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蟲止步!災難的蝴蝶效應

2020-12-05 騰訊網

id:puoketrader

公眾號後臺對話框中回復「直播」即刻進入直播間

編 輯| 張旖旎

作 者| 大地量子TerraQuanta

來 源| 大地量子TerraQuanta

蝗蟲,最具殺傷力的遷徙害蟲之一,已經威脅非洲、中東和亞洲農業數世紀。如今,它再次捲土重來。

而最近,蝗災成為了除疫情之外的另一焦點。此次蝗災於去年年底在東非醞釀興起,為東非地區數十年來最嚴重的蝗蟲災情。然而,千億隻蝗蟲並沒有考慮停下前進的腳步,隨後,它們又飛躍至伊朗、巴基斯坦、印度等西南亞國家,讓各國的農業籠罩在恐慌之下。面對愈發嚴峻的形勢,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於2月11日正式向全球發布預警,稱希望全球高度戒備目前正在肆虐的蝗災。

蝗災,究竟為我們帶來了什麼?

從第一批「吃世界」的蝗蟲說起

蝗災,可追溯到很久以前。

遠古時期,蝗災就成為饑荒和人類遷徙的主要原因之一。從一些史料中就能挖掘到它們留下的痕跡,古埃及人將它們刻畫在墓室壁畫中;《聖經.出埃及記》中也記錄了發生於公元前1446年左右的毀滅性蝗災。

古埃及墓室狩獵壁畫中的蝗蟲細節

公元1875年,12.5萬億隻落基山巖蝗席捲美國,這個數字即使放到今天也足以讓人震驚。最終,這場蝗災造成約當時幣值1160億美元的損失,也因其龐大的蝗蟲規模,被載入金氏世界紀錄。

美國人對1875年蝗災作的諷刺畫

無論從受災次數、範圍還是程度來說,中國都曾是世界上遭受蝗災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從一些統計數據中也不難發現這個事實。據《中國救荒史》統計:從秦漢至明清,各種災害達5079次,其中,蝗災460次。

中國古畫描繪的蝗災

面對肆意毀壞農作物的蝗蟲,人們當然不會坐以待斃。在古人們對蝗災還充滿著種種未知和誤讀時候,就已經開始嘗試驅趕這些不速之客。最初展開的僅是簡單的撲殺,而扑打和捕捉就是主要的「技術」手段。

明代《捕蝗圖》(局部)

隨著人們對蝗蟲生活習性的逐漸了解,從20世紀初,人們就開始嘗試用噴火,並用滾輪和其他機械將其粉碎的方法來破壞蝗蟲卵;1950年,人們又開始用有機氯狄氏劑對蝗蟲進行噴殺。直到後來,站在食物鏈頂端的人們甚至開始用吃來解決這個問題。

為噴火滅蝗做準備

不過雖然對付蝗蟲的手段不少,但蝗災還是周而復始地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即使是現在,雖然我們對蝗災成因的了解逐漸增加,現代社會的先進技術也能為滅蝗提供幫助,但還是沒能將蝗災從我們的生活中徹底抹除。

蝗蟲 再肆虐

的確,蝗災每年都會在世界各地發生,但為何今年的蝗災卻給多國造成巨大影響並引起恐慌?這還得從引起此次蝗災的罪魁禍首「沙漠蝗」說起。

沙漠蝗是蝗蟲科一種棲息在沙漠的短角蝗蟲,它們每天消耗的食物相當於自身的體重,因此它們的胃口也很好,只要是地表上裸露的植物在它們眼裡都是美食。不僅如此,它們的繁殖能力極強,一隻蝗蟲一次產卵50-100枚,每年至少產兩到五代蝗蟲。這也是為什麼沙漠蝗的規模總能在短時間內激增的原因。

以防卵變幹,沙漠蝗蟲在潮溼的土壤裡產卵

其實蝗災的直接誘因並不是蝗蟲繁殖速度快,而是它們具備群居性。要知道,集體主義並不是人類社會的專利。其實,最初蝗蟲更傾向於獨居,可是受食物匱乏的影響,它們不得不共同聚集到食物充足的地方。

一隻蝗蟲不會直接對人類造成威脅,但如果是千億隻蝗蟲,威脅性就發生了質的改變。它們到處移動並迅速蠶食田地,一旦蝗災爆發,出現在人們眼前的便是難以抵抗的,甚至是足以驚動整個國際社會的蝗蟲大軍。

