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165
口述者:石陽石
石陽石祖籍山東,是中意頂級翻譯員,多次擔任中意兩國重要官員會晤的翻譯,也是多次中意重大會議的同聲譯員。他還是電影、電視、話劇演員,連續劇「溫州一家人」的義大利副導演兼演員,雙語話劇「銅門同夢」(首部以義大利華人移民史為題材)的主演,2019年獲得了「文化藝術貢獻金獅獎」。
米蘭封城快兩個月了,一切趨於好轉。我的生活日程在隔離期間還是安排得滿滿當當。新冠肺炎病毒在義大利肆虐了這麼久,我相信一切終會停息。從爆發了新冠肺炎疫情至今,義大利歷經苦難,我也看到了眾志成城的力量。
曾積極參與反歧視行動
願能向大眾傳導信念和善念
2月份,義大利湧現了多起歧視華人的行徑。一時間,米蘭,甚至全義大利的中餐廳門可羅雀。幾位積極的人士在2月19日共同組織了米蘭筷子之夜(La notte delle bacchette),呼籲大家攜手拯救在意的華人餐飲業,到中餐廳或小吃店吃飯。我深刻地明白要抵制歧視,驅散病毒的陰霾要依靠公眾的力量,但是我當時在另一個城市為我的新書做宣傳,為當地的高中生上反歧視的課程,沒能親自參與。我立即在微信和Facebook上呼籲大家一同行動起來,可惜這次活動並沒有獲得太大的關注,因為很快義大利就報告了首例確診病例。
事後,一位返意的華人女士跟我說,在疫情的環境下,還要大家聚眾吃喝非常不明智。其實彼時義大利未有確診病例,義大利的衛生局初期也宣稱口罩只是在特定情況下才有用,如果我能預知未來義大利疫情的發展,我當然會採用另一種方式。但在那樣的時刻,我不願看著同胞被歧視而無動於衷,我更願意與其他反對歧視的義大利朋友一起,支持在意的華人。
2月23日,我受邀參加義大利電視節目——La 7 討論新冠肺炎病毒以及如何防範,嘉賓還有後來確診感染的衛生部副部長西萊裡。我問副部長:「您堅信能夠戰勝新冠肺炎病毒的基礎是什麼?」副部長是一位天主教徒,他說是建立在相信他人之上。
在義大利生活30多年,作為一個香蕉人,我深刻地理解求同存異的道理,而在這樣的時刻,如果仍舊互相猜疑、互相中傷,這將是一場註定失敗的戰爭。為此,在直播間我緊緊握著了副部長和主持人的手,跟他們一起大聲說了三次「要信任他人」,能夠向大眾傳導信念和善念也是對抗病毒的另一個重要武器。
我和先生為醫院全球募捐
喬治·阿瑪尼致電來感謝
我居住的倫巴第大區疫情最嚴重,我也盡力做了不少的協調工作。倫巴第大區憲兵隊向我諮詢可否找到人捐贈或者採購防護物質,我在米蘭浙江華僑華人聯誼會的幫助下替他們找到了包括來自中國各方的捐贈。但是大部分的協調工作不盡人意,我設法幫憲兵隊找到了30萬歐元的防護物質,甚至還請求了倫巴第大區政府幫忙,但因為憲兵隊不能接受中國公司開具的發票,最後只能不了了之。我實在不能理解為什麼在這樣情況下,有關部門仍不能靈活地處理。我們不但浪費了大量的時間精力,而且憲兵隊也沒有辦法找到進口商,同時又急需物資,我特別傷心和遺憾。
3月下旬,我和我先生Angelo在GoFondMe平臺上發起了對馬爾凱大區Pesaro Urbino醫院募捐的活動,這裡是義大利第三嚴重疫區,物資和醫護人員都特別缺乏。讓我特別感動的是很多華人慷慨解囊,一些朋友在國內無法登錄這個平臺,於是我請在義大利生活的一位中國朋友通過微信收款,然後讓她把籌集的善款兌換成歐元存入GoFundMe的帳號。從全球各地共籌集了6千歐元,跟名人籌集的幾百萬元善款相比確實不值一提,但是仍為我們帶來了希望,對醫院來說也非常重要。喬治·阿瑪尼(Giorgio Armani)先生在某天早晨還致電我的丈夫,向他表達了讚賞與鼓勵。
在米蘭浙江聯誼會幫助下,憲兵隊收到了來自中國的第一箱捐贈口罩。石陽石 供圖
喬治·阿瑪尼先生向我們表達謝意。石陽石 供圖
為中國醫療隊做翻譯
專業術語難倒了我
