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為孩子一生打好底色。勞動教育怎樣走出邊緣化窠臼?

2020-12-06 中國教育新聞網

勞動教育是孩子生命成長的必修課,但沒有家庭的參與是不完整的……我們說學生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但從目前的情況看,勞動教育學校總體做得不好,家庭也做得不好。許多家長有一句非常經典的話:「只要你把書念好,其他的事都不用管。」換言之,只要考分好,德育、體育都算不了什麼,勞動更是不必提及的事。

百家號平臺圖片庫配圖

客觀地說,家長這樣認知也很無奈,許多時候也是被逼出來的。但不管有多少理由,家長還是要弄清楚勞動對於孩子成長的意義?明白了意義,家長就會積極地讓孩子愛勞動。

勞動,為孩子一生打好底色。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對孩子的一生健康成長意義重大。「增強勞動感受,體會勞動艱辛,分享勞動喜悅,掌握勞動技能,養成勞動習慣,提高動手能力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達到這些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家長對勞動教育的認識。勞動教育既是孩子今後生活的需要,也是孩子未來生存的需要,更是讓孩子生命更好發展的需要。「勞動教育是人生第一教育」。

勞動,可以從做家務開始。孩子最早的勞動形式是家務勞動,家長至少要向孩子灌輸「我是家庭一成員,家務勞動我要做」的意識。小學和幼兒園安排的校內外勞動機會太少,孩子的「勞動」多為融於日常生活中的勞動。有自理性勞動,如自己收拾學習用品、整理內務、洗點小件衣物;有家務勞動,如幫廚、打掃房間、家中植物管理。從小在點滴小事中培養孩子的勞動意識、動手能力和勞動習慣,這是學校所不具備的家教優勢,「生活即教育」就在家務勞動中充分體現了。家長切記,「替孩子勞動,其實是剝奪孩子成長的權利」。

勞動,生命成長的重要載體。家務勞動的內容終歸有限,家長要積極拓展勞動空間。城市家庭可以進行街區打掃衛生、小區節慶布置、社區栽花種樹活動;農村家庭可以進行田間勞作、山間種植、鄉間垃圾處理活動。家長要指導孩子參加學校和班級組織的勞動(包含公益勞動),這對孩子集體意識、責任感、意志力和愛心的培養很有幫助,家長要及時評價孩子的勞動表現。許多學校的校本課程中有「勞技類」課程,如家電維修、服裝設計等,這類課程需要一定設備才能進行,家長要充分利用好學校資源指導孩子選課。

勞動,走出「邊緣化」的窠臼。在目前的升學考試制度之下,副科被邊緣化,勞動教育也被邊緣化。有不少家長認為,勞動會影響孩子學習。如前所述,勞動教育是對孩子成長有重要價值的教育,放大格局看未來,家長要轉變觀念,將培養孩子的目標由只重分數轉變到注重學習與勞動相結合上。結合得好兩者相得益彰。勞動教育是「做中學」和「學中做」的教育,是知行合一的教育。勞動,可樹德、可增智、可健體、可溢美、可創新,我堅信「愛勞動的孩子更會學習」。

勞動,從重視勞動技術教育開始。「勞技」就是「勞」中有「技」、「技」中有「勞」,勞動是以技術應用和技術創新為核心的實踐活動。把勞動僅看成是做家務、挖菜地等「體力活」是不全面的,其實勞動更多的是「技術活」。

山東省濰坊市在這方面為全國樹立了榜樣,其勞動基地的勞技課程豐富多彩。手工勞動類包括生活DIY、快樂布藝、塑編、風箏扎制、制皂工藝、衍紙藝術等,目的是通過手工製作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品質,擴大生活體驗,讓學生感受製作樂趣的同時,創意生活,感受生活之美。

科技勞動類包括多元智能中心、彩虹雞尾酒、磁懸浮陀螺、收音機製作、食尚酸奶、空氣動力車等,目的是通過與現代科學技術相關的載體,讓學生能夠自主設計、搭建各種模型作品,培養動手能力、想像能力、知識運用能力和構建能力。

創意勞動類包括創意巴克球、花樣石膏、鐘錶製作、金工木工、服飾文化、電烙畫、花式咖啡等,目的是在創意構建活動中,提高學生對智慧發現、創新創造的基礎認知,提升空間想像力,啟發學生創新思維,讓學生成為有創意的人。

拓展勞動類包括防震減災、心理體驗、真人CS、無線電測向、拓展訓練等,目的是通過完成任務,讓學生學會挑戰自己的體力、耐力和毅力,在活動中學會與人和諧相處,在挫折中不斷修正,最終走向成功。

職業規劃類包括性格解析、職業規劃、模擬駕駛、模擬金融、模擬法庭等,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參與職業類勞動,體驗職業角色,了解職業相關知識、從業素質和技能要求,讓學生科學地認識自我,對自我進行職業規劃,提高對職業能力體系的基礎認知,提升自我勞動素質。

這麼好的「勞技」課,誰不嚮往?

