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有引力並非終極定律,新研究提「變色龍理論」可能性

2020-12-05 環球世界未解之謎

一些科學家提出一種改進的萬有引力理論——「變色龍」理論或許也可以解釋宇宙空間中各個星系的形成。他們設計的模擬宇宙系統,初步展示了這個理論的可行性。

這種理論認為,引力的作用方式根據所在環境的不同而變化,因此得名「變色龍理論」。

英國達勒姆大學(Durham University)計算宇宙學研究所的物理學家李保久(Baojiu Li,音譯)說:「這個理論在標準引力模型基礎上引入了與四種基本作用力不同的所謂的『第五種作用力』。」

「這個理論用到了非線性動力學,這額外的作用力在像我們太陽系這樣密集的區域很容易就『隱藏』起來,沒有實驗支持它的存在;而在低密度區域,這種額外作用力可能在起作用、影響物質之間的引力。這樣根據環境決定行為的理論得名『變色龍』。」

「學術界就各種改進的引力理論,包括變色龍理論已經研究一段時間了,並提出了一些假設。」李保久說,「但是,多數之前的研究都對一個關鍵的因素簡單化來處理——假設宇宙只存在暗物質,而沒有發光的天體。」

李保久說,宇宙的膨脹是萬有引力無法作答的問題,一些理論模型試圖引入一種宇宙暗能量進行解釋。然而這個理論模型需要大量的暗物質才能「自圓其說」——需假設宇宙中暗能量佔68%、暗物質佔27%,而我們可見的各種天體,如行星、恆星和星系只佔5%。

