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彎曲、懸浮的新材料 可能堅固到可以製造太陽帆

2020-12-05 天文在線

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新材料,它輕到不會壓彎樹葉,而且也可能堅固到可以幫助衛星發射到太空的最遠端。噢,它還是漂浮著的。

而且這也不是這種新材料的全部用途。事實上,未來的牽引車、抗癌物、救援行動的微型領路機器人也的確有可能由這種未來紙板製成。

或者說得更具體一些,未來的微型機器人可以用一種氧化鋁「納米紙板」製造,它的重量不到千分之一克,但足夠堅固,可以彎曲而不斷裂。這是一種很好的隔熱材料,也就是說它在極端溫度下也能很好地隔熱。

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將「納米板」放在鳶尾的葉子上

這種極佳新材料的關鍵是它類似三明治的形狀,相關研究人員稱,這種形狀使它的強度是完全實心材料的一萬倍。該小組在一期《自然通訊》上發表了他們的發現。

「如果施加足夠的壓力,你就能大幅彎曲瓦楞紙板,但它會折斷;被折過的地方會產生永久的摺痕。」領導這項研究的賓夕法尼亞大學機械工程教授伊戈爾·巴加廷如是說。「這就是我們的納米紙板的驚人之處;就算你彎曲它,它也會像什麼都沒發生一樣恢復原狀。這在宏觀層面上沒有先例。」

研究人員說,因為他們發現的這種納米材料非常堅固和輕便,所以可以被應用在很多地方,從小的層面——例如為成群的鳥狀微型機器人的翅膀提供材料——到航空航天領域更大的應用,例如開發輕型風帆。

顯微鏡下近距離觀察納米紙板

輕型風帆給人類提供了一種可能性,它使人類或許能更好地探索外太空的最遠處而不必擔心能源限制。它們不用風推動海上船隻,而是通過捕捉太陽發出的微小光子來推動宇宙飛船或衛星,除此之外,它們基本上就像給船隻提供動力的帆。

「另一個潛在的應用是星熱光帆,設想在幾十年內以高達20%的光速飛行到比鄰星b,」 作者在論文中寫道:「一些關鍵材料的要求包括質量密度低於0.1g m-2(相當於船帆厚度的約100 nm),能夠承受高溫,以及足夠的抗彎剛度來控制形狀(從而控制推進方向)。」

研究人員還概述了其他應用,包括隔熱和能量轉換。當你加熱它時,這種材料也會懸浮起來,這也可能是有用的,儘管研究人員似乎還不太確定具體如何應用。接下來,他們計劃進一步調查這種新型納米紙板的許多可能用例中哪一個最有希望。

相關知識

太陽帆(也稱為光帆,特別是它使用來自於太陽以外的光源時)是使用巨大的薄膜鏡片,以太陽的輻射壓做為太空船推進力的一種計劃。輻射壓非常小,但不同於火箭的是,太陽帆不需要燃料。推進力雖然很小,但是只要太陽繼續照耀著,太陽帆就能繼續運作。

圖解:太陽帆的構想圖。

太陽能集熱器、溫度控制面板和陽光下的樹蔭都可以視為特殊的太陽帆,太陽帆可以幫助在軌道上的太空船調整飛行姿態或是對軌道做少量的修正而無須耗費燃料,而用別的方法都必須消耗燃料才能操縱或控制飛行姿態。已經有一些小規模的,為特定目的建造的太陽帆被嘗試過。一些無人太空船,像先鋒10號,曾經成功的以這些技術延長了產品使用的期限。

太陽帆的科學性已經有良好的證明,但是處理大型太陽帆的技術仍未成熟,使得任務規劃者不願意貿然的投資下數以百萬計的預算去開發太陽帆的操控結構。這種輕忽的心態使一些熱心的民間機構試圖私下發展,例如宇宙1號的計劃。

