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個我們可能永遠解決不了的終極哲學問題

2020-12-05 西狂部落閣

哲學研究的問題都是自然科學無法解釋的問題。哲學家通過嚴密的邏輯論證闡明我們應當考慮的一些基本問題。這些問題可能總是超出我們的理解範圍。以下是我們可能永遠無法解決的八個哲學謎題。

1.宇宙/我們為什麼存在?

我們在宇宙中的存在實在太奇怪了。我們日常生活的平凡讓我們把我們的存在視為理所當然,但我們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被這種自滿情緒所哄騙,進入一種存在主義意識的深刻狀態。我們會問:為什麼宇宙中存在所有這些東西?為什麼它受到如此精確的物理定律管轄?為什麼要存在任何東西呢?我們生活在宇宙中,如螺旋星系,北極光和海綿寶寶。正如肖恩卡羅爾所說「現代物理學的任何內容都沒有解釋為什麼我們有這些法則而不是另外一些完全不同的法則,儘管物理學家有時會這樣說, 如果他們更認真地對待哲學家,他們可能會避免這樣的錯誤。」 而對於哲學家來說,他們能想出的最好的就是人類學的原則,我們存在的意義就是作為觀察者讓宇宙的存在有意義,這一觀點是一個令人不安的聲音。

2.我們的宇宙是真實的嗎?

這是經典的笛卡爾問題。它的基本思想是,我們怎麼知道我們周圍看到的是真正的現實,而不是一種看不見的力量所造成的一些宏大幻覺?這個問題也被稱為「缸中大腦」問題。很可能我們是精心模擬的產物。因此,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是運行模擬環境的文明是否也是在另一個更高級文明模擬的虛假現實中,類似計算機中的「遞歸」程序。而且,我們可能不是我們認為的那個人。假設運行模擬的人也參與其中,我們的真實身份可能會被暫時掩蓋,以提高體驗的真實性。這個哲學難題也迫使我們重新評估「真實」的含義。模態現實主義者認為,如果我們周圍的宇宙似乎是理性的(而不是它是夢幻的,語無倫次的或無法無天的),那麼我們別無選擇,只能宣稱它是真實的。

3.我們有自由意志嗎?

這個問題也被稱為決定論的困境,我們不知道我們的行為是否由先前事件的因果鏈(或其他一些外部影響)控制,或者我們是否真正自由的代理人根據自己的意願做出決定。哲學家(現在是一些科學家幾千年來一直在爭論這個問題,並且看不到任何明顯的結局。如果我們的決策受到無窮無盡的因果關係的影響,那麼決定論是正確的,我們沒有自由意志。但如果情況恰恰相反,那就是所謂的非決定論,那麼我們的行為必須是隨機的,有些人認為這仍然不是自由意志。相反,自由主義者提出了相容性的觀點,自由意志在邏輯上與宇宙的確定性觀點相容。使問題更加複雜的是神經科學的進步表明我們的大腦在我們意識到它們之前做出了決定。但如果我們沒有自由意志,那麼為什麼我們會進化出意識而不是一個運行程序的大腦呢?量子力學通過暗示我們生活在一個概率世界中使得這個問題變得更加複雜,並且任何類型的確定性都是不可能的。正如 Linas Vepstas 所說:「意識似乎與時間流逝的感知密切相關,而且確實認為,過去是固定的,完全確定的,未來是不可知的。這很合適,因為如果未來是預先確定的,那麼就沒有自由意志,也沒有時間流逝的參與。」

4.上帝存在嗎?

簡單地說,我們不知道上帝是否存在。無神論者和信徒都認為決定論是錯誤的,不可知論者是正確的。真正的不可知論者只是笛卡爾式,認識到所涉及的認識論問題和人類探究的局限性。我們對宇宙的內部運作方式知之甚少,無法對現實的本質作出任何形式的圓滿解釋,以及上帝是否存在於宇宙中的某個地方。許多人主張自然主義,認為宇宙是自主運行的,但這並不能排除可能存在一位偉大的設計師,他啟動了整個宇宙(所謂的自然神論)。如上文所述,我們可能生活在模擬現實中,現實之外的「神」控制著所有變量。或許諾斯替教徒是正確的,強大的存在存在於我們不知道的更深層次的現實中。這些不一定是亞伯拉罕傳統的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神,但它們仍然可能是存在的。

5.死後有生命嗎?

