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研藥、仿製藥、原料藥,到底哪個才是「救命藥」?

2020-11-26 中國生物技術信息網

    【慧聰製藥工業網】今年1月中旬,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結一起特大假藥案。涉案人員在長達一年半的時間裡,向全國30多個省級行政區銷售抗癌藥物達數十種,總金額超千萬元。

    通過此案件,小編今天將帶著大家了解正版藥(原研藥)、仿製藥、原料藥的區別,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正版藥(原研藥)

    什麼是正版藥?

    正版藥,這是中國特有的一個概念。但是在歐美國家它叫原研藥,即指原創性的研發新藥,經過對成千上萬種化合物層層篩選和嚴格的臨床試驗才得以獲準上市。

    需要花費短則5年,長則15年左右的研發時間和數億美元的投入,所以原研藥一上市價格就很高,這也是有原因的。

    原研藥上市一般要經過的步驟:

    立項(4個月)――臨床前研究(9-24個月)――臨床研究申請(大於1年)――臨床試驗批件――臨床研究(3-5年)――生產申請(1年-n年)――受理通知書後審核和現場考察――獲批生產上市(約6個月)――監測期。

    這也是為什么正版藥會被稱為「天價藥」的原因,期間投入的成本是需要一定時間才能收回。

    對於部分國內已經上市的正版藥,如果家庭經濟允許的話,可以優先考慮正版藥。

    仿製藥

    什麼是仿製藥?

    仿製藥是指與正版藥(原研藥)在劑量、安全性和效力、質量、作用以及適應症上相同或相似的一種仿製品。

    國內因為對腫瘤藥品的專利權保護,很難看到國內有腫瘤仿製藥。但世界仿製大國印度,卻因為創立了【藥物專利強制需求證書】,對歐美等製藥公司的智慧財產權選擇直接無視,進而對一些腫瘤藥物進行仿製和銷售,並且價格與正版藥物差價甚遠。

    印度的法律規定本國的藥企可以仿製全球的藥品用於本國公民,連美國FDA也批准了印度650家藥企可以仿製藥品出口到歐美國家。

    比如一些抗腫瘤藥物,正版售價幾萬元,很多普通家庭想用藥,但心有餘而力不足,家庭經濟負擔不起藥物的支出。而仿製藥,平均售價幾千元左右,為很多家庭帶來了希望,但是,印度也有假藥。

    假藥不是印度人生產的,而是中國人去到印度,開個小的非法加工廠,生產假藥再賣給中國。所以大家在選擇仿製藥的同時,一定要選擇合法合規的海外就醫機構或公司,如果可以,最好是本人親自去印度就醫後憑處方開藥,或者謹慎選擇有去印度的病友幫忙購買,這都是確保藥品安全的方法之一。

    原料藥

    什麼是原料藥?

    原料藥其實是正常藥劑的上遊,嚴格來說,原料藥不是直接給患者「吃」的,因為它並不是藥。而是和其它化工產品一樣,都還只是原材料。

    簡單來說,原料藥因為含有跟正版藥相同或相近的有效成分,但與正版藥品差價巨大而受很多患者追捧,不過藥效的問題誰都沒辦法保證,這個敏感的問題其實很多患者也都知道。

    對於一款藥品來說,藥物活性成分是藥品的主要成分,其他的成分稱為「輔料」。原料藥與原研藥具有相同或相似的藥物活性成分,但未經過製劑過程。

    原料藥是一種化合物,因化合物不可能都擁有完美的理化參數實現在人體這個複雜的環境中最大發揮藥效,因此正規原研藥需藉助各種輔料、劑型才能實現療效。

    然而這些小分子靶向藥有特殊的酸鹼係數,在製劑中要求有精密的溶出度,這樣才能保證在到達胃酸環境下在正確的時間崩解,以正確的速度溶出,獲得恰當的吸收率。

    而自製製劑因輔料、壓片等的差異,存在崩解溶出過早或過晚的可能,如過早則會造成對食管、胃的黏膜刺激,過晚則在胃部吸收不全,進入腸道pH環境不易吸收,藥物劑量難以達到,很可能影響其治療效果。

