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很多人都需要遠程辦公,又要忙工作
還要搞家務,有孩子的還要輔導孩子功課……恨不得一天25小時~
一天有25小時嗎?當然是沒有的。
今天要給大家講的這個人,不僅有25小時,甚至有48小時!
眾所周知,日本人對於時間的管理是很嚴格的。
也有段子說,在日本的街頭基本看不到走著的日本人,因為他們都在小跑。
不過在這樣的一群人中,有一個連日本人自己都稱之為「時間管理之神」的人。
她是一名工作繁忙的婦科大夫,婚後7年生下5個孩子,在懷孕期間工作也一點沒落下,甚至花半年時間備考,就考上了哈佛的研究生!
正常人一天有24個小時,為什麼感覺她有48個小時?
這位媽媽到底是怎麼做到的?她有什麼「神級管理術」麼?
邊工作邊帶倆娃,僅用半年時間就考上哈佛研究生?
這位被稱為「時間管理之神」的人,叫吉田穗波。
曾經的她,其實也是個不太會管理時間的普通人。
2004年,從名古屋大學研究所博士畢業的吉田穗波,成為了一名婦產科醫生。
和大多數上班族一樣,上班八小時,通勤三小時,每天近一半的時間就過去了。
再加上吉田穗波很喜歡小孩,結婚後很快就有了第一個孩子。
對於日本的職場來說,生孩子就等於失業,但這個「約定俗成」並沒有在吉田身上應驗。
白天工作晚上帶娃的日子本來就已經花光了吉田所有的時間,沒想到女兒在一歲時又患上了肺炎。
就這樣,她邊上班,還需要再多擠出時間照顧女兒的病情。
那段時間,吉田對人生充滿迷惑,每天自己拖著疲憊的身子應付一切,時間就這樣不停地流走。
她看起來什麼時候都有事做,但其實什麼事情都沒有做。
吉田發覺這開始和自己預想的人生背道而馳,她便立刻下定決心挑戰自己,去一個新的圈子,做自己想做的事。
跟家人商量好後,剛生下第二個孩子的吉田開始備考哈佛大學,雖然她是博士畢業,但是要換個專業去哈佛讀研究生,難度還是很大的!
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她並沒有因為備考而停止工作。
2007年6月到12月這半年間,吉田除了上班和帶兩個娃要用掉半天時間外,還取得了託福90分+,GRE1000分+的好成績,順利拿到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錄取通知書。
在辦理留學手續和申請文書期間,她又懷上了第三個寶寶。
2008年,吉田帶著丈夫和三歲的大女兒、一歲半的二女兒、半個月大的小女兒一同前往波士頓。因為吉田執意要去留學,於是她的丈夫也辭掉了工作,跟著她一起去了波士頓,也選了一個大學進修。
在波士頓的兩年,吉田順利拿到學位,並且懷上了第四胎。
回國後沒過多久,吉田的第五個孩子出生了。
對於大多數日本女性來說,工作、進修、家庭和孩子往往只能選一個,但吉田卻選擇了全部,並且還是四張滿分答卷。
這一切,都得益於她對時間獨特而高效的管理。
就因為沒時間,才什麼都能辦得到
在吉田的印象中,大女兒生病的時候是她的時間最不夠用的時候。
除了工作和家務,她還要照顧生病的女兒,沒有一點休息時間的吉田已經極度疲憊,但這三件事沒有一件做得令人滿意。
吉田知道自己該做出改變了。
其實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有這樣的情況出現,越是沒時間,就越會想去做那件計劃很久的事。
比如連續加班好幾天的時候,你就會想要放鬆下來去讀一本書;每天都在帶孩子時,你就會想要去另一個城市旅行。
而這事正確的做法不是趕緊打消這個念頭,反而是立即為這件事付諸行動。
因為此時你對於想做那件事的渴望已經達到了最高點,而工作或煩惱給你造成的壓力卻成了最好的催化劑,那麼眼下不就是開始這件事的最好時機嗎?
