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鮮生活後面強烈的生命無意義感,如何擺脫這種抑鬱抑鬱情緒?

2020-12-05 真我智慧

我們的內心,是一個很奇妙的東西。很多情緒和思維念頭,可能並沒有一個明顯的觸發源頭。它自己就那樣出現了。即使我們生活的順風順水,也不排除被這些負面情緒和念頭入侵。

了解一些必要的心理知識,做一些適當的負面情緒的預先防禦,也是幸福快樂的一個組成部分。

案例故事:

老師,我16歲了。我上高中了。我的生活很順利,我的家庭很好,我的個人發展也很好但我總覺得心裡有一種壓抑感,不管我做什麼,這種壓抑感總是伴隨著我的情緒。

當我很小的時候,我總是害怕人們老了會死。我一直很沮喪。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漸漸好起來,變得非常開朗,熱愛生活

兩年前,在我初中二年級的時候,我突然覺得生活毫無意義,因為無論你經歷了什麼,它都會過去,無論你享受什麼,你遲早會失去得到的。就這樣,我覺得生活毫無意義,不管你做什麼,每天都是日出日落,每天都會過去,每天早上,我都會想起昨天的早晨,就像今天早上,我總是在陽光下心情波動。我總是感覺到無限的輪迴,當我每天到達某一點時,我想昨天的這一點轉眼就消失了,今天遲早會變成昨天。

我知道這是錯的,但我無法說服自己。我是完美主義者。我不可能忽視它而忘記它。我必須從心裡解決它,過去我一直伴隨著這個想法,我心裡總是有一種壓抑感。我覺得生活毫無意義,無趣,我的心情總是很沉悶。有一種說不出原因的沮喪感。有時我想哭,但我仍然愛整個生活。在同學眼中,我也很活潑開懷,但即使我笑了,我心裡也有一種壓抑感。我也有很多愛好,雖然我做這件事時有抑鬱的感覺,但我還是想做。我愛很多東西,我想熱愛生活,但我發現我不能沉浸在一件事上。我總是告訴自己這件事遲早會過去的。今天我期待著明天,明天我期待著後天,我真的期待著我想要的,最後卻是一個非常空虛的日子。

重要的是,我越想越害怕抑鬱,越緊張越擔心,惡性循環

但這種情緒還不算太嚴重。雖然這兩年來一直伴隨著我,只是內心有點壓抑。我不知道為什麼午休後醒來時心情很好,那時是最愉快的時光。我可以沉浸在當下的世界裡。進入青春期後,我覺得自己的脾氣也大而敏感。我知道我的抑鬱症可能只是我的一種心理感覺。但同時我發現似乎還有強迫症,不斷地為自己加強這個想法。所以我覺得我有抑鬱症,我越沮喪,我就越焦慮。因為我害怕我不會好起來,我將整個一生都在抑鬱中度過。但我覺得我還是熱愛生活,只是不能消除這種心理。

老師,我要怎樣才能消除這種抑鬱的情緒,和老是去想的強迫感?

舵主導航:分析與建議。

感覺你一直處於抑鬱狀態,對生活沒有激情,對未來沒有希望,這使你非常焦慮,並一直試圖依靠自己來改變這種狀態,但越努力,越痛苦。我們了解你的心理狀態,從心底感受到你的無奈。我希望我們能通過溝通幫助你。

首先,你需要確定你的抑鬱是從哪裡來的。也許童年的經歷,瑣碎的生活等等對你有很大的影響,但你不知道。現在,你需要做的是通過夢、畫、沙盤和其他與你潛意識的對話,找出你所擔心的事情。當然,從你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你對死亡的恐懼和對平凡生活的厭倦,但這些描述只能說明你現在的生活並不盡如人意,也不能說明你內心深處的想法。

其次,你說你是個完美主義者。你很注重細節,很注重內心感受這本身就是一個優勢。從這些描述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你的情感細膩和對自己的良好要求。然而,沒有什麼是絕對的好與壞,世界上也沒有絕對的對與錯的概念。生活不是一個選擇題,它需要你填寫內容此外,平凡並不意味著平庸。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也不會有完全相同的一天。雖然我們很多時候都在忙著等待死亡,但是當你活在當下的時候,你會發現你是獨一無二的,每天帶給世界的驚喜和快樂也是不一樣的。

第三,無論你是一個思想開放或內向的人,這些評價可能會有所不同。換句話說,你只需要做你自己,做一個真正的自我。很多時候,當人們太在意別人的意見時,他們會因為沒有遵從自己的初衷而失去快樂,而你可能會認為抑鬱,是因為這些負面情緒沒有釋放及時時候放出來。從現在起,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你可以試著做你想做的,不敢做的,不允許做的,而不是有太心理地壓制它。人的心更像一條河,疏導排洩是避免洪水的唯一方法,而不是阻擋洪水。

結論:

我是彼岸舵主。對於看得見的敵人,我們有千種辦法去應對。但是對於找不到原因的負面情緒和思維念頭,努力尋找原因也許能夠釋放掉負面情緒。但是為什麼我們不能直接建立自己樂觀的情緒和思維觀念呢?也許,我們未能直接播撒快樂的種子,正是一切負面的根源。

