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塾優秀塾生「周賽珍」分享《我對稻盛哲學的理解及其實踐》

2020-11-22 騰訊網

瑞豐控股集團

關注瑞豐,每天帶給您關於家的一切

2019年9月1日,溫州盛和塾四周年慶典暨溫州第四屆企業家經營報告會在溫州鉑爾曼酒店隆重舉行。瑞豐控股集團總裁周賽珍作為溫州塾優秀塾生分享了《我對稻盛哲學的理解及其實踐》。

瑞豐集團總裁周賽珍

分享中講到第27屆世界盛和墅大會上稻盛先生寄語:以後大家必須自己進行自問自答,把學到的東西進一步深化和實踐。

瑞豐控股集團從一家街頭油漆店發展為華東地區塗料行業的龍頭企業。集團總裁周賽珍帶領瑞豐,用一個個經營創新成功升級了傳統的塗料業務。從賣產品到賣生活方式,企業在經濟寒冬裡實現了逆勢生長。瑞豐能夠在實體經濟普遍下滑的今天仍然保持百分之二三十的增長,可以看作是學習稻盛經營哲學成果的一部分。

稻盛哲學需要內心的價值認同

瑞豐把稻盛哲學的核心理念歸納理解為六個字:善念、利他、熱愛

瑞豐集團價值觀

「我認為瑞豐的未來發展模式仍是分享合作互惠共贏,最有價值的經營思維是類似稻盛和夫倡導『善念』、『利他』思想而不是盲目擴張」。瑞豐著力企業轉型,從經營思路到員工思維覺悟,以智慧賦能效率,以跨界拓展開闢事業第二曲線,全面實現以全體員工觀念的進步帶動企業效益的提升。

學稻盛要避免教條化內捲化

近幾年,稻盛哲學在中國成為企業經營的熱點話題、形成了濃烈的學習氣氛,幾乎所有的企業家都有涉及稻盛哲學。瑞豐學習貫徹稻盛哲學的過程幾經起伏,由此瑞豐獲得的經驗是:高度凝練稻盛哲學,從價值觀高度將稻盛先生的核心思想先潤物細無聲地作為公司的企業文化浸潤其中,避免教條化。

創新的前提是認清時代與自己

現今商業遊戲規則日新月異天翻地覆。我們不能無視網際網路和智能界面對於這個時代的改變,瑞豐最大的憂慮是:企業和這個時代脫節了怎麼辦?當我們在一起規劃「市場」的時候,我們還能用三十年前的方法繼續複製往日的成功嗎?我們的判斷是:惟有創新。

瑞豐未來到底怎樣去創新?歸結為八個字:利他精神,合作共贏

瑞豐的轉型道路和探索實踐

最近幾年,溫州面臨的最大挑戰:資源缺乏,包括人才資源。因為溫州的地理區位礦產資源航運資源的確沒法和杭州上海比,甚至沒法和寧波比。

三個字:怎麼辦?

瑞豐的思路是:引進新資源、發展「新經濟」。所以2019年瑞豐提案是:引進全球文創資源,讓溫州再次領先。

溫州瑞豐文創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溫州文化城市會客廳

瑞豐的思路是希望以幼兒編程教育和文化創意領域作為企業轉型升級努力的突破口。前者是順應未來知識結構的投資風口,輕資產、少庫存而且可以先收費、做加盟,充實現金流。而文化創意則是充分發揮瑞豐團隊資源優勢,嘗試在自媒體經濟和文旅產業方面能夠有所突破。

圓桌論壇

《在當下全球經濟下行的情況下,溫州企業如何實現突破?》

論壇主持人:董贛明(左一)

圓桌嘉賓:陳靈梅、張忠良、周家儒、周賽珍、姜相松(從左到右)

