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火力漸弱 花旗提議「冷聚變」財政政策

2020-11-24 金融界

  金融界美股訊:北京時間29日晚彭博消息,是各國央行尋求幫助的時候了。

  隨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準備再次下調全球經濟展望,貨幣決策層為應對新一輪經濟下行的措施已近彈盡槍絕。美銀美林計算得出自2008年雷曼兄弟破產以來,各國央行已經下調利率逾600次,同時印度央行周二下調利率幅度超過預期,擴大了這一趨勢。

  雖然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尚未排除買入更多債券,但鑑於收益率幾乎已在記錄低點附近並且通脹率仍然低於大多數決策層的目標,對於更多量化寬鬆能夠取得多大效果存有疑慮。甚至更加寬鬆的貨幣政策可能最終推動的是資產市場,而不是經濟。

  如果以中國為首的新興市場經濟增速減緩影響了發達國家,這讓經濟學家和投資者日益轉向政府來領導經濟救援努力。美銀美林料今年有25%的機率會出現類似經濟衰退的低迷情勢。

  「就產生實際經濟增長甚至是促進通脹方面而言,貨幣政策基本上黔驢技窮了,」駿利資本集團的億萬富翁Bill Gross本月告訴彭博電視。「為了能重返我們希冀的方向,財政政策是需要實施的第二個層面。」

  空降撒錢

  儘管如此,真正的對症之藥可能需要比傳統配方更加強勁。如果全球經濟進入下行趨勢,花旗集團的G-10外匯策略全球主管Steven Englander提議一個更具變革性的應對措施,類似於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MiltonFriedman曾經提倡的「空降撒錢」(helicopter money)。

  在Englander稱之為的「冷聚變」(cold fusion)中,政府下調賦稅,提振開支。作為承諾永久性擴大央行資產負債表的一部分,央行可以通過購買更多債券來彌補由此造成的借貸增加。更加寬鬆的財政政策會得到「無限量化寬鬆」的彌補。

  「政治上,央行難以直接將政府債務貨幣化,但是面臨著另一輪的低迷情勢以及行之無效的政策工具,我們預期央行將默許並同意財政措施,」Englander上周在一份客戶報告中表示。