太陽帆的觀念是17世紀德國的天文學家約翰內斯·克卜勒最早提出的 ,在1920年代後期,弗裡德裡希·燦德爾經過近十年的淬練才再度提出此一觀念。

參考資料

1.Wikipedia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inverse-James Dennin-大野今日子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中國發現新型太陽帆材料 推力可提高1000倍
    電影《阿凡達》中,人類飛抵4光年外的比鄰星所使用的巨大宇宙飛船採用了16平方公裡的巨大太陽帆作為動力,最近中國科學家發現的一種新型材料或許能將這個面積降低1000倍。據悉,天津南開大學教授陳永勝、田建國的聯合科研團隊發現的一種石墨烯材料具備「光動」飛行能力,單位面積材料產生的推力是傳統光壓推動的1000倍。
  • 什麼是太陽帆,太空太陽能電站給人類會帶來哪些好處!
    俄羅斯這面太陽帆的試驗成功,標誌著人類將可以使用太陽帆,使漫漫長夜達半年之久的北極結束黑暗的歷史,並可以用它為城市、大工地或者某些發生嚴重自然災害的地區夜間照明,不僅節約電力而且使得各項生產和救援活動得以順利進行,因而可以為人類創造出巨大的經濟效益。
  • 光壓和太陽帆
    再使光射到塗黑的小翼b上。比較兩種情況下懸掛體轉動的大小,列別捷夫測得,塗黑表面所受的光壓力比反射表面所受的光壓力小一半,與理論完全符合。 彗星經過太陽附近尾部發生彎曲,就是受到太陽光壓的緣故.3 太陽帆太空飛行器 莫斯科時間2001年7月20日4時31分,俄羅斯成功地發射了「宇宙1號」太空飛行器,該太空飛行器是世界上首次使用太陽帆作為動力裝置的太空飛行器。 太陽帆太空飛行器是一種利用太陽光的壓力進行太空飛行的太空飛行器。
  • 耗資400萬美元打造 太陽帆飛船今日首航(圖)
    光子提供航天新動力,「宇宙一號」理論速度將超所有人類飛行器  科學家認為,太陽帆飛船可能是人類星際旅行的惟一希望,它無須火箭燃料,只要有陽光存在的地方,它都會不斷獲得動力加速飛行。帆板就像直升機翼片一樣,可以通過調整來改變飛行方向和速度。從理論上來說,當太陽光照射到帆板上後,帆板將反射出光子,而光子也會對太陽帆產生反作用力,推動零重力的太陽帆前行。因此,太陽帆的直徑越大,獲得的壓力也越大,速度也將越快。  「冷戰技術」送飛船上太空  今年以來,「宇宙一號」的發射日期被一再推遲,從最初的3月推遲到4月,再到5月底。
  • 碳泡沫探測器是實現星際飛行的一種選擇嗎?
    若想讓太空梭飛到半人馬座α星,那這個問題就會呈指數級的影響。科學家研究認為,光帆可能是可行的方案,在人的有生之年來推動探測器到其它星系。儘管光帆產生的力很微弱,但大量的實驗表面,如果有足夠大的鏡子來轉化光的壓力,並且飛船足夠輕的話,太陽帆確實可以依靠太陽光來驅動前進。預算1億美元的突破攝星計劃,啟動於2016年。它的目標是發射一群晶片大小的飛船到半人馬座α星。
  • 我國首次完成太陽帆太空試驗
    這是我國首次完成太陽帆太空在軌關鍵技術試驗,在太陽帆研發領域取得重大突破,邁向國際先進水平。一級展開釋放將太陽帆帆體從衛星平臺中推出並翻轉90度;二級展開機構採用主動驅動伸出四根雙穩態帆桁,逐漸展開帆膜形成光帆,帆膜展開尺寸約為0.6平方米。
  • 利用磁鐵進行3D列印,研究人員的新技術:可生出更堅固的材料嗎?
    來自佛羅裡達州立大學高性能材料研究所和佛羅裡達州立大學工程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並研究了一種新的3D列印技術,這種技術可以生產出更堅固的材料,可以用於各種工程應用。藉助改進的機械性能,您可以根據特定應用的需求為各種應用創建解決方案。」3D列印是一種相對較新的製造技術。由於可以使用不同類型的列印技術和不同的材料,這項技術得到了顯著的發展。各種各樣的物品已經被3D列印出來,包括樂器、房屋、醫療設備和製造所需的零部件。
  • 俄專家正在研發可快速抵達遙遠太空的太陽帆飛船
    人民網訊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0月21日報導,俄羅斯薩馬拉大學新聞中心發布消息稱,薩馬拉專家正在研究能夠超越最快探測器並抵達遙遠太空的太陽帆飛船。研究參與者、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紐約市立大學理論物理研究中心主任羅曼·克澤拉什維利(Roman Kezerashvili)教授表示,新太陽帆飛船與以往不同,將採用圓形充氣結構,在無需增加推進器的情況下也可噴射加速。「我們的裝置就像一個『麵包圈』,中間部分被薄板封住。
  • 我國首次完成太陽帆關鍵試驗,美國人:或是太空探索下一個領導者
    但是有一個方式具有很大的前景,那就是利用太陽光壓進行航行的太空飛行器---太陽帆。最近,我國在這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我們正在研究的太陽帆材料或將讓我們遙遙領先。同時這也是我國首次完成太陽帆在軌關鍵技術試驗,為後續的太陽帆積累了經驗。太陽是永不枯竭的能源,由於太空中運行的太空飛行器處於失重狀態又沒有空氣阻力,所以輕微的太陽的光壓就能讓它加速。太陽帆靠的就是光帆,這種輕薄的薄膜非常堅硬,表面上覆蓋著反射物質,反光性質非常好。光帆反射出光壓產生反作用力,這樣就能推動飛船飛行。
