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聽說溼氣重,如何判斷有溼氣呢?

2020-12-04 麋鹿品牌管理顧問

大部分養生的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去到中醫理療館,基本都會被告知溼氣重,建議做做艾灸、刮痧或拔火罐!究竟溼氣從何來,我們怎麼判斷自己有沒有溼氣呢?

何為溼氣?

一、外溼

常由淋雨、涉水、居住潮溼之地,以水為事(如漁業,常年依水而居)等因素引起。

由於我國南方地區氣候炎熱,雨水豐沛,溼度大,屬溼熱之地,尤其是兩廣地區常見溼性體質。

二、內溼

由於現代生活條件、工作方式的變化,內溼者在臨床上更為常見。

內溼為水液運化失常所致,「久坐傷氣」、「思慮傷脾」,現代常見於白領、腦力工作者等(久坐、思慮過度、飲食不規律者)。

如何判斷有溼氣

中醫說人體的溼,其實也與自然界的溼相通。比如下雨後的鄉間土路最是泥濘,如果這個時候走過,泥會沾到鞋子上,甩都甩不乾淨,不穿鞋也一樣,泥會鑽到腳趾縫裡,很不容易清理。

而體內溼氣也是一樣,不好清理,就是黏著。所以體內有溼的話,大便會溼黏,一張手紙不易擦乾淨,大便容易粘馬桶,不易衝乾淨。同時也會感覺下肢沉重,尤其是到下午。

人體內有溼的話多體現在:

1、舌苔。表現為溼滑,有齒印。

2、大便。表現為大便稀,不成形

3、小便。表現為混濁。

4、頭部。表現為額頭油乎乎的,臉上易長痘,頭髮也容易粘膩。

5、眼瞼。表現為下眼瞼松而下垂,呈泡泡眼的感覺。

6、關節。表現為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腫脹,有積液。

可以根據以上的表現,自己判斷我們的體內有沒有溼氣。

如何祛溼?

溼氣的產生,可能是由外在的環境所導致的,即溼邪進入到人體內。如果一個人長期呆在溼氣重的地方,就會導致外界的溼氣進入體內,導致其機體脾的運化能力下降,最終導致體內生溼的情況發生。

要想更好的祛除體內溼氣

1、注意避免潮溼的環境。不要穿潮溼未乾的衣服,也不要直接睡地板。

2、適當的食療。比如喝薏仁茶進行祛溼。

3、良好的生活習慣。不熬夜,少喝冷飲等。

中醫認為,機體的脾臟有運化水谷和水液的功能。其可以向上向外輸布營養精微的物質,並且協助管理好機體氣血的生成和統攝。如果其被「溼」困住的話,其正常功能勢必會受到影響,進而影響到機體的健康。

事實上,在生活中能夠除溼的方法有很多。避免溼邪入體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有空做一下養生理療,就能很好地避免溼氣的產生,擁有健康的身體。

