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關鍵詞(25)從無到有 「義烏髮展經驗」照亮城市發展之路

2021-01-21 浙江在線

2018-11-20 15:57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李學嬌 編輯 童曉

資料圖

在40年史詩般的徵途中,地處浙江中部的義烏從「無中生有」到「無所不有」,不僅創造了全球最大小商品市場的奇蹟,也使自己成長為折射改革走向的「風向標」城市。

「義烏奇蹟」引發「義烏髮展經驗」

「我當時怎麼都想不到,以前只在電視裡見過的總書記,竟然就站在這裡,詢問我們家裡人的工作和生活等情況。」近日,記者採訪了12年前,曾被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在義烏橫塘村走村訪戶時探訪過的金永良家。

橫塘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

時至今日,68歲的金永良仍對習書記的那次意外走訪記憶猶新,他指著橫塘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的會議室,說:「當時習書記就是坐在這裡,他說義烏的發展是『莫名其妙』的發展、『無中生有』的發展、『點石成金』的發展,要給義烏放權。」2006年6月8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在橫塘村走村訪戶後,在村裡召開了一場座談會,全面總結闡述了「義烏髮展經驗」。他強調,學習義烏髮展經驗,必須把發揮政府這隻「有形的手」的作用與發揮市場這隻「無形的手」的作用有機結合起來。

中國小商品城發展歷史陳列館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義烏以敲糖換雞毛而形成的小商品專業市場以及個體經濟的崛起,引起全國矚目。1991年,國家工商局第一次統計中國「十大專業市場」龍虎榜,義烏高居榜首。此後,義烏飛速發展,進而崛起為被聯合國與世界銀行確認的「世界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以發展提升義烏小商品市場,推進市場化、工業化、城市化、國際化,實現義烏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義烏經驗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2006年,省委、省政府在全省推廣義烏經驗,並將義烏經驗歸納為興商建市、產業聯動、城鄉統籌、和諧發展、豐厚底蘊、黨政有為六大內涵。

「義烏髮展經驗」引領全國學習風潮

9月28日,浙江省委黨校•江西省委黨校縣處級領導幹部進修班來義烏開展異地培訓,來自江西省的54名縣處級領導幹部通過課堂教學、實地參觀考察,深入學習、交流「義烏髮展經驗」。義烏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陳秀仙在專題座談會上指出,改革開放40年來,義烏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幹,毫不動搖地走「興商建市」發展戰略,取得了從一個吃不飽飯的農業小縣跨越成為享譽全球的商貿城市的顯著發展成績。

汶川縣來料加工經紀人來義烏「取經」

「義烏髮展經驗」如何指導義烏在改革開放四十年中無中生有,點石成金,成為時代發展的弄潮兒?毫無疑問是因地制宜地選擇了個性化發展路徑,這恰恰是市場經濟物競天擇、順應規律的共性使然。推廣12年來,「義烏髮展經驗」不但引導著義烏廣大幹部群眾在諸多領域取得豐碩成果,也吸引了湖北、四川、吉林、安徽等全國各地的「取經團」。紛至沓來的「取經團」通過走訪國際商貿城、城市規劃館、「義新歐」中歐班列始發站等地,深入了解義烏模式,學習借鑑先進發展理念。

「義烏髮展經驗」照亮世界「小商品之都」

國際電商小鎮

十多年過去,橫塘村除了當年的會議室,一切都已變了模樣。昔日的小村落,如今建成一幢幢嶄新的高樓大廈,四通八達的交通、無中生有的電商市場,儼然一番都市景象。「那裡原來就是我們的村,現在是國際電商小鎮,這邊是我們村舊改後分配給村民的高樓和產業用房。」金永良指著不遠處的高樓告訴記者。隨著電商市場的興起,村裡的年輕人開始紛紛投身電商行業,目前已經開設了三四十家電商企業,年收入最高可達百萬元。

義烏國際商貿城 資料圖

11月12日上午,在義烏國際商貿城四區襪類、打底褲經營區,經營戶周垚忠一邊忙著接待客戶,一邊通過網絡與外地採購商洽談生意。「以前訂單主要來自實體商鋪,現在除了實體商鋪,網上的訂單也有不少。」周垚忠說。由于堅持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最近幾年他的生意越做越好。如今在市場,像周垚忠一樣既堅守實體商鋪,又注重線上交易的經營戶越來越多,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已成為廣大市場經營戶的共識。