  • 科普:未來可能解決能源問題的兩種裝置,「戴森球」和「太陽帆」
    戴森球是一個蛋殼包圍像太陽一樣的恆星,來吸收恆星釋放的能量,這樣它所吸收的能量就可以在以後用於任何事情上。,而且由於重力的作用,當天體圍繞一個物體時,是有很大的機率會發生碰撞,而且目前沒有任何東西可以避免它和太陽相碰撞,這將是銀河系的大災難我想這可能是最主要的原因。
  • 太陽帆驗證成功!首個地球軌道上受控運行的太陽帆飛行器誕生
    太陽帆驗證成功!首個地球軌道上受控運行的太陽帆飛行器誕生 經過數年的電腦模擬及多次地面測試,美國行星學會的「光帆2號」飛行器近日終於在太空成功驗證了太陽帆技術,僅利用太陽光的光子動量作為動力就抬升了軌道高度,成為首個在地球軌道上受控運行的太陽帆飛行器。
  • 想要最快的太陽帆?那就先把它扔到太陽去吧!
    根據Bailer-Jones(貝勒·瓊斯)所說,另一個可能的解決方法是利用奧伯特效應創造一個光帆。他解釋道:「奧伯特效應原理是當你在所運行的軌道上相對於所圍繞的天體是最快速度時,天體就可以成為助推,同理可適用於太陽,像潛水員一樣貼近並利用使其成為助推。在自身軌道上距離太陽越近,你就可以運行越快。所以利用奧伯特效應需要儘可能的接近太陽。」
  • 從愛因斯坦到NASA:人類超越光速會發生什麼?或許不可能實現
    它就是利用一大塊鍍金材料接收太陽風的光壓,因為太陽發出的光類似于波,它也是一種微小的固體粒子,即光子。就像在大海中翻船使用的海風吹動風帆一樣,當光子撞到光滑的表面上時,就會反彈回來並且給撞擊物體以相應的作用力。但是單個光子所產生的推力極其微小,在地球到太陽的距離之間,光在一平方米太陽帆上所產生的推力也只有0.9達因,甚至還不到一隻螞蟻的重量,因此這個太陽帆就要造得非常大。
  • 利用太陽風質子驅動 「電動帆」宇宙飛船推進技術開始測試
    【每日科技網】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日前開始對具有革新性的「電動帆」宇宙飛船推進系統方案進行測試。這種推進系統可利用太陽風使飛船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行星際航行,並能降低其對燃料的依賴。
  • 神奇的量子懸浮,未來人類有可能製造《阿凡達》中的懸浮山嗎?
    所謂量子磁懸浮,其實只是磁懸浮實驗中,通過改變超導體的物理尺寸而出現的一種奇妙現象。當超導體靠近磁體到它們倆之間的排斥力等於地球對超導體的重力時,超導體就在磁體上方懸浮了。量子懸浮的力量可以使所有物體漂浮,「量子懸浮技術」可以創造懸浮城市,使城市更加立體化。
  • 根據光壓現象製造的雷射帆,可以進行星際旅行嗎?
    從根本上說,凡是以波的形式進行傳播的光,聲等都會有能量傳遞的現象存在(例如雷射武器和聲波懸浮),也就是說,會產生一定的推力(壓力)。記得有一個晚上,被屋裡的日光燈晃得睡不著覺,就問在燈下苦讀的哥哥:「日光燈發出的壓力是不是會讓人睡不著覺呢?」記得哥哥說:「不要胡思亂想了,那樣的壓力小到可以忽略的!」
  • 光子撞擊提供推力,最大速度24萬千米/小時,太陽帆如何工作
    太陽帆的定義及材料太陽帆是一面非常大的反射陽光的鏡子。當光子撞擊太陽帆並彈開時,它們將動量傳遞給太陽帆提供推力。因為太陽光中有大量的光子,而且它們不斷地撞擊太陽帆,所以有一個恆定的壓力(單位面積上的力)施加在船帆上,從而使太空飛行器產生恆定的加速度。
  • 人類已知的最堅固的材料
    可能大部分人首先會想到的就是鋼鐵和鑽石,而在某種不同程度上來說,鑽石確實是人類已知的最堅固物體之一,但是在科技發展的近十幾年裡,人類已知的最堅固材料可遠遠不止這些,今天就讓我們來簡單盤點一下吧,強度為10,也是國際測量標準的最高等級,所以直到現在,如果想要切割鑽石的話,就必須用相同的材料切割,並且使用鑽石當切割材料,還可以無損割斷玻璃等物質
  • 人類又將一顆太陽帆衛星送上太空,它的意義是什麼?
    它的創始人 Carl Sagan 希望找到一種低成本的太空探索方案,而「太陽帆」則被認為是一種可行的設計。另一個有類似構想的是霍金,他生前曾聯合以色列投資人 Yuri Milner 提出了「Breakthrough Starshot」計劃,同樣希望靠無數個小型光帆船來完成遠距離的太空任務。
  • 製造一個鋼圈,把地球赤道圍起來,這個鋼圈能否自然懸浮於空中?
    地球表面任何位置所受的引力方向都是指向地球中心的,那麼如果我們製造一個鋼圈,鋼圈的周長比赤道長一些,讓這個鋼圈環繞赤道,那麼在這個鋼圈完工之後,它是不是就能夠自然懸浮於空中呢?當然,這個問題也並不是不可以解決,我們可以本著勇往直前的信念,遇到山川就鑽孔,強行製造一個環繞地球的圓環。而在製造的過程中還要考慮很多其它的因素,比如大氣環境啊,潮汐影響啊,這些都要經過縝密的計算。在製造這個鋼圈的過程中,有些問題是可以解決的,而有些問題則是無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