這麼看來,蝗蟲之所以可怕,是因為它們懂得以量取勝。可是就我國而言,經過多年來防治能力的提升,如此大規模的蝗蟲似乎已經很久沒有出現了,可為什麼2020年開年,蝗災就成了舉國關注的大事?或許,是因為蝗蟲們的進軍版圖越來越大了。

從東非,到印巴

最初,蝗災於去年年底始於東非,持續三個月的東非暴雨為它們的大量繁殖提供了契機。2019年12月,肯亞、衣索比亞和索馬利亞均宣布遭遇數十年來最嚴重的蝗災。隨後,蝗蟲們又在坦尚尼亞、烏幹達東北部和南蘇丹等地大肆啃食,待這些地方的食物消耗殆盡後,又鋪天蓋地地向下一個目的地轉移。

聯合國糧農組織2020年1月發布的不同形態蝗蟲分布圖

2020年1月,蝗蟲們終於突破非洲,沿紅海向東,席捲葉門、沙烏地阿拉伯等地。當沙漠蝗越過波斯灣向伊朗進軍時,這場災難又再次升級。原本就規模龐大的非洲蝗蟲,夥同伊朗當地蝗蟲一起殺入巴基斯坦和印度西北部。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最新資料,一個普通大小的蝗群有多達4000萬隻蝗蟲,每天可移動150公裡,在蝗蟲季內可以吞噬掉足夠養活3400萬人一天的食物。正如此次蝗災,就已經嚴重威脅到了肯亞、巴基斯坦、印度等國的糧食安全。

據報導,肯亞已有約 105 萬畝土地受到影響;印度約555萬畝農田受害,損失超百億盧比。印度學者預測蝗災將造成印度糧食減產30%-50%;巴基斯坦官方表示,如任其發展,國家將會無糧可收。

僅兩個月的時間,蝗蟲們就已洗劫亞非多國。而後,甚至有消息稱,在離中國邊境不到1000公裡的巴基斯坦和印度交界處也發現了蝗蟲的身影。這個消息的傳來,不免讓正受新型肺炎疫情影響的我們又開始擔憂是否會雪上加霜。

農業股爆發

隨著蝗蟲入境消息的盛傳,在大多數民眾開始擔憂自己會不會因此斷糧時,農業股那邊卻十分熱鬧。

儘管農業板塊一直處於重要的位置,但是在二級市場上,相對於其他熱門板塊來說,農業股一直處於相對落後的狀態。直到蝗災的到來,這一切發生了變化。

由於蝗災可能會造成全球糧食供給短缺,進而糧食價格將被推高;此外,我國是全球第一大農藥生產國,對外出口比例達70%以上,如果農業受蝗災波及,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會對我國的農藥生產和出口帶來影響。在這樣的背景下,種業、農藥、化肥等股票都迎來了一波上漲。

據財聯社2月17日報導,受非洲蝗災影響,農藥概念股大幅上漲,截止2月17日收盤,農藥板塊指數大漲7.9%,板塊個股全部紅盤報收,其中湖南海利、中農立華等11隻農藥股漲停。

消息的可靠性存疑

看到這些信息不免感嘆,蝴蝶效應的確存在。一開始,遠在東非的蝗災看似和大多數人沒什麼直接關係,可短時間內,就讓多國深陷其中。即使官方消息都表示嚴重蝗災波及我國的可能性不大,卻還是引起了各界的「應急反應」。

其實對有可能影響市場經濟效益的事情,保持較高的敏感是很正常的。正因為大地量子在農業和期貨金融領域都有不少的客戶,所以在蝗災新聞還沒有漫天飛的時候,大地量子就開始密切關注這個事情了。

既然蝗蟲熱衷於啃食農作物,並且據說每次都能把農田吃的精光,那我們是不是可以通過遙感影像監測農田前後的變化,來判斷農田是否真的被蝗蟲毀壞呢?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2019年11月11日,數以百萬計的蝗蟲湧入巴基斯坦的喀拉蚩市。一直以來,大地量子就利用遙感+AI技術對全球大宗作物進行持續監測,為農業和金融期貨市場提供數據服務。而對於期貨市場,正確的快速反應往往是成敗的關鍵。災害發生後,期貨商需要知道精確的災害影響範圍。大地量子藉助衛星遙感等技術可以確定災害發生的範圍和此次災害是否影響了該農作物的種植區。所以當得知這個新聞後,大地量子則對當地進行了作物長勢數據的提取,得出以下結果。

大地量子:巴基斯坦喀拉蚩市周邊作物長勢監測圖

通過受災前後作物的長勢數據變化,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到作物是否遭到蝗蟲災害的破壞。從圖中來看,確實發現作物覆蓋區域(綠色部分)在減少,但也並不像傳言那樣被蝗蟲吃的精光。

