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應該用什麼來回報生命?

2020-12-11 張嘴就說不停

黃自華

上帝會原諒我們嗎?

當上帝把生命交付給我們的時候,曾經叮囑我們要善待生命,呵護生命,回報生命為我們帶來的美妙、愉悅、壯美與鮮活。然而我們做到了嗎?一些人用金錢和權力無度地揮霍了生命;一些人用世俗的理性和嚴酷的道德損耗、消解了生命。我們讓原本純真的生命承載了它難以負載的責任,榨乾了那些來自生命本源的活力與豐盈。於是,生命只剩下一副僵硬的軀殼,只剩下一個一塵不染的道德符號。

善待生命

當我們回望生命的歷程的時候,我們的記憶中已經沒有多少美麗的情感和顫慄的喜悅了。所有那些屬於人性的精神的華美,都被我們以最主流、最正統的理由討伐得蕩然無存。我們已經一無所有,那麼,我們用什麼來回報生命呢!我們是否在生命面前虔誠地懺悔過?也許我們會找到依然是十分光彩的理由為自己的殘忍辯解。但是,上帝會原諒我們嗎?

唯有愛情才是生命本身

一個人可以為自己的幸福找到理由,可以為自己的不幸找到理由,但是永遠也無法為愛情找到理由。

愛情不需要理由

愛情難道需要理由嗎?一個人可以壓制自己對於金錢的欲望,可以壓制自己對於權力的欲望,但是千萬不能壓制自己對於愛情的欲望。金錢和權力都不是生命內在的東西,唯有愛情才是生命本身。儘管愛情有時候很疼痛,有時候也很短暫,但它短暫的閃亮又是何等壯美,何等燦爛呵!它可以讓你用一生一世的時光來記取它、回望它。它的背影漸行漸遠,但它的光芒卻能夠燭照你的漫長人生。

歷史的惰性洗盡了青春的鉛華

女人在道德與人性的門檻上,總是矛盾重重,最聰明的女人也常常深陷困境。所謂堅守「理性」,女人自己也分辨不出她所堅守的理性其實是世俗的潛規則。一方面樂意接受一種另類的思維方式,實現自己的文化理念;而另一方面卻懷著宗教般的虔誠,堅持以主流的世俗理性來完善個人的道德形象。

堅守傳統的女孩子

也許是貞潔聖女的光榮,對女人具有太大的誘惑力了,於是,一個最厭惡世俗的人,卻堅守著最世俗化的理性教義。而這種堅守越是執著,越是忠誠,女人離文化的本質就越疏遠,離小市民的道德情操則越親近。

在女人由世俗向精神的升華過程中,其實也充滿著難以破解的痛苦與困惑,真正超凡脫俗確實很不容易。尤其是在愛情、婚姻、性觀念上,穿越千年的歷史沉澱,突破層疊的道德霧障,在迷失的人性中尋找一個獨特的自我,很難!「世俗理性」終究是天下人恪守的潛規則,真正勇於挑戰的人鳳毛麟角,即便是很優秀的女人,也免不了被世俗挾裹而不敢逾矩。在中國,背叛是一種罪惡,哪怕是對那些非人性道德模式的背叛,也讓背叛者要擔負心靈上的罪惡感的沉重代價。女人寧願盲從她的母親、祖母及老祖宗曾經遵循過的,關於愛情、婚姻和性的道德教誨和社會模式,也不敢以新的姿態走進自己所渴望的夢境。

休閒的生活

歷史的惰性洗盡了青春少女的鉛華,一種古老的價值評判體系總是能夠以最安全、慈祥、溫馨的擁抱讓女人輕鬆地走出反叛的困惑。其實她們明明知道,愛是兩個人心靈的融化,性是愛情的釋放、延展與升騰,婚姻只是一種契約化、功利化的性形式。然而真正敢於實踐,完全放鬆心性去體認生命自由和情感快樂的人,比起葉公好龍的言說者來更加稀貴。

