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4期】焙燒溫度對CuMgAl催化劑催化糠醇加氫制戊二醇的影響

2021-02-15 化工學報

糠醇經呋喃環內C—O鍵的選擇性斷鍵開環得到1,2-戊二醇和1,5-戊二醇。糠醇呋喃環中C5—O1鍵加氫開環可得1,2-戊二醇,C2-O1鍵加氫開環可得1,5-戊二醇,反應物原子都得到完全利用,是綠色的化學過程。目前1,2-戊二醇和1,5-戊二醇的生產主要是以糠醇和四氫糠醇為原料,所用催化劑主要為非貴金屬和貴金屬多相催化劑。Adkins等以CuCr2O4為催化劑,在175℃、10~15 MPa條件下,催化糠醇氫解製備1,2-戊二醇和1,5-戊二醇,其收率分別為40%和30%,該過程催化劑中含有重金屬Cr,對環境具有潛在的危害。另外,反應條件苛刻,糠醇容易發生自身聚合導致副產物多,催化劑穩定性差,而在相對溫和條件下,糠醇則易發生環加氫,1,2-戊二醇和1,5-戊二醇作為副產物收率低於2%。Chatterjee等研究了在超臨界二氧化碳氛圍中,四氫糠醇直接催化加氫製備1,5-戊二醇。以Rh/MCM-41為催化劑,在80℃,4 MPa H2,CO2壓力為14 MPa的氛圍下,反應24 h,四氫糠醇的轉化率為80.5%,1,5-戊二醇的選擇性為91.2%。然而,該方法的缺陷在於苛刻的超臨界二氧化碳氛圍,催化劑成本高,反應時間長等,不利於其大規模應用。Xu等開發了一種金屬-鹼雙功能Pd/Co2AlO4水滑石催化劑,催化糠醛製備1,5-戊二醇,研究結果顯示由於水滑石鹼性位的存在,促進了糠醇氫解的效率,在150℃、1.5 MPa條件下,反應24 h,糠醛經糠醇加氫製備1,5-戊二醇的收率為32%。但是貴金屬Pd成本較高,限制了其大規模的應用。Zhang等報導在溫度為150℃、壓力1.5 MPa下,以具有鹼性位的Ru/MnOx為催化劑,在連續固定床上實現糠醇氫解製備1,2-戊二醇的收率為42.1%。綜上可見,現有製備戊二醇的技術存在成本高、催化反應條件苛刻、產物收率低等問題。因此,設計高效穩定的非貴金屬-鹼雙功能催化劑,並在溫和條件下實現糠醇高選擇性加氫開環製備戊二醇具有重要的意義。

相關焦點

  • 原子有序雙金屬Ni-Mo催化劑實現低壓下糠醛高效催化轉化
    ,其中糠醛催化加氫脫氧(HDO)制2-甲基呋喃(2-MF)是一個典型的範例。催化劑的糠醛加氫脫氧性能評價:在較低的氫氣壓力(0.1 MPa)下,研究了不同催化劑對糠醛加氫脫氧制2-MF的催化性能。如圖4A所示,所有的Ni基催化劑在4 h後都表現出100%的糠醛轉化率,並且單金屬Ni的反應速率高於NiMo alloy和NiMo IMC,但是對2-MF的選擇性(圖4B–D)差異很大。
  • 超臨界二氧化碳下Pd/C催化劑催化松香加氫反應的研究
    ,經過一定的溫度和壓力,部分或全部雙鍵加氫而成。Harrod M等在解決多相催化氫化中H 2的溶解性和傳質阻力方面獲得成功,他們研究了不飽和脂肪酸甲酯用鈀作催化劑在超臨界丙烷介質中的催化氫化反應,結果表明:其反應速率是通常條件下的400倍,這歸因於超臨界條件下氣液傳質阻力的消除,從而增加了催化劑表面上氫的濃度。由此可見,與常規條件相比超臨界條件下進行催化加氫反應具有明顯的優越性。
  • 銅基催化劑界面結構調控及其催化碳氧鍵高效加氫
    其中,Cu/ZrO2−x催化劑在含碳氧鍵化合物加氫反應中,尤其是草酸二甲酯(DMO)加氫制乙二醇(EG)反應中,表現出了優異的催化性能。DMO加氫制EG反應一般包括DMO加氫成乙醇酸甲酯(MG)中間體,MG加氫為EG,還有可能伴隨著EG深度加氫成乙醇,是一個相當複雜的串聯反應過程。因此,如何設計開發Cu基納米催化劑以實現在溫和操作條件下DMO高效加氫獲得EG產物,引起了國內外學者的廣泛關注與重視。根據文獻的報導,催化反應條件(例如:反應溫度,壓力,空速等)會顯著影響DMO加氫的性能。
  • 【科技日報】二氧化碳加氫制甲醇有了高選擇性催化劑
    科技日報合肥4月29日電(記者 吳長鋒)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和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曾傑教授研究團隊,與上海光源司銳研究員合作,通過構築負載在金屬有機框架MIL-101上的鉑單原子催化劑,揭示出其在二氧化碳加氫反應中的金屬-配體相互作用,該相互作用通過調控反應路徑提高二氧化碳加氫制甲醇的選擇性。該成果日前發表在《自然?
