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怡芳堅持對撞機,砸360億划算?楊振寧:從大局出發!

2020-12-04 騰訊網

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是一個國家發展的重要推動力,而現在很多國家都有一個共識點,那就是掌握了科技就等於掌握了未來。而中國近些年在科技領域的發展也是突飛猛進,甚至讓很多國家都開始刮目相看。然而,因為每個國家在科技領域的競爭都非常激烈,而在前不久王貽芳院士和楊振寧教授就展開了一場對於中國物理學發展的辯論。

很多人都好奇這兩位權威人士究竟是在辯論什麼話題,其實就是針對中國該不該建粒子對撞機。說起粒子對撞機這個名字可能有很多人都不了解,其實粒子對撞機還有一個名字叫粒子加速器,主要是應用在高能物理學研究方面的機器,而粒子加速器的能量區間在幾千和幾萬電子伏特之間,這個數字很龐大,對於高能物理學方面的作用也很大。而且這種對撞機可以用來研究對稱物質,在高能物理學方面應用非常廣泛。

在科技領域方面的量子動力學和模擬宇宙等問題,粒子對撞機都會發揮巨大的作用。其實對於粒子對撞機該不該在我國建立這個問題,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就有一群科技人員開始討論,當時面臨的最大的問題就是經濟資金不足以及技術人員能力達不到,而當時因為設備不到位,所以導致當時在這一科技領域沒有什麼新的突破。而在現在之所以又對這個問題重新拿出來討論,而王怡芳院士認為,擁有完備的設備,才能在科技領域取得新的成果。

所以王怡芳院士認為就算拿出三百億來建造粒子對撞機,都是值得的,因為粒子對撞機的建設有利於未來的科技發展。而楊振寧教授則認為現階段並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撐我們去建立粒子對撞機,而且現在我國還缺乏經驗。其實就是要從大局觀考慮,不能只計較眼前的得失。