藝術家比普通人更接近人性

是的,如今有許多先鋒派的女性,早已把性從愛情、婚姻的沉重負載中剝離了出來,還原為一種純粹的娛樂,把女人從功利、金錢、權力、政治的婚姻包裹中,拯救了出來。它是一種進步,但也是一種返祖的逆動。因為現代男人和女人的性過程已經不再是那種簡單的雌性與雄性的原始交配,人類文化賦予性活動的審美意義再也無法使男人和女人重新回到性的初始狀態,就像人不能復歸成猿一樣,世界上有很多東西是不可復歸的。

好色更接近人的天性

但是我以為,一個超凡脫俗的人,首先應該是一個敢於跨越「世俗理性」的人,哪怕這種跨越極其艱辛。古今中外的天才人物莫不是「世俗理性」的反叛者。唯有敢於背叛,敢於挑戰世俗的「規矩」,他們才能尋找到生命中那些自由、靈性的存在。愛與性對一個普通人來說可能並不注重如何挖掘它的美學潛質,但對於藝術家、作家來說,愛與性卻是藝術靈感的激化劑,甚至是藝術創作的源泉。有人說藝術家、畫家、作家好色,不論男女,皆莫能外,其實這不是「冤假錯案」,這的確是他們生命和藝術的本相。因為他們比普通人更接近人性,更理解生命。