近年來,在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義烏抓住機遇,積極投入「電商換市」的轉型升級,整座城市都被打造成一座電商企業孵化園。義烏從實體經濟到「電商換市」離不開義烏髮展經驗的指引,在政府這隻「有形的手」大力引導和市場這隻「無形的手」有效配置下,義烏踏上高水平建成世界「小商品之都」的新徵程。

1542700661000

相關焦點

  • 20年來從無到有 五大關鍵詞看中國網絡文藝發展
    原標題:五大關鍵詞看中國網絡文藝發展   20年來,中國網絡文藝從無到有、從邊緣到逐漸被公眾接受,藉助媒介轉型和媒介賦權,抓住了發展的戰略機遇期,成為全民創造、全民參與、全民消費的新型大眾文藝。
  • 改革試點十年,貿易方式、開放體系不斷拓展— 義烏:續寫「買賣全球...
    2011年,國務院正式批覆《浙江省義烏市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總體方案》,義烏成為全國首個由國務院批准的縣級市綜合改革試點,這也意味著浙江在轉變國際貿易發展方式上擁有了先行先試權。義烏市委宣傳部供圖   今年,正逢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十周年。新年伊始,記者在義烏感受到新型貿易蓬勃發展、開放體系全面拓展、廣大中小微企業走向世界……我們不妨通過三個關鍵詞,重新認識試點十年後的這個「世界小商品之都」。
  • 新發展理念與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經驗
    [摘要]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總結中國共產黨執政經驗和改革開放的歷史經驗,著眼於中國近期和未來更長遠發展,明確提出了以人民為中心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這一新發展理念體現了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共產黨的宗旨,反映了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要求。
  • 義烏邁入「自貿試驗區時代」
    世界「小商品之都」義烏又一次踩上歷史鼓點,正式成為我國「東西南北中協調、陸海統籌」開放格局中的重要一環,承擔起「為國家試製度為地方謀發展」的使命。這是繼義烏獲批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驗區和綜合保稅區後,這座城市迎來的又一次重大發展機遇。
  • 【光明網專論】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的歷程、經驗、理論貢獻和發展...
    作者: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教授 丁文鋒  「改革開放這場中國的第二次革命,不僅深刻改變了中國,也深刻影響了世界!」[1]「要下大功夫總結和運用我國改革開放的成功經驗。」[2]本文擬對改革開放四十年曆程、經驗、理論貢獻和發展前景進行分析探討。
  • 開放大學試點轉型改革發展研究
    通過對開放大學的調研,尤其是對北京開放大學發展建設的十年曆程的轉型過程進行回顧,以北京開放大學建設過程作為例證,從學術思維視角,對於開放大學體制機制轉型發展進行反思,從歷史縱向發展探索規律性認識,為開放大學試點的持續建設發展提供經驗和啟迪。
  • 改革開放40年中國工業發展主要成就與基本經驗
    關鍵詞中國改革開放40年;工業發展;主要成就;重要特徵;基本經驗基金項目中國社會科學院創新工程項目資助;中國社會科學院登峰戰略優勢學科(產業經濟學)資助。中國40年的改革開放進程實質是工業化進程。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就是全方位的,而其中最輝煌的篇章之一就是工業的發展成就和工業化的快速推進,顯著地改變了中國在世界舞臺的角色和地位。本文回顧改革開放40年中國工業發展歷程和主要成就,闡述中國工業化重要特徵,總結中國工業化成功的基本經驗,可為後發國家推進工業化進程提供「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 改革開放40年間的關鍵詞:從「摸著石頭過河」到「加強頂層設計」
    在改革開放的偉大曆程中,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接續奮鬥,積累了無數彌足珍貴的經驗,形成了無數行之有效的方法。這些方法中,有生動的「白貓黑貓捉住老鼠就是好貓」,有形象的「摸著石頭過河」,也有家喻戶曉的「不爭論」等。這些寶貴的方法引領改革開放不斷向廣處延伸、深處拓展,創造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這其中,「摸著石頭過河」和「頂層設計」就頗具代表性。
  • 與改革開放同頻 與創新發展共振
    另一方面,為助推上海經濟發展,確保上海城市發展的戰略目標如期實現,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上海地方立法的重點開始向經濟領域傾斜,關於「三資」企業的設立、新興技術和新興工業的發展、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建設等方面的法規逐步制定,與該時期上海的改革發展相伴而生。