直到今年年初,印度蝗災的消息又傳開了,這次我們選中的是印度古吉拉特邦的Miyal村。根據新聞報導,蝗蟲群於2019年12月27日到達該村。

大地量子:印度的古吉拉特邦miyal村

如果說上次監測到的巴基斯坦喀拉蚩市蝗災前後的作物長勢變化不算明顯,那這次對印度古吉拉特邦Miyal村的災情就更加溫和了。雖然新聞中的蝗蟲群鋪天蓋地,但從圖中來看,農作物受到的損傷倒是並沒有那麼嚴重。

而今天《印度時報》發聲了,目前蝗蟲只存在於一小塊地區,對農作物的威脅大幅減弱。拉賈斯坦邦蝗災防控組織負責人古加爾博士表示,目前除零星地區外,該邦災情已完全可控。

既然災情得到了控制,那之前我們提到的那些瘋狂暴漲的農藥股怎麼樣了?

據報導:受蝗災基本結束影響,農藥股開盤全線走弱諾普信大跌6.8%,安道麥A跌逾5%,長青股份、海利爾、雅本化學、中農立華等個股均跌超4%。

隨著時間的推移,當事件進度條拉到最後時,所有人都會知道蝗災得到了控制,並且只對部分區域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可是在最初,在大多數人都沉浸在壓抑的訊息中無法自拔時,如果不是基於科學的監測結果,或許人們會認為蝗災已經將這兩個國家所有的農田啃的顆粒無收了吧。

生活在信息爆炸時代的我們,一方面享受其中的便捷,一方面又很容易受到冗餘信息的幹擾,讓我們難辨其中真假利弊。好在我們也正生活在一個科技發達、用數據和事實說話的時代。

就像面對此次蝗災所造成的損失,大地量子能夠基於自己擅長的領域,站在市場和投資者的角度,通過對可能受到蝗災侵襲的區域進行監測,從而判斷蝗災對農業造成影響的程度,這對金融期貨市場和投資者來說,是很有價值的參考依據。

儘管在人類歷史長河中,始終沒有徹底擺脫蝗災危機,但身處現代社會的我們其實可以更好的利用已有的先進技術手段去科學的了解、把控、應對蝗災,至此,因蝗災而造成民不聊生的情形也會隨之發生改變。

為了更大範圍地更及時地了解疫情對個人的消費信心、家庭槓桿以及失業率的影響,撲克財經策劃了以下投票調研。歡迎撲克用戶隨手參與,也能共享投票結果。注意:完成本次投票僅需1分鐘。

