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西魚人家——揚州作家詩讚畫家宋亞亭

2021-01-11 綠楊夜話

竹西魚人家

——致著名畫家亞亭先生

作者:茆衛東

與亞亭先生結識,完全是一次文藝的情節——

2007年秋日,我喬遷新居。周日喜歡在樓下或是漕河邊溜腿。上午九時左右,總會遇上一位氣質儒雅,神情和美的老先生,歇下一輛電動車,走進一單元。確實不知是誰,有時便相視笑一笑,算是招呼。我住二單元,與老先生是近鄰。

時間一晃過去一年多。一次在揚州美女畫家王蓮的微信朋友圈中看到一條消息,南師大校友畫展,應該是代表性人物。有美術作品。還有校友合影,一眼便瞅見第一排的那位老先生。立馬電話王蓮,才知老先生是著名畫家宋亞亭先生。

再見面,我便尊稱宋教授。他有點驚喜,我便遞上一支煙,點上,和盤託出此前的好感,後來的打聽。宋教授十分高興,當即回車庫取出一本他的畫冊贈送與我。

接下來,我坐進他的畫室,抽菸喝茶,談文藝。當然,談得最多的還是宋老的美術作品和美術見解。說來已是十多年,全面感受著宋老獨特的審美觀念和美術追求。我輩僅是美術圈外人,見過諸多畫作,卻永遠讀不懂宋老的美術情感與執蓍信念。因為他師出名門,一生追尋先賢又形成自我特色,亞亭先生其實已是一卷偉大的美術作品,是一條屬於他個人、亦屬於東方的彩色的河。