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這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新風尚。勞動教育是孩子生命成長的必修課,但沒有家庭的參與是不完整的,沒有家長的支持就難以真正達到育人目的。

(作者 任 勇 系福建省廈門市教育局原副局長、巡視員,特級教師)

《中國教師報》2020年11月25日第14版 版名:區域教育

相關焦點

  • 勞動教育怎樣走出邊緣化窠臼
    但不管有多少理由,家長還是要弄清楚勞動對於孩子成長的意義?明白了意義,家長就會積極地讓孩子愛勞動。 勞動,為孩子一生打好底色。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對孩子的一生健康成長意義重大。「增強勞動感受,體會勞動艱辛,分享勞動喜悅,掌握勞動技能,養成勞動習慣,提高動手能力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達到這些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家長對勞動教育的認識。
  • 深刻理解新時代勞動教育的三重邏輯
    毛澤東同志十分重視勞動教育,1957年在《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中明確提出,「我們的教育方針,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黨和國家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確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基本路線,要求教育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教育方針也在調整中完善。
  • "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意見"出臺,勞動教育、素質教育用英語怎麼說?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近日出臺。《意見》強調,通過勞動教育,學生應具備滿足生存發展需要的基本勞動能力,形成良好勞動習慣。【知識點】勞動教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對於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戰略意義。《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對加強新時代勞動教育進行了整體設計。一是闡明基本內涵,強調當前勞動教育重點是在系統的文化知識學習之外,讓學生動手實踐,出力流汗,在勞動實踐中進行教育。
  • 疫情背景下的高中生勞動教育實踐
    ,能夠熱愛、嚮往勞動,並具有勞動能力的新時代創新型人才為勞動教育實施目標。在新型冠狀肺炎這一疫情背景下,學生生活、學習,學校教育實踐、家庭生活狀態等都發生了極大的變化,一方面為勞動教育的實施帶來了一定的不便,但同時也為探索勞動教育實施途徑,尤其是在中央勞動教育意見中提出的關於引導學生參與社會公共服務、重大災難志願服務等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奉獻、創新精神相契合,筆者結合此次教育教學實踐,以「疫情背景下的勞動教育實踐」為例,探討如何以學生為主體,發揮勞動教育作用。
  • 上海:持續深化大中小學勞動教育「必修課」
    新華社客戶端上海4月29日消息,2020年春,疫情突如其來,學生們開始了宅家學習,也在市、區和各校的倡議下,爭當起了「勞動小能手」。 新時代需要怎樣的勞動教育?如何上好勞動教育這門學生成長的「必修課」?上海始終不輟探索。
  • 勞動 教育不能缺失那一環
    為了滿足兒子的需求,大洋彼岸的父母,隔著時差大半夜爬起來,到廚房為他錄製番茄炒蛋的視頻。最後,男孩做出了滿意的西紅柿炒雞蛋,他的聚會很成功,朋友們也都很開心。  很多網友批評這個留學男孩自私,批評現在的年輕人只會學習、考試而不會生活時,其反映出的正是這種「智育領跑其他」產生的弊端。  「其實,孩子們是有勞動教育的需求的。」劉靜老師說。
  • 讓勞動光榮的種子 從小播撒在孩子心中
    學生們在勞動中找到了存在感,也找到了幸福感和成就感。」一位學校校長這樣總結自從開展勞動教育之後,孩子們出現了超乎預料的進步;……自從勞動教育進學校、進課堂之後,給孩子們帶來了怎樣的變化?帶著這個問題,午報記者近日深入到北京市的部分中小學探訪,得到了讓人欣喜的答案——
  • 宮崎駿動漫世界中的勞動與異化
    在資本主義體系中,勞動的價值,被理解為「勞動力」的價值,勞動者不再被理解為社會的人、有社會需求的人,而僅僅被理解為「勞動力」,因此,所謂「工資」僅僅是資本對「勞動力」的評價,而不是對勞動者的社會需求的滿足,從這個意義上說,勞動者不被理解為是有社會需求的人,而僅被理解為「人力資源」,它喪失了自己的社會身份,僅成為「人力資源」統計表上的一個符號。
  • 八大峽小學家校專題課:做好居家勞動教育的重要性(組圖)
    「人生兩件寶,雙手和大腦,一切靠勞動,生活才美好。」這是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對勞動價值的生動解說。  五一國際勞動節源於美國芝加哥城的工人大罷工。1889年7月,第二國際代表大會為了慶祝工人對社會和經濟所做的貢獻,將5月1日這一天定為國際勞動節。
