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記者》發布去年十大假新聞:網絡虛假信息被媒體轉載

2020-11-28 澎湃新聞

從2002年開始《新聞記者》雜誌評選年度十大假新聞,迄今已18年。近年來,雖名稱改為《年度虛假新聞研究報告》,但揭露虛假新聞危害,提高新聞專業水準的初衷不改。

一、2018年虛假新聞的基本特點

經過2017年的「略顯沉寂」,2018年特別是下半年來的虛假新聞又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態勢。

社交媒體在虛假新聞生產中日益發揮重要作用。很多網上的虛假信息被專業媒體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公眾號直接轉載,以自身的公信力為之「背書」,以假亂真。

虛假新聞體現在各種類型的新聞中,社會熱點事件的報導中,真相和謠言彼此競逐。

二、2018年十件虛假新聞典型案例

我們從2018年專業媒體涉及的若干虛假新聞案例中,選取比較具有典型性的10條,加以梳理和分析。

1.保研大學生破解彩票漏洞獲刑

【刊播時間】2018年5月18日

【「新聞」】5月18日,《重慶青年報》官方頭條號報導《大學生破解彩票漏洞獲利380萬被 取消保研名額並獲刑》稱:近日,就讀於某知名大學的張某,因涉嫌利用專業知識破解彩票漏洞 非法獲利380萬元,涉及金額特別巨大,相關執 法機關正式向法院提出起訴,而一旦罪名成立, 除沒收380萬元贓款之外,張某還將面臨3年以下有期徒刑。文章後半部分,詳細介紹了張某如 何計算出博彩網站的漏洞,並曬出了張某與暱稱為「註冊網址」的博彩網站管理員的聊天頁面。這篇「新聞」發布後,在各類內容平臺上熱傳。

【真 相】《北京青年報》記者發現這篇報導沒有事發的具體時間、地點、人名以及單位名稱,疑點重重。而且文中3張配圖都是其他新聞事件的照片。更為蹊蹺的是,在這條新聞的配圖中,留下了「暗號」,指向一家名為「愛購彩」的博彩網站。

【點 評】從表面來看,這只是一則普通的社會新聞,但實際上,從新聞人物、圖片到整個事件, 均為虛構,而通過報導中「不經意」流露出的博彩網站網址,有業內人士指出,這是博彩網站的釣魚新套路,不明真相的讀者有可能因此陷入博彩網站 的陷阱。《重慶青年報》等傳統媒體的官方帳號為它打上了「新聞」的幌子,新媒體的轉載則加快了它的傳播。據不完全統計,網易新聞客戶端、百度百家號、騰訊天天快報、今日頭條等平臺上都刊發過類似新聞。作為具有專業資格(即依法取得網際網路 新聞信息服務資質)的網絡媒體,不論是一類資質(擁有採編發布權)還是二類資質(只擁有轉載權),對內容進行專業性審核是題中應有之義。主管部門早就發布規定,新聞媒體不得未經審核就發布、轉載網上信息,為什麼還會有媒體置若罔聞呢?

2. 淄博從未進過長春長生生產的疫苗

【刊播時間】2018年7月19日

【「新聞」】7月19日《魯中晨報》刊發《淄博從未進過長春長生生物生產的疫苗》,報導稱 :被爆出狂犬病疫苗生產過程中存在記錄造假等行為後,長春長生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2017年曾生產過問題百白破疫苗一事又被舊事重提。記者從淄博市食品藥品監督局了解到,淄博沒有進過該企業生產的疫苗,市民不管是接種百白破疫苗還是狂犬病疫苗都是安全的。

【真 相】《魯中晨報》報導見報後,有淄博市民很快曬出了自己孩子的接種記錄,可以清楚看到曾三次接種長春長生生產的疫苗,接種地為淄博新區預防接種門診。7月22日,《魯中晨報》微信公眾號發布致歉聲明《我們錯了,誠懇道歉!》:本報7月19日7版刊發的《淄博從未進過長春長生生產的疫苗》一文,經調查,已認定該信息不實、報導有誤。 本報採編環節對採訪到的相關信息,沒有進一步求證核實,把關不嚴,誤導了讀者,我們誠懇道歉並引以為戒。目前,魯中晨報社已經啟動問責程序,將對包括總編輯在內的所有責任人進行嚴肅問責。