相關焦點

  • 花360億建對撞機到底值不值,王貽芳和楊振寧隔空喊話,誰贏了?
    王貽芳堅持認為中國一定要建造對撞機,即使花上360億也是值得的。但楊振寧卻保持著相反的態度,認為王貽芳考慮得太少。那麼,這裡面究竟藏著這樣的原因呢?其實早在王貽芳提出建造對撞機之後,就受到了國內大部分物理學家的廣泛認同。雖然要付出360億的高昂代價,但他們卻認為這既是一個挑戰,但更多的則是一個機遇。
  • 王貽芳:對撞機必須要建!花360億怎麼了?楊振寧:你考慮的太少
    關於我國對撞機是否要建的問題,兩位學術上的大牛對此爭論不休,甚至引發了一場關於粒子對撞機領域的學術爭論,被人津津樂道。他們甚至隔著太平洋,通過媒體喊話,不斷表達自己的觀點與學術上的見解。這兩位學術大能便是王貽芳和楊振寧。
  • 王貽芳:花360億,對撞機也必須要建!楊振寧:你考慮得太少了
    王貽芳跟楊振寧在我國物理學領域,都是重量級的人物。王貽芳是研究高能粒子方面專家,而楊振寧是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的物理全才。他們都對中國物理領域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在物理界,他們兩個之間發生過一次大的爭議,就是關於對撞機的建設問題的爭論。王貽芳的想法是,即使花費360億也要建,楊振寧對此給出的看法是,時機不到,考慮的太少!究竟誰對誰錯呢,爭執不下現在也沒有結果。
  • 王貽芳:對撞機必須要建!花360億怎麼了?楊振寧:搞半導體研究
    這不,王貽芳院士和楊振寧教授「吵」起來了。我國對是否要建造粒子對撞機,產生了激烈的討論,主要是圍繞著王貽芳院士和楊振寧教授兩人的看法。王貽芳認為任何事物只有在自己擁有的時候,才會底氣十足。畢業於南京大學的王貽芳在1984年便去了瑞士的歐洲核子中心,在那裡他接觸到了高能粒子研究工作,因此在回國後,他一直從事著自己擅長的高能物理實驗。
  • 對撞機建設起「爭端」,王貽芳決心花360億建設,楊振寧堅決反對
    在研製開發中,科學家們難免會有一些不一樣的理論,雖然他們是一致促進科技的進步,但是在一些有著巨大花費的領域,他們會有自己的不同的看法,就像我國的粒子對撞機。王貽芳院士和楊振寧教授就產生了巨大的分歧。成功不是一蹴就成的,他需要一步一個腳印,即使是現在對對撞機的研製還在進行中。隨著時間的腳步,對撞機的研製也在進步。在一開始的兩臺對撞機的研製,使得科學家們非常的興奮,他們相信自己能夠研製出更好的對撞機,在這個領域裡有更大的進步。1981年、1983年,對撞機的研製一直在進步,在這年裡在國際上對撞機取得了巨大的進步。
  • 王貽芳:對撞機必須要建了,花360億怕什麼!楊振寧:還為時尚早
    王貽芳師從丁肇中,其身份為我國的中科院院士,並且是中國高能物理的領軍人物,在11月3日騰訊科技WE大會上,他再次指出:「中國需要建立自己的大型粒子對撞機了,想要我國走在世界前列,這個對撞機的重要性不可言喻,首期我們只需要投入360億即可,而且說到對撞機的重要性,科學界才了解,大眾說的只是他們的看法。」
  • 王貽芳與楊振寧之爭:中國該不該花360億建大型對撞機
    11月3日,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所長王貽芳接受了媒體採訪,面對媒體得追問,王貽芳依然堅持要建設超大型對撞機。王貽芳在某次演講中更直言:中國這臺大型對撞機建成後將是全球最大、能量最高的粒子加速器——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LHC)周長的三倍多,某些方面的功能將是其成千上萬倍。王貽芳經過仔細計算,建造大型對撞機的先期投入只需要360億元,並非1000億元。
  • 楊振寧為何反對我國建造大型粒子對撞機,原因有兩個
    對撞機在高能粒子物理-凝聚態-粒子天體物理方面有很重要的建造意義。大型粒子對撞機擁有改變現有物理格局的能力,在世界上,誰先掌握大型粒子對撞機的核心技術,誰就能在核物理學保持絕對領先的優勢。據報導稱,美國將投資26億美元建造大型粒子對撞機。
  • 王貽芳:對撞機必須要建!花360億怎麼了?楊振寧:你考慮得太少
    這也驗證了王貽芳對建設大型對撞機的決心。 對撞機的建設需花費巨資,大型對撞機的建設對以後的科研有著極大的幫助,各國也是看中了這一點才開始建設粒子對撞機的。 美國作為世界第一強國,自是不會放棄建設對撞機的,美國建設SSC(超導超級對撞機)的初期,對該大型對撞機的預算是40億美元。
  • 楊振寧公開反對建造大型對撞機,而王怡芳贊成,到底該不該建造?
    楊振寧,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他是繼愛因斯坦後為人類做出卓越貢獻的一位科學家,也是高能物理界的一個代表,但他卻公開反對建造大型強子對撞機。  楊振寧為什麼反對建造大型對撞機?  大型粒子對撞機可以說是一個非常高尖端的科學設備,在全世界範圍內,很少有國家能建造得出來。而楊振寧之所以反對是出於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建造的成本非常大,回報低,保守估計,建立這樣一個設備大概要4000億的資金,在楊振寧看來,該項目所需的費用過於龐大,而且在短期內很難趕上那些發達國家現有水平。
  • 楊振寧公開反對,美國也放棄建造,中國為什麼堅持建大型對撞機?
