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記憶:畫家黃永砯

2020-12-04 鷺客社

鷺客社:守望共同的塵世故鄉

如果您滿意於下面的圖文,請讓更多的人關注「鷺客社」

去年10月20日,這天是我的生日,我打開微信群,期待收到朋友的祝福,無意中卻收到一條噩耗,世界當代藝術家黃永砯在法國家中猝死。我難於接受這個事實,整個生日都在鬱鬱寡歡中度過,黃永砯是從廈門走出世界的大藝術家。

上周,廈門社科聯召集幾個作者開會,布置今年採訪主題是「廈門同文中學」。並給大家分配了幾個採寫對象。

在這之前,我心裡已經鎖定一個人物,那就是去年去世的當代藝術家黃永砯。

就在上個月,我接到陳文星老師的電話,他問我最近準備寫什麼?我說:同文中學。他說:同文中學出了個畫家黃永砯,你知否?我說:當然知道。他說:我這裡有十幾幅黃永砯的畫作,是黃永砯送我兒子陳偉勝的作品。

我知道黃永砯是以當代裝置藝術為主,他的畫作我從沒見過,看一眼黃永砯畫原作也是難得,跟陳老師約好時間之後就上門拜訪。

去年我採寫的「鷺潮美術學校」人物正是陳文星和莊安仁。

因為採訪原因,陳老師家我去過數次,他家就像藝術家的倉庫,靠窗臺一張大書桌佔據客廳四分之一,四周都堆滿書畫及雜物,他給我看過幾幅我省老畫家的畫,所以,我相信他手上會有珍品。

我推門進去,陳老師與陳偉勝對我熱情接待,又是切西瓜又是泡茶,偉勝指著掛在牆上的幾幅油畫:你看,這些都是黃老師作品。

說實話,這些作品與聞名世界的藝術家很難畫上等號。我掏出手機一幅幅地拍,心想:黃老師是不是在成名前為了生計也畫過行畫?於是,我問偉勝:這些畫是黃老師一次性給你還是分批給你?他說:一次性送給我,那時他在七中教美術,我是美術科代表,他送這些畫給我作紀念。果然,每幅畫下面都有落款:送偉勝同學留念,並籤上名字和時間。時間分別是1988年10月,1989年6月、1989年10月、1989年12月、至1990年等。

陳老師又從沙發後面掏出去年給我看過的縮小版舞臺背景長卷畫,說:這些也是黃永砯的畫。我說:不是黃永碤畫的嗎?(黃永碤是黃永砯的哥哥)他說:不是,你看,有黃永砯的印章。他的兄弟想冒名黃永砯的畫。我低頭一看,真的有個方形圖章。我說:去年那篇文章我是寫黃永碤畫的。陳老師說:你趕快改過來,是黃永砯畫的。我問:您見過黃永砯嗎?他說:沒見過。

那畫卷是1999年紀念建國五十周年的大型舞臺背景畫,去年陳老師都說了是黃永砯的哥哥黃永碤畫的,(黃永碤是廈門戲劇家協會主席,廈門劇目舞臺設計師)怎麼現在成了黃永砯作品?對了,我去年採訪時是5月份至7月份,黃永砯老師是10月份去世,可是他哥哥黃永碤還在啊!我不知道是老人記性不好還是我記性不好?

我回家之後,把那幾幅油畫照片發給黃永砯的朋友辨認,他們又轉給黃永砯的兄弟辨認,同時我也了解黃永砯離開中國的時間與回國的時間,得到的回覆是1989年4月中旬黃永砯受邀赴巴黎參加畫展,後來就一直停留在法國,直到2000年才回國過春節。

用噴槍作畫的黃永砯

我初識黃永砯老師是在三十幾年前,我正在文化館美術班學畫,他擔任我們的素描老師。聽說他是剛剛從浙江美院畢業,對於初學者來說有種殺雞用牛刀的感覺。他教學的作風是嚴謹的,對造型要求也很嚴格的,雖然寡言寡語,有點少年老成。

黃永砯1954年出生於廈門,1981年畢業於浙江美院,他是「達達精神」在中國最早的傳播者與實踐者。1983年發起並組織了「廈門達達」藝術團體。成員有:黃永砯,林嘉華,焦耀明,俞曉剛,林春等。「廈門達達」是中國第一個拋棄傳統手工繪畫,以極端的方式把藝術作為觀念來展現,是一種用藝術反對藝術從而擴大藝術的表現形式。