【點 評】在疫苗風波的關鍵時刻,《魯中晨報》從貼近性的角度將重要新聞本地化,報導了這樣一條新聞,應該說新聞的敏感性很強,也試圖提供一條具有服務性的信息,只是最終呈現的結果卻起到了反面效果。事實上,記者採訪的食品藥品監督局是掌握這些信息的權威部門,但不知由於什麼原因,該局提供了當地沒有進過問題疫苗的信息。 一般說來,政府部門提供的信息是具有權威性的,一方面表現為信息通常是真實可信的,另一方面也體現了這個政府部門對相關事項的態度和立場, 有的甚至是體現某種關係的法律事實,所以對官方信息一般應該如實報導。但是媒體同時應該估計到官方機構也可能受到某種外來因素的影響,因此有必要適當報導另外來源的消息,以使受眾更加全面地了解情況,不然就會遭遇《魯中晨報》面臨的尷尬:報導很快被當地市民在網上貼出的接種記錄證偽,報社為政府部門背了黑鍋。

3.《讀者》快發不出工資了

【刊播時間】2018年8月22日

【「新聞」】8月22日,讀者傳媒發布2018年中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08億元,同比下降4.6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402萬元,同比下降59.96%;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歸母淨利潤475萬元,同比下降83.26%。證券日報社旗下微信公眾號「上市公司文娛頭條」以《〈讀者〉快發不出工資了》為標題發布文章,在出版傳媒業界引起熱議。

【真 相】 8月22日下午,澎湃新聞採訪讀者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行政辦公室一名工作 人員,工作人員稱「這篇稿子標題的準確性有一 定問題,雜誌社那邊(《讀者》)不存在這樣的情況」。8月22日晚間8時許,澎湃新聞記者聯繫到了讀者雜誌社管理層相關負責人。該負責人表示,「讀者雜誌社員工400餘人,資產優良、負債極低, 現金充足,怎麼會出現發不起工資的現象」。「近來紙價大幅上漲,《讀者》沒有調價,降低了利潤,公司在經營上有波動屬於正常現象」。8月22日晚10時許,「上市公司文娛頭條」 發布《致歉聲明》表示:《〈讀者〉快發不出工資了》一文標題與事實不符,存在錯誤,本報各發稿平臺已刪除該稿件。在此特向讀者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和廣大讀者致以誠摯歉意!

【點 評】這篇報導其實是對上市公司讀者 傳媒發布的2018年中報的解讀,主要內容都來自中報,提供了一些基本數據,如實引用不太容易出問題。恰恰是稿件的標題提供了一個主觀判斷「《讀者》快發不出工資了」,對中報中的數據進行了導向性的錯誤解讀。發不出工資,暗指這家公司的經營狀況出了很大問題,已經超出了經營波動的範疇。作為財經媒體公號的運營者,應該不會不清楚兩者的本質差異,但是為了吸引眼球,在這麼一條常規新聞上取了一個十分聳動的標題。雖然引發爭議後 稿件很快被刪除,但引人關注的目的已經達到了,而它對涉事公司的負面影響卻不會那麼快消除。

4.內蒙女教師車禍瞬間推開2學生自己被撞身亡

【刊播時間】2018年9月12日

【「新聞」】9月12日,《呼和浩特晚報》刊發報導《車禍瞬間 老師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孩子》稱:9月4日中午,託克託縣雙河鎮小學語文老師丁燕桃從學校出來準備去吃午飯的路上,一輛失控的小轎車突然飛速開上了道牙向行人撞去,一瞬間,丁老師奮力將身邊的兩位學生推開,自己卻被轎車輾軋並拖行了好幾米。兩個孩子得救了,丁老師卻因傷勢嚴重,在送醫途中不治身亡。而還有3天是丁老師女兒一周歲的生日。一名在車禍中受皮外傷的二年級學生說,在汽車撞來的瞬間,他確實感覺被推了一下,因事發突然,他不知道是誰把他推了出去,讓他躲開了汽車。5個四年級的學生說,他們目睹了丁老師捨己救人的瞬間:她將身邊一左一右兩個學生推開,自己卻被撞倒在地……這則報導被許多媒體、公眾號等轉發。