相關焦點

  • 抑鬱與憤怒如何相互作用?
    這也是對其他負面情緒以及與之相關的身體緊張的一種反應,並且常常會分散他們的注意力。憤怒迫使我們將注意力轉移到外面。這在我班上最初提出的抱怨中就得到了反映,他們對自己認為他人的缺點表示不滿。這種外部關注甚至會干擾他們的身體意識,無法識別他們在激怒過程中身體的反應。 通過臨床工作,我將憤怒視為一種無意識的自我同情行為,試圖擺脫這種痛苦。
  • 抑鬱復康者:恢復1種力,輕鬆治抑鬱
    雖然抑鬱症的發病機制尚不明確,但已發現生物、遺傳、心理與社會環境諸多方面因素參與了抑鬱症的發病過程,抑鬱的根子在於受遺傳因素、成長環境、教育方式、家庭環境、文化背景的長期影響形成的不正確的認知和思維模式,而應激事件又是觸發器。為什麼很多抑鬱患者堅持自救最終能成功走出來?我的感悟是自勝力起了關鍵作用。
  • 導致抑鬱症自殺的,不是抑鬱情緒,而是這個
    我身邊一個患抑鬱症多年的朋友,曾告訴我說:是在情緒正常的時候,你以為自己好了,可是沒有。自從患上這個病,你就得終身與之為伍,藥物、心理輔導都是不可避免的,哪怕哪天醫生確認你的抑鬱症狀沒了,再過幾年依舊有復發的可能。
  • 我們為什麼會抑鬱?在抑鬱時,我們能找到什麼方法來挽救自己
    以及在《佛學裡的現世苦,讓生活變成了登高梯》的文章中說:「人世本就是修行場,怨天尤人和自暴自棄不會帶你躲過苦難,不想讓以後的自己後悔那就將這一次次避無可避的挑戰當成讓你明心見性的機會。」那些一次次思考後的看法讓我對所謂的抑鬱有了一個更深刻的認知,而那些汲取到的知識,則幫助我抵制住了各種負面情緒的侵蝕。
  • 「抑鬱自救指南」,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抑鬱?抑鬱症是怎樣產生的?
    你可曾有過情緒低落、快樂明顯減少?你可曾有過食慾明顯下降,體重至少減輕了百分之五?你可曾有過睡眠障礙、易怒或情緒鬱悶?你可曾有過經歷不佳每天疲憊不堪?你可曾有過無價值感、缺乏信心或是有負罪感?你可曾有過放棄一切的念頭?如果你至少有其中四個以上症狀的話,就可以判斷出自己是否有抑鬱症。
  • 導致抑鬱的三個罪魁禍首,它們的特點很明顯!
    到了這個階段,需要注意的是抑鬱不同於悲傷,兩者的狀態相似,但抑鬱會有如下特點: 1、無感:抑鬱者無法擺脫絕望感覺,對周遭的事物不感興趣;就連日常活動也感到不知所措。 2、無明確起點:長期抑鬱者通常無法確定自己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無法擺脫傷心,或無來由地感到絕望。抑鬱家族基因影響高達80%,家族裡都有抑鬱一般'易感',基因與環境的雙重影響,會刺激抑鬱發生。 3、活力:悲傷的反面是快樂,而抑鬱的反面是活力。
  • 潤安傑大腦生物反饋治療技術——調節焦慮抑鬱情緒,百家公立醫院的...
    ——「延遲開學是否影響畢業」「中高考時間會推遲嗎」…一系列問題的環繞,給學生、家長都帶來了或多或少的焦慮情緒;——「寶寶預產期到了,疫情還沒結束怎麼辦?」「醫院待產安全嗎?」「寶寶會順利分娩嗎」...疫情讓本就容易產前產後焦慮、抑鬱的孕產婦群體更加擔憂;——「一旦公司裁員,我該何去何存?」
  • 如何知道自己是不是抑鬱了?測試一下就知道
    1、抑鬱症:是由各種原因引起的以抑鬱為主要症狀的一組心境障礙或情感性障礙,是一組以抑鬱心境自我體驗為中心的臨床症狀群或狀態。抑鬱是一種不愉快的心境體驗。2、抑鬱心境:是指在一段較長時間內所體驗到的佔優勢地位的一種抑鬱情緒或抑鬱心情。3、原發性抑鬱症:是指發病前無其他精神疾病及臨床各科疾病的抑鬱症。你有抑鬱症傾向嗎?
  • 家人老是揪著自己缺點不放,我該如何處理這種抑鬱情緒?
    如何面對家人們的「習慣性負面評價」?需要當事人首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能陷入這種負面情緒氛圍而亂了理性思維。合理的溝通,主動幹預評價過程,或者積極的心態和行為逐漸影響家人,都是可以實際操作的方法。 案例故事:屈小鳳的家裡人經常用他們的想法來評價她。
  • 如何解決你的無意義感,可以這樣做
    同樣,當你不知道如何快樂起來,先要看到自己怎麼了。不快樂的原因常見以下三個。01.面具戴的時間太長小芳一直是個乖乖女,在家長眼中,從來不用操心,自覺學習,不會出去亂交朋友。在老師眼中也懂禮貌、認真學習。小美在朋友面前也很喜歡笑,很少和別人爭執,總是很謙讓。但是時間長了,小美晚上一個人時總是想哭,不知道為什麼哭。
