫情的影響,市場略顯疲軟。


       除了受到產新、天氣、人氣等方面影響的品種行情有波動,其他品種仍然正常購銷。近幾年國家大力扶植中藥種植,很多品種都處於產大於銷,或將面臨產大於銷的局面。在需求沒有大突破前,行情也難有大的波動。

聲明:本文是中藥材天地網原創資訊,享有著作權及相關智慧財產權,未經本網站協議授權,任何媒體、網站、個人不得轉載、連結或其他方式進行發布;經本網協議授權的轉載或引用,必須註明「來源:中藥材天地網(www.zyctd.com)」。違者本網站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這些中醫藥方劑治療新冠肺炎有效,三藥三方書寫中藥抗疫方案
    圖源:新華社這些方劑具體有什麼功效?適合什麼人群?臨床研究初步顯示,與西醫藥聯合使用可提高治癒出院率,減少重症轉危重症。基礎研究初步發現,具有一定的體外抗病毒作用,並能顯著抑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誘導的炎症因子。
  • 這些中醫藥方劑治療新冠肺炎有效,「三藥三方」書寫中藥抗疫方案
    經過篩選研究,金花清感顆粒、蓮花清瘟膠囊/顆粒、血必淨注射液、清肺排毒湯、化溼敗毒方、宣肺敗毒方,這「三藥三方」證實有效。臨床研究初步顯示,與西醫藥聯合使用可提高治癒出院率,減少重症轉危重症。基礎研究初步發現,具有一定的體外抗病毒作用,並能顯著抑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誘導的炎症因子。
  • 生物類似藥無法複製原研藥 與之相似不相同
    回顧現有循證醫學證據,曲妥珠單抗聯合帕妥珠單抗的「赫帕雙靶」方案已經貫穿早期新輔助、輔助治療和晚期一線治療當中,是國內外權威指南公認的HER2陽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療標準。隨著乳腺癌藥物市場競爭激烈,化學仿製藥、生物類似藥層出不窮。如何規範我國生物類似藥的臨床用藥,幫助醫生和患者正確認識生物類似藥這一新興的概念尤為重要。
  • 新冠中和抗體在上海完成臨床給藥 耐受性和安全性良好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今天上午獲悉,上海君實生物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共同開發的重組全人源抗新冠病毒單克隆抗體注射液(產品代號:JS016)已在上海完成Ⅰ期臨床試驗所有受試者給藥,顯示出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作為國內最早進入臨床的新冠病毒中和抗體,JS016的研發進度處於全球領先水平,其在美國的臨床試驗也於今年二季度啟動。
  • 農藥原藥與中間體市場行情
    菸鹼類產品價格表現較為平穩,但需求一般,吡蟲啉原藥內外貿需求支撐,市場價格維持在9.4萬元/噸左右,啶蟲脒原藥維持8.8萬元/噸,噻蟲嗪原藥受上遊中間體供應緊張影響,供應偏緊局面未緩解,成交格價至7.6萬元/噸以上,庫存低位。烯啶蟲胺原藥報價12.5萬元/噸,雖貨源偏緊,但需求弱勢。
  • CDE公開徵求《抗腫瘤藥聯合治療臨床試驗技術指導原則》意見
    因此,本指導原則討論的是以提高療效為主要目標的抗腫瘤藥聯合治療的臨床試驗設計。在開展抗腫瘤藥的聯合開發前,應首先具備充分的聯合治療合理性依據作為聯合開發的理論基礎,再根據各自單藥的臨床試驗數據特徵綜合研判,基於科學證據開展聯合治療臨床試驗。
  • 問答| 仿製藥物的原料藥是否需要與原研藥完全一致?
    問答 | 仿製藥物的原料藥是否需要與原研藥完全一致?答問3.仿製藥物的原料藥是否需要與原研藥完全一致?不一定。但是每個仿製藥的開發都是從原料與製劑關鍵質量屬性(與安全有效性密切相關)的影響考慮,這些特性都與原研藥使用的特性基本一致。在個別情況下,如原研藥有晶型或其他方面的專利需要規避條件下,可能會存在差異。
  • 原研藥、仿製藥、原料藥,到底哪個才是「救命藥」?
    正版藥,這是中國特有的一個概念。但是在歐美國家它叫原研藥,即指原創性的研發新藥,經過對成千上萬種化合物層層篩選和嚴格的臨床試驗才得以獲準上市。    需要花費短則5年,長則15年左右的研發時間和數億美元的投入,所以原研藥一上市價格就很高,這也是有原因的。
  • K藥重要臨床試驗總結及分析
    而默沙東公司在目睹了BMS公司O藥的臨床效果後,做出了一個前無古人的玩法:把 Keytruda 推向臨床試驗,直接跨過了臨床 II 、  III 期臨床試驗,將 I 期臨床的幾十個受試者擴大到一千多例。最後憑藉 KEYNOTE-002 在黑素瘤試驗的成功,成功搶 O藥在美國上市(O藥14年7月現在日本上市),被FDA批准為黑色素的二線用藥。
  • 中醫科學院院長回答抗疫問題,中藥是不是安慰劑!