【真 相】 9月13日,呼和浩特市託克託縣宣傳部官方微博@魅力託克託,發布《關於託縣雙河鎮第五小學丁燕桃老師發生交通事故身亡的情況說明》稱,縣委、縣政府及時組織相關部門開展走訪調查,極力尋找丁燕桃老師捨己救人的有力證據,但目前還未找到目擊證人,且據同行的三位老師的口述和一段行車記錄儀視頻,丁燕桃老師捨己救人的行為仍無法確定。9月30日,託縣縣政府發布了第二次調查情況說明:經過調查組的進一步調查,沒有找到丁燕桃老師「被撞瞬間推開學生」的有力證據。情況說明還指出,「另據接受媒體採訪的學生鄭某某、崔某某、李某的監護人證實,事發當時他們均不在現場;被車蹭傷的小學生高某及其監護人證實,事發瞬間也沒有被人推過。根據行車記錄儀找到一位目擊者郝某某,該目擊者證實,當時沒有看到丁燕桃老師周圍有其他學生」。

【點 評】丁燕桃老師因車禍遇難,是一件令人悲傷的事情。但當地報紙的虛假報導卻讓逝者捲入一場小小的爭議。原報導中捨己救人最直接的證據一是受傷學生感覺被人推了一下,二是5個四年級的學生聲稱目睹了丁老師推開學生的行為。但地方政府發布的第二次情況說明則明確指出,受傷學生在事發瞬間沒有被人推開,所謂的目睹救人行為的學生事發時並不在車禍現場。由於沒有來自媒體一方的解釋,我們無從判斷記者是受了被採訪對象的誤導,還是為了「拔高」丁老師去世的新聞價值,編造了一個推開學生,捨己救人的場景。無論如何,當地晚報疏於核實,虛構了一個莫須有的英勇事跡,消費了讀者的愛心,難辭其咎。

5.的哥見義勇為被獎勵「甘A88888」車牌

【刊播時間】2018年10月8日

【「新聞」】10月8日《河南商報》A08版全媒體閱讀版刊文《的哥見義勇為,政府獎勵「甘A88888」車牌》,報導稱:甘肅蘭州一名計程車師傅曾因見義勇為且堅持做善事,獲政府獎勵「甘A88888」車牌。此後,另一位司機承包該車,成為該車牌的新主人。人民日報官方微信公眾號隨即於當晚推送了此消息,標題為《「甘A88888」號牌政府給了一輛計程車!網友:幹得漂亮!》。環球時報同樣通過微信公號推送了這則消息。很快,這則帶著「炸彈號」、「計程車」、「老人」、「做善事」等元素的消息,便迅速傳播開來。

【真 相】10月9日,新京報網發快訊稱,記者從蘭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獲悉,「甘A88888」號牌系2010年1月17日正式啟用,2017年7月13日,蘭州雙龍汽車出租有限責任公司對其名下所擁有的「甘A88888」號牌機動車進行報廢更新,並辦理註銷登記業務。2017年8月22日,該公司對新購置車輛辦理註冊登記業務,按照公安部相關規定,啟用原有「甘A88888」號牌。警方表示,目前,持有「甘A88888」號牌的計程車是按照計程車公司辦理註冊登記的先後順序依次排序確定,並無特殊之處,更無「獎勵」一說。

此後,人民日報官微頭條推送的相關文章顯示「該內容已被發布者刪除」。環球時報則用《我們「翻車」了!》的調侃跟進了此事的後續進展。

10月10日,微博@大佬坊間八卦公布了《河南商報》的致歉聲明,並對「假新聞出爐」過程做了細緻的交代。聲明指出,撰寫該篇文章的實習記者聽信單方信源並且將網上說法(來自百度知道認證團隊)作為印證依據,再加上正值國慶假期,所以沒有第一時間向當地主管部門進行求證以至於新聞失實。

【點 評】一個特殊的車牌號卻掛在了一輛計程車上,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河南商報》的報導試圖回答這個問題。應該說,這位實習記者的新聞敏感性還是值得稱道的,但片面聽取了計程車司機的說法,未能向其他信息來源進行確認,則暴露了記者業務素養以及媒體審核機制的不足。一般來說,向不相關的其他信息源進行核實是新聞專業基本要求,如今處在泥沙俱下信息爆炸的時代,更需要新聞人提高警惕多留個心眼,畢竟媒體的公信力來之不易,來自多信源的事實校正,在避免新聞失實的同時也保護了媒體的權威度和公信力。