  • 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企業管理學的發展——情境、歷程、經驗與使命
    ,以此為基礎系統回顧了改革開放40年中國企業管理學的發展歷程,將發展歷程劃分為「恢復轉型」、「完善提高」、「全面創新」3個階段,總結了中國企業管理學發展的基本經驗:堅持馬克思主義在發展中國企業管理學中的指導地位,重視企業改革、管理與發展的系統性,堅持跟蹤國際學術前沿問題與解決中國具體管理問題相結合,堅持自主創新思維與科學研究規範相結合,堅持企業管理理論與企業管理實踐相結合。
  • 改革開放40年:成就與經驗
    對於中國而言,今年是一個十分值得紀念的年份,因為整整40年前,鄧小平領導啟動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中國發展進入新的歷史發展階段。40年後的今天,當我們回首這段難忘的改革發展歷程的時候,必須對這一時期所取得的最重要的成就以及最基本的經驗進行總結,以為我們提供有益的思考與啟迪。
  • 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看黃石新港的硬核發展
    實施黃石老港、新港口岸轉埠;建設全省首家地市級保稅物流中心……實施強區擴權改革,盤活平臺資源,大力發展製造業,再造黃石工業優勢,把新港園區打造成現代港口城市的引領區、改革創新的先行區、產業承載的聚集區。
  • 八大關鍵詞帶你讀懂《水利改革發展「十三五」規劃》
    新華網北京12月23日電(記者 姚潤萍)「十三五」時期水利改革發展將圍繞一條主線、四大領域和八項重點任務展開。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和住房城鄉建設部今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對日前三部門聯合印發的《水利改革發展「十三五」規劃》進行解讀。記者梳理出八大關鍵詞,帶你看看這張指導今後五年我國水利改革發展的藍圖。
  • 省發展改革委舉辦全省經濟體制改革工作培訓班
    省發展改革委舉辦全省經濟體制改革工作培訓班 2020-08-21 21:55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邁向高質量發展標杆的四個關鍵詞
    1月15日,在佛山市南海區丹灶鎮三屆五次黨代會召開兩天後,丹灶鎮立刻迎來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八次會議,為高質量全面發展標杆鎮建設「三年見成效」階段進行部署。2019年,乘著改革開放再出發和粵港澳大灣區加快建設的東風,丹灶大力發揚「有為精神」,打響了高質量全面發展的第一槍,經濟社會建設取得豐碩成果。
  • 讀懂新時代發展馬克思主義的關鍵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改革開放是新時代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關鍵詞,為發展馬克思主義提供了強大動力。解放思想必須既堅持馬克思主義又發展馬克思主義。改革開放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是一項艱巨複雜的工程,前人沒有做過,沒有現成經驗可以借鑑。這就需要在解放思想、推動改革中既堅持馬克思主義又發展馬克思主義,在實踐中檢驗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偉力。
  • 「新加坡經驗」帶來發展的啟示(環球走筆)
    他是「新加坡經驗」的開創者,在他的領導下,新加坡只用一代人的時間就躋身於發達國家行列,舉世稱奇。  在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的進程中,李光耀是留下深刻印記的外國政要之一。  「新加坡的社會秩序算是好的,他們管得嚴,我們應當借鑑他們的經驗,而且比他們管得更好。」鄧小平同志生前多次提出要向新加坡學習。
  • 改革、開放、創新——中國實現2035年遠景目標關鍵詞
    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題:改革、開放、創新——中國實現2035年遠景目標關鍵詞新華社記者2020年即將過去。這一年裡,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戰略成果,成為疫情發生以來第一個恢復增長的主要經濟體,為全球抗擊疫情、經濟穩定復甦提供強勁動力。「未來,中國將如何繼續穩步前進?」世界各國都在關注。
  • 深化改革開放 聚力創新發展 為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
    原標題:深化改革開放 聚力創新發展 為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而奮鬥 (2017年4月25日) 範銳平 同志們: 現在,我代表中國共產黨成都市第十二屆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請予審議。
  • 鵬城展翅再高飛(壯闊東方潮 奮進新時代——慶祝改革開放40年)
    兩尊巍然矗立的雕塑,分明傳遞著這樣的氣息:改革開放是深圳最鮮明的符號。過去的深圳,敢闖敢試、站在改革開放最前沿;今天的深圳,將繼續在新時代改革開放大潮中挺立潮頭、走在最前列,奮力揮寫「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