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你爸,真酒都有一定放射性,勾兌的假酒才沒有

2020-12-05 中科院物理所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把科學帶回家」(ID:steamforkids)

真酒,也就是用穀物、葡萄或者水果釀造的酒,都具有一定微弱的放射性,而用合成酒精勾兌的假酒卻沒有。利用真假酒的輻射性差異,就可以鑑定酒的真假了。另外,二戰後的一段時期裡生產的酒還能輻射伽馬射線。

當然,所有活著的生物因為相同的原理都具有輕微放射性。不必因此害怕真酒。

作者 七君

你知道嗎?每750毫升真酒每分鐘會發生400次放射性衰變。

這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物理學教授 Richard Muller 的計算。他說,用穀物、葡萄或者水果釀造的酒都具有這種(微量的)放射性。

但是假酒卻沒有這種輻射性,因為假酒是勾兌的,也就是說是用石油產品製造出來的酒精做的(酒精是乙醇)。一些黑心假酒商甚至會用石油產品製造的甲醇充當乙醇。

雖然這些假酒所含的酒精和真酒中的酒精的分子式沒有任何差別,但是它們所含的碳元素略有不同,而這就是它們放射性差異的來源。

只要活著你就有放射性

是這樣的,真酒的酒精來自最近採收的植物。植物從大氣中吸收二氧化碳,而大氣因為經常接受宇宙射線的照射,因此有時大氣中的氮原子會變成碳14。

在大氣中,每萬億個碳原子裡有1個是碳14。雖然聽起來碳14挺罕見的,但是只要動植物還活著,它們的身體就會吸收和累積來自大氣的碳14。植物靠光合作用獲得大氣裡的碳14,動物靠吃植物或其他動物獲得碳14。但是它們死亡以後,碳(包括碳14)當然不會增加了。

碳14是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它們會隨時間逐漸消失。它們消失的時候,實際上發生了貝塔衰變,變成氮、電子和反中微子。所以死了不久的生物,以及活著的生物,都具有一定的放射性。

碳14的貝塔衰變過程釋放出氮、電子和反中微子。

這就是真酒帶有放射性的本質原因了。

根據死亡生物的放射性,就可以計算它們的碳14含量,進而推斷它們生活的年代。考古學常用的放射性碳定年法,或者說碳14定年法,用的就是這個原理。對於食品來說,用基於碳14的 ASTM D6866 測試也可以鑑定其中來自生物的成分的含量。

檢測酒裡的酒精來自石油,還是來自植物的測試叫做 ASTM D6866。ASTM D6866是ASTM 國際標準組織(前身為美國材料試驗協會)制定的標準測試方法,它的原理就是利用碳14的放射性來鑑定樣本中生物基的含量。

但是,死了太久的生物,它們體內的碳14就差不多都衰變完了,就不再具有放射性。這是因為,碳14的半衰期只有5730年,也就是說,每過5730年,就有一半的碳14消失。

就拿石油來說,石油的本體是百萬年前的古生物,它們體內的碳當然也來自大氣,它們活著的時候原本也含有碳14。

但是在幾百萬年後,留在石油裡的碳14還剩多少了呢?按照碳14的半衰期,一萬年後,只剩25%,兩萬年後,只剩6%,四萬年後就只剩0.002%了,更何況百萬年之後呢。

可想而知,石油裡的碳14少到幾乎無法檢測。也是因為這個原因,碳14定年法能測定的動植物生存時期一般也是在5萬年以內。

工業酒精通常是用乙烯通過水化法製造的,而乙烯來自石油,所以,用工業酒精勾兌的假酒沒有放射性。

乙烯能催熟水果,同時也是衡量一個國家石油化工水平的標誌。

特殊年代的酒帶有特殊的輻射

當然,有一些假酒,指的並不是用工業酒精勾兌的酒,而是冒充陳釀的新酒。而冒充陳釀的假酒卻有個特徵:能輻射伽馬射線。

法國波爾多大學的物理學家 Philippe Hubert 就是鑑定假冒年份的紅酒的專家。

法國波爾多大學的物理學家 Philippe Hubert 擅長利用核物理鑑定酒的年份。

@ C J Walker/Courtesy of William Koch

這不是說 Hubert 是品酒專家,他鑑酒的方式和他的專業息息相關:「我們鑑酒靠的是酒的放射性。很多人把酒拿過來,讓我們來鑑定它是不是真的。」

Hubert 首先把紅酒放到檢測儀裡,蓋上能阻擋射線的鉛制擋板,接著開始記錄紅酒發出的伽馬射線。

伽馬射線可以穿透玻璃酒瓶,因此不需要開瓶就能驗。根據紅酒輻射出的伽馬射線,就可以鑑定紅酒裝瓶的時間了。

按照生產年份,波爾多紅酒的銫137的放射性(毫貝克勒爾/升)曲線。該曲線被用於鑑定紅酒的真假。

@CENBG

伽馬射線為什麼能鑑定酒的時間?