相關焦點

  • 蝗蟲止步!
    蝗蟲,最具殺傷力的遷徙害蟲之一,已經威脅非洲、中東和亞洲農業數世紀。如今,它再次捲土重來。而最近,蝗災成為了除疫情之外的另一焦點。此次蝗災於去年年底在東非醞釀興起,為東非地區數十年來最嚴重的蝗蟲災情。然而,千億隻蝗蟲並沒有考慮停下前進的腳步,隨後,它們又飛躍至伊朗、巴基斯坦、印度等西南亞國家,讓各國的農業籠罩在恐慌之下。
  • 非洲的蝗蟲效應會不會造成糧食危機
    最近關於蝗蟲的消息越來越多,一開始蝗蟲災是遠在非洲,當我看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並不覺得驚訝,反正非洲離我們那麼遠,應該不會有什麼事。但最近又看到消息說蝗蟲已經飛到了印度,離中國僅一步之遙,這樣就不得不重視起。
  • 別只看中國新冠疫情,波及全球的蝴蝶效應你知道嗎?
    1,歐洲哥白尼大氣監測服務發表數據:澳大利亞已經向大氣排放約4億噸二氧化碳。04 恐怖蝗災襲擊東非恐怖蝗災正在襲擊東非,造成這一災難的原因是氣候變化。乾旱的氣候,為蝗蟲的繁殖提供了溫床。在東非一些國家,大面積的蝗蟲鋪天蓋地呼嘯而來。
  • 蝴蝶效應真實存在嗎?量子蝴蝶效應更令人困惑
    北京時間8月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2004年好萊塢電影《蝴蝶效應》是一部非常有意思的電影,人類認為蝴蝶效應具有神奇的效果,小規模的事件可以產生巨大、不可預見的後果,甚至導致戰爭、核災難等……事實上,蝴蝶效應僅是一個氣象術語,源於半個世紀前,它實際是什麼對於多數人是很難理解的,我們來看看物理學家、大氣科學家和心理學家,他們如何分析蝴蝶效應的真實作用及意義。
  • 「蝴蝶效應」是如何被誤解的?
    這句話很形象,以至於現在很多人一想到蝴蝶效應就能想出很多典故,比如有人認為砸中牛頓的那個蘋果就是扇動近代科學起步的蝴蝶,有人認為一顆鐵釘的缺失導致了英格蘭國王理查三世的戰敗。中國古代很多諺語也被披上「蝴蝶效應」的外衣,比如:防微杜漸、風起於青萍之末。另外,再說一個暴露大家年齡的短片:《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憑名字就很容易看出蝴蝶效應的印記。
  • 蝴蝶效應真實存在嗎?
    2004年好萊塢電影《蝴蝶效應》是一部非常有意思的電影,人類認為蝴蝶效應具有神奇的效果,小規模的事件可以產生巨大、不可預見的後果,甚至導致戰爭、核災難等……事實上,蝴蝶效應僅是一個氣象術語,源於半個世紀前,它實際是什麼對於多數人是很難理解的,我們來看看物理學家、大氣科學家和心理學家,他們如何分析蝴蝶效應的真實作用及意義
  • 什麼是蝴蝶效應,蝴蝶效應是什麼意思?
    蝴蝶效應是什麼意思蝴蝶效應(The Butterfly Effect)是指在一個動力系統中,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系統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
  • 古代文壇上的「蝴蝶效應」
    「蝴蝶效應」一詞大意為,一個不甚經意的舉動,在未來產生了重要的結果。其實「蝴蝶效應」會時常出現在我們身邊,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在我國古代的文學史上,也曾經出過很多有名的「蝴蝶效應」,更神奇的是,這個效應成就了很多人物,讓他們以另一種形式千古留名。
  • 人類為什麼不能讓蝗蟲滅絕?為什麼小小蟲子能帶來巨大災難?
    雖然蝗蟲災在世界各地及歷史上頻繁發生,但沒見過蝗蟲災場面的人是無法想像那種震撼人心的場面,有人說蝗蟲災爆發時的場面太過壯觀,太過讓人感到驚恐不安,鋪天蓋地的蝗蟲猶如漫天刮過的風暴,風暴過後地平線上的綠色就看不到了,把蝗蟲風暴比作是"植物收割機"再恰當不過了。可以想像我們農民的莊稼地一旦被鋪天蓋地的蝗蟲洗劫一空,這一季的糧食就顆粒無收了!
  • 《九回時間旅行》:蝴蝶效應的因果輪迴
    在宋神編的手下,這部時空穿越的故事自然是曲折離奇,如若是沒有看過諸如《蝴蝶效應》此類電影,定會震驚於該劇的精巧結構和奇思妙想。不過關於時空穿越的話題,對於我這種見多識廣的高級玩家而言,該劇仍然沒有跳脫出我在之前一篇文章《歷史可以改變嗎?那些時空穿梭的電影》中總結出的三種穿越模式,即死循環、蝴蝶效應和平行世界。《九回》明顯使用的是第二種模式——蝴蝶效應。
  • 專家稱,有史以來最大的蝗蟲群高度機動,可能在非洲造成大災難
    專家說,有史以來最大的蝗蟲群可能在整個非洲引起大災難,因為許多國家正在與冠狀病毒作鬥爭。根據聯合國的數據,最近幾個月在非洲大陸發現的一些蝗蟲群是有記錄以來最大的群。在一些非洲國家已經發現了沙漠蝗蟲,這些國家已經近80年沒有發生過這種蟲害了,據說第二波即將到來。
  • 這種昆蟲比蝗蟲狠,在美國是場災難,在中國是盤菜