相關焦點

  • 王慶天天見 | 究竟是什麼回報讓她不惜用自己來做交易!?
    王慶天天見 | 究竟是什麼回報讓她不惜用自己來做交易!?點擊播放 GIF 1.5M而曾被何志龍羞辱過的廖剛卻提出要用凌菲的一夜情來交易
  • 職場勵志電影,教你付出就應該有回報
    申通快遞員工因為不願意盲目加班,導致被公司開除,甚至遭到了人事的「敲打」,人事明確表示年輕人不需要談戀愛,要為事業而奮鬥,可以說是讓年輕人為了公司而放棄自己的私生活,而當年輕人不願意加班的時候,人事又以各種理由來開除年輕人,甚至還想剝奪年輕人應得的利益。
  • 生命的起源|生命的本質是什麼?我們從哪裡來?
    生命是什麼?我們從哪裡來?水是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通過共同的化學鍵拉在一起,我們呼吸的空氣是無數顆粒的混合物,還有灰塵和水蒸氣。那麼是什麼組成了生命呢?是什麼構成了我們的基本本質?是什麼在40億年前將我們分隔開來,並繼續將我們與其他一切事物分隔開來?
  • 用更少的事情,產生更大的回報 I 人生的非線性回報
    人生的非線性回報精要主義傳遞了一個價值:人生的非線性回報第一次看到「非線性回報」是在連嶽的文章中,大致意思就是,人生是非線性成長的,眼前的好與壞,努力與懶惰,好像什麼區別,但是到了未來某一個點,它就會發生質的回報。東野圭吾的著作:《嫌疑犯X的獻身》,講述的是女主離開嗜酒賭博的前夫後,帶著女兒遷居到新的環境。
  • 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我們應該如何,定義生命的好壞?
    如果我們說別人是壞人,說明我們也不是好人,對彼此都不是好事。如果我們說別人是好人,對雙方也可能造成不好的結果。我們應該如何的定義這個好壞?世界上有好人和壞人嗎?為什麼我看不見世界上,有好人和壞人?其實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區別。只是,偏向於惡 或 偏向於善。無論是誰,如果他選擇作惡。
  • 我們應該向屠呦呦學些什麼?
    我們應該向屠呦呦學些什麼?在興奮之餘,一個重要的問題擺在面前:我們應該向屠呦呦學些什麼?   學習她堅守的信念。「呦呦鹿鳴,食野之蒿。」屠呦呦的名字源於《詩經》。詩句中的「蒿」即為「青蒿」。從父母起名、發明「中國神藥」———青蒿素,到榮獲諾貝爾獎,她的一生與「蒿」有緣。青蒿素是傳統中醫送給世界人民的禮物,是中國科學事業、醫學事業走向世界的一個榮耀。
  • 什麼因素能驅動股票帶來長期回報?用這個模型看看就知道
    要聞 什麼因素能驅動股票帶來長期回報?採訪前言金融圈裡,大家一直在探索一個問題,那就是:什麼因素能驅動股票帶來長期回報?在市場有效的情況下,要想獲得超額收益,就要承擔更多的風險,但在承擔風險之前,我們必須要搞清楚,承擔這份風險為什麼能帶來超額收益。因而在學術界,研究者們也一直在探究:到底要承擔什麼風險,才能帶來超額收益?
  • 哲學通識:我們應該做什麼
    哲學通識的目的就是用最簡單的話語和邏輯,去感受哲學中我們大眾能夠理解和思考的觀點,讓我們從古典哲學出發,今天先探討古典哲學三大問題中的第一個:我們應該做什麼。「我們應該做什麼」其實就是我們生活中那個價值觀的基礎,這也就是說,哲學其實無時無刻出現在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 用身體交換金錢,以為付出必然就有回報嗎?
    就像拉到半山腰上的車子,根本沒有退路,只有不斷的向前,也沒覺得身體有什麼變化。三年裡唯一的變化是,牙縫越來越大,並且鬆動的厲害。有一顆門牙藕斷絲連,竟然也能湊合好幾個月,到了不該不看牙醫的地步。為了成長,為了改變現狀,看了不少勵志的書籍,也訂閱不少成功人士的專欄,貫穿給我的思想是:想要成為一個非凡的人,必須自律,必須分秒必爭,必須把全部的時間用在那些重要且重大的事情上。
  • 土衛二,我們來了!生命起源的可能就在那裡
    下一步是在土衛二的海洋物質中尋找生命的跡象,而土衛二將其海洋物質噴射到太空中,這使得尋找生命的跡象變得很容易。」具體來說,亨德裡克斯認為,我們應該派遣一枚微小的探測器對土衛二進行更加近距離的探索。在最近一輪中提出的兩項任務都集中在土衛二上,但他們沒有做出最後的選擇。土衛二和土衛六都被列為可能的目的地,原因就是「海洋世界」。
  • 生命的頑強!北極史前冰凍生命紛紛甦醒,我們應該驚喜還是恐懼?
    縱使全球變暖這個話題已經不是什麼新鮮的話題,但是我們仍舊沒有辦法忽視這一現象的存在,因為這起確實是涉及到我們人類生死存亡的問題。而隨著全球變暖的加劇,北極的那些永凍土也在漸漸融化。而隱藏在這其中數千年的生物也被解封,這即叫人驚喜,又叫人驚恐。