這是因為,如果紅酒(或任何釀造酒)能輻射出伽馬射線,這就說明裡面含有銫137這种放射性同位素,因為銫137能衰變為鋇137m,而鋇137m衰變時會釋放出伽馬射線。殺腫瘤的那種伽瑪刀,用的就是伽馬射線。

銫137是一種主要由核裂變產生的放射性的物質,是鈾235裂變產生的。在人類研發出核彈之前,地球上並沒有銫137這個元素,而現在地球上的環境裡的微量銫137幾乎都是20世紀40-60年代間的核試驗或核事故產生的。

二戰時的原子彈,美國和蘇聯的冷戰,1986年的車諾比核事故都會向大氣釋放銫137。隨著核沉降物的沉澱,銫137遍布全球。

銫137飄落在葡萄上和種植葡萄的土地上,被葡萄吸收,最後又被製成了酒,所以40年代後製造的葡萄酒都能釋放出伽馬射線。

當然,不僅紅酒會有伽馬輻射,我們的衣服、食物、身體都因為核沉降物而含有微量的銫137。

換句話說,因為銫137這個來自20世紀後半頁的人造物,70年以內的陳釀都有可能輻射伽馬射線,而40年代前裝瓶的紅酒裡不可能出現銫137這种放射性物質。因此,80年以上的古董級拉菲什麼的不可能含有銫137,自然也不會輻射出伽馬射線了。

18世紀的古董級拉菲被儲存在波爾多拉菲·羅斯柴爾德酒莊裡。

@Adam Woolfitt/Corbis

看到這裡很多愛喝酒的人可能要嚇尿了。怎麼紅酒還會往外射伽馬射線,喝了這麼多酒,難道一直在接受伽馬射線輻射嗎?

別怕,實際上40年代以後生產的酒的輻射性很弱,這是因為銫137的半衰期是30年,也就是每過30年,一瓶酒裡的銫137就減少一半。因此90年代生產的酒,現在的銫137含量接近0,大約每瓶紅酒的輻射只有0.01-1貝克勒爾(Bq),很難檢測出了。

假冒年代的酒的輻射性如此之弱,弱到為了防止環境中的伽馬射線影響檢測,Hubert 的酒鑑定的實驗室被設置在地下1千米的地方。而且屏蔽酒樣本的鉛也是古羅馬時代,公元元年不久後熔制的鉛,這樣裡面的放射性幹擾物也少。

法國波爾多原子能研究中心(CENBG)的科學家正在鑑定紅酒的年份。

@Regis Duvignau/Reuters /Landov

光有這樣的檢測條件還不夠。像這樣高端的酒年代鑑定技術出現在90年代,因為檢測銫137的技術主要是依靠那時剛剛被發明的鍺半導體檢測儀。沒有這種敏感的檢測設備,40年代後的真酒裡的微量銫137是沒法檢測的。

總之看完今天的故事我們明白,活著的生物就具有放射性。

如果害怕碳14的輻射,最好晚上不要找人一起睡,因為和一個活人一起睡一年,獲得的輻射量為10微希沃特,相當於吃了10根香蕉(香蕉含有天然放射性元素鉀40)。

在8人宿舍裡,每天大家緊緊抱成一團一起睡大通鋪的同學一年後受到的輻射量相當於不知不覺被人餵了70根大香蕉。

對了,一個人在一天之內吃掉1千萬根香蕉的話會死於輻射(一根香蕉的輻射量為1微希沃特,致死輻射量是10希沃特/天),小朋友在家不要模仿哦。

無標註圖片來自網絡。

參考資料儲存於石墨:

https://shimo.im/docs/RpVG3chGtXTKJKG9/

來源:把科學帶回家

編輯:Quanta Yuan

相關焦點

  • 苦味偏重的白酒都是假酒、酒精酒?其實純糧酒更容易發苦!
    白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和水,約佔總重量的98%,剩下的2%的各種風味物質才是形成白酒獨特風格的關鍵。故雖說酒精本身給人的感受是甜的,但是白酒卻不僅僅只有甜味,還有著「酸、苦、辣、澀」等味道。但優質的白酒應該是五味協調的,如苦味,適量的苦味是可以增加白酒的陳厚感的,但過苦會十分影響口感的。
  • 廈門假酒販子落網 240瓶馬爹利只有瓶子是真的
    廈門網-廈門日報訊(文/圖 記者 程午鵬 通訊員 林舒)真瓶子、假蓋子,200多瓶假洋酒趁著春節前的銷售高峰,差點混入廈門的市場。昨日上午,湖裡經偵大隊民警抓獲一名假酒販子,繳獲市值近20萬元的假洋酒。  警方請來的全球專業鑑酒人士,拿著假洋酒做反面教材,教大家如何識破其中玄機。
  • 真瓶裡面是假酒
    購進原料後,他們根據不同洋酒品牌和色調按比例勾兌。灌裝時,大都先將原漿倒進一個白色塑料桶,然後再將泵放在桶裡,通根水管直接打到瓶裡。至於瓶蓋,像芝華士、皇家禮炮等,是用橡皮錘敲上去的。最後一道程序是貼商標,先從一大張粘紙上(印有十幾套商標)撕下來,直接貼在瓶子上。  「這些假洋酒最終到了酒吧,價格就打滾翻番了。」
  • 大象找酒&中國銀河證券&雲頂精英會 國酒陳釀晚宴
    主辦方代表中國銀河證券史楠女士介紹到本次活動蒞臨的嘉賓,歡迎各位貴賓的蒞臨,感謝大象找酒對本次品鑑會的籌備支持。品鑑的開場秀便是一場「真假美猴王」般的茅臺實偽鑑別,在當今白酒市場魚龍混雜,品牌混亂,不少假酒為酒市場的發展濫竽充數,一連5杯不同酒質的白酒,讓賓客們真切感受到真茅臺酒與假酒的巨大差別。由於茅臺酒是以當地優質糯高粱、小麥、水為原料,秉承茅臺酒傳統工藝,精心釀造、貯存、勾兌而成,只有真正的茅臺酒才擁有醬香顯著、幽雅舒適、酒體豐滿、醇和協調、回味悠長、空杯留香的特點。
  • 喝了假酒甲醇中毒怎麼辦? 醫學專家: 馬上喝真酒! 度數越高越好
    在日常生活中,因為喝了假酒導致甲醇中毒死亡的例子不勝枚舉。那么喝了假酒怎麼辦呢?除了緊急送醫以外,還可自救。自救的方法很簡單,就是馬上再喝60度以上的真酒。這麼說,你可能會罵我神經病,本來就是喝酒中毒了,還喝酒來解毒?是的,千真萬確。科學原理聽我慢慢道來。
  • 用酒精勾兌酒來造假冒充純糧酒,整個過程被目睹!你中槍了嗎?
    整列整列的乙醇(就是酒精),用來造勾兌酒這是汽車罐車以前火車運來的酒精通過「中石油加油站」卸下酒精,用罐車運往加工地點現在直接按需卸下酒精達成分裝協議後由這裡把勾兌好的酒精酒分送到各個廠他們不再有足夠的耐心去等待一瓶酒自然釀製,而是採用化學的方法將各種物質組合在一起,製成所謂的——「新工藝白酒」!當釀酒變成了一場化學遊戲,釀酒的神秘配方:即為不同香型的白酒按一定的食品添加劑的組合就可以勾調而出。白酒添加劑有幾十種。
  • 散酒不能喝!誰在散布謠言?
    農村小作坊的散酒有毒!這個謠言是誰造的?本人家裡從事釀酒20餘年,做固態發酵高粱原漿酒,基本上很多人都問我,你們小作坊的的甲醇是怎麼去除的?散酒有甲醇,這個言論的由來要從30年前說起!90年代假酒橫行,尤其是1998年2月份春節期間,山西文水縣造的假酒,導致了27人死亡,200多人失明,還有很多人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所以有別有用心的人抓住這個機會。大肆製造散酒不能喝的言論。他們對外宣稱散小燒都有甲醇。本身純糧小燒都是農民自釀,沒有過多的財力去澄清這件事情,所以一旦輿論製造出來,人們也會跟著大眾的走向去走。
  • 良心釀酒師告訴你,這幾種白酒最好悠著點喝
    一、價格便宜的白酒,大家都知道工廠製造一個產品出來的成本包括原料成本、時間成本、工資成本、包裝成本、納稅成本等等,生產一瓶酒同樣也需要成本,有的酒外表包裝華麗,酒盒甚至用木箱,但價格卻很低廉,看起來讓你感覺買到了性價比很高的酒,佔了個大便宜,其實這樣的豪華包裝的成本佔了一瓶酒的成本一大部分,想想就知道這裡面的酒是什麼質量了,還有一些散裝的酒,賣幾塊錢1斤,號稱是