    中醫能治好我,我就是活生生的證據。「說中藥是心理安慰?理解有誤,身處疫區才能有感受!」兩個月前,中國抗疫決戰時刻,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黃璐琦寥寥數語回復《中國科學報》後,便斷了聯絡。黃璐琦:你可以看到,在我們分享的這些臨床研究案例中,有隨機對照開放性試驗、非隨機對照試驗,以及回顧性的隊列研究,其中樣本量有多有少。這些不同類型的臨床試驗得出的證據等級是不一樣的,但這些臨床證據是可靠真實的。事實上,在一些特殊情況下,比如這次疫情中,是很難進行盲法試驗的。
  • ...關於GST-HG141全球創新藥在B肝治療新靶點上取得重大進展的公告
    2016年9月8日至9日,美國肝病研究學會(AASLD)和歐洲肝臟研究學會(EASL)關於B肝治療終點的共識聲明,為指導B肝治癒相關臨床試驗的設計和藥物研發開發工作提供了良好方向性指標。近期,GST-HG141項目在臨床前開發方面取得重大進展,相關情況如下: 一、新藥的基本情況 (一)藥品名稱:GST-HG141 (二)註冊分類:全球創新化藥1類 (三)功能主治:B型肝炎 (四)適應症基本情況 B型肝炎是由B肝病毒入侵引起的炎症反應。
  • 歌禮製藥(01672)B肝新藥臨床試驗完成首例給藥
    原標題:歌禮製藥(01672)B肝新藥臨床試驗完成首例給藥   歌禮製藥(01672)公布,
  • 第三方食藥檢測機構網際網路商業模式剖析
    所謂第三方食藥檢測,又稱公正檢驗,是指由處於買賣利益之外的第三方(如專職監督檢驗機構),第三方食藥檢測以公正、權威的非當事人身份,根據有關法律、標準或合同所進行的商品檢驗活動。      第三方食藥檢測在我國起步較晚,基本是2000年以後的事情。
  • 食藥檢測機構:保留國家隊?擁抱第三方?
    據安徽省食藥監局辦公室主任許伏新介紹,安徽整合了原省食品藥品檢驗所、原省藥物研究所、原安徽國家農副加工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統一成立了安徽省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下設三個所,分別是食品檢驗所、藥品檢驗與研究所、醫療器械與藥品包裝材料檢驗所。這是省級層面公認劃轉較為成功的例子。山西省則在市縣級都建立了綜合檢測機構。
  • 耶魯大學教授:中國成功抗疫「中藥起了作用」
    中藥要想得到國際承認,必須在藥材製備一致性、基於證據的臨床療效、藥物作用機制和安全性等方面下功夫。鄭永齊是耶魯大學藥理學教授,長期從事抗癌與抗病毒藥物的分子與生化藥理學研究,他研發的抗病毒藥物中已有三種獲準上市。
  • 海利爾董事長葛堯倫:堅持主業 強化製劑和原藥雙輪驅動
    海利爾於2017年登陸上交所主板,以製劑起家,而後延伸到原藥和中間體。對於為何向上遊延伸,葛堯倫介紹,當時原藥供給受限,有較高的盈利空間,同時涉及上遊原藥產業能更好地促使原藥製劑一體化,增強制劑的抗風險能力和對供應商的議價能力。   公司目前營收和利潤主要來自農藥製劑、中間體及原藥。
  • 抗精神病藥與致命軀體事件風險:傘狀回顧
    ,其次為髖部骨折及靜脈血栓栓塞;卒中、心原性猝死及心肌梗死風險與抗精神病藥的相關性較弱。抗精神病藥的主要適應證為精神分裂症及心境障礙,但臨床中也常超說明書治療其他一系列臨床狀況,如焦慮障礙、失眠、激越、痴呆相關症狀等。
  • B肝全球創新藥,完成二期臨床試驗,該藥正評估48周後抗病毒作用
    B肝全球創新藥,完成二期臨床試驗,該藥正評估48周後抗病毒作用吉利徳科學,對於許多慢性B肝患者(CHB)或醫藥技術研發人員都不會陌生,因為納入醫保目錄的富馬酸丙酚替諾福韋片(TAF)正是該公司研發的全球創新藥之一。另一方向,用於治療成人慢性C肝的迪派韋索磷布韋片、索磷布韋維帕他韋片均是出自吉利徳科學的原創藥。
  • 首個國產貝伐珠單抗生物類似藥獲批 價格低原研藥兩三成
    12月10日,齊魯製藥銷售總公司副總經理田勇告訴經濟觀察網,安可達的定價將比羅氏原研藥安維汀的價格低20%-30%,目前產品還在完善包裝印刷、電子監管碼和藥品本位碼階段,計劃本月19日前後鋪向市場,進入醫院還需要一段時間。
  • 李蘭娟院士團隊找到的兩款藥究竟是什麼?解讀來了
    (原標題:李蘭娟院士團隊找到的兩款藥究竟是什麼?2月4日晚間,新京報記者從石藥集團獲悉,公司一直在加緊生產鹽酸阿比多爾片,疫情開始後,包括武漢、上海、重慶等在內,很多省市衛健委已將鹽酸阿比多爾片列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首批藥品儲備清單」,在臨床上大量使用。因此公司的生產線一直未停,春節期間都在加班加點生產。由於上遊化工原料藥受春節開工有限等因素影響,該產品處於脫銷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