在每個人都興奮之前,這並不是說我們最終都會在一些蓬鬆的白雲上過著逍遙的日子,或者發現自己在十八層地獄的深處飽受煎熬。因為我們不能問死者死後是否去了另一個地方,我們只能猜測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唯物主義者認為死後沒有生命,但這只是個假設不一定能被證實。仔細觀察宇宙(或多元宇宙)的假說,無論是通過經典的牛頓/愛因斯坦透鏡,還是通過量子力學的怪異過濾器,都沒有理由相信我們只有一次稱為生命的東西。這是一個形上學的問題,卡爾薩根在談論量子「多元世界」理論時說,不遵守宇宙是不可能的,我們必須始終發現自己活著並以某種形式觀察宇宙。這是一種高度投機的東西,但就像上帝的問題一樣,科學還不能解決,只能把它留給哲學家。

6.你能真正體驗到什麼嗎?

客觀地理解世界和通過完全客觀的框架體驗世界之間存在差異。這基本上是質疑的問題,我們的環境只能通過我們的感官過濾和思想的思考來觀察。你所知道的一切,你觸摸到的、看到和聞到的一切,都已經過任何生理和認知過程的過濾。因此,您對世界的主觀體驗是獨一無二的。在典型的例子中,對紅顏色的主觀欣賞可能因人而異。說出這一切的另一種方式是宇宙只能通過大腦(或潛在的機器思維)來觀察,並且憑藉這一點,只能主觀地解釋。但鑑於宇宙似乎是連貫的並且部分可知,我們是否應該繼續假設其真正的客觀現實永遠不會被觀察或知道?值得注意的是,佛教哲學的大部分都是基於這種基本限制(他們稱之為空虛),以及與柏拉圖理想主義的完全對立。

7.什麼是最好的道德體系?

從本質上講,我們永遠無法真正區分「正確」和「錯誤」行為。然而,在歷史的任何時候,哲學家,神學家和政治家都會聲稱已經發現了評估人類行為和建立最正義行為準則的最佳方式。但它從未如此簡單。對於像普遍道德或絕對主義道德這樣的東西來說,人類的生活過於混亂和複雜。黃金法則是偉大的(你應該像對待他人一樣對待別人的想法),但是它無視道德自治並且沒有留下強制執法的空間(例如監禁罪犯),甚至可以用來證明壓迫是合理的(伊曼努爾康德是其最堅定的批評者之一)。而且,這是一個高度簡化的經驗法則 為更複雜的情景提供條款。例如,電車難題中可以為了多數人的利益犧牲少數人嗎?一個人類嬰兒和一個成年的大猩猩誰會更有道德?正如神經科學家所表明的那樣,道德不僅是一種文化根深蒂固的東西,它也是我們心理學的一部分。充其量,我們只能說道德是規範性的,同時承認我們的是非觀念會隨著時間而改變。

8.什麼是數字?

我們每天都使用數字,但退一步,數字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數字能幫助我們解釋宇宙(如牛頓定律)?數學結構可以由數字,集合,組和點組成,但它們是真實的對象,還是僅僅描述了所有結構中必然存在的關係?柏拉圖認為數字是真實的(你能不能「看到」它們並不重要),但形式主義者堅持認為它們只是形式系統(基於數學的抽象思想的明確結構)。這本質上是一個本體論問題,這讓我們對宇宙的真實本質,即它的哪些方面是人類構造,哪些是真正有形的感到困惑。