6.劉強東案涉案女子涉嫌誣陷被美警方收押

【刊播時間】2018年10月16日

【「新聞」】10月16日,「劉強東案涉案女子涉嫌誣陷」在多個微信群瘋傳,@鳳凰新聞客戶端微博發文《剛剛,劉強東案涉案女子涉嫌誣陷被美國警方收押》稱:明尼蘇達州警方召開發布會,證實劉強東是被誣告,涉案女子因為涉嫌誣陷罪,已經被當地警方刑拘。據當地警方消息稱,該女子是在向劉強東索要高額投資被拒絕後,當晚就製造出來「性侵事件」,對劉強東進行污衊和抹黑。

【真 相】10月17日,今日頭條官方消息稱,頭條號作者@方圓幾裡檬發布題為《爆炸新聞:涉案女子涉嫌誣陷已被收押,劉強東終獲清白之身》的文章,經用戶舉報,平臺確認,該文章系虛假信息且情節嚴重,影響惡劣,已按照《頭條號運營規範》對該頭條號予以封禁處理。

【點 評】 在熱點事件中,真真假假的信息大量流傳,令人難辨真偽。劉強東涉嫌性侵事件一出,就有自媒體爆料「涉案女子涉嫌誣陷」的假消息。沒想到時過多日,又被這位頭條號作者炮製擴散。鳳凰新聞客戶端未經核實照搬網友帖子,然後在被揭露是虛假新聞後刪除原文,與其他媒體一起聲討虛假新聞,著實可笑。

7.萬州女司機逆行致大巴墜江

【刊播時間】2018年10月28日

【「新聞」】10月28日,@重慶青年報微博發布視頻消息:#重慶突發#重慶青年報消息,今(28)日上午,重慶市萬州區長江二橋發生重大交通事故,一輛大巴車被撞後衝破護欄墜入長江,疑有重大傷亡。目前,事故傷亡情況不詳,政府正在組織救援。據傳,事故系一女司機駕駛的紅色私家車橋上逆行所致。新京報網也發布報導《重慶萬州大巴墜江前曾與逆行轎車相撞》,稱新京報記者從萬州區應急辦獲悉,大巴車墜江前曾與一小轎車發生相撞,系一小轎車女車主駕車逆行導致。

【真 相】10月28日12:03和17:46,重慶市公安局萬州區分局官方微博@平安萬州發布兩次通告,其中第二次通告指出:10月28日10時08分,一輛公交客車與一輛小轎車在重慶萬州區長江二橋相撞後,公交客車墜入江中。經初步事故現場調查,系公交客車在行駛中突然越過中心實線,撞擊對向正常行駛的小轎車後衝上路沿,撞斷護欄,墜入江中。

【點 評】在真相未明之前,媒體不宜對事件作先入為主的定性,在權威調查未回應前,有圖也未必有真相。在這起「新聞事故」中,還有很多媒體也引用了錯誤的消息,把肇事原因歸咎於「女司機」,並給她及家人造成很大困擾。不過,很多自媒體在知道真相後,第一時間向這位被冤枉的女司機道歉,而眾多專業媒體把稿件一刪了之,反而沒有什麼明確的表示。本就日薄西山的傳統媒體,靠的就是公信力才能延緩衰退,這種失誤會大大消耗媒體的公信力。因此,對於消息真實性的確認一定要慎之又慎。對於突發事件,既要及時,又要準確。事故之初應該力求客觀報導不同信源的不同信息,避免過於單一和絕對,否則一旦事件有所反轉,很容易陷入被動。

