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2018-2019年的冬天來說,很多朋友感覺天氣像是過山車——12月兩場強寒潮和大大小小的冷空氣接連不斷,使得我國很多地方直接被凍透,冬天的步伐直接步入廣西南部沿海。但進入1月,天氣形勢陡然變化,儘管有冷空氣但是多數冷空氣偏弱,我國開始迅速回暖。
來自中央氣象臺的監測數據顯示,在過去10天裡,我國中東部迅速回暖,從東北到華南多地氣溫都呈現偏高狀態,很多地方氣溫普遍偏高2-4度,東北一線的偏暖成都更為驚人,出現了大範圍的偏高6度以上的區域,可見1月下旬的回暖確實驚人。
我們再把時間拉長一些,國家氣候中心的監測數據則顯示,即便是在過去的30天裡,我國中東部也很難再找到氣溫顯著偏低的區域,僅有湖南貴州廣西有一定程度的小幅偏冷,西北和青藏高原有一些偏冷外,偏高的氣溫已經控制了我國中東部很多地方,尤其是東北偏暖尤為嚴重,局地偏暖超過6度,從30天(1月1日-1月30日)的統計數據來看,這個1月偏暖基本上是板上釘釘了。
之前,國家氣候中心的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12月的平均氣溫為-3.8攝氏度,較常年同期偏低了0.6度,也就是說12月偏冷,1月這種顯著偏暖可能會抵消掉12月的偏冷狀態,甚至有可能將我國今冬的天氣態勢變為偏暖,那麼2月就可能決定了今冬(12月-2月)究竟是暖冬還是冷冬了。
那麼2月的情況究竟會怎麼樣?國家氣候中心提供的月氣溫距平展望顯示,未來30天(2月1日-3月2日)我國西部、南部、東北等地仍將保持偏暖狀態,而西北和華北等地則將可能呈現偏冷狀態,這種冷暖「對半分」的狀態可能意味著我國西北等地冷空氣活動可能會比較頻繁,全國平均下來則有可能是趨於常年平均的狀態。這樣一來,12月偏冷1月大幅偏暖二月持平,今年冬天有比較大的可能性還是暖冬。
由於冬天三個月已經過完大半,討論是不是暖冬對於很多朋友而言已經不太重要,但從月預報看2月我國北部地區冷空氣活動會比較頻繁,接下來仍然要持續關注天氣變化,在天氣將要改變時做好應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