「達達派」首次展覽就在廈門文化館一樓大廳亮相,我充滿好奇前去觀看。看到一付牛骨頭架子,一條牛仔褲潑上白油漆裱在牆上,還有被破壞的維納斯石膏像等等。這些造型都有作品標題。我第一次見到用這種形式來表現藝術,很不理解,更看不懂。

有人分析,「浙江美院」能培養出一批傑出世界級畫家與當時的蔡元培辦學理念及林風眠當校長時期的中西結合傳承是分不開的。

黃永砯的哥哥黃永碤回憶說:我發現永砯的變化是從他上大學之後,有次,我們劇團到上海演出,我特意到杭州看望他,他到車站接我,看他的穿著就像個小乞丐,全身都沾著油畫顏料,我跟他談話中就發覺他思想上已經有了變化,或許是他在學校閱讀了大量外國書籍和雜誌有關。他哥哥說。

可是,我在翻閱黃永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他上大學期間讀的西方理論哲學結構主義和後結構主義的書籍較零散,並沒有系統的學習。真正系統地學習是在大學畢業之後在廈門七中當教師的那段時間。那時候他每周都泡在書店,書架上一有變動他就能察覺。他關注的是這幾類書籍:哲學、歷史、社會科學。

他說:「像我們這種學繪畫的完全缺乏語言邏輯,而且過於簡單地將感覺與思維、形象與語言邏輯對立起來。搞藝術崇尚感覺,從不缺少說大話和空話的,就是那些所謂的藝術理論。我決心對語言有一種自覺性,當時惟有通過閱讀哲學才能達到。」

到了大學畢業創作時,油畫系的黃永砯沒有用傳統的畫筆和油畫顏料來創作,而是用工業噴槍噴漆,用紙把形狀剪下遮擋再噴漆。這不僅在當時,放在現在也是讓人覺得怪異的。他的作業與他的油畫專業沒有關係,這樣就影響了他的畢業分配。按當時的情況,恢復高考後的第一屆藝術系畢業生是稀缺的,一般情況下很少分配在中學。這實際上是一種懲罰,被當時的主流文化給邊沿化。

分配到中學教美術對他來說很簡單,他不用備課,基礎的美術課對他來說信手沾來。他上完課就回家做自己喜歡的事,一邊看書一邊思考,寫實的繪畫傳統已經遠離了他。

從1983年到1985年期間,黃永砯做了許多嘗試,並在1985年創作一組非表達繪畫作品,他還嘗試用偶然性來決定工具,通過用骰子,轉盤來選擇顏料畫布等。把自我的東西進行格式化,被限定一下,然後變成非主觀的偶然性表達。

這組非表達作品完成了四張半後他又停下來,停下來的原因是為了對這種方法進行反思,不是方法本身,而是堅持思考這一方法所帶來的問題。以至於在1987年9月寫下「藝術不祥之物」及後來的作品《中國繪畫史》和《現代繪畫簡史》在洗衣機裡攪拌兩分鐘。這件作品足於使黃永砯被寫進中國和世界現當代美術史。

黃永砯的作品不僅是為追求視覺上的美感,他的題材多數涉及到中國歷史和神話故事。在法國由於他的多重身份和文化差異的碰撞,他在作品裡往往是以東打西,以西打東的方法表達更深的層面。如:文化種族、國際政治衝突和世界哲學思考。

人們無法揣測他思想的深度及高度。更不清楚他對傳統藝術具有很大顛覆性的思考,他被認為是中國頂尖級藝術家中知識分子與哲學氣質的代表。

他說:藝術品對於藝術家就像鴉片對於人!不消滅藝術生活不得安寧!達達死了,火小小!

黃永砯的魅力在於他的作品聚於哲學、文化、政治思考,而不在於藝術技巧和手法本身。

黃永砯先生的離去無疑是世界和中國當代藝術的一種損失!