8.快遞小哥因快遞被偷雨中痛哭20分鐘

【刊播時間】2018年11月18日

【「新聞」】 據《北京青年報》報導,一段快遞小哥雨中痛哭的視頻近日引發了不少關注。據網友爆料,上海一快遞員冒雨送快遞,一車快遞被偷得沒剩幾件了,在雨中痛哭20多分鐘。目擊者小晴(化名)對北青報記者稱,視頻拍攝於11月15日下午,地點在上海華東師大三村,當時她聽到有人在樓下大喊所以打開了窗簾看到了事發經過。小晴稱,她看到快遞員哭得很厲害,一直喊「這叫我怎麼辦,怎麼辦」。期間還有一位大爺前去安慰。11月18日下午,北青報記者從事發地附近的上海公安局普陀分局長風新村派出所了解到,15日下午確實接到一位快遞員報警稱其派送的快遞丟失,快遞員報警時說公司可能將損失算在他身上,截至目前快遞仍未找回。

【真 相】 11月18日晚間,視頻拍攝者在微博上澄清,稱她只看到快遞員雨中哭泣,所謂快遞被盜是其個人推斷。11月19日,多家上海本地媒體發布了進一步的調查情況。上海普陀區公安分局稱他們並未接到類似警情,消息不實。11月15日至今,視頻拍攝地所屬的長風新村派出所未接到過快遞小哥報案稱快遞被盜的警情。快遞小哥系韻達快遞公司的快遞員,當日其在華師大三村送快遞時因與女友吵架後站在雨中哭泣,並沒有發生快遞被偷的情況。11月19日上午12時,普陀公安局官方微博發布了通告。警方提醒,在網絡中發帖時不要主觀臆斷,在不明事件具體情況下編造不實信息,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一旦造成嚴重後果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點 評】從東方網對這條假新聞的出爐過程進行的追溯來看,這是一條非常典型的未經核實的用戶生產內容經由媒體報導落地成為假新聞的案例。最初的線索來自網友在新浪微博上傳的視頻和文字,上傳者在不知快遞員因何哭泣的情況下發布了自己的推測。此後,視頻網站、微信帳號的轉載加速了這則內容的發酵,逐漸將原因歸結為「快遞被偷」。11月18日16時許,《北京青年報》跟進此事,並在相關報導中增加了一句「當地派出所接到過快遞丟失的報警」。即便的確有派出所接到過快遞丟失的報警,但是所謂的報警與哭泣的快遞員之間也不能建立因果關係。綜觀2018年,《北京青年報》在新聞打假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在此事件中卻暴露了核實責任和核實能力方面的缺陷。

9.丁守中擊敗柯文哲當選臺北市長

【刊播時間】2018年11月24日

【「新聞」】11月24日22:53,環球網報導《國民黨候選人丁守中擊敗柯文哲,當選臺北市長》稱,在11月24日進行的臺灣「九合一」選舉中,歷經長達數小時的計票過程,國民黨候選人丁守中最終擊敗了現任臺北市長柯文哲,當選臺北市長。

【真 相】11月25日凌晨2時58分,臺北市1563個投開票所才全數完成計票作業,結果顯示,柯文哲得票數為58.082萬張,與丁守中的57.7566萬張拉開到3254張票的差距。臺北市長柯文哲在「九合一」選舉中險勝國民黨候選人丁守中,連任臺北市長職務。

【點 評】環球網在臺北市長選舉還沒出全部結果時根據當時的投票情況對臺北市長兩位候選人的勝負情況進行了報導,原本是想拔得一個頭籌,但是沒想到最終投票結果反轉,柯文哲逆轉丁守中獲得連任。選舉新聞存在的賽馬式報導風格已經屢屢遭人詬病,一味地追蹤票數高低變化並無太大的意義,更何況還是報導了錯誤的結果。與其絞盡腦汁搶發選舉結果,不如多花點精力挖掘一些深度信息出來,幫助人們理解選舉格局變化的原因和後果。

10.小偷偷電瓶被電死向車主索賠20萬

【刊播時間】2018年12月19日

【「新聞」】12月19日,一位網友在新浪微博上發布了一條帖子,內容為一個小偷看中了武漢的劉先生放在樓下正在充電的電動車,在偷電瓶時意外觸電身亡。小偷家屬索賠20萬元,經法院調解後,劉先生賠償了5萬元精神損失費。這條微博連結的信息出處是《北京青年報》19日刊發的一篇評論《小偷偷電瓶車身亡車主要不要賠償》。這樁離奇的判決在網上引起相當大的關注和批評。