  • 孫予罕/高鵬課題組:高效CO2加氫催化劑集錦
    在CO2加氫反應中,較高的反應溫度有利於CO2的活化,並能夠促進吸熱的RWGS反應,但高溫不利於吸熱的甲醇合成反應,因而,高活性高選擇性CO2加氫制甲醇催化劑的開發尤為迫切。另外,該材料即使在360 oC的熱力學不利的高溫反應條件下,仍保持極高的甲醇選擇性(>70%),且該條件下甲醇的時空產率達到10.9 mmol/gcat/h,遠高於目前已報導的CO2加氫制甲醇催化劑,包括傳統In2O3催化劑及銅基催化劑。
  • PTA直接加氫制CHDM:世界難題!難在哪?
    日本應用CHDM 生產樹脂型塗料,高性能膜片,高尖端液晶材料年需求量不斷在增長。目前工業生產CHDM(1,4-環己烷二甲醇)主要採用對苯二甲酸二甲酯兩步加氫製得, PTA的價格遠低於DMT,從原料成本和簡化生產工藝考慮,開發以PTA直接加氫法生產CHDM 的技術將是一種發展趨勢,操作環境、操作成本、毒性和安全性都具有很大優勢.
  • 廈門大學王野等:串聯催化實現CO和CO2加氫制低碳烯烴
    合成氣(H2/CO)轉化和CO2加氫制低碳烯烴是各種碳資源和CO2化學利用的有吸引力的途徑,但目前都受到產物選擇性差的限制。然而通過串聯催化將CO或CO2活化為中間產物並隨後形成可控的C-C鍵以形成低碳烯烴,是一種很有前途的方法。
  • 柴油深度加氫脫硫催化劑的研究與開發
    結果表明:Co-Mo催化劑AHT-33具有很高的脫硫活性,可以處理硫含量高達1.09w%的直餾柴油,產品硫含量滿足國V標準,產品十六烷指數提高5個單位;Ni-Mo催化劑AHT-28具有優異的脫硫脫氮活性和芳烴飽和能力,經過與目前市場上最好的國外催化劑進行活性對比評價,該催化劑加氫脫硫、脫氮及芳烴飽和能力均優於國外參比催化劑,該催化劑適用於催化裂化柴油的深度加氫精制,加氫改質和加氫裂化裝置的蠟油加氫精制
  • 江南大學劉小浩教授:揭示氧空位與二氧化碳催化加氫的構效關係
    該課題組在前期的工作中,設計了Na-MnOx/Fe3O4 催化劑一步催化CO2加氫高選擇性制低碳烯烴(ChemCatChem, 2018, 10: 4718-4732), 該催化體系中通過電子助劑Na控制烷基-金屬中間物種的鏈終止途徑、以及結構助劑MnOx的空間阻礙抑制碳鏈增長,從而提高低碳烯烴選擇性。
  • 江南大學劉小浩教授團隊揭示氧空位與CO2催化加氫構效關係
    如何利用氧空位、構建具有不同氧空位特性的催化劑來調變和控制反應物分子的吸附活化、解離,從而獲得優異的催化性能具有重要的意義。該課題組在前期的工作中,設計了Na-MnOx/Fe3O4催化劑一步催化CO2加氫高選擇性制低碳烯烴(ChemCatChem, 2018, 10: 4718-4732),該催化體系中通過電子助劑Na控制烷基-金屬中間物種(alkyl-metal)的鏈終止途徑、以及結構助劑MnOx的空間阻礙抑制碳鏈增長,從而提高低碳烯烴選擇性。
  • 鐵催化CO2加氫制烯烴取得新突破!
