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7年生5個娃,邊上班邊考上哈佛,多麼開掛的人生才能如此成功?

2021-01-15 益美傳媒

疫情期間,很多人都需要遠程辦公,又要忙工作

還要搞家務,有孩子的還要輔導孩子功課……恨不得一天25小時~

一天有25小時嗎?當然是沒有的。

今天要給大家講的這個人,不僅有25小時,甚至有48小時!

眾所周知,日本人對於時間的管理是很嚴格的。

也有段子說,在日本的街頭基本看不到走著的日本人,因為他們都在小跑。

不過在這樣的一群人中,有一個連日本人自己都稱之為「時間管理之神」的人。

她是一名工作繁忙的婦科大夫,婚後7年生下5個孩子,在懷孕期間工作也一點沒落下,甚至花半年時間備考,就考上了哈佛的研究生!

吉田穗波本是一位婦產科醫生,74年出生
幸福的一家7口

正常人一天有24個小時,為什麼感覺她有48個小時?

這位媽媽到底是怎麼做到的?她有什麼「神級管理術」麼?

邊工作邊帶倆娃,僅用半年時間就考上哈佛研究生?

這位被稱為「時間管理之神」的人,叫吉田穗波。

曾經的她,其實也是個不太會管理時間的普通人。

2004年,從名古屋大學研究所博士畢業的吉田穗波,成為了一名婦產科醫生。

工作中的吉田穗波

和大多數上班族一樣,上班八小時,通勤三小時,每天近一半的時間就過去了。

再加上吉田穗波很喜歡小孩,結婚後很快就有了第一個孩子。

對於日本的職場來說,生孩子就等於失業,但這個「約定俗成」並沒有在吉田身上應驗。

白天工作晚上帶娃的日子本來就已經花光了吉田所有的時間,沒想到女兒在一歲時又患上了肺炎。

就這樣,她邊上班,還需要再多擠出時間照顧女兒的病情。

吉田穗波

那段時間,吉田對人生充滿迷惑,每天自己拖著疲憊的身子應付一切,時間就這樣不停地流走。

她看起來什麼時候都有事做,但其實什麼事情都沒有做。

吉田發覺這開始和自己預想的人生背道而馳,她便立刻下定決心挑戰自己,去一個新的圈子,做自己想做的事。

吉田穗波和閨蜜在一起

跟家人商量好後,剛生下第二個孩子的吉田開始備考哈佛大學,雖然她是博士畢業,但是要換個專業去哈佛讀研究生,難度還是很大的!

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她並沒有因為備考而停止工作。

2007年6月到12月這半年間,吉田除了上班和帶兩個娃要用掉半天時間外,還取得了託福90分+,GRE1000分+的好成績,順利拿到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錄取通知書。

在辦理留學手續和申請文書期間,她又懷上了第三個寶寶。

2008年,吉田帶著丈夫和三歲的大女兒、一歲半的二女兒、半個月大的小女兒一同前往波士頓。因為吉田執意要去留學,於是她的丈夫也辭掉了工作,跟著她一起去了波士頓,也選了一個大學進修。

吉田穗波和閨蜜以及2個女兒

在波士頓的兩年,吉田順利拿到學位,並且懷上了第四胎。

回國後沒過多久,吉田的第五個孩子出生了。

對於大多數日本女性來說,工作、進修、家庭和孩子往往只能選一個,但吉田卻選擇了全部,並且還是四張滿分答卷。

這一切,都得益於她對時間獨特而高效的管理。

就因為沒時間,才什麼都能辦得到

在吉田的印象中,大女兒生病的時候是她的時間最不夠用的時候。

除了工作和家務,她還要照顧生病的女兒,沒有一點休息時間的吉田已經極度疲憊,但這三件事沒有一件做得令人滿意。

吉田知道自己該做出改變了。

吉田穗波

其實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有這樣的情況出現,越是沒時間,就越會想去做那件計劃很久的事。

比如連續加班好幾天的時候,你就會想要放鬆下來去讀一本書;每天都在帶孩子時,你就會想要去另一個城市旅行。

而這事正確的做法不是趕緊打消這個念頭,反而是立即為這件事付諸行動。

因為此時你對於想做那件事的渴望已經達到了最高點,而工作或煩惱給你造成的壓力卻成了最好的催化劑,那麼眼下不就是開始這件事的最好時機嗎?