  要點在於會直接向經濟注入更大的購買力,提高經濟活動以及通脹。長期債券收益率會上升,然而因通脹而調整的短期債券收益率會轉向負收益率。

相關焦點

  • 鈕文新:央行和財政有什麼好爭論的?——貨幣政策切忌作繭自縛
    說實話,這事真沒什麼好爭論的,財政無非是說:央行應當以國債(國家信用)為基礎吞吐基礎貨幣;而央行則認為,這是赤字貨幣化,是財政向央行透支。表面看各說各的道理,但這裡有個關鍵的基礎性概念:到底什麼是赤字貨幣化?是不是央行只要買入國債就屬於財政貨幣化?按照理論,所謂財政赤字貨幣化,一般指的是:財政直接、強行向央行發行國債的行為。
  • 黃金T+D連續兩日收跌,全球央行更多寬鬆措施遭IMF質疑
    此外,全球央行更多寬鬆措施遭IMF質疑也對金價不利,策略師們紛紛下調金價預期,但一些大投行似乎仍然維持看多金價未來前景不變。貨幣政策制定者需要平衡通脹和產出的短期提振與宏觀金融脆弱性的累積,中央銀行在評估其框架和更新其工具時必須繼續創新和大膽。  她指出,貨幣政策不應也不能獨自完成。財政政策可以發揮重要作用——決策者在危機期間加大了財政支持,需要繼續這樣做,以支持可持續和包容性的復甦。  此外,IMF據稱拒絕設立條件更寬鬆的防疫貸款新工具。
  • 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央行的措施幫助了全球經濟的復甦。財政和...
    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央行的措施幫助了全球經濟的復甦。財政和貨幣政策的協調相比於全球金融危機期間更加迅速與全面。各國央行、國際機構迅速、充裕地提供流動性,防止了經濟和金融活動之間的負反饋循環。仍然存在相當大的不確定性。目前至關重要的問題是,需要在一段時間內確保經濟的穩定。
  • 管濤:斷言貨幣政策收緊尚早 實現財政赤字顯性化更重要
    8月3日,央行召開下半年工作會議;8月6日,央行發布《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下稱《報告》)—央行一周之內三次強調目前貨幣政策的核心:更加靈活適度、精準導向。結合5月份央行打擊資金空轉、二季度經濟數據出現顯著恢復,外界紛紛判斷:貨幣政策最寬鬆的時刻已經過去。這一判斷是否準確?下半年降準降息的空間是否顯著收窄?
  • ...信用貨幣機制和西方社會財政平衡原理基礎上的財政政策都有可能...
    【韓賢旺:流動性已經接近極限,財政政策最多支撐未來一兩年經濟刺激的重任】匯添富基金首席經濟學家韓賢旺表示,展望2021年,貨幣政策進入極限狀態之後,之前教科書裡所有建立在央行自我約束的信用貨幣機制和西方社會財政平衡原理基礎上的財政政策都有可能被無原則地修改和扭曲操作,而且短期行為很可能變成長期化工具,其中孕育的風險是現在政策制定者無暇顧及的。
  • 疫情反彈下 英國財政和貨幣政策面臨雙重挑戰
    在此背景下,需要英國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持續支持。不過,從目前的情況看,英國財政支持政策力度在未來可能會有所減弱,英國央行的貨幣政策空間也受到明顯的限制,英國經濟復甦或將面臨更多的挑戰。  為應對疫情的強勢反彈,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已經宣布了實施新一輪嚴格的限制措施,以期控制疫情的再度蔓延。而這一輪全面限制措施可能為期六個月。
  • 部分委員認為,評估日本央行的政策至...
    日本央行會議紀要:大多數委員們認為,防疫措施起到了預期效果。成員們一致認為,如有需要,必須毫不猶豫地放鬆貨幣政策,關注疫情對經濟的影響。一位委員表示,財政和貨幣政策之間密切、適當的協調至關重要。一位委員認為,企業信貸依然承壓。委員們一致認為,如果金融機構的利潤長期承受壓力,金融中介存在停滯的風險。部分委員認為,評估日本央行的政策至關重要。
  • 明年海外會發生什麼:央行退出?財政懸崖?不,是流動性「洪水滔天」!
    過去十年,讓金融市場最為刻骨銘心的記憶就是央行們持續大規模「印鈔」。在摩根史坦利全球宏觀策略部門負責人Matthew Hornbach領導的團隊看來,這種情況明年將更進一步。Matthew Hornbach承認,央行的流動性是不斷上漲的市場中最關鍵的構成部分:它既有利於交易型金融的運轉,也改變了投資者可獲得的機會組合。
  • 柏瑞:央行迅速抽身代價太大 2021年全球仍是政策主導市
    總體而言,柏瑞認為,在今年疫情的驅動下,由政策主導市場的時代儼然已經來臨。但主要國家央行越是維持低利環境來刺激經濟,未來退出幹預、讓市場恢復供需機制的成本就越高,這意味著央行不太可能輕易收回政策。因此,明年在後疫情時代,由政策主導市場的情況只會越趨明顯。
  • 趙建:央行貨幣政策保持獨立性 有助於宏觀經濟恢復性增長
    來源:新浪財經意見領袖熱議《再論中國金融資產結構及政策含義》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趙建(西澤研究院院長)>央行行長易綱發表《再論中國金融資產結構及政策含義》一文,他特別提到,正是基於對通過債務過快擴張推動經濟增長模式難以持續的判斷,決策者強調,不搞強刺激,在保持總需求基本穩定的同時,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改革,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
  • ...③花旗將其對2020年黃金ETF流入規模的預測下調30%至875噸,但該...
    花旗:預計2021年黃金將回升至2000美元上方;①近日,花旗銀行在一份報告中表示,金價明年將回升至2000美元/盎司上方,而新冠疫苗的上市僅會減緩該牛市的周期。該行的Aakash Doshi等分析師寫到,只要美聯儲的立場依然足夠鴿派,金價就理應上漲;②Doshi還表示,由於美國缺乏財政刺激措施,這也令金價走強的可能性上升,而美元在中期應該會走軟。
