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人禍!俄一巨型礦業企業承認排汙水入北極凍原

2021-01-14 風之情

日前俄羅斯一個位於北極圈的發電廠漏油,廠方指是由於氣候變化,導致永久凍土融化,讓柴油儲存庫坍塌甚至下沉,同一個城市近日又再次出現大型汙染,此次不是自然環境因素,而是一次人禍。

英國《衛報》報導,俄羅斯大型礦業企業諾裡爾斯克鎳公司承認,在北極圈城市諾裡爾斯克,有金屬廠員工公然違反操作守則,將汙水排入北極凍原,已暫停涉事員工的職務,並正進行內部調查。

金屬廠處理礦物後,冒泡的汙水經由金屬管道,從水庫排到附近的樹叢中。消息人士指,數小時內已有大約六千立方米的汙水被排出,難以估算汙水擴散幅度。當調查人員趕到現場時,工廠員工匆匆拆走金屬管。

公司其後解釋,最近的測試導致水庫水位急升,從水庫抽水,是為避免大雨後發生緊急情況。當局則相信,汙水應不會流入附近的河流。此次已是諾裡爾斯克鎳公司近一個月來,第二度在諾裡爾斯克市「出事」。

早前公司一間子公司的發電廠,發生前所未見的漏油事故,超過兩萬公噸的柴油漏出,滲入土壤並染紅附近一段河流。總統普京為此宣布當地進入緊急狀態,當局表示,要全面清理好或需數年時間。

