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後真相時代,真假新聞的攻防戰永無休止
最新民調顯示,45%的受訪者認為政府和公職人員需要肩負重任,杜絕假新聞。42%的受訪者認為社交網絡平臺和搜尋引擎應該履行這個重大義務。認為個人需要擔負重任的受訪者則為43%。
假新聞的泛濫已經讓歐美各國焦頭爛額。如何在「制網權」和「治網權」之間尋求平衡來杜絕假新聞,似乎已經成為歐美各國政府、傳媒機構、科技企業、廣告公司乃至個人不可逃避的責任。美國皮尤公司(PEW)關於假新聞影響的最新民調顯示,45%的受訪者認為政府和公職人員需要肩負重任,杜絕假新聞。42%的受訪者認為社交網絡平臺和搜尋引擎應該履行這個重大義務。認為個人需要擔負重任的受訪者則為43%。
美式打假套路深
去年12月23日,時任美國總統歐巴馬籤署了《波特曼-墨菲反宣傳法案(Portman-Murphy Counter-Propaganda Bill)》。根據該法,美國國防部將在2017年獲得1.6億美元的額外預算,在聯邦政府內部建立一個協調統一的領導機構,與盟國一起曝光和反制外國政治宣傳和謠言。這個法案將提升「全球接觸中心」(The Global Engagement Center)的權威、資源和權限。這個中心將由美國務院領導,但國防部、國際開發署、廣播理事會、情報機關和相關部門的高級負責人也會參與這個中心的戰略部署。另外,該法案將建立一個基金,幫助培訓各地記者,並向非政府組織、民間社團、智庫、私營部門、媒體組織和政府外的專家提供資助和合同,讓這些機構或個人具備更強的能力來識別和分析外國最新的宣傳與信息造假技術。
「打假」之下,三大網絡科技公司(臉書、推特和谷歌)謹慎採取措施遏制假新聞。臉書執行長扎克伯格列舉了一系列打擊假新聞的新措施,包括更多地使用自動化技術、改進計算機算法、在用戶標記虛假信息之前進行預測。此外,臉書還將簡化用戶舉報虛假信息的流程,當用戶點擊經過第三方機構核查為假新聞的連結時,新聞不會完全遭到屏蔽,但用戶網頁會出現警告;而如果未能查證報導真偽,臉書則會標記為「第三方查證存疑」。推特將允許用戶主動屏蔽騷擾內容,這些騷擾內容可能涉及種族、民族、國籍、性取向或宗教信仰的侮辱。用戶不僅可以通過客戶端來限制假新聞的傳播,還能限制用戶之間互相攻擊。
自動化廣告的倫理困境也讓一些數字廣告巨頭加入了打假的陣營。美國在線廣告公司AppNexus表示,將封殺帶有白人優越色彩的極右翼網站Breitbart,讓廣告不流入這個網站。菲亞特克萊斯勒公司(Fiat Chrysler)則自行設法杜絕假新聞網站,它們製作了一份黑名單,逐個收羅,把這些網站列為廣告拒絕往來戶。
分析人士指出,儘管流入虛假政治新聞的廣告金額極少,但數字廣告巨頭參與打假的象徵意義巨大。沒有廣告收入,製作假新聞的網站也就難以為繼,也就失去了繼續造假的動力。
防止虛假宣傳,歐盟亮出尚方寶劍
去年11月23日,歐洲議會以304票贊成、179票反對、208票棄權通過了《歐盟反擊第三方宣傳的戰略通信》決議。所謂第三方包括跨國恐怖主義組織(諸如伊斯蘭國和蓋達組織)、跨國犯罪集團、俄羅斯媒體(特別是今日俄羅斯電視臺和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將俄羅斯與恐怖主義組織和跨國犯罪集團相提並論,難怪普京怒斥歐洲民主的「倒退」。儘管這份決議沒有法律強制力,但已經成為歐盟及其內部成員國打擊第三方虛假宣傳的「尚方寶劍」。
這份決議的具體措施並不明確,但勾勒出了反制第三方虛假宣傳的整體框架。決議號召歐盟、歐盟內部成員國和民間社會合作打假;號召歐盟成員國對「宣傳」和「造謠」作出比較一致的界定,為各國開展反宣傳反謠言奠定共同基礎;號召成員國加強立法、限制線上或線下的仇恨輿論,同時推動媒體多元化和客觀中立性,打造有質量有品位的新聞業,控制傳媒行業的壟斷趨勢。決議也號召歐盟公眾對媒體內容進行批判思考,理解網絡工具扮演的重要角色,深刻意識到作為一個信息消費者所應承擔的責任。
德國捷克亮劍,意在大選
在德國,默克爾領導的大聯盟政府也準備祭出重罰,利用嚴厲的德式反誹謗法規打擊假新聞。德國司法部長海科·馬斯(Heiko Maas)放出狠話,說製造虛假信息和惡意謠言不屬於保護言論自由的範疇,在社交媒體上傳播仇恨言論和虛假新聞將會被起訴。德國社會民主黨議員代表團團長託馬斯·奧珀曼(Thomas Oppermann)指出,德國聯邦政府將在2017年初制定一項法規,要求主要社交平臺如臉書等在德國境內建立24小時365天無間斷運營的法律保護辦公室,迅速處理針對假新聞和誹謗的投訴。如果在經過檢查後,臉書不能在24小時內刪除惡意信息,德國政府每次最高可處以每條50萬歐元的罰款,而且責令臉書發布具有「同等影響力」的澄清說明,並向受害者提供經濟補償。
知情人士指出,德國聯邦政府要員之所以高調亮劍,歸根結底是為了防止今年德國大選重蹈上次美國大選的覆轍。默克爾不願意看到這些泛濫的假新聞,幹擾她第四次連任聯邦總理。
為了預防假新聞幹涉2017年10月的大選,中歐國家捷克也靜悄悄地成立反制假新聞的專門政府機構「反恐怖主義與混合威脅中心」。根據報導,「反恐怖主義與混合威脅中心」歸屬內政部,配備20名全職專員,於2017年元旦開始運作。該中心負責檢查、揭露和反制假新聞,同時通過專門的推特帳號和內政部網站新增欄目,準確傳達捷克政府的信息。中心還將訓練政府官員有效預防政治敲詐和抵制外國遊說。捷克政府一名高級官員稱,捷克政府還將密切關注即將舉行的法國和德國大選,從中吸取經驗教訓。
在後真相時代裡,真假之間的攻防戰也許永無休止。沒有人能夠替你思考、反省和辨別。套用俄羅斯今日電視臺的宣傳口號,「多一些質疑」,是的,應該多一些質疑,多一些核實,少一些分享的衝動,讓自己活在真實中。歸根結底,我們的閱讀方式決定了我們閱讀到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