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市實驗小學暑期開展雲養殖STEM勞動教育,幫孩子構建生命觀念

2021-01-11 思爾福智慧教育展

這個暑假,嘉興市實驗小學學生以勞動為紐帶,在真實的環境中引入跨學科學習。同時,學校加強與家長的溝通交流,把家長拉入家庭教育的軌道中來形成育人合力,把家庭作為STEM、勞動教育實踐場。一進入暑假,學校就開展了雲養殖STEM勞動教育,讓孩子們遠離了屏幕,對生態探究產生了興趣,忙得不亦樂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都在做什麼?

勞動技能升級大挑戰:雲上探索養殖螳螂解決小區、棚室蚊、蠅問題

「從起初的害怕昆蟲到和小夥伴們一同養殖螳螂,再到研究若蟲的雌雄分類,寫出觀察筆記,我會在每個階它們觀測捕食量是多少?進食時間多少?如何控制運用傳感器控制棲息地溫度,加上控制投食量一起來延長雄性螳螂成熟期… …」,介紹的是一個一年級的小女孩。同學們越做越有體會,讓數據開口說話,解決城市和棚室蚊蠅多的真實問題及背後蘊含的生態問題。

這不,嘉興市實驗小學與安慶市大橋中心學校兩地師生另闢蹊徑,暑假宅家也能相聚雲端,比拼勞動技能,把雲端STEM勞動教育做得有聲有色,意義非凡。

學生們會通過提出問題,調查、作出假設,頭腦風暴交流、確定並控制變量、建立模型、收集記錄數據、解讀數據、說明結論。餘欣怡小朋友說「我養殖的眼斑螳螂,我發現螳螂喜歡縮著身體翹起臀部,時而平直,仔細查閱資料原來是螳螂腹部進入空氣,其它器官受擠壓,而身體是密封的,所以會翹起。」調整學生製作螳螂棲息地、捕食設備,在挑戰性任務中,學會探究,每天完成任務,學生在家長幫助下隨時上傳平臺展示、分享,這樣使他們可以按照自己的節奏開始實踐探究。

「若蟲又要蛻皮了,我這樣拍視頻,能避免了畫面抖動,畫面清晰多了」,同樣是一年級的小男孩陸涵分享到,他正在調試手機支架尋找拍攝最佳角度,除了拍攝、他和小夥伴們日常還會用文字、畫圖等形式,不漏掉每個細節。

同學們的實踐引來了專家的專家關注

教育部教育裝備中心袁勤老師是昆蟲研究專家,著有《中國螳螂》一書,袁老師盛讚了小朋友們的研究「觸及的螳螂養殖應對蚊蠅問題,很有價值,值得關注。」他多次以電子郵件的形式給孩子們發來了相關研究資料,還給師生們指導具體的「研究方向」 。

多元評價促進學生全身心地投入

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做評價機制。每個學生參與的多少,勞動態度優劣、勞動中的創新合作、書寫能力等,一清二楚,一目了然,可追溯、可視化。通過辛苦的付出,讓他們深刻意識到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更增強了孩子的自主能力和責任感,勞動已經內化為一種習慣。

幫助孩子構建起生命觀念、健康的心理和社會責任

課程設計的目標不完全指向傳授生命科學本體知識,而是藉助知識的講解,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看待「危機」,理性面對生活的積極態度。方琳涵家長這樣說:小朋友一開始走得比較坎坷,打卡第二天,三隻螳螂若蟲中的一隻死亡了,平臺上曬出圖片和小夥伴們一起查找原因,改進了棲息地。打卡第七天蛻皮後的若蟲食量大增,食物短缺情況下,網上找到個方法在花壇中捕捉了一隻蜘蛛來餵螳螂,但憑「技術」獲得的理論知識到實踐的時候又翻車了,蜘蛛趁著螳螂蛻皮時反殺了螳螂,痛失兩隻螳螂,心情降到了冰點,老師引導她從這個意外中提取素材,小朋友查找資料,學習了生物與生物之間的關係。

據悉,嘉興市實驗小學始終倡導的做中學,學中做,堅守「求新潤實」的辦校宗旨,疫情期間運用信息技術突破傳統教室的新型學習環境,以線上線下混合模式開展雲種植STEM勞動教育為契機,疫情後繼續推進混合式教學的常態化,從課程建設的豐富性、系統性、綜合性三個維度構建,形成結構嚴謹、具備特色,系統的課程群。並與安慶市大橋中心學校聯合開展STEM教育,通過直播、設計每節課的任務驅動。

在教科室副主任、STEM中心副主任徐德亮看來,「學校基於STEM理念開發了勞動教育系列課程群,雲養殖STEM勞動教育是課程群中的一門課程,初衷是將普適性與高端性並駕齊驅。說普適性是基於項目式的勞動教育學習直指教育初心,任何一所學校都可以平移。高端是立意深遠,創造性勞動中絲毫不丟科學細節和嚴謹性,用這個方式可以更好的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

