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研討,探索以色列人的求知與創新

2020-12-05 教育快聞

近期,港大-復旦IMBA項目IFP(International Field Project)遊學課程,首次走進了神秘而古老的以色列。以色列,一個充滿了歷史與現代、文化與科技的「碰撞」張力的創業國度,而今次,它用本國蓬勃發展的全球企業和獨樹一幟的前沿理念,引領港大-復旦IMBA項目的學子們,開啟一場面向過去和未來的思考之旅。

自由的思維如何形成?

課堂研討,探索以色列人的求知與創新

此次以色列IFP項目的核心內容之一,就是在以色列規模最大的國立綜合性大學——特拉維夫大學系統學習以色列的歷史文化、地緣政治和教育理念,全方面解析以色列的創業生態系統。

授課老師有世界四大情報機構之一摩薩德前負責人Efraim Halevy教授,中以商務合作一線的經濟和諮詢服務專家,特拉維夫大學知名教授等。同學們腦海中對於中東和以色列的模糊概念及碎片化的知識在多位教授和專家的點播下逐漸變得清晰。

摩薩德前負責人Efraim Halevy教授

作為今年首次開啟的IFP項目,本次以色列之行特別設置了介紹以色列哲學思想和文化的課程。不迷信權威,保持好奇心,是以色列教育中對孩子從小就注重培養的。與生俱來的思辨讓以色列人對一切事物都極具探究精神。這種敢於打破常規、對權威不服的精神讓以色列人在企業中、課堂上、生活中都能夠暢所欲言,在思維的碰撞中擦出創新的火花。

這讓同學們意識到,以色列蓬勃的創新能力來自於其長久的教育和學習方式的養成,進而發展出思辨的精神,並願意在實踐中不斷去求證真理。「以色列人,天生就像是網際網路產品經理。」在交流後一位同學不禁感嘆道。

以色列創業生態的一大突出特色就是數位化創新:物聯網技術、人工智慧、大數據,數位化創新等前沿趨勢已經充分體現在以色列產業發展的方方面面。來自企業家的分享給同學們帶來了很大的啟發。同學們紛紛表示,中國很多企業已經意識到數位化的重要性並正在推動企業的數位化轉型,但是,「我們對於以色列的借鑑不應該停留在表面,更是要吃透其創新精神、企業家精神文化,更多的在機制和生態上加以借鑑。」