第二批中國醫療隊在3月18日抵達米蘭,在他們到達之前,口譯人員的需求早就流傳開了。我專門介紹了華人醫生溫振華為中國專家組做中意翻譯。溫醫師是專業西醫,在急症室工作,到義大利已經25年了。隨後我也多次義務陪同中國抗疫專家組前往倫巴第大區衛生局、米蘭薩科(Sacco)醫院以及義大利米蘭國際展覽中心改建的「方艙醫院」。在這十幾天內,我發現不僅要充當翻譯,我還身負著文化調解的角色,期間開展了許多幕後工作以便組織探訪薩科醫院,接受意方的採訪,並承擔專家組與各個地方之間的溝通。
我出生於醫生世家,對醫院和病人再熟悉不過,但得知要陪同進入重症病房,心裡還是有點害怕。我看到醫院內患者太多,重症病房走道也擺滿了救護醫療器材,但是每個病房入口依然有隔離空間,醫療工作在有條不紊地進行。義大利醫護人員的防護服雖然是根據國際衛生組織的防護標準生產的,但與國內醫護人員的有所不同,在重症病房外的醫生和護士並非全身裹得嚴嚴實實,頸部和手臂都裸露在外。數次一線的經歷使我了解到醫生和護士們的偉大,也理解了為何他們拒絕被稱為英雄。他們是有血有肉的人,也會害怕不安,此時只是履行職責,也是社會成員應盡的義務。但是,無論任何國家的醫護人員都應該得到我們最高的敬意。
通常口譯員在翻譯前期都會做好準備,組織方也會提供相關資料,而這次的經驗讓我意識到技術準備特別不足。在薩科醫院進行的兩國醫護專家討論中,翻譯專業用語時遇到了一定的困難。義大利的醫生只採用歐盟允許的5種藥物治療新冠肺炎病毒,他們知道中國在這一領域已有豐富的經驗和數據,而且中國醫生正在實驗一種新藥,因此特別想了解這款新藥和治療手段。但我並不認識這款中藥,中方專家所說的信息還涉及到中醫調理的術語和中藥的名字,我實在翻譯不出來,於是立即聯繫了溫振華醫生。雖然溫振華剛剛上完夜班,已是疲憊不堪,但還是樂意效勞。只可惜溝通仍然艱難,溫醫生操著一口浙江口音的普通話,我有時甚至聽不懂他說的中文,此外義大利專家用義大利語發音詢問一些英文藥名,這些藥物我從未接觸過,對我來說,此時他們說的是外星語。最後在一位懂英文的大夫幫助下,大家終於能夠相互理解。特別讓人感到驕傲的是,現在大家看到了前衛和高效的中國技術。
石陽石在米蘭薩科醫院為支援義大利的中國醫療隊做翻譯。石陽石 供圖
溫振華醫生在一線為支援義大利的浙江醫療隊做翻譯。石陽石 供圖
在一線翻譯現場。石陽石 供圖
請中國專家組為義大利人
錄製預防病毒的小視頻
另外還有一個插曲也讓我倍感自豪。在中國專家組離開方艙醫院之前,我懇請中國醫生為義大利人錄製一個小視頻,視頻內容無非是老生常談,呼應大家出門都要戴口罩,勤洗手,少聚眾,病毒才是我們共同的敵人。我有個一起修佛的朋友看到這個視頻後,問我能不能讓他在阿根廷的社交媒體上公布,那時阿根廷的疫情並不嚴重,也沒有得到重視。我把視頻轉發給他,也真心希望這個視頻能夠幫助到大家。但是我也知道,如果義大利人不待在家裡,不戴口罩,不勤洗手,我們就無法幫助義大利。
其實我與武漢也頗有淵源,2006年時,我協助義大利導演Gianni Amelio拍攝電影《消逝的星星》。我還記得武漢的車水馬龍、人來人往,還有與主角周婷一起吃的街頭小吃。歷時76天的武漢封城已經結束了,我相信對於很多義大利人來說,武漢如今代表的是希望。
對於未來我也較為擔憂,因為此次的疫情讓我意識到,我的經濟來源與中國息息相關,沒有了同聲傳譯的工作,新的電影和節目也都停止錄製,我已經失業了,相信在義大利各行業的華人也不同程度受到了影響。我也一直不斷調整自己的心態,尋找平衡。
多年來,作為中意兩國溝通的橋梁,我希望消除義大利人對華人的歧視,義大利總統馬塔萊拉在今年的國際大屠殺紀念日說道:「我們有職責儘快拔根除掉種族歧視這種病毒!」我想這是中國和義大利未來努力的方向,這是二戰後義大利經歷最嚴重的一次流行病,我相信黑暗之後必會有美好的日出。
【來源:南方都市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