【真 相】20日,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發布通告稱:「我市兩級法院近年來沒有受理過媒體所報導、評述的相關案件或類似案件。我們注意到,報導該 『案件』的首發媒體已自行刪除了相關文章。」據《楚天都市報》報導,網上最早出現類似消息是在2018年7月13日,但文中沒有時間、地點、當事人等信息。此後信息在多輪傳播中,增加了「劉先生」、「武漢的劉先生」等信息。12月19日,《北京青年報》刊發評論《小偷偷電瓶車身亡 車主要不要賠償》,作者以這條三無信息為依據進行討論,在網上引發了新一輪的大規模傳播。

【點 評】這條假新聞比較典型地反映了網絡空間假新聞的生成流程。先是沒有明確時間、地點、當事人信息的三無消息在網上流傳,然後被平臺媒體抓取後推送,擴大了它的傳播範圍。在這個過程中,報紙的評論文章煞有介事地從法律角度討論案件在法理上的因果關係,把事件的真實性當作默認的前提,也為假新聞增強了「洗白」的效果。有了專業媒體的背書,這一「匪夷所思」的「新聞」又被社交媒體突出、放大傳播,進一步擴大了影響。可以說,是社交媒體、商業網站、聚合平臺、專業媒體合力「炮製」了這條虛假新聞。

三、2018 年度虛假新聞的成因

虛假新聞是一種有著悠久歷史而又難以根絕的行業現象,在不同時期呈現出興盛與衰落的周期循環。

第一, 媒體傳播虛假新聞的犯錯的成本太低。比如重慶公交車墜江事故中,大量媒體報導稱事故是由迎面而來的小轎車所致,駕車的女司機被當作罪魁禍首遭到攻擊甚至謾罵。真相卻是,女司機也是事故的無辜受害者,但當初那些言之鑿鑿指責女司機的專業媒體甚至連一個基本的道歉都吝於表示。

第二, 新媒體環境對新聞機構新聞生產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新聞生產鏈條的擴張,進行事實核實的難度也越來大,更何況還有專門炮製虛假新聞的網絡寫手令人防不勝防。

第三, 在當前「眾聲喧譁」的輿論生態中,追逐速度的代價就是放棄了新聞工作中最 基本的核實責任,存在瑕疵的報導一旦發出後, 很快就會遭遇事件的反轉,令新聞業持續陷入合法性流失的風險境地。在這種情況下,應該鼓勵專業媒體適當地讓新聞慢下來。

