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娛樂訊 美國哥倫比亞電影公司近日終於在激烈的競爭中,搶得科幻大師伊薩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的科幻小說《基地》(Foundation)的拍攝權,該片將由曾執導過《獨立日》、《後天》和《哥斯拉》的德國籍大導羅蘭德-艾默裡奇執導。
阿西莫夫(1992年去世)是上世紀世界最知名的科幻小說家之一,曾獲雨果獎和星雲終身成就的「大師獎」。早在1942年,阿西莫夫就推出了轟動一時的「基地三部曲」:《基地》、《基地與帝國》和《第二基地》。該小說的故事背景設置在未來是宇宙之中,講述了眾多星際帝國之間的恩怨和交往——逐漸走向衰亡的銀河帝國陷入空前迷茫,基地之父哈裡-謝爾頓預見到,銀河人民將會經歷一場被殺戮和戰爭包圍的黑暗時期,於是組織建立了一個「基地」,儘管這個基地坐落在一個荒涼的行星上,但它為帝國未來的發展帶來了最後的希望。
值得一提的是,阿西莫夫的作品一直被好萊塢看好,他的「機器人系列」 曾在1999年被搬上銀幕,羅賓-威廉斯主演的《機器管家》全球票房超過9400萬美元,2004年由威爾-史密斯主演的《機械公敵》業獲得了3億4千萬的票房成績,因此這部《基地》被搬上銀幕,也昭示了哥倫比亞公司繼續賺錢的野心。
伊薩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的科幻小說《基地》(Foundation) |
有趣的是,儘管羅蘭德-艾默裡奇去年的《公元前一萬年》口碑票房均失敗,但今年依然有接拍了災難大片《2012》,這個12年前以外星人災難片《獨立日》震撼好萊塢的德國導演似乎永遠不會失去好萊塢對他的信任。艾默裡奇繼承了偶像喬治-盧卡斯、史匹柏等眾多科幻大拿的衣缽,能將毀天滅地的破壞力發揮到極致。在《獨立日》中炸毀白宮,在《哥斯拉》中摧毀金門大橋,在《後天》中掀翻自由女神像,儘管有人說他爆米花式的思維並不比麥可-貝高明多少,但這個堅忍不拔的德國人竟每次都能在惡評如潮的情勢下賺錢。
如果《2012》能夠翻身的話,那麼《基地》很有可能為艾默裡奇徹底挽回事業頹勢。
《基地》的各項籌備工作正在醞釀之中,預計將在2011年上映。
(責任編輯:麒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