  • 匯率波動效應考驗央行貨幣政策獨立性
    人民幣匯率以增加波動幅度為特徵的市場化改革,對我國央行貨幣政策獨立性的考驗,既是動態的又是長期的。這是未來真正捨棄盯住美元這根「拐杖」所要跨出的關鍵性一步。這或將成為深化人民幣國際化的最大障礙,並對央行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形成「反芻」式考驗。現實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是在我國經濟長足發展和調整轉型的特殊階段形成的。其最大不足,是市場化程度不高,行政化主導色彩比較明顯,人為壓縮其波動空間並形成了升值趨勢下的單邊走勢。10年間,人民幣升值40%以上。
  • 鋼鐵俠同款動力系統,但是被用在了廁紙架,SCP-1441冷聚變廁紙架
    SCP-1441冷聚變廁紙架的外表SCP-1441冷聚變廁紙架的外表是一個衛生紙自動發送器,這個發送器和一個牌子的比較相似,但不完全一樣,SCP-1441冷聚變廁紙的動力和正常的衛生紙發送器不一樣,正常的衛生紙發送器需要四節電池,但是SCP-1441冷聚變廁紙架的動力有點奇怪。
  • 印度高官出任印度央行新行長 曾監管「廢鈔」政策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美國彭博新聞社12月11日報導,繼此前一天印度前儲備銀行行長帕特爾由於與政府存在分歧而突然辭職後,印度政府委任了一名曾監管印度總理莫迪的「廢鈔」政策的前官員作為新任行長。達斯在2015至2017年擔任任印度經濟事務秘書,與印度儲備銀行合作密切,並曾對莫迪的「廢鈔」政策實施過監管。與此同時,達斯目前也是印度財政委員會的成員,以及G20峰會的印度代表。莫迪政府主導的「廢鈔」政策在2016年末開始實行,禁止大面額鈔票的使用,但這項政策挫傷了經濟發展以及導致了上千人失去了工作。
  • 2020年全球央行年會探討貨幣政策框架調整
    來源:Chinamoney內容提要2020年傑克遜·霍爾央行年會上,各方表示,低增長、低通脹、低利率的環境使得傳統貨幣政策框架面臨挑戰,各國陸續啟動了貨幣政策框架審議。文章梳理了美聯儲貨幣政策框架調整為平均通脹目標制的具體內容,及全球主要央行貨幣政策框架調整的趨勢,並嘗試總結了相關討論的觀點。8月27-28日,2020年傑克遜·霍爾央行年會召開,各央行代表及學界人士圍繞「展望未來十年:對貨幣政策的影響」這一主題展開討論。
  • 回眸2020·世界經濟走過這「疫」年|2021年主要央行將延續超寬鬆政策
    新華社北京12月24日電(記者周武英)2020年主要央行議息已經收官。今年以來全球主要央行的貨幣寬鬆規模史無前例。以美聯儲為代表的各大央行年內最後一次議息會議更是透露出主要央行的貨幣政策寬鬆主基調將貫穿明年,並將持續相當一段時間。未來主要央行貨幣政策正常化的來臨尚需時日。
  • 年初劃定重點工作 財政貨幣政策保持連續更趨精準
    2020年末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2021年宏觀調控政策進行定調,2021年初央行、財政部等部門召開的工作會則是對具體工作進行了部署。業內人士表示,按照會議精神和相關部署,宏觀政策將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
  • 更趨精準 貨幣政策將保持連續性
    本文轉自【經濟參考報】;更趨精準 貨幣政策將保持連續性全面降息降準概率降低,結構性政策或持續發力日前,央行黨委召開擴大會議,傳達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會議指出,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精準、合理適度。具體政策工具方面,央行仍會通過公開市場操作等政策工具來維持市場流動性的合理充裕,但預計全面降準降息的概率都不大,也不排除仍有定向降準投放流動性定向支持中小微企業及製造業的可能。 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指出,「明年宏觀政策要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準有效,不急轉彎,把握好政策時度效」。
  • 浦銀國際研究:SPDBI全球央行觀察——多數謹慎樂觀,僅歐央行擴大...
    ·全球央行:全球多數央行對經濟謹慎樂觀,美聯儲調高2021年經濟預測,中國貨幣政策正常化,英國、澳大利亞等央行對2021年經濟前景相對樂觀,僅有歐央行12月擴大寬鬆且下調2021年經濟預測。·中國人民銀行:央行12月MLF規模超預期,但這並不意味著貨幣政策「正常化」的轉向,1月初的央行工作會議、易綱行長關於強調「穩字當頭」的專訪都發出了明確信號。近來MLF超預期仍然主要因為平抑市場波動、解決因季末、繳準、春節臨近等因素而導致銀行間流動性不足的情況,市場不可錯誤解讀MLF的意義而罔顧了貨幣政策正常化的方向。
  • 央行報告透露海量信息!貨幣政策更靈活適度、LPR轉換進度納入MPA
    下一步貨幣政策怎麼幹?央行最新出爐的《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下稱「報告」)給出了答案。報告透露,下一步央行將加強對轉換進度的監測,將金融機構存量企業貸款轉換進度納入MPA和合格審慎評估考核,預計在8月底前可基本完成轉換。 密切關注非常規政策的溢出效應 對於當前的經濟形勢,報告判斷稱,今年第一季度,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