而吉田就是這麼做的。

吉田穗波

同時面對工作、育兒、進修、待產這四件大事時,吉田沒有像往常那樣,做完一件再做下一件,而是選擇了同時進行。

既然一天24個小時沒法改變,那就增加一段時間內做事的密度,每一分每一秒都要儘可能多的做事。

吉田穗波和孩子們

上下班的通勤時間用來學英語,吃飯的時間用來構思個人陳述,照顧孩子時給要回復的郵件打草稿,午休時間用來填孩子託兒所需要的文件……

在不同事情的交替刺激下,更能讓鬥志昂揚,增加廣度,才能有放鬆的機會。

同時進行,才能一次搞定;

亂成一團,更能多管齊下。

把時間價值最大化,才能有更多更支配的時間

其實,吉田能夠半年考上哈佛,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

這半年不是她按部就班進行的時間,而是她給自己規定的備考哈佛的期限。

對于吉田來說,這個期限就是給自己下的「死命令」,同時也更能發揮她 「臨陣磨槍」 的狂熱。

期限能夠讓人更加全神貫注,用更快的效率做事。正常效率無法同時完成的幾件事,用最高的效率就一定能完成。

吉田穗波和兩個女兒

所以,為了能在半年的期限內達成目標,吉田把任務按照重要和緊急兩方面進行了區分,明確自己在什麼時候做什麼事最合理。

而對於自己的時間清單,吉田是這樣做的:

一、把每周應辦的事情全部列出並編號。二、確定行程表,把可自由支配的時間用紅筆畫個圈圈(通常是早上孩子起床前、上下班以及午休時間)。三、把應辦事情的編號,參考優先級、緊急程度、所需時間,填入可自由支配的時間中。

這樣一來,吉田不僅做到了「時間價值最大化」,還得到了大量可自由支配的時間。

吉田穗波懷孕時仍在工作

除此之外,吉田還調整了自己的作息時間。

在備考的半年裡,她晚上和孩子一同入睡,但白天通常在凌晨三點就起床了。

孩子們在6點起床,所以她也因此多了3個小時的可自由支配時間。

而這三個小時,對於正在備考哈佛的吉田來說是彌足珍貴的,當然不能浪費在做家務上。

所以,再三考慮後,吉田選擇了請一位鐘點工來幫她定期打掃。

吉田穗波的老公和三個孩子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認為時間很少,會不會是被這樣那樣的「常識」偷走了時間呢?

日本女性每天花在家務時間很多,因為社會對傳統女性做家事的時間和質量的標準都很嚴苛。

但是,如果所謂的傳統和規則成為了一個人前進的羈絆,那我們不妨勇敢地捨棄它。

吉田穗波的四個孩子

如果我們能脫離傳統常識的「桎梏」,建立起自己的時間規則,就能夠專注於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如今,吉田一家7口人依舊其樂融融地生活在一起。

吉田本人也成為日本國立保健院生涯健康研究部的主任研究官,專攻母子照護議題。

如今的吉田是研究員和大學教授

管理時間的方式,決定你一生的樣子

叔本華曾說:「平庸的人關心怎樣耗費時間,有才能的人竭力利用時間。」

其實大多數人能夠成功,都是因為和吉田一樣能夠近乎完美的管理時間。

坐擁4000億資產的英國牛頓投資公司的CEO海倫娜·莫裡西今年52歲,有9個孩子。

由此可見,她對於時間的管理要比吉田更加嚴格。

海倫娜·莫裡西

她每天都會提前把明天要做的事情列出來,一件一件去完成:

