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一切疾病都是由溼氣引起的」,現在已經到了深冬,天氣寒冷並伴有潮溼,溼氣也非常嚴重。我們身體有溼氣的主要原因是脾胃功能減弱,脾臟控制體內水分的運動。如果我們的脾胃有問題,水分的運動就會失去平衡,導致溼氣過多。嚴重溼氣的人會出現四肢無力、全身乏力、面部油脂過多、食慾減退、大便不暢等原因。如果溼氣大,我們的手腳也會有明顯的症狀。
若手腳出現這種現象,暗示體內溼氣很重
溼氣大時會出現什麼現象?
許多人手腳會出現小氣泡,說明身體有問題,大部分是內分泌失調引起的,對身體壓力過大所導致。但也有可能是水分過強引起的,高溼度會使全身過度膨脹,從而造成體內水分輸送不平衡。身體不能正常排出體內毒素,而增加了內臟負擔,對內臟也能造成一定的損害,從而引發很多的問題。脾胃與溼氣相撞時,會引起脾胃虛弱;肝臟與溼氣相撞時,會引起脂肪肝,甚至肝硬化和肝癌;身體不僅會出現疼痛,而且還會危及到自已的生命安全。因此可以看出,排除體內溼氣和毒素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我們如何去除溼氣呢?
1.腳泡在熱水裡:中醫足療的內容之一就是泡腳,也是一種常見的外治法。睡前泡腳不僅可以緩解身體的疲勞,還可以按摩腳底上的穴位,疏通身體經絡,促進身體循環,汗液可以將體內的溼氣一起排出。體內的毒素也會隨著熱水排走,建議水溫在37~40℃,泡腳的時間也不能過長。老年人和兒童的時間可以縮短。
2.多運動:每周運動兩到三次,每次約30分鐘,有助於排出體內的溼氣和汗液。運動能增強心肺功能,提高身體內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可以選擇瑜伽、太極、慢跑等,不要在外面出過多的汗,這樣會引起寒冷和潮溼。
3.紅豆薏米茶具有健脾祛溼的作用。如果你每天喝一杯,就可以起到祛溼的作用,把溼氣帶入膀胱,它隨著與尿液一起排出。主要由紅豆、薏米、赤小豆、大麥等藥材組成。配料很常見,通常可以自己做。這些藥材可以健胃消食,促進身體血液循環,清除血液垃圾幫助身體從內而外獲得健康。如果大家感覺太麻煩,找不到這些食材,那今天小編給你推薦一款方便攜帶的茶包。簡單方便,只要開水衝泡就可以。
紅豆:清心養神、健脾益腎功效
赤小豆: 行血補血、健脾祛溼、利水消腫之效
薏米:消腫利溼、健脾養胃、解毒排膿、促進新陳代謝、促進消化、清熱利尿、潤腸通便等
橘皮:理氣化痰、健胃除溼
大麥:緩解便秘、提高免疫、預防中風
甘草:清熱解毒、祛風除溼
梔子:瀉火除煩、清熱利溼、清肝明目、消腫止痛
芡實:益腎固精,補脾止瀉,除溼止帶
結語:但也要注意:儘量不要長時間處於潮溼封閉的環境中,保持室內通風乾燥;儘量不穿未乾的溼衣服;夏天注意身體的保暖,不要長時間呆在空調房裡。我們有一個好的身體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說我們一定要注意自已的健康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