優秀踐行獎頒獎儀式

瑞豐希望為溫州而不只是為自己創造出一個文創產業生態鏈,讓一個企業的創新薪火能夠點燃一座城市的一個產業。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克服危機,戰勝困難:日本塾生宇坪啟一郎真實案例
    原來還說過這樣的話",每一次都有不一樣的理解。慢慢地,稻盛塾長的哲學思想融化到了我的身體裡,於是我也自然而然地想把這些思想告訴自己的員工們。不過,我並不清楚該如何把自己學到的講給他們所有人。於是,我在參加盛和塾的福井自主例會時,約了一位企業家前輩散會後去喝酒。
  • 稻盛和夫的幾十本書,到底有什麼區別?
    推薦理由:稻盛先生親自建議的稻盛哲學學習方式:認真體悟他在任職時期的企業經營問答內容。收錄稻盛和夫針對調動員工積極性方面的經營問答內容,對理解稻盛哲學、踐行稻盛哲學都有著切實的促進作用。此系列收錄稻盛和夫完整經營問答內容,對理解稻盛哲學、踐行稻盛哲學都有著切實的促進作用。當企業存在問題,想諮詢稻盛先生?實現與稻盛先生對話的兩本書!你能找到與你有一樣問題的塾生提問,你能得到塾長稻盛先生給你的詳盡回答。
  • 正確思考的力量:稻盛哲學的核心表達方程式
    各位群友大家好,我是挖姐。每兩天一本書,用書香伴你到2050。世界不一定完全光明,但你可以完全的熱愛它。今天給大家分享《六項精進》。正確思考的力量稻盛和夫(北京)管理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曹岫雲思考就是哲學「稻盛和夫經營哲學經典講演系列」是稻盛先生多年來不斷思考的結晶。我想將自己在編譯這系列書籍過程中的感想告訴讀者。
  • 心法:稻盛和夫的哲學「讀」
    【看世界】 【聊無聊】 【讀萬卷【心法:稻盛和夫的哲學·讀·七】主編:陌路徒客 | ID: landmarkworld分享人:方塘 | 視頻製作:方塘稻盛和夫相信很多人也都不陌生,27歲開始創業,赤手空拳四十年間創建了京瓷和
  • 稻盛和夫:我的哲學,只有中國人會懂
    稻盛和夫說:這個宇宙中存在的一切事物,都是構成宇宙本身的必然存在。不僅僅是人類,就連路邊的野草,其生命對於整個宇宙都是必然的。既然人和草一樣,那麼生命意義就是竭盡全力地活著。65歲那年稻盛和夫決定出家時,卻被檢查出癌症。
  • 稻盛和夫:如何凝聚人心
    作者 |稻盛和夫 來源 | 本文摘自《調動員工積極性的七個關鍵:稻盛和夫經營問答》第六章提升自己,貫徹正義——如何簡歷領導者的倫理觀, 來自大和經營研究所塾生提問: 第一個問題:我想,迄今為止
  • 名校志向塾——日本各大名校出願大盤點,JLPT逆襲指南你GET了嗎
    理工學部:機械工學科、電気電子情報工學科、都市デザイン學科:日語+數學2+理科(物理+化學/生物);応用化學科、建築學科:日語+數學2+理科(物理+化學);生體醫工學科:日語+數學2+理科(任意三選二)。
  • 名校志向塾——日本A類大學SGU申請指南(大學院篇)
    Sustainable Resources Engineering可持續資源工程:資源工程研究、地質環境工程Cooperative Program for Resources Engineering資源工程合作項目:全球資源與環境工程名校志向塾指南
  • 稻盛和夫:大部分做生意、懂經營的人,往往懂得這五條經營哲學
    稻盛和夫被稱為日本的經營之聖,他這一生創辦了兩家企業,京瓷和日本第二電訊電話公司,在有生之年,這兩家企業都進入了世界五百強,既是企業家又是哲學家,稻盛和夫憑藉著這五點經營哲學,將企業不斷地做得更強大。總結一下這五條,其實我們不難發現,在中國古代,許多思想家早就提出過類似的想法,從孔子的儒家思想到墨子的兼愛非攻,無不透露著成功的哲學。讀《活法》,明人生季羨林先生寫道:"根據我七八十年來的觀察,既是企業家又是哲學家,一身而二任的人,簡直如鳳毛麟角,有之自稻盛和夫先生始。"
  • 稻盛和夫:我一生的成就,都來源於這2個認知,層次低的人要早懂