相關焦點

  • 溼氣重如何判斷?如何通過飲食祛溼?
    現代生活節奏加快,很多人經常感覺四肢沉重、頭腦昏沉、還經常犯困,恨不得一整天都躺床上,這是怎麼回事呢?可能是身體內溼氣較重的原因。經常有朋友說自己溼氣很重,到底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溼氣重呢?溼氣重產生的原因是什麼呢?
  • 早上起來,3種表現可判斷體內是否溼氣重,若你有,需及時祛溼
    很多人都知道,體內溼氣重對身體的傷害比較大。但是大部分人並不能判斷自己體內是不是溼氣重,也不知道要通過哪些方面來判斷。實際上,體內溼氣重從早上起來之後的種種表現就能判斷出來,以下幾點最明顯,很多人都中招了,那麼你該去溼氣了。第一:看臉大部人早上起床之後,都會去照照鏡子,看看自己早上的狀態,通過看臉就能判斷出自己是不是體內溼氣重。
  • 溼氣重怎麼辦 溼氣重的表現有哪些
    當我們知道當人們身體內的溼氣比較重的時候,往往就是自己的免疫系統下降的現象。這樣很容易導致疾病的出現,就如會出現體內溼氣重要怎麼辦,如何來解決它。因此對於身體溼氣過重的主要表現一定要多加重視了解,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溼氣重的人,面部會出現三個特徵!如何排除體內溼氣?
    近幾年,中醫受到年輕女孩的熱愛,因為有經驗的醫生能夠一眼看出為什麼起痘,有可能就是溼氣重的原因。溼氣重在大多數人身上都是存在的,其症狀會先在面部體現出,觀察面部,就可知身體是否溼氣過重。有的人晚上睡覺前不敢喝水,怕第二天起床臉上會腫,更有情況嚴重的,眼睛腫得睜不開,這就是溼氣重的表現。並且溼氣重會導致一個人在短期內體重的增加,也就是虛胖,不少人在減肥初期效果明顯,其實是通過運動將溼氣排出的原因。三是皮膚狀態粗糙暗沉。
  • 四個方法 判斷寶貝溼氣重不重
    四個方法 判斷寶貝溼氣重不重 溼氣太重,從飲食、精神狀態、再到整個體質都會受到嚴重影響,孩子的體內如果溼氣太重還會變得容易生病。那麼,怎麼知道孩子體內是否有溼氣呢?
  • 有齒痕是怎麼回事?是因為溼氣重,健脾養胃是關鍵,讓你遠離溼氣
    導語:在咱們的中醫保健裡,可以從舌頭看出一個人是否健康,溼氣有多重。這其中的一個關鍵,就是看這個人是否有齒痕,還有齒痕是否嚴重。如果一個人的齒痕很嚴重,就說明他體內的溼氣過多,已經很長時間了。那究竟我們的齒痕是怎麼產生的?又要如何調理呢?
  • 頭部有5個表現,是溼氣重的人,少碰5種水果,當心溼氣越來越重
    頭部有5個表現,是溼氣重的人1、頭暈頭痛在平時生活中,若是你經常感覺到頭部疼痛感明顯,甚至伴隨著眩暈感出現,在沒有高血壓和疾病的情況下,如果長期存在這種情況,那麼需要警惕溼氣過重了。這是由於溼氣影響了人們身體的新陳代謝,使得機體的廢物無法及時排出,從而導致皮膚變粗糙,晦暗無華,並且有色斑、痘痘的發生,如果一直放任不管還會有加重情況的發生。
  • 溼氣重,這兩個地方會變大,太難看了!兩道茶帶走體內90%溼氣!
    溼氣這個詞,我們經常掛在嘴上說,因為太多人體內溼氣重了,而溼氣重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太大的影響,尤其對女性而言,更會影響月經、白帶導致婦科病。首先,溼氣重的話肚子會變大溼氣重會讓人變胖,變得臃腫,就算你再怎麼瘦,也會冒出小肚子,而且體內溼氣重的人,就算再怎麼減肥也是徒勞無功的,稍微有一點效果,也會馬上反彈了。所以,你別以為肚子變大是自己吃多了,長胖了,錯怪脂肪,其實都是溼氣造成的。
  • 溼氣重可能會引起發胖,這種水果是溼氣的幫手,女人儘量少吃
    溼氣是一種中醫的說法,中醫認為自然界中空氣比較潮溼或者是吃肉太多,以及生活習慣不好,都會造成溼氣進入體內,體內溼氣又不會單打獨鬥,如果遇到寒氣的時候就變成溼寒,遇到熱氣變成溼熱,不管是哪種溼氣對於身體都是有一些副作用的。
  • 身體溼氣重的5個異常表現,你中了幾個?(附祛溼4方法)
    俗話說:「溼氣重百病生。」身體內溼氣重,會對健康造成很大的影響。溼氣太嚴重的話會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那麼如何判斷體內溼氣是否重呢?溼氣重有什麼表現呢?如何祛除溼氣呢?一、中醫:溼氣重的5大異常表現!你中了幾個?佔2個以上,勸除溼!
  • 溼氣重怎麼辦 如何有效祛溼