相關焦點

  • 打開求知探索殿堂的天窗
    日期:[2010年05月21日] -- 菏澤日報 -- 版次:[A5] 打開求知探索殿堂的天窗 沒有固定教材,沒有教學大綱,老師不再像以往那樣在三尺講臺上 「滔滔不絕」,而是把學生置於求知探索的第一線,或查閱資料,或圍坐在老師周圍,在大樹下、花壇旁,熱烈地討論、分析……在愉快的氣氛中,師生們興趣盎然,在探索求知中迸發出創新的火花,在合作中相互促進,在交流中分享成果
  • 用活「戰疫」教科書,築夢智慧微課堂 ——「求知行遠」思政課移動...
    疫情期間,馬克思主義學院堅持課堂主陣地不動搖,結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內容,錄製並在平臺上推出思政戰「疫」小課堂系列主題微課,通過運用該平臺輔學引導、評價驅動、調查回應、展示激勵四大模塊功能有效解決了思政課教學互動難、實踐難、評價難的問題,構築思政課網絡育人新生態。
  • 學生課堂上的無意學習,來源於「求知熱情」
    2.2 求知熱情:啟發式和說服式 波蘭尼用求知熱情這個概念來解釋知識是如何被發現、產生和發展的。他認為求知熱情是激發科學家進行探究,並與他人分享、解釋他們的發現的必要條件。據他所述,求知熱情有兩個組成部分:「啟發式熱情」和「說服式熱情」。
  • 海安市舉行「發掘數學美」暨「課堂即時診斷」研討活動
    11月10日上午,「發掘數學美」暨「課堂即時診斷」研討活動在海安市實驗小學(東校區)成功舉行。此次活動由海安市教師發展中心主辦,海安市實驗小學承辦。市教師發展中心小學數學研訓員仲海峰、城東鎮和大公鎮的骨幹教師代表及海安市實驗小學全體數學教師等一百餘人參加了此次活動。講座詮釋「數學美」活動伊始,李建梅主任作了題為《發掘身邊數學美,提升學科德育場》的專題講座。
  • 【芥末翻】學生課堂上的無意學習,來源於「求知熱情」
    2.2求知熱情:啟發式和說服式       波蘭尼用求知熱情這個概念來解釋知識是如何被發現、產生和發展的。他認為求知熱情是激發科學家進行探究,並與他人分享、解釋他們的發現的必要條件。據他所述,求知熱情有兩個組成部分:「啟發式熱情」和「說服式熱情」。啟發式熱情作為求知的靈感,而相比之下,說服式激情作為一種驅動力,來與他人分享知識。
  • 大數據遇上傳統教學,這個課堂的化學反應很「神奇」
    11月17日,蚌埠市化學學科基於大數據的精準教學研討會於蚌埠一中順利開展,蚌埠市教科所所長羅時新出席現場,來自五河縣、懷遠縣、固鎮縣的教師同步線上參與,共同研討地理學科智慧教學範式。龔道玉老師的課前小調查圍繞著生活中常見的鐵鏽問題展開,激發學生求知慾望。結合調查結果,龔老師通過一段科普小視頻,引導學生探討酸性物質除鏽背後的化學原理,培養學生自主思考能力。
  • 湖南探索丨「開放式課堂」掀起樂學風潮
    課堂上,劉保國結合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的時事新聞,對鄧小平理論的基本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講解,並與學生不斷交流互動。課後,思政教師們齊聚一堂,圍繞教學理論、教學方法等展開熱烈研討。大家一致認為,這堂課既有深度更有溫度,是一堂名副其實的思政「金課」。以培訓來修煉內功,是教師的必修課。但坐在賓館裡聽專家講授理論知識的培訓方式,對一線教師的教學指導性不夠強。
  • 教學研討|2.2.1 橢圓及其標準方程(第一波)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①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活動、觀察、思考、合作、探究、歸納、交流、反思,促進形成研究氛圍和合作意識;②重視知識的形成過程教學,讓學生知其然並知其所以然,通過學習新知識體會到前人探索的艱辛過程與創新的樂趣;
  • 創新在於重新認識-翁文波先生談求知與創新(長江大學)
    其實誰的或怎樣的觀點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個求知的人是否考慮了這些問題。如果考慮了這些問題,並形成了系統的體系,那麼就會有更深刻的觀點來看相關的一切。我對研究生提出的一條要求就是,在讀書過程中要敢於挑錯,發現問題比什麼都重要,這實際就是創新。我們的知識水遠在革新。歐幾裡德是兩千多年前的大數學家,但他對非歐幾裡德幾何恰恰一竅不通,和他去討論概率論,他也許會大驚小怪的。
  • 福州職業技術學院:利用第二課堂 探索培養「金字塔」階梯式創新...
    福州職業技術學院智能與建築工程系積極探索基於第二課堂活動平臺的 「金字塔」階梯式創新創業人才隊伍培養體系,通過第二課堂對第一課堂的延伸和反哺,全面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業意識以夯實「塔基」,不斷甄選人才組建創新創業團隊以壯大「塔身」,重點培育個別項目、培養雙創精英以突出「塔尖」。
