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歙縣雞母山又發現兩處恐龍化石
江淮晨報1月21日訊 歙縣橫關鄉雞母山恐龍化石發掘工作第一階段於去年
-
黃山雞母山恐龍化石開始保護性發掘
江淮晨報8月22日訊 8月20日上午,經過充分的準備之後,古脊椎動物研究專家、省考古所韓立剛副研究員帶領文物考古專業人員組成的發掘隊伍,來到歙縣雞母山恐龍化石遺址,正式啟動對這裡的恐龍化石的保護性搶救發掘工作。 這次發掘是在劃定的400多平方米的區域內探方發掘,第一步鏟去山體表層土壤砂石,待進入文化層面後再深入挖掘。
-
萊陽恐龍博物館今年建成 曾發掘完整恐龍化石骨架
目前萊陽白堊紀國家地質公園設有兩個展館,一館為1951年棘鼻青島龍發掘地遺址,二館為大量恐龍化石的新發掘地。除了道路建設外,今年白堊紀國家地質公園還將建設博物館、樹化石林、主碑等項目。其中,建築面積3750平方米的博物館主體建設計劃於今年7月底竣工,展陳施工將於4月份開始。
-
黃山再次發現恐龍化石
本月上旬,在屯溪區陽湖與歙縣橫關接壤的徽杭高速公路第二標段,因為施工而打炮炸山。隨著炮聲響過,在工地的陽湖鎮塘尾自然村的程國斌在炸碎的亂石中尋覓著,他想找到奇石,一連撿了三塊石頭。回家後,將其貌不揚的石頭放在一起擺弄起來。經過排列組合,三塊石頭斷裂處連在一起,其形狀猶如豬腿牛腳,體積碩大。他忽然意識到什麼,於是請來地質專家看看。
-
中國恐龍之鄉,在山東萊陽,中國第一具完整的恐龍化石在這裡發掘
當老師的工作告一段落,卻一改嚴肅認真的形象,用幽默的話語為我們介紹不同的恐龍化石,介紹他工作的日常。一排排恐龍骨骼,年復一年,經由老師的手,煥發新的生命。▼化石遺址館,恐龍遺蹟群從地質博物館出來,來到曾經的挖掘現場,2號恐龍化石遺址保護館,這裡曾搶救性發掘出大量恐龍骨骼化石層,目前,這些化石大部分都在發掘遺址原地保護。
-
廣東河源發現33枚完整恐龍蛋化石
廣東河源發現33枚完整恐龍蛋化石近日,記者從廣東河源恐龍博物館獲悉,此前在江東新區臨江鎮聯新村的一處紅砂巖山坡發現的疑似恐龍蛋化石,經博物館工作人員搶救性發掘,已確認為恐龍蛋化石,並搶救性發掘出數窩窩狀恐龍蛋化石,其中完整的恐龍蛋化石共計33枚,河源館藏恐龍蛋化石數目再創新紀錄。
-
雲陽普安發現了巨大的恐龍化石基地,將建超大的侏羅紀公園景區!
雲陽普安是個神奇之地之前在普安發現了恐龍化石引發關注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也將《重慶市雲陽縣普安鄉恐龍化石搶救性發掘》申請通過了評審在普安發現的恐龍化石點分布廣化石數量多,種類豐富對考古和化石都有重大意義就在近日據普安的一位網友提供:將在這裡建設世界最大的恐龍朱羅紀公園,目前普安發現的恐龍化石是國內規模最大,也是世界最大的恐龍化石基地,,目前國內外專家正在科考發掘和考察,預計在三年內建成世界最大恐龍化石朱羅紀公園
-
專家考察隊在甘肅省酒泉市發掘出大量恐龍化石
新華網蘭州11月17日電(記者馬維坤、朱國亮)記者從甘肅省酒泉市古生物化石辦公室獲知,該市與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專家聯合組成的恐龍考察隊,日前在該市肅北縣馬鬃山地區考察性發掘出大量恐龍及其他古生物化石。
-
阿根廷又現巨大恐龍化石,比巴塔哥巨龍更大,或是已發掘最大恐龍
那麼在已有的恐龍化石資料中哪種恐龍最大呢?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月25日報導稱,2012年至今的8年來,古生物學家在阿根廷挖掘出了一具9800萬年前的恐龍化石,並且認為這種恐龍生前很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陸地動物。
-
重慶雲陽發現世界級恐龍化石群 形成長150米化石牆
為世界級恐龍化石群 數量超過重慶所有區縣歷年發現總和據了解,2015年初,雲陽縣普安鄉群眾報告發現疑似恐龍化石後,系列保護髮掘工作隨即開展。2016年10月,在獲國土資源部地環司批准後,雲陽縣普安鄉古生物化石發掘工作全面啟動。
-
熱河生物群已發現30多種恐龍化石
眼下,朝陽北票大板鎮孤家子村,一處立體保存的大型恐龍化石點正在發掘中。古生物學家說,這隻「站著」的恐龍可能藏著「趴著」的恐龍顯現不出來的奧秘。兩年前的今天,復原的「遼寧巨龍」正式亮相朝陽鳥化石國家地質公園博物館。
-
中國有哪些地方發掘出了恐龍化石?哪些地方被稱為恐龍之鄉?