    很多患者因為價格因素或國內無法否買原研藥而使用原料藥,這種情況可能會出現不但未發揮藥效,還因為使用不當造成其他不良結果。

    靶向藥物更不能直接服用原料藥了,靶向藥物主要是通過製劑過程來實現藥物的定向轉運步驟,裸服靶向原料藥的話,藥物只會按正常的消化過程在體內運轉,而不會定向轉運至患病部位。

    還有一點,藥品的化學分子式都是公開的,大家打開藥品說明書就能看到它的化學式,有了這個化學式,只要稍微懂一點化學知識的人,都可以把它合成出來,所以在國內很多的原料藥,其實是幾個人關起門來自己合成的,這樣的話質量就更加沒法保障。

    正版藥和仿製藥為什麼價格相差那麼大?

    對於原研藥而言,研發是一個及其複雜的過程,從開發至上市需經過高通量篩選、理化特性、體外篩選、體內篩選等臨床研究;I期II期和III期臨床研究;在此基礎上經註冊後方能上市。

    一個原產藥在研發過程中平均要研究4000個化學結構,耗時10-15年時間,投入的資金平均高達3-5億美金。

    但對於仿製藥廠家而言,他們節省了藥物研發和市場推廣的費用,而且平均一款仿製藥一般只需3-5年即可上市出售,成本一般低於24萬美金。這種低耗時、低成本、低推廣的藥品自然價格也遠低於原研藥。

    不管是仿製藥還是原研藥,對於癌症患者來說,能有適合自己的病情的一款藥物是最幸運的事情。有很多患者因原研藥價格較貴,選擇了仿製藥。仿製藥不僅在價格上比原研藥便宜很多,在療效上有很多患者得到了很好的療效,病情得到控制。

    值得謹慎的是,PD-1這類生物製劑(Opdivo和Keytuda),並沒有獲批的仿製藥,現在只有原研版,患者及家屬應注意這一點。

    對於惡性腫瘤患者來說,慎重選擇正規途徑來源的藥物是重中之重。希望大家在選擇過程中擦亮雙眼,遠離原料藥,在經濟能力負擔範圍內合理選擇原研藥和仿製藥。

    如何辨別藥品的真假?

    ★通過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http://www.sda.gov.cn/WS01/CL0412/)上查詢藥品通用名

    一般來講,藥品有通用名和商品名,而在藥監局登記的一般是通用名,如果搜索藥品通用名查詢不到結果,那麼基本可以斷定是假藥;

    ★看包裝盒查詢找細節

    目前藥品批准文號格式為「國藥準字―字母―八位數字」;看是否有執行標準,生產廠家,廠家電話,生產批號,生產日期有效期等;看包裝盒對藥物的標記,如非處方,甲類為紅色標記,乙類為綠色標記;而假藥通常沒相關標識,包裝簡陋,甚至無生產日期或有效期;

    ★看說明書鑑別

    藥盒內會附有較詳細的說明書,表述疾病治療範圍時,如中(成)藥只能說「功能主治」,化學藥品製劑為「適應症」,生物製品是「作用與用途」或「接種對象」,性狀的描述是否詳細。

    ★用手機掃描軟體掃描條碼

    如果掃描條碼無結果,說明沒有在物品編碼中心上報註冊,可能會是不正規產品,常規藥品包裝盒條碼通常都必須在中國物品編碼中心上報註冊。

    真實案例

    ★國內的癌友社區上的一名患者家屬的透露,此家屬通過qq群購買到了肺癌「美國基因靶向藥」,並宣稱「沒有副作用,一個月後病灶可明顯縮小」,可當他們收到藥後,發現是藥物是甜的,想要繼續尋個解釋時,卻被qq群主污衊「發情緒、大吵大鬧」,後來被群內串通的若干人「攻擊」後被禁言,也沒給任何說明,前後共花了17000多元,雪上加霜。