相關焦點

  • 一個中國人對西方哲學三大終極問題的解讀
    西方哲學三大終極問題: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   跳的坑越大,就會覺得這三個問題好高深啊,怎麼都想不明白。   或許,這三個問題並不是什麼高深問題,甚至不是問題呢!
  • 沈南鵬:偉大的科學家永遠在探索世界的終極問題
    沈南鵬認為,偉大的科學家永遠目光長遠,探索世界的終極問題,而技術應用是看似「無為」的科學研究的「副產品」。此外,他認為科學和商業有許多共通之處:科學家和企業家都辛勤工作、以苦為樂;都對原創精神抱有執念;都希望通過解決問題來揭示世界本質並指引未來,而且「第一性原理」是科學和商業創造性的根源。
  • 人類的終極目標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根本問題
    第六章,人類的終極目標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根本問題人類的終極目標當然是所有人一致的目標,是解決所有人一切問題的根本問題,是所有人真正需要的自然智慧,是所有人都覺悟的宇宙真相,所有人有了統一的世界觀,所有人覺悟了真正的人性,所有人有了統一的價值觀,所有人才會明白人類的所有問題的根本問題,解決了這個根本問題就是人類的終極目標,實現人類的價值關系統一。
  • 哲學可以教給我們什麼?為什麼要研究哲學?高人總結了10點
    哲學的主要任務是提問,但不要試圖一下子就想得到「終極」答案。——題記哲學可以教給我們什麼?為什麼要研究哲學?1,在我們的精神世界,哲學一直都隱含地存在著,無論我們是逃避還是迎接,是願意還是不願意,哲學都在那裡,它永遠不會消失。2,哲學可以讓我們形成預設思維,當我們領悟這些預設,就可以藉助這些預設進行思維和實踐,進而獲得一種帶有普遍性的原理——即對部分真理的洞見。3,哲學可以教我們從別人已想過的東西、已做過的事情那裡獲取寶貴的經驗和人類智慧總結。
  • 康德宗教哲學的基礎問題及其兩個走向
    人能否憑其道德性的存在確立或實現善本身的真理意義,即實現至善的統治,這是康德宗教哲學需要解決的基礎問題。從概念上講,道德上的善得到論證之後,善本身的意義(即至善的現實性)需要植根於道德上的善,因而從道德上的最高的善到完滿的善(至善)遵從的是邏輯必然性。
  • 許多哲學問題的解決,是先藉由概念釐清
    這本書中收錄了五十五個思想實驗,作者用很淺顯易懂的方式解釋,讀起來不會很艱澀,一般人應該很容易理解。所以今天想和大家分享書中三個比較典型的思想實驗(有些實驗的篇幅稍長,所以內容會稍微簡化)1. 如果你是只蝙蝠現在請想像自己是一位蝙蝠專家,你對於它們了如指掌。不論是它們如何倒掛在天花板上,如何藉由聲納在黑暗中飛行,也包括進食、溝通到繁殖。
  • 哲學問題的特質——日常生活的「三個問題」與哲學的「三個問題...
    這「三個問題」也經常被幽默化為哲學問題,體現著人們普遍對哲學的「熟知」。哲學家們通常也都會孤獨地追問與此類似的「三個問題」:「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那麼,哲學家的「三個問題」與日常生活中人們的「三個問題」到底有什麼區別?不同於常識與「科學」中的人們,哲學家何以成為哲學家?哲學為什麼是哲學?對於大多數人甚至專門從事哲學的人來說,仍然是值得認真思考的問題。
  • 《刀劍神域》愛麗絲篇的哲學悖論終極盤點
    《愛麗絲篇》及其後的《異界戰爭》,都在講述關於救贖的故事:「整合騎士團」的團長以及其它的騎士,雖然因為被洗腦而不記得或者曾經不分對錯執行指令,但是最終都承擔了自己的「過錯」,用自我犧牲來為正義的勝利鋪路。
  • 終極哲學問題:我是誰?我從哪來?我要做什麼?我要到哪裡去?
    原標題:終極哲學問題:我是誰?我從哪來?我要做什麼?我要到哪裡去? 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們幾千年,人類窮盡所有智慧都沒有個給出一個滿意的答案不管是蘇格拉底,還是佛祖等等,到今天歷史上的各類哲學家,無不為這個問題傷透了腦經。
  • 這些哲學終極問題,竟都出自社區大媽...
    這些話原本都是直擊靈魂深處的終極哲學問題,如今卻成了每個社區門口叔叔、大媽的口頭禪。問完之後,再給你深情一槍,看你是不是頭腦發熱了。1其實一切哲學都來自生活。有很多哲學思想我們都在用,只是我們不知道我們自己在用。在哲學家的世界裡,是上帝創造了宇宙?