1、公司審批報表2、見客戶3、電話會議4、去參加學校參加孩子表演5、去美國出差(Helena居住在英國倫敦)6、健身,做普拉提7、接送孩子上下學

這些內容,只是海倫娜每天的日常規劃,除此之外,每周還要拿出一整天時間作為「家庭日」,跟家人們聊一聊近況和趣事。

海倫娜·莫裡西和孩子

而特斯拉汽車董事長、SPACE X創始人、電影《鋼鐵俠》原型人物埃隆·馬斯克就是時間管理的男性代表。

他同時管理著多家市值百億的大公司,還能有時間健身、陪家人,而其原因就是他「多任務進行」的能力。

埃隆馬斯克

馬斯克的工作習慣總結起來是這樣的:

1、堅持用郵件處理和解決問題,不打斷高效工作狀態;2、減少無效社交,公司外不輕易見人;3、始終保持多線並進(同時處理多項事務)的習慣,使自己處在隨時能快速處理問題的狀態;4、保證自己的睡眠時間每天至少6小時。

埃隆馬斯克

還有雜誌曾對比馬斯克和普通人的時間利用率,發現竟然高達1:7.8,也就是說馬斯克一天的工作量是普通人八年的工作量!

而這樣的時間管理方式,馬斯克用了十幾年。

每個成功的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態度,但對於時間的管理才是他們共同的成功奧秘。

你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時間,決定了你能擁有怎樣的人生。

吉田穗波分享自己的時間管理術

吉田穗波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

「不是因為某件事很難,你才不想做;而是因為你不想做,讓這件事變得很難。」

所以,為了幫助大家更快地學會時間管理,擁有更多可自由支配的時間,給大家準備了「時間管理套裝書」。

點擊下方商品卡,用兩本書的價錢,就能買到四本!