    ★某國際知名抗癌藥物生產企業品牌保護經理曾透露,該公司曾經查獲號稱可用於治療乳腺癌的假冒針劑,每盒的零售價為8500元,成分就是自來水,加上包裝即賣給患者。假藥成本不過5元一盒。

    ★本應按照醫療垃圾處理的抗癌藥的空盒瓶被不法分子以最高700元一套的價格從醫院護工處回收,他們往裡面灌進一些「不治病也吃不死人」的生理鹽水或澱粉丸子,詐騙患者錢財,延誤患者病情。

    令人心寒的是,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總是在腫瘤患者裡尋找商機。希望大家無論是在選購正版藥、仿製藥時都要擦亮眼睛,遠離原料藥和假藥,切勿被他人蠱惑,提高警惕保持理性。

相關焦點

  • 乳腺癌:帕博西尼仿製藥與原研藥如何選擇?
    在中國,已有一家藥企於2018年11月向中國NMPA提交仿製藥帕博西尼膠囊的申請。除此之外,還有12家申報在研帕博西尼仿製藥的中國藥企廠商。但除深圳外,帕博西尼在中國其他省市尚未被納入到醫保報銷目錄。
  • 問答| 仿製藥輔料可達到與原研藥完全一致?是否考慮劑型不同?
    問答 | 仿製藥輔料可達到與原研藥完全一致?是否考慮劑型不同?方案要求,從通過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仿製藥中遴選試點品種,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和使用試點,降低藥價,減輕患者藥費負擔。全國集採文件中也明確要求,仿製藥產品必須通過國家藥品監管局的仿製藥一致性評價。目前,第四批藥品集採已拉開序幕,我國藥品帶量採購工作正在步入常態化。作為帶量採購的入門券,仿製藥一致性評價事關人民群眾的用藥安全,也事關醫藥行業的長遠發展。
  • 正大天晴「氟維司群注射液」首仿即將獲批
    近日,Insight 資料庫顯示,正大天晴新 4 類仿製藥「氟維司群注射液」上市申請進入在審批狀態,預計即將獲批成為國內首仿。Insight 資料庫顯示,目前國內有 3 家藥企該品種仿製藥正在審批中。印度藥企 Dr.Reddy's 最先在 2017 年遞交國內上市申請,2018 年顯示已發批件,至今尚無結論。正大天晴最先遞交氟維司群 4 類仿製藥上市申請,並在 2019 年 1 月 26 日獲藥審中心承辦;一年後,2020 年 3 月 13 日,第二家豪森藥業的仿製藥才報上市。
  • 國家藥品局:我國仿製藥行業進入加速整合期,力勢超印度仿製藥!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所長林建寧8日說,隨著帶量採購等政策出臺以及來自外資原研藥的競爭加劇,國產仿製藥行業的高毛利時代基本結束,將進入加速整合期。 林建寧是在湖北宜昌舉行的「2019仿製藥發展論壇」上做出上述表態的。本次論壇由湖北省藥監局、宜昌市政府共同主辦。
  • 原料藥漲價致部分「救命藥」告急,要寄希望於黑市?
    黑市裡賣的藥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正規途徑很難買到的仿製藥,另一種就是魚精蛋白、ACTH這些價格很低但缺貨的藥物。黑市從本質上講,是一種自然形成的市場,但它往往是管制的結果。要麼是價格管制(最高限價),要麼是數量管制(糧票、布票),要麼是政策管制(禁毒)。而常用藥黑市,和數量管制、政策管制都無關,它的出現只和價格有關。
  • 問答| 仿製藥物的原料藥是否需要與原研藥完全一致?
