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美股訊:北京時間29日晚彭博消息,是各國央行尋求幫助的時候了。
隨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準備再次下調全球經濟展望,貨幣決策層為應對新一輪經濟下行的措施已近彈盡槍絕。美銀美林計算得出自2008年雷曼兄弟破產以來,各國央行已經下調利率逾600次,同時印度央行周二下調利率幅度超過預期,擴大了這一趨勢。
雖然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尚未排除買入更多債券,但鑑於收益率幾乎已在記錄低點附近並且通脹率仍然低於大多數決策層的目標,對於更多量化寬鬆能夠取得多大效果存有疑慮。甚至更加寬鬆的貨幣政策可能最終推動的是資產市場,而不是經濟。
如果以中國為首的新興市場經濟增速減緩影響了發達國家,這讓經濟學家和投資者日益轉向政府來領導經濟救援努力。美銀美林料今年有25%的機率會出現類似經濟衰退的低迷情勢。
「就產生實際經濟增長甚至是促進通脹方面而言,貨幣政策基本上黔驢技窮了,」駿利資本集團的億萬富翁Bill Gross本月告訴彭博電視。「為了能重返我們希冀的方向,財政政策是需要實施的第二個層面。」
空降撒錢
儘管如此,真正的對症之藥可能需要比傳統配方更加強勁。如果全球經濟進入下行趨勢,花旗集團的G-10外匯策略全球主管Steven Englander提議一個更具變革性的應對措施,類似於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MiltonFriedman曾經提倡的「空降撒錢」(helicopter money)。
在Englander稱之為的「冷聚變」(cold fusion)中,政府下調賦稅,提振開支。作為承諾永久性擴大央行資產負債表的一部分,央行可以通過購買更多債券來彌補由此造成的借貸增加。更加寬鬆的財政政策會得到「無限量化寬鬆」的彌補。
「政治上,央行難以直接將政府債務貨幣化,但是面臨著另一輪的低迷情勢以及行之無效的政策工具,我們預期央行將默許並同意財政措施,」Englander上周在一份客戶報告中表示。
要點在於會直接向經濟注入更大的購買力,提高經濟活動以及通脹。長期債券收益率會上升,然而因通脹而調整的短期債券收益率會轉向負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