到目前為止,暗能量的探測仍一無所獲。

「既然對暗能量所知甚少,」李保久說,「人們也在考慮幾種其它的理論來解釋宇宙的加速膨脹,比如變色龍理論就是一種改進的引力定律。」

研究者們著重提到,他們的研究並不是證明萬有引力是錯誤的,只是提出解釋宇宙演化原理的理論可能不是唯一的,還有其它理論的可能性。

研究者們打算等平方公裡射電陣(SKA)望遠鏡就緒後,以實際數據檢驗這一理論。SKA預計2020年中到位,分布在澳大利亞和南美。

這份研究7月8日發表在《自然·天文學》(Nature Astronomy)期刊上。

相關焦點

  • 美媒:廣義相對論遭「變色龍理論」衝擊
    參考消息網7月12日報導 美媒稱,科學家們正在研究標準引力論的替代品,即「變色龍理論」,他們在一份新聞稿中說,這種理論能「根據環境改變行為」。據美國《大眾機械》月刊網站7月9日報導,傳統上,人們用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來解釋引力和星系的形成。愛因斯坦認為,引力是空間和時間的幾何性質。
  • 從萬有引力到廣義相對論再到量子力學,宇宙的終極定律即將揭曉
    人類探索宇宙過程中科學文明不斷發展遞進,每種理論都有其領域適用性,又都有局限性,從萬有引力到電磁場理論,從廣義相對論再到量子力學,宇宙的終極定律正在逐漸完善,等待在未來某天某個天才洩露天機! 大牛在人類還在點著煤油燈的時代背景下,憑著伽利略等前人對宏觀宇宙現象的觀測描述和自己對自然現象的感悟抽象出了萬有引力定律
  • 牛頓的蘋果如何落地——萬有引力定律
    他向學生介紹哥白尼、克卜勒、伽利略和笛卡爾等人的先進思想、科學理論以及研究方法,使牛頓大開眼界。巴羅發現牛頓的才華,舉薦牛頓為研究生,讓他繼續在劍橋深造。1665年秋季到1667年春季期間,倫敦市區瘟疫流行,各校停課,學生被遣散回家。牛頓也回到農村老家住了18個月。
  • 理論預測和科學必然——萬有引力定律和海王星的發現
    他根據這個定律建立了天體力學的數學理論,從而把天體的運動和地面物體的運動納入到統一的力學理論之中,它在人類思想史上具有極其非凡的重大意義,它打破了千 百年來禁錮人們頭腦的舊觀念,指出天上人間服從共同的規律, 世界是可 以認識的,「上帝」也是可以讀懂的。預見並發現未知的行星,是引力理論巨大威力的最生動的證明,這就是「筆尖下的行星」 ——海王星的發現。
  • 萬有引力定律的有限性
    牛頓第三定律就是萬有引力定律。萬有引力定律在兩個質體相互包含時將失去意義,一個質體進入另一個質體時萬有引力將會明顯減小,甚至會減小到「零」。特別是物體進入星體質心時將失去重力而產生特殊的失重現象。萬有引力定律只適應相隔較遠的一對一物體或星體間相互作用計算,一對多、多對一都將出現很難想像的計算麻煩。
  • 萬有引力定律過時了?科學家提出月球核心理論,稱月核或有暗物質
    >萬有引力定律,立刻在全球學術界內引起軒然大波,這代表著所有物體都存在著引力,其中也包括了一切動物和植物,只不過我們感受不到,該定律成為世界最重要四種基本力之一。有了這條物理定律,很多自然現象就解釋得通了,比如之前一直令人費解的海洋潮汐現象,根據萬有引力定律解釋,海洋潮汐由於月球引力吸引導致,要知道月球移動速度約1千米/秒。
  • 為什麼說廣義相對論肯定不是終極引力理論?
    根據牛頓引力理論,控制天體運動的力和讓蘋果掉到地上的力都是引力。引力無處不在,只要物體有質量,它們之間就會產生引力作用。 牛頓引力理論的缺陷 雖然萬有引力定律在很多時候非常有效,它甚至還準確預言了海王星的存在,但卻無法完美解釋一種天文現象——水星軌道近日點的反常進動。
  • 萬有引力 | 克卜勒定律與萬有引力定律知識點總結
    A.地心說的參考系是地球  B.日心說的參考系是太陽C.地心說與日心說只是參考系不同,兩者具有等同的價值  D.日心說是由克卜勒提出來的2、克卜勒分別於1609年和1619年發表了他發現的行星運動規律,後人稱之為克卜勒行星運動定律。
  • 廣義相對論比牛頓萬有引力理論更正確嗎?萬有引力理論是錯的嗎?
    關於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牛頓的萬有引力理論哪個更正確,目前來看顯然是相對論更為正確。我經常看到大家都堅持說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並沒有推翻牛頓的萬有引力理論,牛頓的萬有引力理論依然是正確的。兩者有著本質的區別,如果空間是平坦的,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就肯定不對;如果空間是彎曲的,牛頓的萬有引力理論肯定不對;如果空間是絕對的,廣義相對論肯定不對,如果時空是統一的,空間是相對的,牛頓的萬有引力肯定不對。也就是說,在嚴格的定義下,這兩個理論不可能都對。
  • 【物理】萬有引力 | 克卜勒定律與萬有引力定律知識點總結