寫於2010年7月17日

黃永砯照片

作者簡介:歐陽鷺英,鼓浪嶼人,作品集《小島塵事》。

LOOKERS鷺客社 守望共同的塵世故鄉

相關焦點

  • 黃永砯(1954-2019)MoMA開幕晚會被社會行動者打斷 | ARTFORUM新聞周報
    藝術家黃永砯.黃永砯(1954-2019)2019.10.20中國當代藝術的先驅人物之一,旅法藝術家黃永砅因病在法國巴黎辭世,享年65歲。黃永砯1954年生於福建廈門,1982年畢業於浙江美術學院,1986年和其他幾位藝術家共同發起並組織了前衛藝術團體「廈門達達」,以激進的「反藝術」行動成為「85美術新潮」運動裡的關鍵一環。
  • 廈門走透透:「逛」在廈門
    ­  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即將在福建廈門舉行。海島城市廈門一直以閒適與文藝的「小清新文化」著稱。低調踏實的廈門人將慢生活過成了這座城市獨有的標籤,趨之若鶩的訪客則將萬國建築博物館鼓浪嶼當作這座城市生活的縮影,多元文化交融之下的廈門,每一面都很精彩。從今天開始央視推出《廈門走透透》系列報導,走透透在閩南語裡是走遍的意思。
  • 美術鑑賞:西班牙畫家薩爾瓦多·達利《記憶的永恆》
    但實際上,這些看似偶得的幻覺形象,必定經過了畫家相當的努力;而看似無意識的畫面,必定是有意識計劃的結果,甚至是慘澹經營的結果。《記憶的永恆》也不例外。弗洛依德曾這樣對達利說,「你的藝術當中有什麼東西使我感興趣?不是無意識而是有意識。」
  • 一塊麵包做了25年,這裡是存留了最多廈門記憶的地方
    一個麵包,做了25年,25年間廈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被列為特區不久到躋身新一線城市,高樓林立,車如流水,而原本的廈門味道卻越來越淡。生活節奏越來越快,能把一樣東西堅持了25年可以說是寥寥無幾。麵包是這樣一個神奇的東西,不管你愛不愛吃,在你腦子裡一定有兒時對它的記憶。
  • 《最強大腦》國際記憶教練來廈門開親子公開課,限量門票免費領!
    如何才能做到有效記憶呢?最強大腦的選手們是怎樣在極短時間記憶那麼多信息?難道他們都是天才頭腦?其實這個不用死記硬背是有方法的!這不!廈門的家長們有福了!國際記憶教練來廈門開親子公開課了從普通人到記憶大師,你家娃也可以!
  • 廈門白鷺書畫協會副會長曾華偉:他用筆墨丹青首繪廈門二十景
    曾華偉,1956年生於廈門,祖籍晉江。1981年畢業於福建工藝美術學院(原名廈門鷺潮美術學校,現更名為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後留校任教。2003年福建師範大學研究生課程結業。
  • 畫家心臟驟停10分鐘,甦醒後憑記憶還原地獄的模樣,看後讓人心驚
    天堂、地獄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在一些說法中,好人是要上天堂的,壞事則是要下地獄接受懲罰的,人們對於天堂和地獄兩個地方的環境也進行過想像,而有一名畫家曾心臟驟停10分鐘,甦醒後憑記憶還原地獄的模樣,看後讓人心驚。
  • 畫家車禍後起死回生,醒來憑記憶畫出地獄的模樣,讓人後背發涼
    比起上述兩個案例,一位叫濟斯瓦夫·貝克辛斯基的波蘭畫家的親身經歷顯然要更令人信服。一次意外車禍,讓這位畫家心臟驟停,整個人也陷入了瀕死狀態。後來在心理醫生的疏導下,他憑記憶將這些場景畫了出來,還給這些畫取了個統一的名字,叫「死後的世界」。
  • 廈門小眾旅遊路線一日遊攻略之一,見識不一樣的廈門!
    在廈門,旅行的體驗多種多樣,且永遠不會令人失望。這座四季皆宜前往的城市坐落在東南沿海,是保留有閩南文化的重鎮,從建築到美食,都能讓人領略其迷人之處。近期我們就為大家推薦一些廈門的經典的旅遊路線為給一些想來廈門遊玩的朋友可以作為參考一下。
  • 畫家王水 一位筆墨為其所用的畫家
    我們評論一位畫家的作品或者畫家本身,談筆墨
  • 竹西魚人家——揚州作家詩讚畫家宋亞亭