    我們今天要說的這種昆蟲比蝗蟲有過之而無不及,它們狠起來連自己都怕。這種昆蟲看起來有點像蟋蟀,其實是一種螽斯,叫摩門蟋蟀,也叫摩門螽斯,俗稱「蟈蟈」。2003年,美國西部發生了一場最為嚴重的摩門螽斯災難。行走在路上,一腳能踩死10隻摩門螽斯,公路上的摩門螽斯屍體堆積如山,血汙滿地,被碾壓過的屍體結成塊狀,汽車駛過都會打滑,導致被迫改道而行。
  • 真正的「蝴蝶效應」和真的好看的《蝴蝶效應》
    後來洛倫茲正式發表演說,用蝴蝶煽動翅膀可以引起颶風的描述,說明一個微小的初始條件變化可能導致一連串逐漸放大的結果。一再表示複雜系統演化中對初始條件的極端敏感,一再表示複雜系統演化中對初始條件的極端敏感,這就是蝴蝶效應。
  • 什麼叫做蝴蝶效應?股市中蝴蝶效應是什麼意思?
    什麼是蝴蝶效應?蝴蝶效應(ButterflyEffect)是指在一個動力系統中,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系統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這是一種混沌現象。那麼股市中效應是什麼意思?股市中蝴蝶效應是什麼意思美國氣象學家愛德華·羅倫茲(EdwardLorenz)1963年在一篇提交紐約科學院的論文中分析了這個效應。「一個氣象學家提及,如果這個理論被證明正確,一個海鷗扇動翅膀足以永遠改變天氣變化。」
  • 「蝴蝶效應」是什麼?
    生活中我們總聽到「蝴蝶效應」這個詞,那「蝴蝶效應」是什麼呢?蝴蝶效應指在長時間和大範圍內,微小的空氣系統變化可能導致連鎖反應,並最終導致其他系統產生極大變化。在上世紀60年代,美國著名氣象學家愛德華▪洛倫茲提出了蝴蝶效應這個概念,他通過電腦進行「天氣預報」的模擬,發現如果將輸入的數據進行微調,得出的計算結果差別會非常大。這個概念被形象的表述為: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發生的原因可能是一個月前一隻蝴蝶在巴西輕輕拍打翅膀。「蝴蝶效應」這個名稱也就此誕生。
  • 用哲學解析蝴蝶效應,這三條,將讓你受益一生
    一隻蝴蝶在巴西扇動翅膀,有可能會在美國德克薩斯引起一場龍捲風。——蝴蝶效應或許你聽說過蝴蝶效應,但你真的深入分析過這句話的道理嗎?你也許知道蝴蝶扇動翅膀產生的連鎖反應最終導致天氣系統變化而引起的,但這只是表面的含義,深入分析,你會收穫許多新知識。
  • 解讀「蝴蝶效應」
    相信提起「蝴蝶效應」每個人都不會那麼陌生,多多少少有些認知。但你明白其中真正的含義嗎?下面我為大家解讀一下。對於這個效應最常見的闡述是:「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周以後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
  • 金融危機中的「蝴蝶效應」是如何形成的?
    文 | 京畿部長說起「蝴蝶效應」,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這個名詞最早是由一位氣象學家創立,而在現如今它已經不單單被用來解釋氣象問題,還貫穿在經濟、社會的各個領域。在全球化的今天,世界聯結成一體,事實上已經沒有了所謂的孤島,世界各國都存在著千絲萬縷的經濟聯繫,處於一個相互關聯且極其複雜的系統中,一個微小的初始事件,就很有可能引起系統性的整體災難。▲圖源/Pexels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爆發,其「蝴蝶效應」引起全球金融市場劇烈震蕩。
  • 蝗蟲來了
    童年時候可以抓著玩兒的蚱蜢,怎麼就變成了烏壓壓的一片蝗蟲?被網友們調侃可以炸著吃、串著吃、吃一串想兩串的蚱蜢,究竟又為何會釀成蝗災?災難之際,總有人痛定思痛,肩負著使命前行。降雨促使了原本乾枯沙漠中的植被生長,蔥鬱的枝葉引來了大批蝗蟲在此大快朵頤。然而,當雨水退去,強烈的陽光照射又再次曝曬大地,使得原本綠油油的植物再次進入到了乾枯的狀態。而這些聚集的蝗蟲為了生存,不得不飛往少數仍有可食植被的地方,不斷成倍翻番的群聚效應奏響了災難到來的序曲。這些群聚的蝗蟲堪比「超生遊擊隊」。
  • 蝴蝶效應!
    蝴蝶效應!蝴蝶由於你的一個噴嚏,使氣流發生強運動,通過氣流之間力的作用,最終使美國的一朵雲達到了降水的條件,由於你的一個噴嚏,使美國降了一場雨!而沒有你的噴嚏,那個雲的運動也是一定的,降水就不可能了。下雨所謂蝴蝶效應,其實也是這個道理,蝴蝶在太平洋那邊扇了下翅膀,另一邊可能因此颳起颱風。颱風1颱風2蝴蝶效應電影《蝴蝶效應》是一部由埃裡克·布雷斯、J·麥凱伊·格魯伯執導,艾什頓·庫徹、艾米·斯馬特、約翰·派屈克·阿梅多利、傑斯·詹姆斯等主演的科幻驚悚電影,於2004年1月23日在美國正式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