下面我們就一一介紹中國著名的恐龍化石發現地,有機會你也可以去探索發掘恐龍化石哦。二、雲南省楚雄州祿豐縣雲南省祿豐縣之所以著名,不在於他發現的恐龍多或者特別,也不在於恐龍大或者強。而是在於發現的早,雲南省祿豐縣是中國最早發掘出恐龍的地方。出土的有巨大祿豐龍、許氏祿豐龍、雲南龍、蘆溝龍、孫氏彝州龍等。這裡的恐龍化石也不是多,但足以奠定中國最早恐龍發掘地的稱號。
-
吉林龍山恐龍化石發掘啟動 "地球年輪"有待解讀(圖)
央視網消息:2016年5月,在吉林省延吉市龍山多處發現恐龍化石,經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多名專家審慎鑑定,初步認定,發現的恐龍化石的地質年代屬於白堊紀。根據現場地貌及前期發掘研判,此處可能有恐龍化石群,且種類多樣。時隔一年,各項工作經過充分準備,中科院和延吉古生物化石保護研究中心將聯手對恐龍化石進行大規模系統發掘,央視記者也將分階段直播發掘過程。據央視記者從發掘現場獲悉,延吉恐龍化石群填補了吉林省關於古生物、古環境、古地質科學考察方面的一項空白。
-
諸城暴龍館,身臨其境體驗恐龍化石發掘現場的震撼旅行
遊客可以親身感受化石發掘現場別找了,更多精彩在恐龍肚子裡呢裡面陳列著很多恐龍各部位骨骼化石昔日輝煌終抵不過歲月流年……我們現在生活的這個世界上,如果不是發現了化石為佐證,又有誰會相信有恐龍這麼龐大的一個物種,也曾主宰過這平靜而又美麗的星球,想想簡直都像寫科幻小說一般。
-
烏拉特後旗發掘的大型鴨嘴龍化石首次亮相,震驚了恐龍界!
在此期間,在烏後旗境內發掘出的一具近二十年來內蒙古地區發現的最為完整的大型恐龍骨架化石將向全國化石專家首次亮相,專家們在9日下午集體參觀了這具化石的修復現場。該具恐龍化石長8米左右,是目前內蒙古地區首次發現的早白堊世大型鴨嘴龍類恐龍,也是近二十年來內蒙古地區發現的最為完整的恐龍骨架化石,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
世界最大侏羅紀恐龍化石牆驚現重慶(附動態H5)
2015年初,當地居民王二娃(化名)放牧時,偶然在山坡上發現了幾塊類似骨頭的東西,告訴了村民張三娃(還是化名),螞蝗聽不得水響,一傳十十傳百,石頭幾經周折傳到地質部門手中,經過專家鑑定得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結果:這是來自侏羅紀時期的恐龍化石,而且經過推斷,它的發掘地可能隱藏著一個巨大的恐龍化石群。
-
鹹寧博物館搶救性發掘一座清代古墓 發掘出土百年乾屍
鹹寧網訊(香城都市報記者 杜培清 通訊員 羅娟)近日,經過近一個多月的科學發掘,鹹寧市博物館已成功從鹹安區向陽湖鎮廣東畈村一處古墓葬中清理出一具清代乾屍。此次發掘是鹹寧市博物館自1976年成立以來,通過考古發掘發現的唯一人體保存十分良好的百年乾屍。
-
中國恐龍第一鎮——萊陽呂格莊鎮
1951年,有「中國恐龍之父」之稱的楊鍾健先生在萊陽發掘出新中國第一具完整的棘鼻恐龍(又叫青島龍)化石骨架。1954年,周明鎮將萊陽陡山發現的龜類化石鑑定為寬北山龜,將發現於萊陽金崗口的龜類化石定為鏤龜。隨後的1958年,楊鍾健對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採自萊陽的恐龍化石進行了系統的研究,並出版了專著《山東萊陽恐龍化石》。
-
恐龍和雞真的有親緣關係?科學家幹擾雞的基因,讓小雞長了恐龍臉
可是,就在它的頭破殼而出的時候,你看到的是一張恐龍的臉,你會有什麼感受?6500萬年前,統治地球長達1.6億年的恐龍從地球上滅絕。如今,我們只能通過一具具死氣沉沉的化石,了解這些古老的生物。不過,科學家告訴我們:雖然恐龍不在了,但是有一種生物和它們有著密切的關係,那就是鳥類。
-
罕見| 至少6種恐龍化石出土 食草恐龍與食肉恐龍如何分辨?看細節
罕見 | 至少6種恐龍化石出土 食草恐龍與食肉恐龍如何分辨?看細節 原標題: 近日,吉林延吉龍山恐龍化石系統發掘工作取得了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