    竹西魚人家——致著名畫家亞亭先生作者:茆衛東與亞亭先生結識,完全是一次文藝的情節——2007年秋日,我喬遷新居。周日喜歡在樓下或是漕河邊溜腿。上午九時左右,總會遇上一位氣質儒雅,神情和美的老先生,歇下一輛電動車,走進一單元。
  • LOOK • 廈門:踏扁鯊魚變魟仔
    龍文鯊是廈門人普遍喜愛食用的一種鯊魚魟仔魚莊南燕鄉土作品導讀:LOOK • 廈門:海鮮煮醬油水(豆油水),滿城儘是黃金湯>廈門記憶:「打石字」邊上「鷹哥樓」,石去樓空鷹哥散廈門記憶:美仁宮尾頭社的「賣水三婆」廈門記憶:永遠回不了家的母親
  • 東山島:我枕著海浪聲入眠 最樸實的文字和記憶
    從廈門去東山島,錯過了原定的動車,輾轉了一些交通工具,到了縣城裡已經午後近兩點了。坐著袖珍的小電動箱車緩緩地穿梭在縣城的路上,海離我越來越近了。在廈門呆了四年的我照理來說對海已經沒有那麼多好奇感了,但是看到這片海的第一眼,它讓我知道,每片海都有自己的態度。
  • 明日方舟幹員深海色:來自拉萊耶的畫家小姐
    職業深海色的背景是作為一名畫家,克蘇魯中最為敏感的職業之一,最容易被克蘇魯感召的一種職業,因為靈視高所以常常會見到一些自己不可理解的不可名狀之物。而說到帶著章魚的畫家,在20-22號三天的更新裡哦豁姬著重介紹了fgo的葛飾北齋,帶著以小形態章魚模樣出現的「爹爹」,拿著畫筆戰鬥著。因為已經詳細描寫過葛飾北齋和克蘇魯的聯繫我們在這裡就不多加贅述。(沒有兩個角色比較的意思。)
  • 大作家與大畫家們的是是非非
    這段異國經歷在其幼小心靈裡打下極深烙印,記憶裡充溢著陽光綠蔭和繽紛的南國風物。他的母系家族作為有著印第安血統的秘魯顯貴,居住宅第和生活方式都極盡奢華。多年以後,高更回憶道:「我有很驚人的視覺記憶,我記得這段時光。」從而對久遠以前的某種野蠻華美追尋不已。因此,他傾述於筆下的也可能是滿腹鄉愁。 小說家毛姆與高更見面並不愉快。他無法面對高更始終無比坦率的面對自己的自私丶無情丶無義。
  • 海嘯來了 廈門怎麼辦?
    海嘯對廈門的威脅不容忽視去年日本大地震引發的海嘯,造成了一場可怕的災難,今日提起來仍讓人心有餘悸。昨天,有市民來電提問,影響廈門的海洋災害主要有什麼,是不是也有發生海嘯的可能?對此,吳國梁解答說,風暴潮、颱風海浪災害居廈門海洋災害之首,同時海嘯對廈門的潛在威脅也不容忽視。
  • 廈門麥田房產:不忘初心,傳遞更多美好
    7月17日,2000多位廈門麥田夥伴共聚嘉庚體育館,共享一場新服務帶來的無上榮耀。溫度:以愛心,傳遞更多的美好善良,是麥田人最大的競爭力。「社」彩斑斕的活動讓麥田人生命得到極致綻放;願意付出全部努力服務好每一位顧客,讓追尋家園夢的每一段旅程都輕鬆、美妙。對社區的熱愛不變,麥田人是懂房產的好鄰居。
  • 印象廈門·2周年,還記得兩年前席捲整個廈門的颱風「莫蘭蒂」嗎
    今天,2018年9月15日,是一個很平常的日子,而在兩年前的今天,對於廈門來說,颱風莫蘭蒂的登陸,那是一場史無前例的災難。一轉眼,兩年過去了。9月15日03時15分,莫蘭蒂以強颱風級(15級,50米/秒)登陸廈門翔安區。颱風「莫蘭蒂」對廈門的破壞颱風莫蘭蒂登陸廈門,一夜的摧殘,整個廈門被颱風蹂躪的滿目蒼夷,滿地狼藉。
  • 傑出的瑞典畫家——安德斯·佐恩
    這一特有的自然條件和畫家們傾心於民族的主題,使瑞典的畫家從使用法國外光派明亮的色調而逐漸朝向色彩濃重、人物形象突出的一種新穎的瑞典風格的油畫風格發展。在那個年代,瑞典的許多畫家都去法國深造,可是佐恩卻選擇去英國,因為英格蘭被認為是水彩畫的故鄉。佐恩在美術學院時就喜歡水彩畫,他的作品大多用水彩工具完成,他對水彩畫一直抱有濃厚的興趣。他到英國以後,看到了許多英國水彩畫家的作品,備受啟發,對水彩的興趣也更高了。隨後他來到巴黎,翌年又去了西班牙的馬德裡和卡迪茲,致力於提高自己的繪畫技巧。在西班牙他結識了那裡的著名畫家索洛亞,兩人談得十分投機。
  • 【名畫賞析】達利-《記憶的永恆》
    > 薩爾瓦多·達利 (1904年5月11日-1989年1月23日) 出生於西班牙加泰隆尼亞菲格雷斯 他是一位具有卓越天才和想像力的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