與STEM教育有機結合的勞動教育課是該校明星課程,每學期報名都很火爆,為了讓更多學生能體驗該課程,在暑假之際,應用探索基於線上線下混合的STEM勞動教育的新型模式,旨在增進與各地間同學的了解和友誼,重塑造教學評價和勞動教育發展生態,提供豐富的勞動教育資源,豐富了學生們的假期生活。

(文章來源:禾點點)

相關焦點

  • 煙臺齊山鎮十字道完全小學多舉措「加強勞動教育,踐行知行合一」
    學校依據學生年齡特點,在原有勞動教育的基礎上,立足我校實際,修訂完善了《招遠市齊山鎮十字道完全小學勞動教育實施計劃》《招遠市齊山鎮十字道完全小學勞動教育實施方案》等規章制度,將勞動教育開展的卓有成效。縱向銜接、橫向貫通,全面構建勞動課程體系加強縱向銜接。
  • 勞動,為孩子一生打好底色。勞動教育怎樣走出邊緣化窠臼?
    勞動教育是孩子生命成長的必修課,但沒有家庭的參與是不完整的……我們說學生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但從目前的情況看,勞動教育學校總體做得不好,家庭也做得不好。「增強勞動感受,體會勞動艱辛,分享勞動喜悅,掌握勞動技能,養成勞動習慣,提高動手能力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達到這些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家長對勞動教育的認識。勞動教育既是孩子今後生活的需要,也是孩子未來生存的需要,更是讓孩子生命更好發展的需要。「勞動教育是人生第一教育」。勞動,可以從做家務開始。
  • 小學stem教育課程開發和實施案例
    雖然大家已經知道了stem教育在中國越來越受到重視,也非常贊同讓孩子接受stem教育,但是據格物斯坦的數據調查,被問及stem教育課程具體學什麼,接觸哪些題材,怎麼開展的。大家是一頭霧水,完全不清楚的,今天這篇文章小坦克就以一節小學stem教育課程為例,給大家做一個初步了解。
  • 河南省兒童stem教育培訓_睿誠教育
    河南省兒童stem教育培訓,睿誠教育,2018年獲得亞太機器人競賽全球總決賽總冠軍(雙冠軍)。河南省兒童stem教育培訓, 16歲青兒童STEAM教育品牌的產品研發和營銷推廣,是國內唯一一家集課程評價、教學區運營、比賽舉行、師資培訓與驗證於一體,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STEAM文化教育綜合服務平臺和青少年兒童自主創新服務平臺。不論是只做樂高教育,還是致力於智慧機器人現代化的技術性文化教育,又或者綜合性的STEAM教育雲平臺,都是有分別的生存環境。非原創內容會有明確作者及來源標註。
  • 上海:持續深化大中小學勞動教育「必修課」
    ,探索開展勞動精神教育。如何將勞動教育融入日常的學科內容,靜安區和田路小學通過跨學科式的項目學習「勞動·創造·幸福」,讓創造教育和勞動教育進行整合,運用項目化學習方式開展勞動教育,讓學生從生活與勞動核心問題入手,分頭進行信息搜集,找出問題鏈,通過調查問卷、實驗對比、創新改造等方式完成團隊的課題研究。高校同樣打造了適合大學生的勞動課程天地。
  • 親歷「一顆豆、一粒米」的來之不易,長江實驗小學有了勞動教育基地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沈蒙和 通訊員 李晶生活即教育。本周,杭州長江實驗小學的孩子們有了屬於自己的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就在長樂青少年素質教育基地。隊列站好,隨著「服從命令,嚴於律己,勇於拼搏,挑戰自我」的口號喊起,杭州長江實驗小學「勞動教育實踐基地授牌儀式暨四年級行為規範示範班勞動日體驗活動」在這裡舉行。
  • 勞動教育怎樣走出邊緣化窠臼
    但不管有多少理由,家長還是要弄清楚勞動對於孩子成長的意義?明白了意義,家長就會積極地讓孩子愛勞動。 勞動,為孩子一生打好底色。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對孩子的一生健康成長意義重大。「增強勞動感受,體會勞動艱辛,分享勞動喜悅,掌握勞動技能,養成勞動習慣,提高動手能力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達到這些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家長對勞動教育的認識。
  • 嘉興教育學院關於公布嘉興市2020年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評比...
    嘉興教育學院關於公布嘉興市2020年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評比結果的通知 發布日期:2020-10-21 11:08 信息來源:嘉興教育學院瀏覽次數:
  • 西安航空基地第一小學被授予「陝西省STEM教育實驗學校」
    近日,陝西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公布陝西省第四批STEM教育實驗學校名單,西安航空基地第一小學被授予「陝西省STEM教育實驗學校」,實驗期為一年。據了解,STEM教育是融合科學、技術、工程、數學多個學科的綜合教育,旨在提升學生的科技素養與創新能力。
  • 中國擬全面構建體現時代特徵的勞動教育體系