    A.地心說的參考系是地球  B.日心說的參考系是太陽C.地心說與日心說只是參考系不同,兩者具有等同的價值  D.日心說是由克卜勒提出來的2、克卜勒分別於1609年和1619年發表了他發現的行星運動規律,後人稱之為克卜勒行星運動定律。
  • 牛頓萬有引力定律與愛因斯坦時空彎曲理論有什麼聯繫和區別?
    牛頓萬有引力定律與愛因斯坦相對論是兩個層次的理論。萬有引力定律就像一個梯子的下面幾級,比較接地氣,指導了人類幾百年的科學研究和技術發展;而廣義相對論是梯子的上面幾級,站得更高看得更遠。但我們爬梯子必須先踩在下面幾級才能攀爬到上面。
  • 讓人類開始認識宇宙的偉大理論——萬有引力定律
    而隨著對太空研究的深入,克卜勒對哥白尼的日心說進行了修正,他發現天體運行軌道並不是圓形,而是橢圓的軌道,這就是克卜勒第一定律告訴我們的, 但是他當時還是無法解釋是什麼原因讓天體的運動軌跡產生了變化?而就在1669年,年僅27歲的牛頓研究發現,要使物體進行勻速圓周運動,那就必須要用一個外力,即向心力。但是在當時並不清楚這個力與物體質量速度是怎麼樣的關係,只清楚這個向心力受質量速度影響。如果不是有新的力改變物體運動狀態,那麼物體只能一直勻速直線運行或者靜止狀態,更不可能使物體能做圓周運動了(牛頓第一定律)。
  • 《萬有引力定律》教學設計
    《萬有引力定律》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了解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思路和過程;知道什麼是萬有引力定律;知道萬有引力常量以及它的測量方法。【過程與方法】通過逐步建立萬有引力定律的過程,提高演繹思維能力與歸納概括能力,學習物理規律「提出猜想--理論推導--實驗檢驗」的科學研究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物理學的科學魅力,形成嚴謹的思維方式。二、教學重難點【重點】月--地檢驗,萬有引力定律,引力常量。
  • 萬有引力定律和牛頓運動定律能解釋星球是如何保持平衡的嗎?
    當有人把這個問題提給牛頓的時候,牛頓知道他必須回答,因為當時他是英國皇家學會的會長,也是萬有引力定律和牛頓運動定律的發現者,實際上回答這個問題的困難之處正跟牛頓發現的萬有引力定律有關。№1:萬有引力定律是一條優美、和諧、簡單的定律萬有引力定律自然界中任何兩個物體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與兩者物體的質量成正比,與物體間距離成反比,問題就出現在這裡,宇宙中的行星受到恆星的吸引,行星運轉時產生向外的離心力,離心力的大小與恆星對它的引力相等
  • 美媒:牛頓和愛因斯坦萬有引力定律非完全正確?
    據美國石英財經網站1月2日報導,布勞沃和她的同事們認為,牛頓發現並經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進一步擴展的萬有引力定律並非完全正確。如果不證明她是錯的,不僅會讓那兩位天才死不瞑目,而且會讓暗物質顯得毫無必要。為了弄明白是怎麼回事,讓我們重溫中學物理。牛頓教導我們說,萬有引力就是一種將地球與太陽,將太陽與銀河系等等連在一起的力量。
  • 牛頓雖然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但不會做出任何的說明!
    牛頓雖然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但是,他決不企圖對萬有引力的本質和原因作出任何說明。他公開表明:「直到現在,我還未能從現象中發現重力所以有這些屬性的原因,……對我們來說,能知道重力確實存在,並且按照我們所已說明的那些定律起著作用,就已經足夠了。」
  • 萬有引力大一統理論
    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說明,每一個物體都吸引著其他每一個物體,而兩個物體間的引力大小,正比於這它們的質量,會隨著兩物體中心連線距離的平方而遞減。牛頓為了證明只有球形體可把「球的總質量集中到球的質心點」來代表整個球的萬有引力作用的總效果而發展了微積分。
  • 牛頓第一定律是誰提出來的 是誰提出來的牛頓第一定律
    我們都知道牛頓三大定律,包括牛頓第一運動定律、牛頓第二運動定律和牛頓第三運動定律三條定律,而牛頓第一定律是作為牛頓力學體系一條規律,它具有特殊意義,是三大定律中不可缺少的獨立定律。那你知道牛頓第一定律是誰提出來的嗎?
  • 如何利用萬有引力定律發現星體?相對論如何彌補萬有引力的不足?
    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是牛頓一生中最偉大的貢獻之一,而關於牛頓發現萬有引力的故事有很多不同的版本,不過這無關緊要,重要的是萬有引力定律是正確的。怎麼知道萬有引力定律是正確的呢?牛頓在發現萬有引力定律之後已經通過地月檢驗的方式來進行了驗證。什麼是地月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