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未知的自己》喚醒了未知的你,本書幫你找回內在力量,療愈好自己。
《活出全新的自己》是《遇見未知的自己》的深度療愈篇,幫助大家面對自己多年來一直未能被療愈的創傷,並且在其中找到力量。
全書以故事的形式分享了作者張德芬歷經許多年代價才悟出的心靈成長心得:書中的男女主人公--幸雄和向東遭遇了人生的困境,兩人在因緣際會之下經由一個奇妙的旅程--喚醒、療愈和創造,開始學習觀照自己的思想、療愈舊時傷痛,以及找回自己真正的力量。藉由學會與自己的負面情緒共處,兩人尋回了自己生命的源頭,進而活出了全新的自己!
本書分三個階段,運用一個特別的成長模式,讓讀者可以隨書中人物的遭遇和歷程,逐步展開自己的成長:
第一階段是喚醒沉睡中的自己,學會自我回觀;
擁抱陰影。我們對於讓自己不舒服的事情,本能的反應就是躲避,為了不讓觸碰它我們就想盡各種辦法迴避它。有時候,就是這樣讓我們的舒適區越來越小了。其實,所有讓你痛苦、緊張的這些不舒服的情緒和歡愉、喜悅一樣都是情緒的一種,只是我們賦予了很多意義。科學的辦法就是去擁抱它,去感受痛苦的感覺,當情緒來的時候,深呼吸,去感受它給你身體帶來的變化,和你的不舒服呆在一起,慢慢把光帶進來,你就有能量了。
第二個階段是療愈舊時的創傷,學會整合、安撫各種能量,勇敢面對人生的各種難題;
冥想。原來提到冥想,覺得太身心靈的東西玄而又玄,沒必要。後來上過關於心理學的小組而且這本書也提到了冥想,越發覺得冥想很重要。我很喜歡原來心理學小組對冥想的解釋。每天做冥想,其實就是我們在一點一點編織生命的降落傘,一旦人生中出現重大的墜落,我們可以平穩渡過。每天,和自己的身體待一會兒,和自己的內心貼的緊一些。我相信冥想會指引我們成為真正的自己。
第三個階段是創造,也就是找出「你」是誰,同時找回自己的內在力量。
關注內心。事實上,在這個豐富的世界上,我們經常會被外在的東西遮擋住自己真正的聲音。我們要做的就是學著去覺察,學著去區分什麼是外在的,什麼才是自己內心真正的聲音。
最後,要面對真實的自己,就要面對傷痛,也就必然逃不過跟原生家庭的連接,逃不過童年時帶來的創傷。關於這一點,我最近的體會真的很深。家庭真的是你能量的來源,如果不能得到家庭的尊重及在家庭裡的歸屬感,人是缺乏能量的。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找回內心全新自我的生命課程,帶你踏上愛和喜悅的心靈之旅!
活出全新的自己,就是沐浴陽光、擁抱陰影吧,後者是尤其需要修煉的。
這個世界你所看見的人事物,都是你內在的一種反射。只要你自己內心改變了,外在就會隨之改變,有時候換一種角度看問題,也許就會豁然開朗,問題也會迎刃而解。
----
願在長路漫漫的人生中,讀書成為你對抗歲月流逝的最好方式。
願每一本書都是一道燭光,即便微小如豆,也能在漆黑的夜裡,給你力所能及的光亮
唯有讀書,既讓你及時審視內心,又讓你抬頭看到詩與遠方。
配圖源於網絡,感謝原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