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隨著年齡的增長,到了一定年紀後,身體的各項機能會逐漸退化,身體會逐漸衰老。有的朋友發現,家中的老人年輕的時候,身材是非常高大的,但是年紀大了以後,看起來矮了許多,這是怎麼回事呢?其實影響身高的因素是非常多的,年齡只是其中之一,不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為什麼很多人年紀大了,身高都會出現縮水?人老了以後就一定會變矮嗎?
人體的身高與基因遺傳有很大的關係,一般來說如果父母的身材比較高大,那麼生出來的孩子也會比較高。人在青春期的時候,身體的生長發育速度會出現明顯的提高,但是一般過了25歲以後,人體的身高基本就已經定型了,不會再繼續長高了。
很多年紀大的老人,身高會出現變矮的情況,其實與日常的習慣有一定的關係。不少老人在平時,不注意保持正確的站姿和坐姿,時間長了脊椎長期受到壓迫,人體就會出現駝背的情況。有的人在長期久坐後,腰椎間盤受損,也會影響身高。
此外,很多人年紀大了以後,體內的鈣元素容易流失,身體會出現骨質疏鬆的情況,這個時候若是沒有注意及時補充體內的鈣元素,身體的骨骼密度就會發生改變,人體的身高就可能會出現縮水的情況,那麼人老了以後,就一定會變矮嗎?
其實並不是人老了以後就一定會變矮,有很多人在日常會注意,保持挺拔的站姿和坐姿,在久坐以後適當起身運動一下,來保護腰椎間盤,這樣人體的脊椎也會更加健康,不容易出現變矮的情況。那麼哪些因素會對人體的身高造成影響呢?
身體內的營養:很多人都知道,青少年在長身體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保持營養均衡。若是人體缺乏鈣元素,骨骼的發育就會受到影響,人體就可能會出現身材矮小的情況。很多人的小腿部還經常會抽筋、疼痛。相關研究顯示,胺基酸能夠促進人體蛋白質合成,從而促進全身的器官和組織的發育,想要骨骼發育的健全,日常要注意多補充體內的蛋白質,比如多吃魚肉、牛奶、瘦肉、雞蛋等。
睡眠質量:有學者在研究人類身高的時候發現,人體在熟睡中骨骼生長的速度是比較快的,夜晚睡眠的時候,身體內分泌的生長激素會大大增加,能夠促進人體骨骼的生長,同時穩固骨骼的質量。因此想要保持良好的身高體型,在年輕的時候就要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特別是對於長身體的青少年來說,每天睡覺的時間不應低於8小時,這樣更有利於骨骼的健康。
每天的活動量:經常鍛鍊的人,身體內的生長激素會分泌的比較旺盛,能夠很好的鍛鍊身體內的肌肉骨骼,更好的促進骨骼的增長。在青少年時期,如果能夠多做一些引體向上、跳繩等運動,就能夠很好的促進骨骼的生長。但是在長身體時期的孩子,不適合做負重的運動,比如舉重、鉛球等,這樣可能會影響身體的發育。
人到了一定年齡後,身體容易出現骨質疏鬆的情況,腰椎的脊椎長期受到壓迫,人體還容易出現駝背的情況,因此很多人年紀大了以後,身體會出現變矮的情況,但其實影響身高的因素主要有父母基因遺傳、身體內的營養元素、睡眠質量、每天的活動量等,特別是對於長身體時期的青少年來說,要堅持進行運動,保持營養均衡,更有利於骨骼的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