(本文摘自新聞記者年度虛假新聞研究課題組:《2018年虛假新聞研究報告》,閱讀原文及學術引用,請務必參考《新聞記者》2019年第1期,原題為《2018年十大假新聞》)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2019年虛假新聞研究報告:專業媒體仍在持續生產錯誤信息
    持續十多年的「十大假新聞」盤點,在2019年遇到了「困難」:這一年度的典型虛假新聞案例不僅數量少,而且典型性也不足。一方面,不能否認近年來持續的虛假新聞專項治理確實產生了一定效果;另一方面,虛假新聞的「衰落」也是專業新聞業在當下新媒介環境中日趨式微的一種表現。
  • 四問奧精醫療:IPO期間發布虛假信息、製造虛假新聞?
    與此同時,富凱IPO財經還發現,有四大疑問環繞著奧精醫療,甚至涉及發布虛假信息、製造虛假新聞。這個「大瓜」,不容錯過!疑問一:一致行動人「各懷鬼胎」?截至招股書籤署日,胡剛、崔福齋、黃晚蘭共同控制奧精醫療28.07%的股份,是奧精醫療的實際控制人。然而,這三位實際控制人的關係卻很不一般。
  • 後真相時代,媒體仍在探尋真相
    隨著時代數媒信息的迅猛發展,社交媒體成為新聞來源的新窗口,謠言和虛假新聞也以令人畏懼的速度在社交媒體上傳播。與此同時,政府在公眾平臺宣傳的信息內容通過網絡輿情發酵升溫,也給假新聞提供了生長土壤。情緒的渲染和影響力逐漸超過嚴肅事實,人們更在乎的是一種情緒上的爆發和情感上的共鳴。當情緒如洪水湧入閘口,安全可靠的新聞信息就像是一道屏障,將虛實交錯的信息源分隔開來。
  • 《新聞記者》發布2019年十大傳媒倫理問題
    這種虛假故事熬出的『毒雞湯』營銷是不是情感欺詐?」2月1日,「咪蒙」團隊發布道歉信,2月21日,「咪蒙」及「才華有限青年」微信公眾號及各大媒體平臺帳號註銷。【點評】「咪蒙」的文章一向因其亦真亦假的「事實」、亦正亦偏的極端化價值觀受到詬病。雖然如此,卻不能否認咪蒙是數字媒體時代的「流量明星」,而是否有足夠多的流量,則是數字媒體經濟是否成功、能否變現的關鍵。
  • 2008年十大假新聞
    縱觀2008年的假新聞,與往年相比,呈現出如下鮮明特點:1.「都是網絡惹的禍」2008年出現的假新聞,來源於網絡的比例遠遠高於歷年,如《上海方言「嗲(d ia)」字收入<牛津英語詞典>》、《北京房地產商協會會長贊成炸掉故宮蓋住宅》、《郭晶晶懷上霍啟剛骨肉慾離隊》、《孫中山是韓國人》等。可見媒體的新聞採訪重點,已逐漸從現實生活轉向虛擬的網絡世界。
  • 盤點2014年10大假新聞典型案例
    在馬航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馬來西亞交通部長希沙姆丁表示有4名乘客涉嫌使用虛假信息登機,包括此前曝出的2位奧地利和義大利乘客。   飛機墜毀類——《羊城晚報》等多家媒體微博發布消息稱,據CNN報導,馬航MH370航班已確定在越南胡志明市以北100公裡境內墜落。
  • 析甄虛假信息!
    假消息都是粗製濫造的嗎?不論技術手段如何進步,促成謠言傳播的心理機制是相同的。傳統上,我們會認為虛假信息是粗製濫造的,但基於2019年的一項[2]對來自26個網站的260篇新聞的分析,說明從文字來看,虛假信息並不是低質量的——正是由於其本身寫作的質量足夠好,才能夠經由平臺高效傳播。
  • 獵網聯手58同城打擊網絡虛假兼職
    其中,網絡虛假兼職已成為一種典型且常見的詐騙類型。據360網際網路安全中心數據顯示,在所有網絡詐騙類型的舉報數量中,虛假兼職詐騙已連續3年高居首位。  記者了解到,2016年一季度,獵網平臺累計收到660人舉報網絡兼職詐騙,累計舉報金額2826688元,人均損失4283元。與去年同期相比,雖然舉報人數有所下降,但人均損失卻增長了1.3倍。
  • 網絡新聞文風的二元性
    一、真實與虛假新聞之本就是真實二字,真實性被視為新聞的生命。陸定一認為,新聞工作搞來搞去根本性的還是真實性問題,有了真實性,新聞報導就有信用。網絡雖然是虛擬空間,但隨著多媒體技術、數位技術及自媒體的發展,人們可以上傳自己拍攝的視頻,同時,對於一個事件,網民也發揮自發跟蹤調查、檢舉揭發等部分監督功能,這都使得網絡平臺上的新聞呈現更加真實。
  • 合肥一網民推特冒充「中國網警」發布虛假信息
    9月5日,合肥網警通報稱,近期發現,合肥市有人在境外推特平臺開辦假冒帳號「中國網警」,編造發布虛假信息並與境內網民互動,欺騙不明真相的網民,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  合肥警方迅速展開網上調查,查明該帳號使用人為合肥網民王某。