每天更新 包羅萬象 圖文並茂 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英媒:有毒汞在北極凍原大量積聚
    參考消息網7月14日報導 英媒稱,洛厄爾麻薩諸塞大學一位研究汞汙染來源的科學家說,有毒物質汞正在北極凍原中大量積聚,威脅人類、野生生物的健康和水的潔淨。據英國物理科學新聞網站7月12日報導,由洛厄爾麻薩諸塞大學環境、地球與大氣科學系主任丹尼爾·奧布裡斯特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大氣中的汞正在北極凍原中積聚,這些沉積到土壤中的汞元素最終將進入水域。科學家很早之前就已經報告過北極嚴重的汞汙染。這項新的研究發現,氣態元素汞是北極汞汙染的主要來源,並且闡明了汞元素到達北極的過程。
  • 角力北極 俄加強北極軍事建設
    同時,俄也是最早向北極派出科考隊的國家,早在彼得大帝時期,沙俄海軍航海家維塔斯·白令曾於1728年穿越北極圈,成為第一個到達北極的人。在此後200多年的時間裡,俄從未停止過對北極的探索。冷地熱土,北極之地引人垂涎北極地區擁有不可估量的地緣政治價值。
  • 俄遠東和北極發展部網站編譯版:俄2035北極發展戰略通過
    據俄遠東發展部10月26日報導,俄總統普京籤署命令確定《2035北極發展和國家安全保障戰略》。《戰略》確定了北極發展的基本方向、任務、措施以及機制、階段和預期結果。特魯特涅夫:北極是我國的戰略地區,保障它的安全具有全球意義。總統命令中提出發展北極的具體目標,首先就是要提高250萬當地人民的生活質量,這與地區經濟增長和作為國際運輸走廊的北方海路緊密相連。
  • 故事:北極探險:為一艘飛艇而建的巨型機庫
    飛艇的前面是一處巨大無比,看上去很奇怪的建築。沒有屋頂,但兩邊有牆,看起來像西方電影裡那種巨型木棧橋。建築的外面覆蓋著綠色的帆布。但這究竟是什麼東西呢?時間回溯到1928年5月6日,地點是位於斯瓦爾巴北部的金斯灣。這片島嶼被稱作北極的門戶。挪威群島,以前叫斯匹次卑爾根,大致處在挪威和北極中間的海域。
  • 俄「北極三葉草」軍事基地:暗藏謀求復興大國雄心
    在東歐,北約歐盟雙重東擴,多國部隊對俄重兵壓境,持續部署反導系統,頻繁舉行聯合軍演,對俄羅斯步步緊逼;在中東,美國恩威並施使俄羅斯盟友所剩無幾,近日美國總統川普又以所謂的化武襲擊為由下令襲擊敘利亞政府軍機場,欲與俄羅斯爭奪地區主導權的目的表露無遺;在東北亞,美國聯手日韓,對朝鮮不斷施壓製造事端,藉此強化在該地區的軍事介入力度,推動「薩德」入韓,也對俄羅斯的國家安全構成威脅。
  • 俄申請擴大北極大陸架範圍:新增120萬平方公裡
    參考消息網5月27日報導 俄羅斯《消息報》網站5月21日發表題為《俄羅斯今年將向聯合國提交擴大本國北極大陸架範圍的申請》的文章稱,俄羅斯自然資源和環境部長謝爾蓋·東斯科伊宣布,俄打算於今年向聯合國安理會提交申請,擴大俄所擁有的大陸架的邊界,將加克爾山脊的一部分納入其中。
  • 科學家發現氣溫升高讓北極出現綠化,這樣的北極你會喜歡嗎?
    近幾年科學家一直在強調溫室氣體超量排放會導致環境惡化,如今人們能感覺到夏天越來越熱而暖冬現象也在不斷增多,可以說地球的平時溫度明顯比過去上升了一些,科學家正通過衛星對寒帶地區的苔原生態進行追蹤,以了解這些能在極地生長的植被的覆蓋情況,然而許多圖像顯示北極地區在夏季時幾乎完全變成了綠色,這是因為氣候和土壤升溫正在改變北極的環境。
  • 科學家發現氣溫升高讓北極出現綠化,這樣的北極你會喜歡嗎?
    近幾年科學家一直在強調溫室氣體超量排放會導致環境惡化,如今人們能感覺到夏天越來越熱而暖冬現象也在不斷增多,可以說地球的平時溫度明顯比過去上升了一些,科學家正通過衛星對寒帶地區的苔原生態進行追蹤,以了解這些能在極地生長的植被的覆蓋情況,然而許多圖像顯示北極地區在夏季時幾乎完全變成了綠色,這是因為氣候和土壤升溫正在改變北極的環境
  • 《我的世界》凍原生物生存技巧解析
    導 讀 我的世界凍原地圖中有哪些生物,怎麼才能在凍原上生存呢?一個相對罕見但廣闊,平坦、有著 許多雪的生物群系。同時這個地形也是非常難以生存的。
  • 歐冠贊助商開發北極引爭議 抗議者「從天而降」
    @華西都市報:北京時間昨天凌晨,在沙爾克04客場1:0戰勝巴塞爾的歐冠小組賽中,球場頂端突然降下一幅巨型標語,4名抗議者也從天而降,導致比賽中斷了5分鐘。這是綠色和平組織為抗議歐冠贊助商之一、俄羅斯天然氣巨擘GazProm 開發北極而策劃的一次行動。
  • 來自北極冰下的致命殺手!俄軍潛艇的這一絕招,令美國海軍嘆服