    Mn和Na添加劑已被廣泛研究用以提高Fe催化劑上將CO2加氫合成有價值的烯烴的效率,但關於其對催化性能和機理的影響仍存在激烈爭論。近日,北京大學馬丁教授,廈門大學王帥教授報導了通過共沉澱/洗滌製備出Fe-Mn-Na催化劑,其中Mn和Na的含量受到嚴格控制。
  • 研究揭示氮化鐵在二氧化碳高效加氫制C2+烴反應中的催化活性來源
    研究揭示氮化鐵在二氧化碳高效加氫制C2+烴反應中的催化活性來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0 16:54:24 天津大學化學系張兵課題組在氮化鐵催化劑催化二氧化碳加氫反應機理方面取得新進展
  • Cu@Na-Beta催化CO2加氫生成乙醇
    ,用於催化CO2加氫制乙醇反應,取得良好效果。Cu基催化劑被廣泛用於CO/CO2加氫反應中,它的活性和對產物的選擇性與催化劑載體關係巨大。本文依據一種新的催化劑設計理念,運用金屬銅與沸石分子篩兩種組分構造成金屬銅納米糰簇被貝塔分子篩骨架從四周較為緊密限制的複合催化劑,用於催化CO2加氫制乙醇反應,取得良好效果。
  • 設計雙功能Ir1-In2O3單原子催化劑實現高選擇性二氧化碳加氫制乙醇
    設計雙功能Ir1-In2O3單原子催化劑實現高選擇性二氧化碳加氫制乙醇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29 13:52:29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的黃延強課題組近日設計了一種新型雙功能Ir1-In
  • 固體所Angew:Fe-Co合金催化肉桂醛水相加氫轉化
    同時,大多數文獻報導肉桂醛的選擇性加氫都使用了有機溶劑,其不僅汙染環境,同時會增加分離成本。使用H2O代替有機溶劑作為肉桂醛加氫的溶劑很少有文獻報導。2018年,楊豔輝老師課題組報導了PtFe合金催化劑在H2O中催化肉桂醛的加氫研究並進行了系統的機理研究,取得了顯著的進展(J. Catal. 2018, 364, 192-203)。
  • 上海科學家在二氧化碳加氫催化劑研究上有了突破
    新民晚報訊(記者 郜陽)近日,中國科學院低碳轉化科學與工程重點實驗室暨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科技大學低碳能源聯合實驗室研究員孫予罕、高鵬和李聖剛帶領的團隊在二氧化碳催化加氫催化劑研發中取得重要進展
  • 1,4-環己烷二甲醇國產化後為何成本高?
    1,4-環己烷二甲醇 (CHDM)實現國產化生產後,生產成本高,銷售價格每噸接近3萬,高成本制約著應用,直接影響了下遊產品性價比.日本應用CHDM 生產樹脂型塗料,高性能膜片,高尖端液晶材料年需求量不斷在增長,同時,其他歐洲國家的的需求量也在不斷增長。CHDM主要由對苯二甲酸二甲酯(DMT)經兩步加氫反應製得,由DMT先苯環飽和加氫生成1,4-環己烷二甲酸二甲酯(DMCD),再通過酯基氫解經中間產物4-(甲氧羰基)環己烷甲醇(CMCHM)最後生成CHDM。
  • 抗一氧化碳毒化的高效選擇性加氫鉑基催化劑研究取得新進展
    催化加氫過程是現代工業的重要過程,是清潔燃料和高階化學品生產中的關鍵步驟。經估算催化加氫在整個化學工業體系中的佔比超過30%。在催化加氫工業過程中,雖然使用成本低廉的粗氫作為氫源具有工業裝置簡單、經濟性高等特點,但是粗氫中含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從幾百到幾千ppm量級)會造成加氫催化劑的快速毒化。
  • 氮化鈷催化劑大幅提高二氧化碳加氫反應效率—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記者楊保國)近日,中國科技大學教授曾傑課題組對鈷基催化劑在二氧化碳(CO2)加氫反應中的活性物相研究方面獲重要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