    儘管CEPC的建設已經提上了日程,但大型對撞機的討論熱度一直都不減!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楊振寧反對建設大型對撞機的態度一直都沒有改變過,1990年代美國下馬了SSC(超導超級對撞機),世界輿論一片譁然,而此時中國上馬大型對撞機的建設,直接引發了大討論!
  • 王貽芳:對撞機一定要建!360億怎麼了?楊振寧:你考慮得太少
    一個國家的發展離不開科學家的不懈努力,科學家認同推動科技進步,但在一些耗資巨大的領域,科學家會持有自己的觀點,比如我國的粒子對撞機領域。王貽芳院士和楊振寧教授產生了巨大的分歧,這是怎麼回事?作為世界第一強國,美國不會放棄對撞機的建設,美國建設SSC(超導超級對撞機)的前期,大型對撞機的預算是40億美元。但隨著對撞機建設進程的推進,以及資金的增長,美國於1993年停止了大型對撞機建設項目,據了解,停止的原因是為了完成這一項目的建設,保守預算為200億美元,這遠遠超過最初預算的5倍。
  • 楊振寧與王貽芳之「最後一戰」:誰在為耗資千億超大對撞機買單?
    對撞機耗資相當於一座三峽大壩,楊振寧是最堅定的反對者。作為一個超級費錢的項目,CEPC環形周長100公裡,保守估計就得400億。第二期SppC(環形強子對撞機)耗資更是超千億。 「這個實驗做完了以後,這個機器不能再做下去了,要造更大的對撞機,需要花更多的錢,至少要200億美元。」
  • 王貽芳:對撞機一定要建!花360億又如何?楊振寧:你考慮得太少
    據他所說,我國很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或已籌備)建設中國獨有的正負電子對撞機(electron-positron collider)。依照金錢和時間的預算,這個項目的造價大約為360億元人民幣,於2022年開始動土,2023年即可完工。
  • 歐洲砸2000億人民幣,研發超級對撞機,楊振寧曾極力反對
    消息傳回國內立即引發科學家第二輪熱議,因為中國在粒子物理研究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2012年中國就已提出建設超級對撞機的構想,但遭到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院士的強烈反對。這幾年中國的CEPC(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項目籌備一直在進行中,國家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院士為首的中國科學家們堅持不懈地落實規劃,爭取國家及各方投資,CERN公布的戰略無疑拉開了和中國競速研發的序幕。這個投資2000億人民幣的項目為何在國內遭受巨大爭議而舉步維艱呢?楊振寧和王貽芳兩位高能物理的權威人物之間的爭論點又是什麼?
  • 楊振寧老了,中國應該建對撞機
    我曾經在前年瑞士旅遊時寄宿在一個山東女孩的租房套間,這女孩就是讀高能物理的博士,說這裡有對撞機,方便搞科研。現在看到中國還在爭論有無必要花一千億建一個比歐洲大7倍的全球最大正負電子對撞機,實在覺得不必要,還有人說後期維護要很多錢,哪種設備不要錢維護?
  • 為何楊振寧和中科院院士怒爭對撞機?直言:建好也是為他國做嫁衣
    為何楊振寧和中科院院士怒爭對撞機?直言:中國現在不能建,不能便宜外國人2016年,我國針對是否建造粒子對撞機這一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贊成派與反對派旗幟分明。一方以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中科院院士王貽芳為代表,認為建造粒子對撞機將對我國物力研究工作的展開帶來很大的好處。
  • 王貽芳:對撞機一定要建!花360億怎麼了?楊振寧:有欠考慮
    比如王貽芳院士和楊振寧教授就曾經因為一樣設備的建設而產生了爭端,這件設備是什麼呢? 實際上,這件設備就是粒子對撞機,兩位泰鬥級的人物對於粒子對撞機都有著十分深刻的觀點。 1983年的時候,歐洲粒子中心通過其改建成的反質子對撞機成功發現了ZO粒子W±,這樣一個重大突破,深深的讓我國的科研人員感到震撼。於是我國的科研人員這才開始討論,是否要建設一臺最為先進的粒子對撞機,用於支撐基礎科學的發展。
  • 楊振寧:中國燒錢建大型對撞機,其實是為他國做嫁衣!
    王貽芳甚至還算了一筆帳,他認為,看上去建造一座大型對撞機,會花掉360億元錢,好像是個很大的數字,但是我們在1984年就建成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這項建設用去了當年GDP的0.01%,美國建造超導超級對撞機,當年也用了GDP的0.01%。如果我們在2020年建造對撞機的話,也只會用去當年GDP的0.005%。
  • 他從美國回來,讓中國360億建對撞機被罵,網友:兒女都是美國籍
    他從美國回來,讓中國360億建對撞機被罵,網友:兒女都是美國籍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樣,悄悄了解過對撞機,不過這種科學裝置的作用太過深奧,我到今天,也只有粗淺的了解。在中國科學界,關於要不要建對撞機的爭論一直沒有休止,贊成派主要以王貽芳為代表,他極力推動中國建大型對撞機,而反對者以楊振寧為代表,認為建大型對撞機,形式大於實際意義,還不如花錢在培養人才上。先了解一下王貽芳,他為什麼敢跟中國物理泰鬥楊振寧教授「叫板」,其實他還是很有實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