其實通往成功的路上一點也不擁擠,因為那些不會管理時間的人早就在半途停下。

真正能走下去的,往往就是那些用一秒走了兩步的人。

相關焦點

  • 他12歲考入中科大,31歲成為哈佛最年輕教授,看尹希的開掛人生
    有這樣一個人9歲,他連跳N級考進了智力超常實驗班,學著很多大學生都不一定看得懂的微積分;12歲,他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成為當時該校年紀最小的新生;17歲,他完成中科大的五年制本科畢業這個人就是尹希,他成為歷史上最年輕的哈佛大學華人正教授之一,他是被國際物理學界寄予厚望的青年物理學家之一。尹希出生於1983年12月,兒時就讀北京八中少年班,12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17歲完成中科大5年制本科學業後留美,成為當年去哈佛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年齡最小的學生。入讀哈佛後,他又成為首位本科直接讀到博士後的學生。
  • 「90後」的她人生「一路開掛」,她卻說:並非一帆風順
    一本《雅思詞彙速記》,書頁已被翻得卷邊,扉頁上,兩行用紅筆寫下的英文——「加油努力上劍橋」,筆跡稚嫩,卻醒目依舊。劉明偵曾在《雅思詞彙速記》上用紅筆寫下英文——「加油努力上劍橋」。劉晨/攝這是11年前,劉明偵給自己立下的目標。從那時起,早起晚睡,對她而言,就成了「自然的事」。「經常熬夜到一兩點睡。」劉明偵說。
  • 22歲哈佛碩士畢業,美女學霸公開人生開掛的秘訣
    來自哈佛女神學霸的高效學習法,訂閱網易公開課精品課程點擊下方藍字,悄悄變聰明↓↓→點我,哈佛女神魯林希:讓你聰明十倍的學習力!「上了名校才知道,人和人的差距竟然那麼大!」
  • 邊上班邊帶著3個娃,半年考上哈佛,會時間管理的人是怎麼樣的
    但如果把她的故事寫成一篇文章,你肯定會毫不猶豫的點進去。因為太勵志。全職工作,懷著孩子,還考上了哈佛還取得學位以及後期的出版作品,她把很多母親不敢做的事全做遍了。在她原本就很有限的時間裡,她把自己的能力發揮到極致。而她在自己出版的作品中,也分享出自己的計劃表。幾乎完全沒有準備留學學習的時間,但偏偏完美的完成了自己的計劃。
  • 4大力學全滿分,34歲的哈佛正教授,這女孩怎麼做到的?
    四大力學,哪個不是掛了無數人,全滿分,這不是開玩笑嗎?然而有人做到了,莊小威,初中開始就上的是中科大少年班預備班,一個不小心就把《理論力學》,《電動力學》,《量子力學》和《熱力學、統計物理》四大力學全考了個滿分。前無古人,後面有沒有來者目前還不知道,但即使有來者,估計也是和她一樣的超級學神。
  •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成功人士在童年時期,一般具備這5個特點
    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個光明的未來,於是便想盡各種辦法培養孩子,讓孩子從小便能夠養成良好的習慣,以便將來能夠成為一個成功人士。哈佛大學做過一個主題為「一個人的成功是否與童年有關係」的研究。在這個調查當中一共調查了千餘名30到50歲的成年人。在調查中也對他的家庭進行了走訪,最終得出了一個調查結果。
  • 14歲上中科大,28歲成為哈佛最年輕副教授,華人女天才的開掛人生
    蔡天西從小一路開掛,14歲上中科大1977年6月,蔡天西出生於溫州市一個有名的書香世家,父親是著名的家庭教育專家蔡笑晚,家裡共六個孩子,蔡天西就是最小的那個。,並創下了哈佛大學生物統計系歷史上最年輕副教授的記錄。
  • 普通家庭的孩子怎麼努力,才能像華為公主那樣考上哈佛
    任何關於人生夢想的選擇都值得尊重和鼓勵。海報上說她是「破格公主」,因為她的哥哥姐姐均在華為公司內部擔任要職。只有她選擇了一條不同的路,哈佛大學計算機畢業,沒有回華為上班。於是被認為是「破格」了。但「破格」有錯嗎?
  • 她用2年時間考上哈佛:人生沒有藉口,我也曾是普通人
    是的,那麼她到底是怎麼在這樣不堪的逆境中走出來,最終被世界頂級名校哈佛大學錄取的呢? 心理強大自我救贖 Liz說:「她(Liz的母親)就像是我的孩子,我需要照顧她」,在她媽媽病重期間她一直像媽媽一樣照顧她的媽媽,也正是這種環境才造就了這個孩子強大的內心吧,畢竟從小就什麼事兒都經歷過了。
  • 歐陽娜娜星盤:雙子座的人生自帶開掛模式?
    歐陽娜娜星盤:雙子座的人生自帶開掛模式?看多很多人評價歐陽娜娜:天生貌美,聰明認真,拍過電影廣告,出過專屬黑膠,開過獨奏會,拿過無數獎,娛樂圈一圈全部玩下來,經歷了出名、爆紅、被黑、又爆紅,猛然發覺自己才18歲。
