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請「港獨」代表在國際輿論場散布「港獨」言論、製造輿論聲浪向政府施壓、為暴徒提供現場急救、休息場所、水和食物等後勤保障……
「反修例」暴亂持續期間,那些藏於幕後的組織機構不斷挑唆示威者繼續抗爭,通過各種方式為暴徒吶喊助威,導致香港社會局勢持續惡化。
藉助於網絡公開信息和有關新聞報導,這些「掛羊頭賣狗肉」的「NGO」組織的真實面孔逐一浮出水面:
簡單說,NGO是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非政府組織」的英文縮寫,從字面理解就是「不是政府的部門或附屬機構」。
現代社會中,政府機構的服務已無法達到面面俱到,NGO組織這時便以非官方或半官方的身份服務民眾,把政府顧及不到的事務做好,同時也為政府與民眾之間搭建了一座溝通的橋梁。
NGO通常具備非盈利性的特徵,工作涉足的領域比較親近民生,百姓更易於接受。
大到國際援助、環境保護、人道主義救援(例如紅十字會),小到法律援助、動物保護,這些都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易於接觸到的NGO組織。
NGO本應是關注公共事務,致力於公益事業的組織,然而美西方反華勢力卻將它視作輸出西方所謂的「民主」與「自由」甚至是顏色革命的工具。
其中,香港本地個別NGO組織與外部勢力聯繫密切,組織之間關係錯綜複雜。
讓我們逐一揭秘:
「我們不是中國人,也不是英國人,我們是香港人」。
9月13日,「美國人權基金會」又邀請何韻詩出席在臺北舉辦的《奧斯陸自由論壇》,何韻詩再次發表演說,講述自己如何因「港獨」被大陸網民抵制,同時繼續為「反修例」暴亂吶喊助威;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簡稱「社聯」)在「反修例」暴亂期間持續通過「社聯」官方網站發表縱暴言論,對數月以來暴徒肆虐街頭,損毀公共設施、無差別襲擊普通市民及暴力襲警的罪行視而不見,反倒為暴徒開脫辯解稱:「雖然前線示威者的暴力程度升級受到不少批評,但暫時沒有出現民意逆轉的情況……絕大部分支持及參與這場運動的人都是和理非的,也很守紀律」。同時,「社聯」還為暴徒準備休息站,站內急救用品、洗手間、手機充電、WIFI網絡、飲水和食物一應俱全,承諾「如有需要,將通宵服務」。
6月13日上午,大批暴徒聚集在立法會大樓一帶與警方進行暴力對峙。暴亂收場後,大批暴徒隨即將頭盔、口罩、眼罩等物資卸下,由部分暴徒負責分類回收並運走。香港媒體記者一路跟蹤運送物資的暴徒來到香港基督教「循道衛理聯合教會」位於灣仔的香港堂。會堂內貼有「休息請到5層和6層」的告示,暴徒放下物資後直接乘坐電梯前往「休息室」。記者進入會堂後發現,這裡已經堆放了大量上述物資,儼然成為暴亂物資站。
同日,香港媒體記者還發現4名暴徒用手推車運送一批暴亂物資走小路離開暴亂現場,經過一路繞道後最終到達宗教慈善公益組織「救世軍」的「教育及發展中心」。有媒體拍到「中心」門前不斷有私家車出入,有人從車內將暴亂物資搬往「中心」樓內,大量青年人聚集在樓內將頭盔、雨傘等物資分類整理,現場還有用紅白藍顏色塑膠袋包裝的繃帶等醫療用品。事件被媒體曝光後,「救世軍」組織因此被指責為「暴徒糧倉」,而該組織的顧問委員正是被稱為「叛國亂港四人幫」之一的「民主阿婆」陳方安生。
香港「平等機會婦女聯席」原本是一家專注於婦女權益保護領域的聯合組織。然而從今年8月份開始,這家組織突然指揮旗下的成員團體以「警察性侵被拘捕女示威者」為話題,配合個別媒體記者進行瘋狂炒作,在國際輿論場成功掀起了一股「港警性侵施虐」的輿情熱點,為反動派抹黑港警立下了「汗馬功勞」:
8月5日,平等機會婦女聯席」旗下團體「香港婦女基督徒協會」聯合多家女權團體大肆散布「警方以性暴力行動和語言對待女性示威者」言論,煽動市民圍堵天水圍警署聲援被捕女性示威者。
8月28日,「平等機會婦女聯席」指揮旗下「香港婦女基督徒協會」、「青鳥」等多家成員團體,在遮打花園舉辦主題為「追究警察性暴力,捍衛香港人尊嚴」的集會示威活動,造謠詆毀警員在暴亂現場執法時凌辱女性,部分媒體撰文大肆跟風炒作,極力將性暴力的誣名栽贓給香港警方。