所以,還得寫詩一首——《以一條河流的色彩》。

詩歌以一條河流的色彩

詩歌|茆衛東 畫作|宋亞亭

以一條河流的色彩 宋亞亭

竹西魚人家

養活滿紙魚群 以及花卉

將一座城市

一件春天的衣裳 打溼

始終蘸著那一點彩墨

從大運河起鎬的邗溝 北上南下

將所有的魚群追逐

竹西佳處 除了詩詞

便是揚州畫派一路栽種的桃李

還有 日夜遊弋的屬於你自己的那一群魚

在你的指尖

你的畫案 打著水花

描畫三月揚州 三月的河

時常 你和你的一群魚

在冬季或者夏日

永遠呈現春的序曲

一雙彩色的眼睛

握緊 記憶的筆端

潛心時光的河床 仰望

一天魚鱗般的陽光

甚至夜晚 你的世界卻是燦若星辰

每一幀作品 依次連接

是畫卷

亦是一條彩色的河

入江匯海

念念不忘 鮮潤的中國風格

相關焦點

  • 組詩四首:紫氣東來丨葡萄吟丨事事如意丨石榴贊
    原創組詩四首一紫氣東來作者:宋偉曉庭院深深生雅致,香風紫氣令神怡。水波躍動競歡樂,美麗紅鯉數第一。四石榴贊作者:宋偉曉果實纍纍悅心情,汗水潤澤百業興。多子多福添鼓舞,齊心合力拓新程。(插圖書法和繪畫:宋偉曉 創作)【作者簡介】宋偉曉(女),網名:阿曉,山東臨沂人。臨沂市作家協會會員,臨沂市美術家協會會員。臨沂市河東區書協會員。愛好唱歌、彈鋼琴、寫作、繪畫、朗誦。
  • 明末遺民費密金陵訪龔賢(揚州江都丁溝麾村)
    民國三十一年(1943),因抗戰寓居重慶的著名畫家傅抱石繪製了一幅50cm×54cm的《半千與費密遊詩意圖》。龔賢(1618-1689),字半千,號野遺,南京人,明末清初著名的畫家、詩人。費密與龔賢,兩人都出生在明末清初的動亂年代,出身於家道中落的官宦之家。面對國破家亡,都有著強烈的遺民意識。龔賢幼年即隨家從崑山遷往南京,順治二年(1645)清軍攻陷南京時,他歷經坎坷,逃往揚州,倖免於難。
  • 勇飛湖北疫區的《白孔雀》——記著名畫家葛彩霞抗疫情懷
    圖為捐往疫區的白孔雀¨ 胡道林已經凌晨兩點多鐘了,在深圳鹽田區藝術館的一間畫室裡,著名畫家葛彩霞將她多日來嘔心創作的花鳥畫《白孔雀》點厾完最後一筆,推開窗戶,迎著南國春夜溫馨的微風,心情沉重地眺望北方,眺望疫情肆虐的華中重鎮武漢
  • 韻味獨特,題畫詩裡的冬天
    在一些古代畫家以冬季為素材創作的傳世名畫上,冬季的美麗景色、「歲寒三友」的動人風情被精心描繪的同時,那宛若畫中一景的題畫詩,亦給冬天增添了不一般的生動意境。畫右空白處,有六百餘年後清高宗乾隆皇帝寫的一首詩,以及梁詩正、汪由敦、嵇璜、董邦達等群臣的步韻和詩,結合畫意進行了吟詠。其中梁詩正的一首極具特色:「只應六出讓天工,姑射仙姿許略同。窗影分明憐玉瘦,不須更借月光籠。」前兩句說明畫家難畫雪,只好讓位於大自然造化神秘的「天工」,讚美雪中的梅花可媲美姑射山肌膚若雪的仙子。
  • 黃賓虹曾批評揚州八怪:蹈入空疏 法度盡失
    山水中國畫 黃賓虹  倡導「筆墨當隨時代」的石濤,相對於四王來說應該是清代畫壇的另一種聲音,其畫因得自然山水之生動氣韻,筆墨不拘古法而卓然獨立,儘管當時並未受到重視,但越到後來越受到推崇,加上繼之而起的「揚州八怪」,被稱為富有創新精神的一批畫家。
  • 北極星文學【詩書畫坊】中國女詩人第十四屆麗江詩畫同行作品展示
    北極星文學【詩書畫坊】中國女詩人第十四屆詩畫同行2019中國女詩人第十四屆詩畫同行活動即將開展,參加活動的女詩人藝術家:花語,暖玉,白芳芳,香奴,阿毛,甜老虎,王婷。【詩書畫坊】本期推薦中國女詩人第十四屆詩畫同行作品詩書畫印本一律,筆墨丹青在此坊。
  • 「斜槓青年」馮驥才:作家、畫家、領讀人
    在當代作家裡,馮驥才堪稱「奇才」。  他以寫小說見長,筆下人物凝練傳神,著筆畫意活潑幽默,箇中情理耐人回味,是當之無愧的小說高手。至今,他出版各類作品250多種。  他畫技精湛,曾辦過23次畫展,被評論界稱為「現代文人畫的代表」。
  • 詩畫尋芳│芍藥贈佳人
    欲題芍藥詩不成,來採芙蓉花已散。」南朝江總的《宛轉歌》以芍藥寫離別相思之苦的,悲戚太過,題詩不成。「芍藥斬新栽,當庭數朵開。東風與拘束,留待細君來。」唐代盧儲這首詩就明快多了,詩人看著庭院中新開的數朵芍藥,祈禱東風且慢,等待妻子回來一起賞花。此中情趣,比溱洧之濱折枝相贈的少年更多了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意蘊。
  • 作家黃髮濱詩詞丨西江月·詠花生花兼贊花生(二首)
    西江月·詠花生花兼贊花生(二首)(中華新韻)文/黃髮濱其一密葉嚴遮蝶翅,炎天最縱參花。垂莖鑽土技堪誇,瘠壤偏生童話。細雨平添嬌豔,微生不遜芳華。孫繁子茂共年遐,一色渾身麻褂。催詩送酒更長生,眾仰神州堅果。註:花生,別稱落花生、落花參、長生果、唐人豆、泥豆、番豆等,屬蝶形花科落花生屬一年生草本植物。今廣種者大概起源於南美,而在中國產量最大,被一些歐洲國家稱為"中國堅果"。麻褂,舊時菜謎,"滴滴兒,點點兒,穿的麻布褂褂兒",謎底即花生。
  • 讀書最上乘養氣亦有以 畫家吳靜初詩書畫印四絕