  • 「中國發動毒辣椒生物戰」等涉華假新聞頻發 印尼強力打假
    【環球網綜合報導 記者 趙衍龍】英國廣播公司(BBC)1月6日報導稱,印度尼西亞(周四)宣布將成立打擊假新聞的機構來遏制印尼國內社交媒體上瘋漲的假消息。這些假消息尤其針對中國,其中包括所謂的「中國通過毒辣椒向印尼發動生物戰」。印尼政治法律安全統籌部長維蘭託(Wilanto)稱這項舉動尤其重要,它將對抗社交媒體上那些"誹謗、虛假、有誤導性和散播仇恨的"信息。
  • 假房源、假照片、假簡歷,甚至假貓……這群人要把神經網絡玩壞了!
    和許多生成式人工智慧工具(包括去年佳士得拍賣會上拍出高價的人工智慧藝術品)一樣,這個最新的演示是使用一種叫做生成式對抗網絡(GAN)的工具創建的。GAN使兩個人工神經網絡相互競爭。在這種情況下,一個「生成器」網絡生成新的圖像,而另一個「鑑別器」網絡試圖找出哪些圖像是計算機生成的,哪些不是。
  • 後真相時代,真假新聞的攻防戰永無休止
    另外,該法案將建立一個基金,幫助培訓各地記者,並向非政府組織、民間社團、智庫、私營部門、媒體組織和政府外的專家提供資助和合同,讓這些機構或個人具備更強的能力來識別和分析外國最新的宣傳與信息造假技術。   「打假」之下,三大網絡科技公司(臉書、推特和谷歌)謹慎採取措施遏制假新聞。
  • Instagram將允許用戶舉報虛假信息,限制平臺不實內容傳播
    據悉,本周四(8月15日),Instagram對外宣稱Instagram應用將會為用戶新增一個選項,報告他們認為是虛假信息的帖子,以打擊虛假信息。 這款照片分享應用現在可以讓用戶舉報含有「虛假信息」的帖子,被舉報的帖子可能會被發送到Instagram的一個核查器,最終可能會被隱藏在Instagram的探索頁面和標籤頁面中。 隨著時間的推移,Instagram將利用這些反饋以及其他「信號」,比如一篇帖子的發布時間和帳號之前的行為來決定一篇帖子是否需要由第三方事實核查人員審核。
  • 美國「假新聞之王」將拍片揭發假新聞 川普夫人都曾中招
    海外網1月21日電據今日俄羅斯電視臺(RT)18日報導,美國家庭影院電視網(HBO)聘請了CNN主持人布萊恩斯特爾特,來參與一部即將上映的有關調查假新聞的紀錄片製作,而這位主持人在界內正是以播報假新聞著稱,甚至被網友戲稱為「假新聞之王」。
  • [學子論文]論自媒體時代下的新聞倫理觀
    首先是自主選擇,人們不再是單純的媒介受眾被動的接受著來自這個那個傳統媒體的信息,自媒體時代下的人們可以自主的選擇,信息的類型,信息的來源,加收信息的方式,這樣的進步在傳統媒體的時代是不可想像的。 其次是自主接受,人們不再被動的接受人們可以選擇是接受還是不接受來自各種各樣媒體的不同信息,新時代的人們更具有主動權。
  • 造假生菜網絡熱傳 媒體闢謠:成本比真的還高
    實際上,在這些聳人聽聞的假消息傳播過程中,也有些像「謠言過濾器」這樣的公眾號,包括「央視新聞」、「中國新聞周刊」等官方微博都向大家澄清這是個假消息。雖有闢謠,可還有微信公眾號繼續以訛傳訛,硬生生把日本的食品模型表演,改成了中國的所謂「造假」。「商界人脈會」公眾號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我們也是轉載的,從網絡上轉載的。這就是要推廣的,內容點很重要。」
  • ...塞入許多涉疆虛假信息,移花接木,牽強附會,主觀臆斷,嚴重失實...
    【中國外交部新聞司負責人就BBC製作並播放涉疆假新聞提出嚴正交涉】中國外交部網站8月7日消息,8月6日,外交部新聞司負責人就英國廣播公司製作並播放涉疆假新聞向該媒體當事駐京記者提出嚴正交涉。新聞司負責人指出,英國廣播公司的有關報導東拼西湊,塞入許多涉疆虛假信息,移花接木,牽強附會,主觀臆斷,嚴重失實。
  • 小夥網絡散布虛假消息,結果……
    小夥網絡散布虛假消息,結果…… 2020-11-03 12: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極客公園IF2018大會|維基百科創始人:致力於滅絕假新聞
    這正是維基百科的光芒所在——人人參與、信息包容、觀點平衡,「自由的百科全書」。正如 Wales 自己所說,這個「越是落後、閉塞的地區,越是需要」的知識共合體,已經普惠世界長達十七年。在維基百科即將成年的時候,Wales 卻開闢了一塊新的戰場。他建立一個名為 wikitribune 的新聞類網站,通過類似與維基百科的協同編輯技術,意在對抗如今橫行於社交網絡和大型信息分發平臺的虛假新聞和誤導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