  • 零極限:解決一切問題的終極之道
    你無需去控制,卻擁有無限可能。 而我們所需要做的只不過是清理、清理、繼續清理。 如果真是這樣,我們知道跑步對身體有好處,吃太多的油炸食品會損害自己的健康,那為什麼我們總是跑了幾天就堅持不下去了,面對酥脆噴香的炸雞翅我們卻一次次喪失了抵抗力? 很簡單,我們剛開始跑步,各種酸痛、疲憊、不適會激發潛意識中痛苦的回憶,而面對金黃酥脆的炸雞翅,潛意識回憶起來的是一口咬下去,外酥裡嫩、汁水四溢的愉悅和滿足。
  • 有人認為科學沒解決的大統一理論,哲學上可能解決,大家怎麼看?
    常有人提出一些有悖常識的問題,如題這樣的問題常常充斥網絡,為了正本清源,說說自己的觀點,和大家一起探討。首先要說明的是,哲學和科學不是一碼事,從廣義上來說,它們都屬於科學的範疇,但狹義上來說,一個屬於社會科學,一個屬於自然科學。
  • 哲學中最容易出現的5個歧義問題,理不辨不明,概念不反思不清!
    哲學中最容易出現的5個歧義問題,真理不辨不明,概念不反思不清!一起來看下都哪5個。1,什麼是反思?哲學反思什麼?哲學的反思理解是對思想的前提批判,而思想的前提具有普遍性,表現為思想構成自己的根據,思想構成自己的方式,思想構成自己的規則,思想構成自己的基礎。
  • 詞語||119個哲學術語 ,了解西方哲學精華
    在哲學中,根據物理定律(比如引力定律)是「必然的」,或者根據風俗習慣(比如打擊逃稅的法律的「必然性」,或者飯後抽菸的必然性)是「必然的」,並不足以說明某種事物是必然的。必然性甚至不允許想像中的反例。因此,二加二得四是必然真理,我們不但對此確信不移,而且發現我們沒有能力懷疑它,無論我們的想像力有多麼豐富,也不可能說出它如果錯了會是怎樣一種情況。
  • 地球算了一千萬年的終極問題,終於被兩位科學家一百萬小時解決了
    ,那麼這個答案的終極問題又是什麼呢?宇宙中最強大的電腦深思,為此為泛維度生物——老鼠們設計了一臺更偉大的有機電腦——地球,在運行了1000萬年,即將得到這個終極問題前5分鐘的時候,地球「砰」的一聲,被沃貢人給摧毀了。這個終極問題是什麼,也就誰不得而知了。
  • 讓西方哲學發生歷史轉向的三個牛人,個個思想深遠,影響廣博!
    要想把這三個側面弄清楚,就必然會發生問題轉向。西方哲學從古希臘發展而來,源遠流長。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三次重大的轉向。梳理好這三次重大轉向,有利於我們更好的認識西方哲學。1,蘇格拉底將哲學從研究自然轉向研究人和社會。色諾芬在古希臘時期就指出,蘇格拉底與其他希臘哲學家是不同的。
  • 你還覺得哲學無用?在宇宙學中無法探討的問題 哲學竟能提供洞見
    例如,從海洋中央的一艘船看到的景象是各向同性的,但是,當看到陸地時,從各個方向看到的景象是不一樣的。海洋表面本身可能是同類的,直到你靠近海岸。宇宙學原理對於我們理解宇宙是如何從一個均勻的、熾熱的等離子體,膨脹到冷卻,形成了我們現在可以通過望遠鏡看到的錯綜複雜的宇宙網來說至關重要。
  • 人類或許永遠無法破解宇宙終極秘密!另一種可能更令人恐懼!
    人類或許永遠無法破解宇宙終極秘密!另一種可能更令人恐懼!文/猿飛日月對於宇宙的認識,我們人類真的是捉襟見肘,有科學家曾說過,如果你想了解宇宙中的終極秘密,那麼只要你突破了普朗克尺度就行了,難道宇宙的終極秘密,這麼容易就能了解嗎?普朗克尺度又是什麼呢?
  • 地球算了1000萬年的終極問題,終於被兩位科學家100萬小時解決了
    ,那麼這個答案的終極問題又是什麼呢?42這個生命、宇宙及一切的終極答案的終極問題。這個問題實際困擾數學界已經幾十年了,任意一個正整數是不是可以表示為三個立方數之和?亦即n=x³+y³+z³呢?原來由於任何整數的立方除以9,其餘數只可能是1,0或-1,三個數的立方之和,不可能同餘4或5,也就是說一個正整數除以9後,餘數如果是4或5,則不可能表示成3個整數的立方之和,所以4、5,13、14,22、23……這些數都要排除。
  • 收藏丨用最簡單有效的方法——讀懂西方哲學中的28個基本問題
    感謝《不可不知的1000個哲學常識》給了我創作的靈感,但是這還遠遠不夠。如果要想把世界範圍內的哲學思想融入進去,比如宗教思想,就顯得有些不足,而且這些基本問題非常凌亂,沒有完善的體系,這是我接下來需要思考的一個問題。「哲學」這個詞最早出自希臘文,意思就是「愛智慧」或「對智慧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