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後養生,除溼防溼最重要,只需三招,快速判斷體內溼氣重不重
因為新冠疫情的影響,人們的生活節奏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在經歷了短暫的春暖花開以後,就馬上迎來了立夏,常言道「春養肝,夏養脾」,因為春季天氣比較乾燥,所以空氣中的細菌以及病毒比較多,對肝臟的傷害也比較大,所以需要格外保護,而在夏季,因為雨水比較多,而且天氣炎熱,人們長時間待在房間內,就很容易導致溼氣重,而這就會對脾臟造成很大的傷害。俗話說「溼氣重,百病生」,因為體內溼氣重,不僅會影響血液循環,還會降低人們的食慾,導致身體免疫力下降等等,所以夏季除溼才是重中之重。
只需三招,快速判斷體內溼氣重不重
大便狀態
排便是我們身體每天的基本生理需求,為了維持身體的正常運行,我們每天都需要攝入大量的食物,但是並非所有東西都能夠被身體消化吸收,比如纖維素等成分都無法被吸收,而且身體運行過程中還會產生大量垃圾,它們都需要通過排便的方式排出體外,正常情況下,大便應該有一定的形狀,可如果發現自己的大便很難成型,而且總是黏糊糊的,那就需要注意,這很可能是溼氣重的表現。
身體虛胖
如今因為人們不良飲食習慣的增加,很多人都出現了過度肥胖的問題,而肥胖不僅會影響個人外在形象,而且還會誘發一系列的健康問題,但是肥胖跟虛胖卻存在很大的區別,虛胖一般都是身體表面看起來比較臃腫,但是實際體重卻並不高,而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就會體內溼氣重,從而導致身體出現的長期水腫。
四肢冰冷
夏季是一年中氣溫最高的季節,短時間的陽光照射都可能讓人出滿身的汗,可如果在這種狀況下,四肢依舊長時間處於冰涼的狀態,那就需要注意,這很可能是體內溼氣偏重的表現,因為體內溼氣重會影響血液循環,導致血液運行速度減慢,而四肢作為血液循環的末梢,一旦溼氣重就無法及時得到充足的血液供應,自然熱量就會不足。
這些行為都是加重溼氣的原因
洗冷水澡
洗澡本身就是人們經常做的事情,而夏季人們洗澡會更加頻繁,因為氣溫高,每天都會出大量的汗,通過洗澡不僅能夠保證身體乾淨,而且能夠帶來一絲清涼,可是很多人喜歡洗涼水澡,而溫度高,皮膚毛孔長期處於打開狀態,這個時候涼水的刺激,很容易導致大量溼氣侵入體內。
吃生冷食物
一般來說,氣溫會對人們的食慾產生很大的影響,夏季人們對大部分食物都會失去興趣,但生冷食物比較例外,比如雪糕冷飲以及各種瓜果,可是這類食物的屬性都偏寒,一旦經常攝入,就很容易導致體內溼寒之氣加重。
溼氣重怎麼辦
熱水泡腳
泡腳是一個很好的生活習慣,因為它不僅能夠改善睡眠質量,而且還能給身體帶來不少好處,首先經過熱水的刺激,能夠促進雙腳部位的血液循環,加速體內溼氣的代謝,同時還能夠對腳底穴位進行刺激,從而增強各器官活性,緩解溼氣重對身體的傷害。
多運動
運動不僅能夠增強身體素質,而且還可以緩解多種不適,我們體內的溼氣只能怪通過出汗的方式進行化解,但必須是主動出汗的方式,所以建議各位平時一定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條件,儘量多運動,這樣能夠讓皮下毛孔全部打開,然後以排汗的方式將體內溼氣化解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