    問答 | 仿製藥物的原料藥是否需要與原研藥完全一致?方案要求,從通過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仿製藥中遴選試點品種,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和使用試點,降低藥價,減輕患者藥費負擔。全國集採文件中也明確要求,仿製藥產品必須通過國家藥品監管局的仿製藥一致性評價。目前,第四批藥品集採已拉開序幕,我國藥品帶量採購工作正在步入常態化。作為帶量採購的入門券,仿製藥一致性評價事關人民群眾的用藥安全,也事關醫藥行業的長遠發展。
  • 生物類似藥無法複製原研藥 與之相似不相同
    2019年第二款乳腺癌單克隆類靶向藥帕妥珠單抗(商品名:帕捷特)正式在中國上市。回顧現有循證醫學證據,曲妥珠單抗聯合帕妥珠單抗的「赫帕雙靶」方案已經貫穿早期新輔助、輔助治療和晚期一線治療當中,是國內外權威指南公認的HER2陽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療標準。隨著乳腺癌藥物市場競爭激烈,化學仿製藥、生物類似藥層出不窮。
  • 齊魯製藥骨髓瘤靶向藥齊普樂成功上市 價格僅為原研藥三分之二
    對齊普樂的開發,公司嚴格遵循與原研藥一致性原則,按照高於美國藥典標準(USP)和國家進口藥品註冊標準的內控標準,嚴控雜質數量及含量,專業打造國產硼替佐米精品。經第三方權威部門檢測數據顯示,齊普樂比原研品質量更優,雜質數量更少,雜質含量更低。質在高義,經典致遠。
  • 苑東生物:以高端仿製藥為基礎 創新藥為重點 生物藥謀發展
    目前,公司擁有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四川省藥物固態工程研究中心等多個研究平臺,已取得4個「重大新藥創製」科技重大專項,3個在產國內首仿產品,4個通過一致性評價產品。公司堅持仿創結合,圍繞重點領域布局在研產品46個,其中創新藥物項目佔比約20%,並有2個自主研發1類新藥先後進入I、II期臨床,多個高端化學藥被納入優先審評。
  • 類風溼生物製劑現狀分析: 原研藥需降價、仿製藥需儘快上市
    然而,縱觀國內生物製劑市場,這些原研產品的銷售額卻表現平平,甚至在全球藥物市場的「藥王」的Humira在中國也出現銷售遇冷的情況。原研產品PAP力度較大,但適用人群範圍較窄。在考慮PAP的的情況下,患者使用原研產品的年費用大幅下降,最高降幅可達68%。但是,一方面,PAP的申請條件較為苛刻,實際適用人群並不是很多;另一方面,對於大多數患者而言,PAP之後的價格也較難接受。
  • 仿製藥開發中的反向工程
    反向工程技術(Reverse Engineering)在國外的仿製藥開發中已經有不少應用,比如印度。印度的專利法在1970年到2005年,僅選擇性保護藥品的「方法專利」,而對於創新藥本身則提供很少的保護。因此,專攻「反向工程」以及複製西方產品的繁榮仿製藥業在印度發展起來。
  • 新藥,等不起更買不起,於是自己動手配製「救命藥」
    在「抗癌藥代購第一人」陸勇因海外代購捲入刑案風波後,中國重症患者的灰色購藥鏈,正變得更為隱蔽。一些病人依然通過陸勇這樣的中介或親身前往印度買藥;而另一些,則開始了更為冒險的行動——自己制配救命藥。藥品製劑發生藥效的部分被稱為原料藥,原料藥不能直接服用,需要按照一系列嚴格的加工流程進行稱量、配比、加入輔料混合併灌裝。
  • 「獨家」南方科技大學張緒穆:疫情對原料藥工藝研究和生產的影響