    搭載十幾枚甚至二十幾枚潛射洲際彈道飛彈的戰略核潛艇,是當前人類開發並列裝的威力最大的毀滅性武器,特別是以俄羅斯颱風級核潛艇和美國俄亥俄級核潛艇為代表的巨型戰略核潛艇,幾乎都具備"一艇滅一國"的強大威力。而最近俄羅斯核潛艇亮出的新絕招不但讓美國海軍嘆為觀止,也讓整個美國政府為之震動。
  • 調查顯示近三分之二俄羅斯人贊成收緊勞務移民入俄限制,這傳遞了...
    中亞各國疫情統計數據一覽表(截至發稿) 【原標題】近三分之二俄羅斯人贊成收緊勞務移民入俄限制 日前,俄羅斯招聘網站Superjob.ru的研究中心公布了對俄安全委員會副主席梅德韋傑夫提出的「收緊勞務移民入俄條件」這一倡議的民調報告。
  • 紹興一印花廠裝活塞排汙 墨綠色水全進運河
    企業用於控制廢水走向的正當全省都在開展「五水共治」的時候,竟然還有企業敢頂風作案偷排汙水。昨天晚上,我市環保和公安兩部門聯合執法,市區東湖絲綢印花廠偷排汙水被抓了個現行。原來,企業偷偷地在排汙管道內安裝了一個活塞,在晚上將汙水排入浙東運河。目前,此案正在調查中,該公司將面臨嚴厲處罰。昨天晚上9時許,環保和公安執法人員來到位於東湖風景區對面的東湖絲綢印花廠。
  • 【作戰研究】俄軍北極地區戰術行動方法研究
    為維護北極利益,各國紛紛強化在北極地區的經濟和軍事存在,以爭奪更多資源。據統計,目前,俄羅斯位北極地區的收入佔俄國民收入的11%,北極地區鎳,鈷開採量佔俄全國總開採量的90%。開發北極已成為俄羅斯的一個重要國家戰略。俄專家認為,圍繞北極地區的利益爭奪可能會使國際形勢複雜化並導致俄與美西方國家之間的對抗升級。俄聯邦武裝力量必須在北極地區保持高水平戰備,以應對可能的軍事衝突。
  • 中俄合作開發北極,俄駐華大使:北極航道將建大型交通樞紐
    傑尼索夫透露,對北極地區的開發將在北方海航道的開頭和盡頭修建兩個大規模交通樞紐,分別位於摩爾曼斯克和勘察加半島的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北方海航道示意圖在12月2日舉行的中俄總理第二十五次定期會晤中,雙方提到要加強在北極可持續發展合作,包括開發利用北方海航道,並且促進在北極航道中推動互利的合作項目。
  • 北極上空現巨型臭氧層空洞,或是人類又一天劫!
    在全球災難性氣候異常和新冠肺炎肆虐之後,北極上空突然開始出現巨大的臭氧層空洞。儘管北極出現臭氧層空洞之前也出現過,但是這次在這個時刻出現空洞是極其罕見的事情。在冬末春初的北極地區,一般是不會有大型臭氧空洞的,但在2020年的冬末春初,情況卻有些不同——據觀測資料顯示,北極上空最近出現了一個巨型的臭氧層空洞
  • 俄媒:俄科學家在北極底部發現巨型「海怪」
    中新網2月18日電 據俄羅斯媒體18日報導,俄羅斯科學院遠東分院符拉迪沃斯託克海洋技術問題研究所的科學家們在研究海洋大陸架時,在1500多米深的北極水下發現了體型巨大的不明生物。  目前,俄羅斯媒體並未發布這一生物的照片,但目擊者稱,這一「海怪」的頭和嘴都很巨大,有著明亮的眼睛。  另外,該研究所代表稱,2007年,就有鏡頭捕捉到了不明生物,與此次描述的海怪很類似。但由於海洋生物並不屬於他們的研究領域,沒有做進一步的研究。
  • 俄北方艦隊司令:為防止與俄衝突,北約應離北極「遠一點」
    俄羅斯北方艦隊司令認為,北約與俄在北極地區爆發衝突的風險正在上升。他警告北約應離北極遠一點。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8日報導,俄羅斯北方艦隊司令、海軍中將亞歷山大·莫伊謝耶夫近日表示,俄羅斯同北約在北極地區爆發衝突的風險正在上升。
  • 土星北極發現絢麗巨型風暴 直徑約4000公裡[組圖]
    土星北極的巨型風暴。據美國宇航局太空網報導,通過分析美國宇航局的「卡西尼」飛船傳回的新圖片,科學家在土星北極發現一個盤旋行進的巨型氣旋,而且他們還在這顆行星的南極觀測到一個比以前的發現大10倍的類似風暴。這些在紅外光範圍拍攝的新圖片,第一次展示了一個在土星北極盤旋行進的巨大的氣旋,與這顆行星南極的巨型風暴非常類似。
  • 抗俄神劇!美潛艇闖北極救俄總統,普京:一聽就是爛片
    文/ 七隻小狼前兩天在剛剛落幕的G20峰會上,俄羅斯總統普京接受了一次長達半個小時的媒體集體採訪,當然這和普京的年度記者會比起來頂多算是中場休息。「捷徑」——北極航道。通過目前開發的兩條北極航線(東北與西北),歐洲與北美洲西海岸、歐洲與亞洲東海岸的航程將分別縮減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