  • 保靖縣教體科學研究所舉辦STEM教育案例研討活動
    新湖南客戶端4月10日訊(通訊員 吳厚明)4月9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縣教育和體育科學研究所,舉辦STEM教育案例研討會暨2020年湖南省小學科學教學研討活動籌備會。湘西州教科院副院長謝文斌,教科院工會主席覃冰,保靖縣教科所所長龍民建及全縣STEM項目教育學校的部分教師參加研討活動。
  • 大學生支教隊:大愛傳遞正能量 共築求知中國夢
    不同學校的大學生們在這裡,以赤熱之心、感恩之情愛心助學支教傳遞正能量,共築山鄉學子求知「中國夢」。 連日來,德江大學生聯誼會星星之火支教隊25名大學生為德江煎茶鎮恩得希望小學、楓香溪八一愛民小學300多名學生送上了精彩豐富的語文、數學、英語、普通話、音樂、美術、舞蹈等課程及有趣體育活動。
  • 張文號:求知物理不倦,求是創新不輟
    在求知慾的驅使之下,張文號也一步步順利踏進了這一「判天地之美,析萬物之理」的物理世界中。經歷了一路以來的學習、探索與沉澱,如今的張文號紮根在華中科技大學物理學院這一平臺,將全身心放在低維量子材料和結構的製備,以及低溫強磁場掃描隧道顯微鏡/譜研究工作上。
  • 畫江南說江南唱江南 創意課堂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10月31日至11月2日,朝陽小學150周年校慶活動暨「創意課堂研究」在朝陽小學南校區舉行。為期三天的學術研討,吸引了重慶市內外各小學共近四百名教師前來參加。引進來、走出去,做亮創意課堂在寬敞的學術報告廳,孩子們端坐檯上,製作「荷花手環」,通過「魔法書」和「收音機」復讀認字,化身魚兒、荷花演唱《江南》……這些,都是朝陽小學「創意課堂研究」上的場景。
  • 臨沂育才小學組織開展英語成長課堂迎檢研討課活動
    魯網11月27日訊為迎接臨沂蘭山區小學教學工作評估,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11月26日,臨沂育才小學舉行小學英語三、四年級迎檢研討課活動,活動包括優質課觀摩、主題評課、業務材料檢查反饋等。
  • 求知 - 求知--浙江頻道--人民網
    原標題:求知 求知可以作為消遣,可以作為裝飾,也可以增長才幹。 當你孤獨寂寞時,閱讀可以消遣。當你高談闊論時,知識可供裝飾。當你處世行事時,正確運用知識意味著力量。懂得事物因果的人是幸福的。有實際經驗的人雖能夠辦理個別性的事務,但若要綜觀整體,運籌全局,卻唯有掌握知識方能辦到。
  • 教學研討|2.3.1冪函數
    進一步熟練掌握研究函數的一般思想方法, 通過引導學生主動參與作圖、分析圖象,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並在研究函數變化的過程中滲透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五、教學過程設計:研討素材三一、設計理念注重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不應只限於接受、記憶、模仿和練習,倡導學生積極主動探索、動手實踐與相互合作交流的數學學習方式。
  • 智慧課堂又有哪些科技範兒?看看四川智慧教育聯盟的老師如何呈現
    無論是「AR立體模型」360°演示,還是「3D考點視頻」演繹知識必考點、「地理知識PK賽」激發興趣,所有的環節和內容完全不同於傳統的課堂,讓人眼前一亮。  上述智慧課堂均來自四川智慧教育聯盟第六屆智慧教學研討暨成果匯報活動現場,成都、南充、瀘州、福州等省內外的20位優秀教師,呈現了涵蓋二年級至九年級的精彩「智慧課堂」。
  • 「意外收穫」背後是人類探索求知
    「發現的本質是無法被計劃的,但這一重要事實常常被渴望更多直接利益的人所遺忘,這也是基礎研究遇到的困境。」所有人都知道愛因斯坦和他的相對論、量子理論,但鮮為人知的是,這些純推理的成果,其實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比如相對論,正是手機中使用的定位系統的基礎。在愛因斯坦發表相對論後不久,英國數學家保羅·狄拉克將其應用至量子力學的新興領域,並預測了反物質的存在。
  • 如東縣掘港小學:思辨課堂展風採,交流碰撞生智慧
    為進一步推動南通市中青年名師工作室活動的開展,加強工作室工作跨界聯合專題研討能力,11月18日,南通市中青年名師姜樹華工作室與如東縣沙建華名師創新團隊相約美麗的掘港小學,舉辦聯合研討活動,共赴整本書閱讀教學的視聽盛宴。南通市名師培養導師團副團長袁炳飛、秘書長祝航斌親臨活動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