  • 殘疾人獻血漿數十次回報社會 稱我們不只是我們自己
    殘疾人獻血漿數十次回報社會,稱「我們不只是我們自己」……  早上7:00不到,氣溫0℃以下,陳已亮已經從浙江省衢州市乘高鐵趕到了龍遊。十多分鐘後,他到達龍遊經濟開發區阜財路的龍遊單採血漿站。  鮮紅的血液從白色的管子裡進入機器,再分流處理,黃色的血漿流入管子裡……冰冷的天,熱乎乎的血。
  • 蝸牛對柑橘樹有什麼危害,我們應該如何防治?
    這是因為它們用齒舌碾碎食物,以便消化。而且,它們的微小牙齒會慢慢磨損鈍化,還會被更鋒利的新牙取代。那麼蝸牛對柑橘樹有什麼危害,我們應該如何防治?  危害特徵:  主要危害柑橘新梢、嫩葉和幼果。  農業防治:  1、3-4月、6-8月雨熱高峰期蝸牛最為嚴重,在樹幹上用塑料薄膜紮成裙形,阻止蝸牛向上爬到枝條。  2、把下垂到地面的枝條剪除,切斷其上爬通路,同時在地面撒石灰、或者撒碳酸氫銨+鉀肥防治蝸牛。
  • 隕石有什麼用?我們或許能夠推測一下外星生命的長相
    研究這些隕石和小行星對我們有什麼用呢?我們這一次就來聊一聊隕石的作用。一、地球是怎麼形成的?地球是怎麼形成的?這可能是人類亙古以來一直在探究的問題。古人習慣於把這類不可探知的問題推給神。中國古代的神話故事中說,地球起源於盤古開天闢地;西方的神話故事則說,地球起源於上帝的創造。
  • 什麼是塑料垃圾?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改變它們對我們造成的傷害?
    這已經變成很常見的景象,世界已經逐漸被塑料廢物吞沒,我相信你們一定認為這有什麼大不了的。你也許不相信,但是塑料汙染已經成為我們現在面臨最嚴峻的環境問題之一。所以 這篇文章我來仔細描述一下,讓我們來解決這個重要問題並學習什麼是塑料汙染、出現的原因 、對人類的影響 以及我們要如何應對,一起來看看吧!那麼什麼是塑料汙染呢?塑料汙染是塑料物品及顆粒的累積,例如塑料瓶、塑膠袋和塑料微粒,在地球的環境中對野生動物及人類造成不利影響。塑料汙染是如何影響人類和動物的生命呢?
  • 好風險與壞風險:保險產品預期回報為何是負的
    根據這個道理進一步延伸,即使一種金融產品本身有風險,就像保單一樣,但,如果它帶來的回報跟我的「壞風險」的相關性低,它對於降低我的「壞風險」的價值就大,所要求的預期回報就越低。這個金融邏輯似乎跟我們以往講的「回報跟風險正相關」的結論相矛盾,但其實不是。
  • 「麗水最美夫妻」在付出與回報不等式中的無怨無悔
    11年來,他們生活清苦,省下每一分錢,發放了105筆助學金,圓了97位貧寒學子的求學夢。然而,這段用生命來守護的助學之路卻從不為人所知。突然遭受到了毀滅性打擊,陳志升顫巍巍地拉著老伴的手說:「我們還有退休金,助學之路還能走下去,無非是以後不能給兒孫留下什麼財產了。但這也沒什麼。因為如果他們不會用,留給他們二十萬、一百萬也沒用。如果他們會用,這些錢也會用在這些地方。」在這期間,陳志升夫妻倆沒買過一件貴衣服,輕易不給自己加餐。對清苦生活早習以為常的陳志升和葉季廉說,只要他們還活著,助學之路就一定能堅持下去。
  • 珍惜生命的含義是什麼
    先談談珍惜自己的生命,我們身體髮膚是父母給的,從十月懷胎到降生,母親所受的罪是不能用言語來表達的,而後慢慢長大,這期間父母付出的心力和財力是無價的,直到我們長大成人,成家立業,父母還時時為我們的健康操心。佛還專門說了一部經《父母恩重難報經》來勸說世人,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的生命是父母的,百善孝為先,珍惜自己的生命,不讓父母操心就是大孝。
  • 我們應該用什麼方式計算?
    我們應該用什麼方式計算?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天空,為了展現科技的魅力,以後的每一天我都將為大家放送最幹的貨,希望你們會喜歡。今天我們來講一個數學方法估算,它可以幫你更精確的把握數量級巨大事物,當數字巨大或者特別微小的時候,只通過直覺估量會有很大的誤差,我們拿太陽能來舉例。
  • 新港島陳俊延:「作為企業家,應該回報社會,奉獻愛心」
    「作為一名企業家,在事業成功的同時,應該回報社會,奉獻愛心,儘自己的所能幫助貧困人口走出困境。」陳俊延雖然沒有豪言壯語,但他那淳樸善良的行動告訴了我們「奉獻」的含義。2011年8月11日,陳俊延從朋友那裡聽到了中牟縣大學生孫愛花失去雙親掙學費的事,便為孫愛花準備了5000元學費和一部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