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朋友在微信裡問道:懶媽,雖然我也知道對於孩子的教育急不得。可是每次帶孩子去小公園玩,看到別人家的小孩不僅會背唐詩,而且英語還說的那麼流利,有些還已經開始學習珠心算。
我就感覺自己這個媽當得太不稱職了,是不是再拖孩子的後退。你也知道,魔都這樣的一線城市,從幼升小就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激戰。我每次看到啥都不會的孩子就很難過呀。到底怎麼做,才能讓孩子變得優秀呢?
好吧,懶媽我曾經也一直想找尋這個問題的答案。但是後來由於養了個佛系小孩,自己的各種作為,對這小娃來講,都是無可奈何。沒辦法,就只能順其自然了。
舉個例子,外出遛娃的時候,也會遇到這種讓人羨慕的「神童」。每次懶媽我都忍不住想說一句「琪琪,你看看別人」,但都憋回去了。
而我家琪琪更是直接視而不見,不過等我們已經走遠很久了,他才冷不丁地蹦出一句「媽媽,那個小朋友好可憐,你不用教我背那麼多東西,等以後上學了我就會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懶媽我從小還是很注意琪琪習慣培養的。畢竟種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好的習慣是會影響人一輩子的。而有以下這幾種壞習慣的孩子,以後基本上是和優秀無緣了。如果媽媽發現孩子身上有,那可要在12歲以前及時改掉。
喜歡說髒話
有些孩子在表達憤怒或者宣洩情緒的時候,可能會爆出一些髒話。這時候,作為父母是需要及時制止的。千萬不要以為孩子說髒話其實是在保護自己,被人欺負以後這也算是一種反抗措施。
要知道,如果讓孩子養成說髒話的習慣,以後可是很難改了,很可能會成為掛在嘴邊的口頭禪。要知道,有時候可能就因為一句罵人的話,孩子就可能被人記恨,或者引來爭端。
此外,沒有人會喜歡滿嘴髒話的人,可能孩子覺得說出一句髒話,自己就很厲害。但對於外人來說,這其實是缺乏家教的表現。而優秀的人首先就要講禮貌,注意文明用語,就算情緒再激動,也是會給人有教養的印象。
痴迷於玩電腦手機、看電視
在有些家長看來,孩子玩電腦手機、看電視,其實也是一種學習知識的方式。但其實真不是這樣。孩子的控制能力是有限的,當感受過電子產品帶來的安逸後,他是會變得痴迷,如同上癮一般。
鄰居家小孩,上小學三年級,聽他奶奶說特別喜歡玩電腦。經常三更半夜爬起來偷偷打開電腦,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也很少認真去寫,三天兩頭被通知叫到學校去,氣得他媽直接將網線給拔了。這樣的孩子,在課堂上是很難集中精力的,在他的腦袋瓜子裡,什麼都沒有玩電子產品重要。
不喜歡讀書,總想耍小聰明
不管在任何時代,知識永遠都是力量。如果你家孩子不喜歡讀書,還總是在學習上耍小聰明。那就要趕緊在十二歲之前改正了,不然以後很可能無法完成學業,早早就踏入社會。而這個世界正在懲罰不讀書的人,孩子在事業上是很難向前更進一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