  • 失眠、焦慮、抑鬱,睡不好的「三劍客」
    如果一個有輕、中、重度失眠,那麼這個人引發焦慮或抑鬱的風險分別增加了1.7、2.6和5.0倍。 在生活中遇到煩心的事情時,往往會失眠,但是無緣無故地出現失眠就要引起重視了。如何解決這三者間的問題相信困擾大家許久。 01 焦慮、抑鬱導致失眠 失眠的目的是放鬆,而焦慮的症狀卻是緊張,所以焦慮情緒一旦過高,必然會影響睡眠。 解決方法:緩解焦慮症狀,暫時放下導致焦慮的事情。
  • 抑鬱情緒,大多來源於生命的早期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講述了100個抑鬱女孩的歷程,而她們的大多數的共性問題就是原生家庭,關於原生家庭確實是我們最初生命的底色,而這抹底色卻是父母以及家庭來描繪,大多數的父母對於這抹色彩的重要性並不知曉,當一個個孩子長大之後,那抹生命的底色就逐步的呈現出來,過去的已經無從改變,而能改變的只有當下,希望這些底色比較黑暗的人們可以早些的走出來,活出自己生命的力量
  • 抑鬱和焦慮有什麼區別?又抑鬱、又焦慮該怎麼辦?
    專家:抑鬱和焦慮其實是相伴而生的,抑鬱症一般會伴有焦慮的症狀,焦慮症也會伴有抑鬱的症狀。 焦慮症,是與精神心理因素相關的神經症,神經症表現為無明確對象的提心弔膽或運動性不安。抑鬱症是重型的精神疾病,以持續而顯著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表現,常伴有失眠以及精神活動的全面抑制。
  • 每10位產婦就有1個遭產後抑鬱:死亡離她很近!
    而這每一個環節都是引發情緒的導火索,一旦積蓄到一定程度,「砰」的一下緊繃的神經斷裂,產後抑鬱的情緒就出現了。而這種情緒對每個人來說,強度真的不一樣,表面上看,生活已經很不錯了啊,大家都是這樣過來的啊,或者你家的矛盾沒什麼特殊啊,但確實有不少人,會深陷其中。
  • 為什麼跑步後會心情抑鬱?
    為什麼跑步後會心情抑鬱? 原標題:為什麼跑步後會心情抑鬱?
  • ...壓力,抑鬱,神經傳遞,情緒,血清素,5-羥色胺,神經元 ——快科技...
    12月2日,據外媒報導,發表在《神經科學》雜誌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顯示,有些人即使是在長期壓力下也能抵抗抑鬱和快樂不足,或是源於神經傳遞發生變化。壓力對情緒有直接影響,情緒降低的早期初始症狀可能包括煩躁不安,睡眠中斷和認知改變。
  • 2020職場抑鬱情緒傾向人群報告:中重度人群佔比超40%,女性高發...
    從性別和社會關係情況來看,上述報告顯示,抑鬱傾向人群中女性多於男性,未婚、離異、孕期/孕後女性,都是有抑鬱情緒較高的人群。高學歷人群的抑鬱佔比也較高。 在心理水平健康人群中,並無顯著性別差異,分別為男性27.2%和女性24.9%。
  • 什麼是抑鬱「三低三自三不能」
    在抑鬱期間,我們整個多巴胺都開始分泌減少,隨著多巴胺分泌過少後,你會好像自己生命動力越來越少,你過去喜歡的東西不再可以持續給你產生刺激,包括過去對你有意義的事情現在也不再給你大腦產生反應,這就阻斷了中間的聯繫,所以我們越抑鬱,越沒有動力,同時越來越不會產生新的多巴胺,這就是一個惡性循環。
  • 青少年出現抑鬱問題怎麼辦?心理專家來支招
    除了精神疾病和人格特質本身就有遺傳的可能,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他們的情緒感受經常也是糟糕的,在外界刺激下可能更容易產生衝動行為,或者遇到困難時,更容易覺得生活沒有希望。許多自殺者往往就是在絕望和衝動之下釀成難以挽回的悲劇。什麼是積極的家庭氛圍呢?
  • 抑鬱≠抑鬱症,10道題自測究竟是哪種
    ◆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聯絡會診科主任王希林介紹,抑鬱症分為輕度、中度、重度,無論抑鬱發作的形式怎樣,都有以下3條核心症狀:1、抑鬱情緒在一天中大多數時間裡都存在,且幾乎每天如此,基本不受環境影響,持續至少兩周。2、對平日感興趣的活動喪失興趣或愉快感。3、精力不足或過度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