  • 6個娃是博士,不是耶魯就是哈佛,母親談心得:狠抓小學階段教育
    對於父母來說,孩子就是希望,是自己人生的驕傲。所以,在父母眼中,培養教育孩子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他們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輔導班;為了孩子能有個好的學習環境和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他們東拼西湊買學區房;為了孩子能多睡一會,他們親自接送上下課。
  • 「18歲考上耶魯,25歲就讀哈佛」,優秀的人都有這個底層能力
    其實,這只是他無數閃耀光環下的冰山一角,看看他28歲之前的履歷,才知道什麼叫開掛。  然而,來到北京她才發現,像自己這樣一個三流大學的學生,在大城市一抓一大把。  現實的確如此,她學歷低,能力差,毫無競爭力。  如果一直這樣下去,不用說轉正了,順利完成實習都是問題。  我決定找她聊聊。
  • 16歲杭高女生,棋霸兼學霸,人生開掛
    16歲杭高女生,棋霸兼學霸,人生開掛  一年就看一次電視,基本不用手機,別人閒聊時她爭分奪秒做題  最近這個月,浙江省西洋棋隊主教練王文浩的朋友圈發的內容都和一個人有關,那就是從他手裡走進國家隊的朱錦爾,剛剛結束的濱海新區杯公開賽上過五關斬六將的戰績,還有最近獲得2018年度全國「最美中學生」稱號,王文浩感嘆道:「不同的人生軌跡,同樣的絢麗綻放
  • 身高1米65生娃後仍保持90斤內,看了唐藝昕的日常生活,網友:開掛人生
    本期話題:身高1米65生娃後仍保持90斤內,看了唐藝昕的日常生活,網友:開掛人生! 女明星為了事業,大都非常拼命。有句俗語:娛樂圈可謂是長江後浪推前浪,把前浪拍在沙灘上。娛樂圈競爭的殘酷可想而知,很多女明星在結婚生子後都會失去資源,甚至再也沒有什麼好的資源可拍。
  • 學霸的人生像開掛一樣,原來是大腦裡這個地方在起作用
    隨著高考落幕,網絡上熱度最高的話題,永遠離不開「高考狀元」。富二代、官二代、拆二代……現在又有了一個新的名詞——「考二代」,特指那些學霸精英的孩子。學霸的孩子不一定都是學霸,但在優質基因、良好家庭環境等先天優勢的加持下,學霸的孩子能成為新學霸的機率,一定是比一般家庭的孩子大得多。
  • 「夜讀」哪有什麼人生開掛,不過是厚積薄發
    為了克服自卑和膽怯,為了將每一個細微表情都做到位,她不斷地對著空氣、牆、鏡子練習,不斷地糾正自己的不足。面試那天,曾經一分一秒的練習、日復一日的重複,都鋪墊成了三尺講臺上的從容不迫、自信大方。她以筆試第一、面試第一的成績,進入了市區最好的中學。閨蜜說,備考就像黑屋子裡洗衣服,你不知道洗乾淨沒有,只能一遍遍去洗。
  • 揭秘陝西女首富周瑩的開掛人生
    原標題:秦知道:揭秘陝西女首富周瑩的開掛人生 最近,年代劇《那年花開月正圓》正在熱播。該劇以涇陽縣安吳堡吳氏家族的史實為背景,講述了清末陝西女首富周瑩跌宕起伏的人生。因為講的是陝西的故事,所以陝西的網友更對這位傳奇女性充滿了好奇。劇中的周瑩,原本是一位江湖少女,機緣巧合成了吳家的少奶奶,無端陷入各種利益博弈中。
  • 高考狀元林麗淵:考英語睡著兩次,開考半小時後才答題,最後上北大
    但是有這麼一位她居然可以在令人膽戰心驚的高考考場上睡著兩次,就是在如此鬆散的狀態下還成功考進了北京大學。童年的興趣愛好這位「膽大妄為」的高考考生名叫林麗淵,是一個很可愛的女生。在高考考場上睡著,還取得非凡的成績,人們從這點看會以為她是一個戴著厚厚近視眼鏡的學呆子吧?
  • 開掛!49歲宿管阿姨和兒子一起考上研究生,丈夫從技工考到博士
    她叫原夢園,人如其名,努力圓夢她有著怎樣的故事?一起來看↓↓↓  宿管阿姨一戰上岸49歲開啟讀研新篇章原夢園的本職工作是上海交通大學留學生公寓的一名前臺阿姨。值班時,每天上午10點開始忙碌,一直到晚上10點才能下班。
  • 倪妮的開掛人生,從她自律減肥塑形開始,完美的身材都是這樣練的
    倪妮的開掛人生,從她自律減肥塑形開始之前在微博上有人做過一個有趣的調查:國內的女明星,你最想變成誰的樣子?很多人都回答:倪妮!在出道之前,她也只是一個眉目清秀的小胖妞而已,120斤的體重,儘管五官還是挺好看的,但在演藝圈中絕對算不上出眾。後來,在拍張藝謀的《金陵十三釵》,也是她的第一部電影時,在電影中要穿旗袍,表現出人物的優雅和性感,於是倪妮開始拼命減肥塑形,才在電影中給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讓她自己有了脫胎換骨的美麗!倪妮能擁有今天的成就,和她的自律是分不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