    人們身上或多或少都會存在溼氣,有時候還會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 特別是夏季,對很多人來說,溼熱難耐。所以在夏季女人們除了要防曬美白之外,為身體祛溼也是很重要的事情。那麼應該怎麼檢測自身溼氣多重以及如何祛溼呢?一起來看看吧。
  • 入夏後養生,除溼防溼最重要,只需三招,快速判斷體內溼氣重不重
    入夏後養生,除溼防溼最重要,只需三招,快速判斷體內溼氣重不重因為新冠疫情的影響,人們的生活節奏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在經歷了短暫的春暖花開以後,就馬上迎來了立夏,常言道「春養肝,夏養脾」,因為春季天氣比較乾燥,所以空氣中的細菌以及病毒比較多,對肝臟的傷害也比較大
  • 「溼氣重,百病生」,早晨起床這3種表現,說明體內溼氣過重
    溼氣過重會讓人感到疲倦,無精氣神,身體沉重,食慾降低,體內溼氣長期排不出去還會傷害人體的五臟六腑,實際上,體內溼氣重,早晨起床後的表現就能夠輕鬆判別。一、「溼氣重,百病生」,早晨起床這3種表現,說明體內溼氣過重1、油光滿面晚上睡覺時,我們身體內的器官是處於放鬆狀態的,身體代謝狀況穩定,早晨起床臉上不會出很多油,如果脾胃出現問題,腸胃中的食物不能夠及時消化,就會在早晨表現在臉上,不僅臉上會出油,還會冒出很多痘痘。
  • 舌頭是人體的「溼度計」,舌頭有3個特徵,暗示體內溼氣或很重了
    人體中的溼氣主要來源於兩個地方,一個是外部環境影響,比如說居住在河邊,經常下水捕魚,臥室常年曬不到陽光等等,這些都會導致溼氣重,還有一個是內部因素影響,器官功能失調,也會表現出溼氣重,這一點通常和飲食有關,比如說不健康飲食,經常吃生冷的食物。
  • 溼氣重的人,身上通常有幾種惡習,收藏一個除溼方助你排光溼氣
    寒溼雖然一直是在一起,但是在中醫的眼中寒氣很容易排乾淨,而排光體內溼氣就不容易了。這是因為溼氣的特性是油膩黏性強,經常是剛把溼氣排光了,不用多久溼氣又會產生危害身體健康。尤其是有這幾種惡習的人,體內的溼氣會很重,除溼不把習慣改掉,永遠沒辦法除乾淨。
  • 人體溼氣太重怎麼除溼
    核心提示:北方的天氣會比較乾爽,就比較少出現溼氣重的情況,而在南方,在夏季有幾個月經常會下雨,空氣中就會很潮溼。長期在潮溼的環境中,就會不知不覺中吸取溼氣。所以在自住的房子之中,應該配一個除溼機來除溼,保持室內通風和乾爽。
  • 輸液讓體內進入那麼多水,會導致溼氣重?假的,溼氣到底是什麼
    謠言:輸液讓體內進入那麼多水,會導致「溼氣重」。闢謠:我們經常聽中醫說某個人身體溼氣重,對於溼氣的影響也多多少少有所耳聞。那麼溼氣是什麼呢?溼氣是一種中醫理論概念。中醫認為自然界中氣候潮溼、食肉等是溼氣的來源,溼邪過重則易傷陽氣。
  • 體內「溼氣」重有哪些表現?建議夏季遠離三種水果,溼氣繞道走
    近幾年來溼氣重這個詞逐漸出現在大眾視野當中,無論是在網上還是在各種視頻網站上,都能看到有關溼氣重的視頻或文章。但是很多人也還是不了解溼氣重的人會有哪些表現?溼氣重會給身體帶來哪些傷害?下面就帶大家準確來了解一下溼氣重的表現以及危害,看完之後你就知道了。溼氣重有哪些表現?溼氣重表現為浮腫,眼袋下垂,腰膝關節疼痛,胸悶黑眼圈,睡覺打呼嚕,陰囊潮溼,頭暈,易疲勞,身上長斑,皮膚油膩,起溼疹,大便不成形,口乾,口苦,口臭,痰多等症狀。
  • 脾胃虛,舌頭有齒痕,做好這些事,排出體內溼氣,一身松
    現在的人們基本上不用再為了今天吃什麼穿什麼而發愁也不用為怎樣去上班而感到煩惱,雖然這些基本的條件得到了滿足,但是我們的健康問題卻變得日益重要,現在的人們越來越在乎自己的身體健康,經常以有一個健康的身體而感到自豪。我們的身體是一個整體,一旦一個地方出現的問題,那麼身體的某些功能也會出現問題。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體內溼氣的那些事。
  • 脾虛溼氣重的人,身體多半有這4種表現,兩招幫你逼走體內溼氣!
    現如今,人們的生活條件是越來越好,但很多人的體質並沒有得到提高,甚至有下降的趨勢。這是因為現在很多人都存在著一些身體不適,雖然可能並不是什麼大病,但這樣一直折磨著自己身體健康,到最後反而會誘發更加嚴重的問題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