    初看,吳靜初那些造型生動,氣韻相貫,落墨如有神助的作品,好像是趙之謙、任伯年、石濤、八大、虛谷、揚州八怪?但仔細讀,誰也不是,他就是吳靜初。眼前,生長在偌大展廳裡的花花草草,飛翔或棲息於枝丫的各色小鳥,在吳靜初的筆下充滿生機充滿活力,宣紙暈染出人與自然之和諧大美。「在我看來,只要看得舒服,這張畫最起碼就不是不好的畫。」
  • 唐朝從未以胖為美:有詩為證
    「短長肥瘦各有志,玉環飛燕誰敢憎」,蘇軾的這首《孫莘老求墨妙亭詩》,誕生了「環肥燕瘦」這個成語,從此,世人就普遍認為楊玉環是個「胖女人」,唐朝是以胖為美。甚至一些胖乎乎的女孩得意地說:「要是在唐朝,我一定是個大美女!」這恐怕是你想多了。實際上,唐朝的主流審美觀裡從來沒有「以胖為美」,我們可以從很多耳熟能詳、膾炙人口的詩歌來證明這一點。
  • 仙人掌花贊(詩三首)
    喜得花主8朵花一枝,感動之下即興小詩三首送給大家!《浣溪沙. 仙人掌花》《曲式七絕. 仙人掌花》《曲式八絕. 仙人掌花贊》《浣溪沙·仙人掌花》風華正茂(馮華)玉掌仙花嬌媚開,鬥奇爭豔刺中來,嫩黃姿色舞臺裁。
  • 王士禎「十字」識費密(揚州江都丁溝鎮麾村)
    清兵入關後,費密挈婦將雛途經十四省,沿江東下到達揚州寓居。在出川時,他曾寫過一首《過朝天峽》的詩,詩曰:「一過朝天峽,巴山斷入秦。大江流漢水,孤艇接殘春。暮色愁過客,風光惑傍人。明朝在何處,杯酒慰艱辛。」正是這首表現流離之苦的詩,見證了詩壇盟主王士禎與費密之間帶有幾分傳奇色彩的相識過程。
  • 元、明、清才女畫家作品欣賞
    因此對於藏家來說,收藏古代女畫家的作品,雖然難度大一些,但市場潛力不可小視。小編搜尋歷史資料找尋一下女畫家作品,以饗讀者賞閱。 管道昇(1262-1319),字仲姬,德清縣茅山村(今屬幹山鄉)人,元代著名的女性書法家、畫家、詩詞創作家。自幼聰慧,能詩善畫,嫁趙孟頫,冊封魏國夫人。元延祐六年五月十日病卒,葬東衡裡戲臺山(今洛舍鄉東衡村)。擅畫墨竹,筆意清絕。
  • 畫家何多苓:我喜歡跟文人交往 與藝術家格格不入
    由此種種,他被稱為「畫家中的詩人」。他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專訪時也表示,自己與藝術家有點格格不入,更喜歡與文人交往。 雖不寫詩但畫詩 「士者如斯」,是何多苓油畫展的名字。為何以油畫的方式,探討中國傳統士大夫精神?何多苓解答說,自己與他同時代的畫家最大的區別,就是畫中散發的那種憂傷的詩意,正如他所說,「我雖然不寫詩,但畫詩」。
  • 木心先生最著名的一首詩,僅12行字,多少人看一遍就忘不了!
    這首詩,以前不知道是詩,以前以為是歌兒。因為之前是不知道的,是在一次中國好歌曲上被人唱了出來了,就聽一遍就喜歡上了,而且到現在也沒能忘了。最近無意搜了下,沒想到這首詩的作者很了不起,叫木心。木心先生不僅是一位出色的作家,還是一位畫家。知道這些後,就更加喜歡這首詩了。
  • 杜牧最經典的一首詩,美得令人心醉,成為描寫秋天最唯美的一首詩
    作為一位才子,他自然也是有遠大的理想,但現實卻又是給了他當頭一棒,為此他始終也是極為憂愁,也很是落魄,更是在揚州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雖然杜牧看似很落魄,內心裡充滿了無限的憂愁,可是他筆下的每一首詩都令人驚豔,寫得也是極為深情,並且是能夠在信手拈來間便是寫出內心的那份感傷之懷,譬如他的這首《山行》,那就是他眾多作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首,整首詩描寫如詩如畫,同時也極為傷感,而詩人創作這首詩時,也正是由於內心感到苦悶,為此一個人獨自去登山,於是在信手拈來間寫下了這首詩,通篇美得令人心醉,成為描寫秋天最唯美的一首詩
  • 揚州夢幻之城,帶你體驗揚州特色美食文化
    揚州位於江蘇省中部、長江與京杭大運河的交匯處,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揚州在中國古代幾乎經歷了通史式的繁榮,是中國歷史上最繁華的城市之一,有「淮左名都,竹西佳處」之稱。進入現代,揚州曾經先後獲得世界美食之都、世界運河之都等美譽。說到揚州,中國四大菜系之一的淮揚菜就是從這裡發源,迄今也有1600年的歷史了。
  • 10首精美絕倫的七絕詩,跨越千年而來!
    一幅絕美的邊疆夜月圖,壯士之志、意境之美又非任何畫家之手可以描摹得出。 早發白帝城 和王昌齡同時代的李白,擅長多種詩歌體裁創作,他的絕句自然明快,飄逸瀟灑,讀之琅琅上口,餘味悠然。
  • 淺談唐寅題畫詩的藝術特徵
    關鍵詞:明代;唐寅;題畫詩;藝術特徵;性格 中圖分類號:I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6)08-0160-02 明代畫家、文學家唐寅的題畫詩可謂歷史一絕,他有著與沈周、文徵明等持有淡於仕進、與世無爭觀點的文人所不同的藝術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