據知情人士透露:美國中央情報局的關聯組織,有著第二中情局之稱的「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簡稱「NED」,負責落實美國顛覆戰略,資助、扶持美國讎視的政權的反對派組織,策劃和領導顛覆活動,專門從事中情局因美國法律禁止而不得公開從事的活動)近期對香港反動文宣團隊及反對派黃媒的工作表現給予了高度評價,特別肯定了反動文宣團隊與黃媒記者精心策劃的「8月11日香港警察在新屋嶺羈留中心內性侵被捕的女性示威者」 和「8月31日香港警察在港鐵內發射催淚彈、無差別毆打示威者和普通市民」輿情熱點,成功致使香港特區政府與香港警方在國際輿論中陷於被動。
目前,「NED」已命令反動文宣與黃媒記者繼續加足馬力,特別是針對「勇武」暴徒近日破壞港鐵和街頭商鋪過於嚴重,引發民眾反感的不利因素加強輿宣工作。通過招募「義士」假扮香港警察破壞港鐵設施,媒體跟風報導等輿宣手法,設法將「勇武」暴徒犯下的罪責栽贓嫁禍給香港特區政府、香港警方和港鐵,實現有效轉化民意的工作目標。屆時,偽裝為香港警方所需的警用裝備和器材將由「NED」負責提供。
同時,美國中央情報局「CIA」也指示反對派組織和香港的大學學生會聽從指揮,反對派團體暫時與暴力割席,以「良好」的政治形象參加11月24日的2019年區議會選舉。
自今年3月31日起,從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NED)領取了9萬美元活動資金的香港NGO組織「香港人權監察」先後聯合了70多家NGO組織,連續多次發起反對審議《逃犯條例》聯署活動,製造「反修例」聲浪,不斷向香港特區政府施壓。但「香港人權監察」怎捨得將放進自己兜裡的錢再掏出去呢?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之前跟著鼓譟的組織自然不會在聯署信上簽字。最終,與「香港人權監察」共同在聯署信上簽字畫押的NGO組織只有兩家,一家是宣稱不接受任何直接捐款的「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部」,另一家是具有美國政府背景,由前美國政府官員和中央情報局特工組成的「人權觀察」。
另外,「香港人權監察」在「反修例」期間刻意引用美國NGO組織「正義世界工程」製作的2019年法治指數,以所謂的指數排名為依據,持續炒作「反修例」話題,卻有意隱瞞美國法治不彰的低排名。
「國際特赦組織」是當前世界上最大的人權組織,在香港建有分會,業務包括舉辦人權教育講座和為所謂的「人權受侵犯」的個人提供國際聲援。
「反修例」暴亂期間,這家組織在社交媒體持續炒作人權話題,以此煽動民眾的不滿情緒,激化矛盾,曾在今年3月份發表一份題為2018年《香港年度人權狀況回顧》的文章,誣稱「香港人權狀況迅速崩壞」。
組織分會總幹事譚萬基自今年4月份起開始炒作修例話題,宣稱《逃犯條例》涉及歧視,並極力炒作香港警方在6月12日處置大規模示威活動中發射布袋彈和橡皮子彈驅散暴徒的做法違反了國際人權法,以此打壓警方執法力度。
心理輔導
。在「721反送中大遊行」、「811維園集會」、「825荃葵青遊行」等多次大型激進遊行示威前,香港紅十字會通過其臉書帳號提前發布通知,告知暴徒其將提供的急救與心理支援服務,並明確具體的時間、地點,還直接稱「放心,所有個人資料都會保密」。
更過分的是,香港紅十字會甚至公然開辦心理急救速成工作坊,為參與示威活動的中學校長、老師、家長、社工等人教授相關急救知識,並稱要與這些參與暴力示威學生「在這艱難的時間」、「互相守護,共同渡過難關」等等。而我們卻未曾看到香港紅十字會為衝在前線止暴制亂、頻遭暴徒攻擊的一線警員提供急救和心理支援服務!可以看出來,香港紅十字會已經淪為保障暴徒身心健康的「公益機構」。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紅十字會高管方敏生這個人,她是臭名昭著的「叛國亂港四人幫」之一陳方安生的堂妹,在香港紅十字會身兼國際及賑災服務管理委員會副主席及董事會、審計委員會、傳訊顧問小組成員多個要職,同時她也是香港媒體《立場新聞》董事會成員之一。方敏生是「民主回歸派」,80年代初曾是香港政治團體「匯點」成員,曾參與2014年非法「佔中」,並擔任監警會委員。此次「反修例」暴亂中,方敏生與「勇武」文宣團隊暗通款曲,其一邊公開呼籲不同年齡的人「跳出溫水」,打一場長久的「位置之戰」,另一邊憑藉擁有和「勇武」文宣攬炒團隊進行溝通聯絡的渠道,將《立場新聞》作為對「我要攬炒」帳號「真身」進行專訪的唯一媒體,為該團隊進行宣傳造勢。
