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次世代MAZDA3 昂克賽拉乘風破浪之旅如期而至,《車業雜談》隨一批車友來到神秘的汽車試驗室探訪了這款車不為人知的力與美。
當日,重慶的早晨已經有一些微涼,有這麼一波馬自達的鐵桿車迷卻起了個大早,集結到一起,大家的目的地是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試驗室——共同見證次世代MAZDA3 昂克賽拉的乘風破浪之旅。
一臺魂動紅和一臺鉑鋼灰昂克賽拉已經靜候大家多時——它們將在中國汽研風洞中心、NVH試驗室展示不為人知的另一面。
一走進試驗室,大家就忍不住四處打望;高光之下,昂克賽拉顯得格外嬌豔,特別提神。
看見大家眼裡充滿新奇的樣子,中國汽研的工程師很自然就開始了有關試驗室的介紹:「這裡是中國最大的風洞試驗室,主要用於對車輛的風阻及噪音進行測試,大家看那個地方,這個噴口面積達28平方米,最大風速可達250km/h;大家注意看,昂克賽拉所停放的這個圓形區域,它實際上是一個『天平』……」對於第一次來這裡的人來說,試驗室裡目光所及的每一處都是新鮮的。
(圖為煙流試驗)
簡單科普之後,便是今天的第一場試驗:煙流試驗。只見工作人員一番操作後,試驗室內就「起風「了,馬迷們不自覺湊到車子周邊,只見8道白煙從前面開始以不急不徐的速度「飄」過昂克賽拉的格柵、引擎蓋、擋風玻璃、車頂以尾翼。
(圖為煙流試驗)
「哎呀,這還是多好看的,不過,這是想說明啥子呢?」現場一位女車迷忍不住提出了問題。工程師結合車輛的型面設計,對這個試驗的價值和意義做了詳細解釋。為了幫助大家更好了解昂克賽拉,工程師們還做了分解試驗,給大家展示了幾個影響風阻的地方,昂克賽拉是如何巧妙設計的。
看完煙流試驗,大家就開啟了本次乘風破浪之旅的第二個項目:探訪NVH試驗室,了解昂克賽拉的車內噪音情況。
走進半消聲室,不少人都發現手機沒信號了。試驗室厚厚的幾層大門幾乎是營造了一個與世隔絕的環境,為的就是減少其它聲音對測試的幹擾影響,便於讓設備定向檢索各項聲音的來源。
趁工作人員調試設備的時間,工程師給大家科普了NVH的各項指標以及測試原理,當講到聲振粗糙度的時候,大家忍不住討論了起來。一位大哥忍不住嘟囔起來,「嗯,同樣是發動機的轟隆隆聲音,馬自達車子的聲音啊,聽起來沒楞個心煩,原來這個就叫聲振粗糙度度!「
(圖為NVH試驗)
隨著工作人員啟動車輛,馬自達就像被架上了跑步機,輪子飛快旋轉起來,這個速度是模擬車輛在市區路面以40-120km/h的速度行駛,而提前裝入車內的設備則是模擬人耳的感官和位置進行收音,數據將實時傳輸到電腦,工程師可在車外進行監測。
(圖為NVH試驗)
「哎,都是英文的嗦!「馬迷們果然不乏較真的人,這位車友直接坐到了工程師身邊,開始對電腦屏幕上顯示的曲線琢磨起來——三組測試下來,昂克賽拉的噪音分貝均未超過60。「這個成績算不錯的了!」工程師又給大家科普了一下不同場景下的分貝概念,幫助車迷們了解這個測試情況。
看完兩場試驗,車友們來到會議室歇歇腳,進行了簡單的交流。《車業雜談》的小夥伴試著提了幾個問題,試探大家剛才是否有認真聽講,意想不到的是每個問題都沒有難倒大家。
此行之中,既有支持馬自達十多年的老車主,也有想要深入了解昂克賽拉的準車主。齊聚一堂交流的時候,大家也各自提了一些對昂克賽拉的看法。
現場,這位姓龍的老大哥還分享了自己為何會兩次選擇馬自達的緣由以及日常保養的注意事項,他的分享讓大家受益匪淺。
一次難得的試驗室旅程,兩場專業的測試講解,讓這幫車友們大呼「長了見識、漲了知識」——而今天的主角昂克賽拉,究竟在兩個測試中表現如何呢?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後面,《車業雜談》將對這兩場試驗進行詳細解析,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