而吉田就是這麼做的。
同時面對工作、育兒、進修、待產這四件大事時,吉田沒有像往常那樣,做完一件再做下一件,而是選擇了同時進行。
既然一天24個小時沒法改變,那就增加一段時間內做事的密度,每一分每一秒都要儘可能多的做事。
上下班的通勤時間用來學英語,吃飯的時間用來構思個人陳述,照顧孩子時給要回復的郵件打草稿,午休時間用來填孩子託兒所需要的文件……
在不同事情的交替刺激下,更能讓鬥志昂揚,增加廣度,才能有放鬆的機會。
同時進行,才能一次搞定;
亂成一團,更能多管齊下。
把時間價值最大化,才能有更多更支配的時間
其實,吉田能夠半年考上哈佛,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
這半年不是她按部就班進行的時間,而是她給自己規定的備考哈佛的期限。
對于吉田來說,這個期限就是給自己下的「死命令」,同時也更能發揮她 「臨陣磨槍」 的狂熱。
期限能夠讓人更加全神貫注,用更快的效率做事。正常效率無法同時完成的幾件事,用最高的效率就一定能完成。
所以,為了能在半年的期限內達成目標,吉田把任務按照重要和緊急兩方面進行了區分,明確自己在什麼時候做什麼事最合理。
而對於自己的時間清單,吉田是這樣做的:
一、把每周應辦的事情全部列出並編號。二、確定行程表,把可自由支配的時間用紅筆畫個圈圈(通常是早上孩子起床前、上下班以及午休時間)。三、把應辦事情的編號,參考優先級、緊急程度、所需時間,填入可自由支配的時間中。
這樣一來,吉田不僅做到了「時間價值最大化」,還得到了大量可自由支配的時間。
除此之外,吉田還調整了自己的作息時間。
在備考的半年裡,她晚上和孩子一同入睡,但白天通常在凌晨三點就起床了。
孩子們在6點起床,所以她也因此多了3個小時的可自由支配時間。
而這三個小時,對於正在備考哈佛的吉田來說是彌足珍貴的,當然不能浪費在做家務上。
所以,再三考慮後,吉田選擇了請一位鐘點工來幫她定期打掃。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認為時間很少,會不會是被這樣那樣的「常識」偷走了時間呢?
日本女性每天花在家務時間很多,因為社會對傳統女性做家事的時間和質量的標準都很嚴苛。
但是,如果所謂的傳統和規則成為了一個人前進的羈絆,那我們不妨勇敢地捨棄它。
如果我們能脫離傳統常識的「桎梏」,建立起自己的時間規則,就能夠專注於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如今,吉田一家7口人依舊其樂融融地生活在一起。
吉田本人也成為日本國立保健院生涯健康研究部的主任研究官,專攻母子照護議題。
管理時間的方式,決定你一生的樣子
叔本華曾說:「平庸的人關心怎樣耗費時間,有才能的人竭力利用時間。」
其實大多數人能夠成功,都是因為和吉田一樣能夠近乎完美的管理時間。
坐擁4000億資產的英國牛頓投資公司的CEO海倫娜·莫裡西今年52歲,有9個孩子。
由此可見,她對於時間的管理要比吉田更加嚴格。
她每天都會提前把明天要做的事情列出來,一件一件去完成:
1、公司審批報表2、見客戶3、電話會議4、去參加學校參加孩子表演5、去美國出差(Helena居住在英國倫敦)6、健身,做普拉提7、接送孩子上下學
這些內容,只是海倫娜每天的日常規劃,除此之外,每周還要拿出一整天時間作為「家庭日」,跟家人們聊一聊近況和趣事。
而特斯拉汽車董事長、SPACE X創始人、電影《鋼鐵俠》原型人物埃隆·馬斯克就是時間管理的男性代表。
他同時管理著多家市值百億的大公司,還能有時間健身、陪家人,而其原因就是他「多任務進行」的能力。
馬斯克的工作習慣總結起來是這樣的:
1、堅持用郵件處理和解決問題,不打斷高效工作狀態;2、減少無效社交,公司外不輕易見人;3、始終保持多線並進(同時處理多項事務)的習慣,使自己處在隨時能快速處理問題的狀態;4、保證自己的睡眠時間每天至少6小時。
還有雜誌曾對比馬斯克和普通人的時間利用率,發現竟然高達1:7.8,也就是說馬斯克一天的工作量是普通人八年的工作量!
而這樣的時間管理方式,馬斯克用了十幾年。
每個成功的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態度,但對於時間的管理才是他們共同的成功奧秘。
你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時間,決定了你能擁有怎樣的人生。
吉田穗波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
「不是因為某件事很難,你才不想做;而是因為你不想做,讓這件事變得很難。」
所以,為了幫助大家更快地學會時間管理,擁有更多可自由支配的時間,給大家準備了「時間管理套裝書」。
點擊下方商品卡,用兩本書的價錢,就能買到四本!
其實通往成功的路上一點也不擁擠,因為那些不會管理時間的人早就在半途停下。
真正能走下去的,往往就是那些用一秒走了兩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