    讓我開發的精細陶瓷技術廣為人知,並用這個技術製造優秀的產品,這曾是京瓷公司的任務和存在的意義。換句話說,興辦京瓷公司,是為了完成他作為技術人員的個人幻想。但是,創業第三年的某天,發作了一場鬧劇,讓他不得不重新考慮公司存在的意義。
  • 稻盛和夫:關於如何凝聚員工的心,我有9點建議
    關於如何經營企業,稻盛和夫很有話語權,他說:「我到現在所做的經營,是以心為本的經營。換句話說,我的經營就是圍繞著怎樣在企業內建立一種牢固的、相互信任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這麼一個中心點進行的。」稻盛和夫說:「分享是一種偉大的精神,它能夠讓人學會愛護別人、關心別人,站在別人的立場去思考問題,去尋求問題的解決之道。」用人格魅力凝聚人心稻盛和夫說:「居於人上的領導們需要的不是才能和雄辯,而是以明確的哲學為基礎的『深沉厚重』的人格。
  • 稻盛和夫:人為啥活著?人活著的意義是啥?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65歲的稻盛和夫曾在例行體檢出自己得了胃癌,也只是淡淡地回了一句「哦,是癌症嗎?」稻盛和夫他並沒有把這個病當回事,還是照常的工作,還是到處演講,跟學生交流,一直到深夜。中國傳統「向死而生」,其實意思就是想讓我們放下對死亡的恐懼,對生命充滿感恩,把當下活好,自己才能活得更舒適。73歲時稻盛和夫出版了代表他經營哲學的《活法》,這本書被譽為日本21世紀最勵志的一本書。
  • 當你沒錢沒人脈,牢記稻盛和夫「變形蟲」思維,海爾:學到了
    季羨林先生曾評價稻盛和夫:「根據我幾十年來的觀察,稻盛和夫先生既是一位企業家又是一位哲學家,這樣的人簡直鳳毛麟角。」馬雲當年也曾三次拜訪稻盛和夫,華為創始人任正非說:「我們比不上他。」稻盛和夫出生在日本鹿兒島一個偏僻的小鎮上面,因此稻盛和夫的父母從小就教育稻盛和夫:「年輕時的苦難,即便花錢也要去買」。這句話對於當時的稻盛和夫來說可能難以理解。
  • 稻盛和夫:人生不是一場物質的盛宴,而是一場靈魂的修煉
    無論你讀過、聽過多麼好的道理,不親身實踐就毫無意義。在這一點上,稻盛和夫可以說是王陽明心學「知行合一」的精髄領悟者與堅定實踐者。 在稻盛一生中經歷過無數的困境考驗,甚至是絕境,稻盛都憑藉自己的人生心法,一一化解,在逆境中開創未來,做出了不可思議的成績。
  • 稻盛和夫:人生方程式,解讀成功人生
    ——稻盛和夫人生方程式我常常想,像我這種畢業於鄉間大學、赤手空拳創業的人,應該如何與畢業於一流大學、在大企業工作過的人們共事,應該如何度過自己的人生。同時,我還經常思索如何用人人都能明白的方式將這些樸實的道理表現出來。
  • 稻盛和夫用宇宙觀破解人生密碼,這才是父母應教給孩子的至上智慧
    稻盛和夫坦言自己是才能平平的普通人,然而他是如何從一個普通人成長為經營之聖的呢?稻盛和夫說,回顧迄今為止八十多載的人生,追憶超過半個世紀的經營者生涯,我現在想要告訴大家、想要留在這個世上的,基本上只有一件事情,這就是「一切成功都歸結於利他之心」。不言而喻,是利他之心成就了稻盛和夫。
  • 稻盛和夫:再厲害的人也逃不出這三條原則,這就是我的經營哲學
    稻盛和夫被世人稱讚為「日本經營之神」,這樣的說法估計太多人聽到過,一生創辦兩家世界500強,退隱商界13年,臨危受命拯救瀕臨破產的日本航空公司,一年多的時候扭虧為盈,創造了日本航空歷史上最大的收益。這樣的壯舉,放在任何一個人身上都可以說是「神來之筆」。而稻盛和夫在成功拯救了日本航空公司之後,說了一句話:「即便是我離開了,日航依然可以正常運行。」
  • 稻盛和夫:越是失敗的人,越容易有2種「有毒思維」,不可深交
    稻盛和夫,日本「經營之聖」,創立2家世界500強,78歲重新出山,用一年的時間拯救破產的日航。回憶自己的一生,稻盛和夫一直在說:自己並不是生來幸運,相反經歷了很多曲折:小升初兩次沒考上;患肺結核差點去世,高考失利,畢業後工作也不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