    原料藥在醫藥產業鏈中處於上遊,是保障藥品供應、滿足人民用藥需求的基礎。我國在經過多年的發展下已成為全球較大的原料藥生產國之一,形成了較完整的工業體系,但在特色原料藥等方面競爭力還比較弱。在此次疫情影響下,原料藥供應受到了極大的衝擊,對我國原料藥的出口也造成了負面的影響。疫情過後,原料藥市場會發生哪些變化?原料藥的研究和生產會有哪些新的工藝和模式出現?
  • 那些重磅小分子原料藥的布局機會分析
    我國仿製藥目前仍是專利到期的原研藥佔據大部分市場份額。部分專利到期的原研藥對中國市場依賴程度依然較高,如二甲雙胍、氯吡格雷、硝苯地平等。隨著國內一致性評價與4+7帶量採購的推進,國內醫藥市場格局正在發生變化,仿製藥有機會與原研同臺競技,其低廉的價格將迅速搶佔原研市場份額,生命周期較長、可替代性較低的高臨床價值仿製品種依然市場前景廣闊。
  • 廉價藥短缺、藥價上漲,背後原因是原料藥壟斷?製藥企業、原料藥企...
    第二批帶量採購結果出爐時,一位業內資深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指出,製藥企業與原料藥企的戰爭將越來越激烈,未來製藥企業市場拼的就是原料藥。原料藥的質量、價格等直接傳導至下遊製藥企業,如一直在風口浪尖上的廉價藥短缺、藥價大幅上漲等,很多都是受制於原料藥壟斷。在上述結果出爐之後,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試圖聯繫部分原料藥企進行採訪未果,他們都選擇了噤聲。
  • 怎麼選生命才更有質量?
    當前,市面上二甲雙胍類降糖藥品牌眾多,劑型眾多,而哪個是原研藥,哪些又是仿製藥,相信很多糖友都不一定清楚。 原研藥VS仿製藥,傻傻分不清楚 到底什麼是原研藥,什麼是仿製藥呢?
  • 他達拉非是什麼藥?
    他達拉非是什麼藥?他達拉非(tadalafil)是一種磷酸二酯酶V型(PDE 5)抑制劑,由利利艾科斯(ICOS)和禮來(Eli Lilly)共同開發,於2002年11月獲得歐盟批准,2003年2月在英國、德國、瑞典及澳大利亞等多個國家上市,2003年11月經FDA批准在美國上市[1]。
  • 晚期乳腺癌重磅藥物,豪森「氟維司群注射液」報上市
    3 月 13 日,豪森 4 類仿製藥「氟維司群注射液」上市申請獲 CDE 承辦,成為繼正大天晴之後該品種第二家國產仿製藥報產的企業。其中國內已上市的主要包括氟維司群、依維莫司、哌柏西利等,且以原研企業為主。 Insight 資料庫顯示,Dr.Reddy's 最先在 2017 年遞交國內上市申請,2018 年顯示已發批件,至今尚無結論。正大天晴最先遞交氟維司群 4 類仿製藥上市申請,並在 2019 年 1 月 26 日獲藥審中心承辦,目前處在任務發補中;豪森此次為第二家報上市。
  • 瑞德西韋仿製藥來了 雅本化學收到中間體訂單
    來源:證券時報·e公司2月11日晚,科創板公司——博瑞生物發布公告,稱於近日成功仿製開發了瑞德西韋原料藥合成工藝技術和製劑技術。公司已經批量生產出瑞德西韋原料藥,瑞德西韋製劑批量化生產正在進行中。這是第一個公告研發成功瑞德西韋原料藥及製劑的公司。
  • 百洋製藥零缺陷通過美國FDAcGMP檢查,劍指中國仿製藥尖端製造
    新聞提示—— 我國的部分仿製藥療效與原研藥存在一定差異,進入21世紀後才統一由國家審批,此前獲批的許多仿製藥限於當時的條件沒有與原研藥進行科學的嚴格的療效比對。隨著多個原研藥物專利到期,原研藥和仿製藥市場將被重塑,經過仿製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製藥企業有望逐步獲得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