    《意見》提出全面構建體現時代特徵的勞動教育體系,將勞動教育納入中小學國家課程方案和職業院校、普通高等學校人才培養方案,形成具有綜合性、實踐性、開放性、針對性的勞動教育課程體系。&nbsp&nbsp&nbsp&nbsp《意見》提出,根據各學段特點,在大中小學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系統加強勞動教育。
  • 從作業幫的暑期業績戰報,看在線教育行業的下一場競賽
    而在線教育行業的革命性進步,無疑與更具適配性、更具市場基礎的產品與平臺有關。近日,國內最大的K12在線教育平臺作業幫發布2020年暑期業績,付費課學員、增長速度、用戶規模,均保持行業領先;獲客成本行業最低。其中付費課學員總人次780萬,同比增長超過390%;暑期正價班學員就讀人次超過171萬,同比增長超過350%,成為在線教育暑期招生戰中最大的贏家。
  • 讓勞動光榮的種子 從小播撒在孩子心中
    有的家長開始的時候還有些擔心,怕影響孩子的學習,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後,家長反而說,勞動教育能讓孩子越來越懂事,學習都變得主動了。」「從小學到現在,我感受了很多關於愛惜糧食的教育,但只有這次在學農活動中,我才真正感受了糧食的珍貴。我和同學割麥子、打穀子、碾麵粉、蒸饅頭,我真正在實踐中體會到,一個饅頭是多麼的來之不易。
  • 江津區珞璜實驗小學:探索優質發展 助推教育興區
    為服務於園區的高速發展,江津區珞璜實驗小學通過強師提質、文化引領、優化管理等系列舉措,以及注重養成教育、夯實科技教育等重點教育教學工作開展,在短短5年時間裡,便完成了從新建校到「窗口校」的跨越式發展。「學校環境美,老師責任心強,孩子變化大,在這兒上學我放心!」
  • 以評價促進勞動教育高質量開展
    以診斷性評價規範勞動教育課程體系、教學體系和管理體系建設    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勞動教育課程體系、教學體系和管理體系既是這一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開展勞動教育的基礎和前提。
  • 蘭州市小學生暑期作業花樣百出 勞動類「新」作業讓學生快樂過假期
    我市小學生暑期作業花樣百出勞動類「新」作業讓學生快樂過假期暑假開始了,作業問題又成為家長與孩子最常爭執的焦點。不過,今年我市一些小學的暑假作業讓親子關係和諧了許多。洗衣做飯家務活都要會還有一些學校給孩子布置的暑期作業之一是做家務活。比如城關一所小學要求假期裡孩子們必須切水果、洗衣服等。兒子在四年級就讀的梁媽媽這幾天每晚都買西瓜,這是孩子給她的任務。每晚,孩子負責練手切瓜,她負責錄視頻和拍照。看到孩子從剛開始切瓜時小心翼翼到現在順刀順手,梁媽媽挺欣慰,用刀傷手一直是她擔憂的事,孩子到了四年級,剪刀用的還是「安全剪刀」。
  • 【地評線】紫金e評:合力構建體現時代特徵的勞動教育體系
    從「耕讀傳家久,詩書繼世長」的信條,到新時代「大國工匠」的勞模,勞動從古至今備受謳歌和尊敬。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是鍛鍊廣大學生經受挫折,接受挑戰和磨練的平臺和機會,也是歷練意志品質,培養其動手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是讓青少年體驗勞動,體驗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的最佳選擇。因此,構建體現時代特徵的勞動教育體系,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來共同努力。
  • 禹城市徒駭河小學舉辦課程融合STEM 學科論壇
    出席本次論壇的領導和嘉賓有:陵城區教科院王治國主任,陵城區STEM教育研究團隊負責人李富華校長,德州經濟開發區實驗小學王海新主任,德州市東風東路小學陳春雪主任,德州市湖濱北路小學姚桂芳主任,夏津縣課程融合學科中心肖光磊主任,禹城市委工委副書記、教體局黨組副書記徐敬泉,禹城市教體局研究室主任王孟利。
  • 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飛龍實驗小學:「綠色智慧」課程 讓教育帶著...
    原標題: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飛龍實驗小學:「綠色智慧」課程 讓教育帶著溫度落地顧秉鈞先生在《三智九慧五個基礎能力》一書中闡述道:人的思維功能是先天的,智慧思維方法不能天生。每個人出生後只要大腦健康,就要由簡到繁、由淺入深地進行相應的教知育智。
  • 火爆美國的STEM早教法,怎麼用?1個實驗方法,輕鬆在家培養
    前兩天,我在北京一家教育機構考察時,拍下了他們的課程安排——校長還透露,表格上4年級學生的課程,基本上7歲的孩子就可以掌握。很多家長總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然而等孩子上中學再接觸,早就錯過了3至6歲這個理科知識啟蒙的黃金期!
  • 基於STEM教育理念的跨學科學習模式區域實踐探索
    二、研究目標  1.總體目標:從課程和學習兩個維度構建區域中小學開展跨學科學習的實踐模式  2.階段目標:  (1)研究區域中小學開展跨學科項目式學習的實踐策略。  (2)構建一套符合區域實際的主題引領、模塊呈現、特色鮮明的的STEM課程內容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