  • 核輻射,你想知道的這裡差不多都有
    人體對這些損傷細胞進行修復或者消滅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而這些輻照損傷超過一定限度(閾值),就最終會使人體出現一些病症,比如白內障、生育力減退等,這種效應被稱為非隨機效應。同時這樣的傷害也會隨著輻照吸收量的增加而增加。
  • 白酒有哪幾種?一般人只知道兩種,資深愛好者才知道有四種!
    因為白酒對於生活如此的重要,所以白酒的品質就顯得更加重要了,很多人都知道白酒分為酒精酒和糧食酒兩種,但除了白酒行業業內人士,也只有白酒愛好者才知道,其實白酒可以細分為四種類型,下面就給大家詳細的講解一下。
  • 年關到了小心這樣的真酒瓶 安徽專人回收用過的高檔白酒的酒瓶
    辦案民警:這些酒都是按照原來回收酒的舊瓶子,包括整套的包裝,然後再灌裝一些劣質酒。據市民舉報,這些酒都是從南通市的一家菸酒店流出的,民警隨即對其突擊檢查,在這家店的倉庫內查獲了大量假冒名酒,店鋪經營者肖某當場被警方控制。據肖某交待,假酒是他從葛某和馬某處購進的,這兩人在南通市通州區都有十分隱蔽的制假窩點。
  • 假酒封口前噴殺蟲劑
    通訊員 雨軒 金陵晚報記者 秦健  金陵晚報報導昨天上午,雨花臺公安分局民警和區工商局聯合執法,成功搗毀一個制假酒窩點,繳獲成品假酒近50箱,假冒標識1萬多套及一批制假工具。  上午9點多鐘,民警和工商執法人員分乘4輛車,來到位於小行降家營的制假窩點附近。
  • 這種酒居然是用發黴的穀物釀造的,說不定你也喝過
    為什麼都是蒸餾酒,白酒卻沒有像法國白蘭地、英國威士忌一樣走向世界走向年輕人呢。都是蒸餾酒白酒為什麼和白蘭地、伏加特這些酒差距這麼大呢其實幾大蒸餾酒之間的差異無非就是原料和釀造的技藝。也就是說,一口下去,除了迅速補充酒精帶來的滿足感,你很難嘗出別的什麼穀物水果。威士忌這種來自大麥發酵、酒精蒸餾和橡木過桶的烈酒隨著歐洲人的文化傳播而遍布全世界。在威士忌的世界中,木桶及調和成為了決定酒品質量的決定性因素。
  • 蠟封一定是好酒?酒帽顏色代表不同酒質?對於酒帽你了解多少
    葡萄酒的釀造歷史由來已久,渾身上下似乎都透露著學問,就連盛裝葡萄酒的容器,都頗有講究。比如酒瓶上封住瓶口的那層錫紙膜,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酒帽,也大有學問。酒帽材質最早的酒帽為鉛制,但後來人們意識到鉛是有毒的,殘留在瓶口的鉛會在倒酒時進入酒中,進而危害人體健康,丟棄後還會汙染土壤。1993年,歐盟便禁止使用鉛製酒帽,現在的酒帽多採用錫或聚乙烯材料製作。
  • 酒吧竟賣了5個月假洋酒 喝假酒危害大要小心
    假酒盛行,人們的健康與安全讓人擔憂啊!剖析酒吧能長期賣假酒的原因我們都知道,酒吧是年輕人的天下,時下不少年輕人為了尋求刺激,都喜歡去酒吧消費,去享受無拘無束的自由狀態。而年輕人又沒有多少人喜歡喝白酒的,自然是選擇洋酒的多,而對於普通的老百姓來說,對洋酒了解的人又有多少?可能去酒吧嘗鮮的人更多。這就給酒吧老闆賣假酒提供了很有利的條件。
  • 純糧酒一定是好酒,喝後不上頭?一文帶你了解為何白酒飲後會上頭
    「好酒不上頭,上頭的都不是好酒」這句話在酒友圈裡盛行已久,一款酒喝後感如何,會不會「上頭」,給人帶來不適感已經成為了很多酒友衡量優劣的標準之一。在新工藝白酒出現後,人們所認定的好酒已經變成了除液態法白酒外的純糧酒,故此,很多人普遍都認為真正的純糧酒是不會上頭的。但是還是那句話,「好酒一定是純糧釀造的,但是純糧釀造出來的不一定是好酒」。
  • 白酒「掐頭去尾」後才是好酒?
    白酒是我國傳統式的蒸餾酒之首,也是我國歷史時間特別久遠的一個酒的種類,在中國的發展趨勢是非常迅速的;白酒也是我國酒的代表,無論是自身酌酒幾碗還是接待客人或是酒局宴會,白酒都是必不可少的飲品之首;白酒是選用各種糧食釀製而成的,因此適當的食用白酒還是有一定的好處的。儘管很多人都喝酒,可是針對白酒的專業知識卻並不是非常的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