  • 勞動務實 教育求真
    國家為什麼提到要特別重視要把勞動教育做起來,最主要是因為青少年之中出現了這種不珍惜勞動成果,不想勞動、不會勞動的現象,所以說我們要一起把這個事情重新再提起來。到底怎麼做呢?求真務實是關鍵。昨天重慶人民小學在圓桌論壇上談到的落實方法,對我們很有啟發。常態的校園勞動是一定要堅持的,但是我們多數的校園勞動都是強制勞動,當你有一天不強制的時候,他有可能就不勞動了。
  • 以評價促進勞動教育高質量開展
    上海市委、市政府印發的《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實施意見》明確規定,中小學勞動教育是必修課程,每周不少於1課時;要求將勞動教育貫穿學校教育教學全過程,構建綜合性、實踐性、開放性、針對性的勞動教育課程教材體系。以此為參照開展課程體系評價,有利於夯實勞動教育的課程地位,構建規範化的課程體系,為勞動教育的實施奠定基礎。    教學體系是勞動教育有效實施的重要保證。
  • 親歷「一顆豆、一粒米」的來之不易,長江實驗小學有了勞動教育基地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沈蒙和 通訊員 李晶生活即教育。本周,杭州長江實驗小學的孩子們有了屬於自己的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就在長樂青少年素質教育基地。隊列站好,隨著「服從命令,嚴於律己,勇於拼搏,挑戰自我」的口號喊起,杭州長江實驗小學「勞動教育實踐基地授牌儀式暨四年級行為規範示範班勞動日體驗活動」在這裡舉行。
  • 中國小學生每天平均勞動12分鐘?家長:沒時間勞動,放過孩子吧!
    最近,一項調查顯示:中國小學生平均每天的勞動時間是12分鐘,與美國小學生每天平均勞動時間1.2小時,韓國小學生每天平均勞動時間0.7小時相比,還是有著挺大的差距的。本來只是一項很普通的調查,意在批評現在的孩子自理能力缺失,勞動意識淡薄。
  • 嘉興市實驗小學暑期開展雲養殖STEM勞動教育,幫孩子構建生命觀念
    這個暑假,嘉興市實驗小學學生以勞動為紐帶,在真實的環境中引入跨學科學習。同時,學校加強與家長的溝通交流,把家長拉入家庭教育的軌道中來形成育人合力,把家庭作為STEM、勞動教育實踐場。一進入暑假,學校就開展了雲養殖STEM勞動教育,讓孩子們遠離了屏幕,對生態探究產生了興趣,忙得不亦樂乎!
  • 【地評線】紫金e評:合力構建體現時代特徵的勞動教育體系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要求,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貫通大中小學各學段,貫穿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相融合,實現知行合一,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 ...少年科學院院長聶麥花:開創全國標杆 看勞動教育引發「蝴蝶效應」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明確提出根據各學段特點,在大中小學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系統加強勞動教育。在新時代背景下的青島勞動教育就順應時代發展需求,進入了一個彎道再超車的新時代。為整合全市優質勞動實踐教育資源,綜合實踐教育中心牽頭成立青島市綜合實踐教育集團,實現共享化,共贏化,集團化。
  • 引導學生投身於勞動人民的生活
    「黨和國家已經在頂層設計層面明確了培養全面發展的人,需要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如何在學校有效開展勞動教育,則需要更多研究與探索。」 教育科學出版社社長李東表示,通過回溯蘇霍姆林斯基關於勞動教育的重要觀點與具體實踐,可以為當前中小學的勞動教育開展提供諸多有益的啟發和借鑑。
  • 成都:郫都二中「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在袁隆平雜交水稻科學園落成
    >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切實推進勞動教育深入有效實施,近日,成都市郫都二中師生代表在王勇校長的帶領下,懷著對「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工程院士的深深敬仰,走進毗鄰二中校園的袁隆平雜交水稻科學園,參加「勞動教育實踐基地」落成暨授牌儀式。
  • 煙臺齊山鎮十字道完全小學多舉措「加強勞動教育,踐行知行合一」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12日訊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山東省教育廳《關於加強中小學生勞動教育開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指導意見》等文件要求,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