香港職工會聯盟(簡稱「職工盟」)現為香港最大工會聯合組織之一。
組織發起人、秘書長李卓人自1994年起長期與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NED」保持密切聯繫,每年從「NED」領取5至10萬美元資助。據公開資料顯示,1994年至今,「NED」已向李卓人操控的「職工盟」組織持續撥款近200萬美元,折合港幣約為1600萬元,專門用於維護美國在香港地區的政治和經濟利益。
「反修例」暴亂期間,「職工盟」也是對香港社會造成負面影響最為嚴重的團體之一。今年7月以來,「職工盟」一直在工界持續鼓譟反政府情緒,除了響應反對派發起的多場遊行示威活動外,還自行發起了80餘場全港大罷工運動,引發的社會動蕩直接導致旅遊、酒店、零售等行業業績嚴重下滑。「職工盟」主席吳敏兒「港獨」思想根深蒂固,為不斷推高「反修例」輿論熱度,持續鼓譟、煽動社會各界參與罷工,以此逼迫特區政府接受反對派炮製的所謂民間「五大訴求」。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曾明確表示:(香港暴亂)可以明顯看出有外國勢力在背後操縱、策劃甚至組織實施有關行動的跡象。我想美國的這些官員他們能否向世界誠實地回答,美國在近期香港的事態當中扮演了怎樣的角色,它到底意欲何為?事實也正如華春瑩所講,美國政府與香港「反修例」暴亂的確存在密切關聯。今年6月14日,美國研究機構《Ron Paul Institute for Peace and Prosperity》(朗保羅和平與繁榮研究所)刊發了專業從事美國全球政策報導的媒體人亞歷山大·魯賓斯坦署名文章《美國政府、NGO組織通過資助令香港反修例運動更為激烈》。
文章明確指出:香港「反修例」暴亂由美國政府與NGO組織共同挑起,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南溪·佩洛西與美國國會公開對香港政府修訂《逃犯條例》議案說三道四。
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NED)向大部分支持「反修例」的團體提供了資金支持。NED有四家主要分支機構,其中至少兩家在香港十分活躍,即「團結中心」(SC)和「國家民主研究所」(NDI)。
其中,NDI在香港的活動從1997年起開始活躍。2018年,NED向NDI撥款20萬美元、向SC撥款15.5萬美元,同時單獨向香港NGO組織「香港人權監察」直接撥款9萬美元,用於資助它們的組織活動。保守估算,「香港人權監察」自1995年至2013年,從NED手中至少領取了190萬美元活動資金。
同時,NED通過NDI和SC兩家分支機構,以相同的方式與「香港記者協會」、「公民黨」、「工黨」和「民主黨」等組織保持密切聯繫。
同時,香港反對派組織「民間人權陣線」(簡稱「民陣」)在「反修例」暴亂期間數次以「和理非」名義發起大規模遊行集會示威活動,為勇武暴徒營造虛假的民意基礎。
數月來,勇武暴徒實施的街頭暴亂事件多於「民陣」活動結束後就地爆發。
巧合的是,與NED的分支機構NDI和SC關係密切的「香港記者協會」、「公民黨」、「工黨」、「民主黨」和「職工盟」也都是「民陣」旗下的主要成員組織,而「民陣」的活動資金主要依靠成員組織的直接資助,這就是為什麼「民陣」能夠在「反修例」期間耗費巨資,連續發起多場大規模遊行集會活動的根本原因。
通過對「反修例」期間一系列縱暴亂港事件的觀察,不難看出:
這些NGO組織打著為社會公益事業和所謂「人權民主、自由抗爭」的幌子,變換不同的手段,致使香港「反修例」暴亂不斷升級,實為本次香港亂局的幕後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