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20 15:57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李學嬌 編輯 童曉
資料圖
在40年史詩般的徵途中,地處浙江中部的義烏從「無中生有」到「無所不有」,不僅創造了全球最大小商品市場的奇蹟,也使自己成長為折射改革走向的「風向標」城市。
「義烏奇蹟」引發「義烏髮展經驗」
「我當時怎麼都想不到,以前只在電視裡見過的總書記,竟然就站在這裡,詢問我們家裡人的工作和生活等情況。」近日,記者採訪了12年前,曾被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在義烏橫塘村走村訪戶時探訪過的金永良家。
橫塘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
時至今日,68歲的金永良仍對習書記的那次意外走訪記憶猶新,他指著橫塘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的會議室,說:「當時習書記就是坐在這裡,他說義烏的發展是『莫名其妙』的發展、『無中生有』的發展、『點石成金』的發展,要給義烏放權。」2006年6月8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在橫塘村走村訪戶後,在村裡召開了一場座談會,全面總結闡述了「義烏髮展經驗」。他強調,學習義烏髮展經驗,必須把發揮政府這隻「有形的手」的作用與發揮市場這隻「無形的手」的作用有機結合起來。
中國小商品城發展歷史陳列館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義烏以敲糖換雞毛而形成的小商品專業市場以及個體經濟的崛起,引起全國矚目。1991年,國家工商局第一次統計中國「十大專業市場」龍虎榜,義烏高居榜首。此後,義烏飛速發展,進而崛起為被聯合國與世界銀行確認的「世界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以發展提升義烏小商品市場,推進市場化、工業化、城市化、國際化,實現義烏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義烏經驗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2006年,省委、省政府在全省推廣義烏經驗,並將義烏經驗歸納為興商建市、產業聯動、城鄉統籌、和諧發展、豐厚底蘊、黨政有為六大內涵。
「義烏髮展經驗」引領全國學習風潮
9月28日,浙江省委黨校•江西省委黨校縣處級領導幹部進修班來義烏開展異地培訓,來自江西省的54名縣處級領導幹部通過課堂教學、實地參觀考察,深入學習、交流「義烏髮展經驗」。義烏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陳秀仙在專題座談會上指出,改革開放40年來,義烏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幹,毫不動搖地走「興商建市」發展戰略,取得了從一個吃不飽飯的農業小縣跨越成為享譽全球的商貿城市的顯著發展成績。
汶川縣來料加工經紀人來義烏「取經」
「義烏髮展經驗」如何指導義烏在改革開放四十年中無中生有,點石成金,成為時代發展的弄潮兒?毫無疑問是因地制宜地選擇了個性化發展路徑,這恰恰是市場經濟物競天擇、順應規律的共性使然。推廣12年來,「義烏髮展經驗」不但引導著義烏廣大幹部群眾在諸多領域取得豐碩成果,也吸引了湖北、四川、吉林、安徽等全國各地的「取經團」。紛至沓來的「取經團」通過走訪國際商貿城、城市規劃館、「義新歐」中歐班列始發站等地,深入了解義烏模式,學習借鑑先進發展理念。
「義烏髮展經驗」照亮世界「小商品之都」
國際電商小鎮
十多年過去,橫塘村除了當年的會議室,一切都已變了模樣。昔日的小村落,如今建成一幢幢嶄新的高樓大廈,四通八達的交通、無中生有的電商市場,儼然一番都市景象。「那裡原來就是我們的村,現在是國際電商小鎮,這邊是我們村舊改後分配給村民的高樓和產業用房。」金永良指著不遠處的高樓告訴記者。隨著電商市場的興起,村裡的年輕人開始紛紛投身電商行業,目前已經開設了三四十家電商企業,年收入最高可達百萬元。
義烏國際商貿城 資料圖
11月12日上午,在義烏國際商貿城四區襪類、打底褲經營區,經營戶周垚忠一邊忙著接待客戶,一邊通過網絡與外地採購商洽談生意。「以前訂單主要來自實體商鋪,現在除了實體商鋪,網上的訂單也有不少。」周垚忠說。由于堅持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最近幾年他的生意越做越好。如今在市場,像周垚忠一樣既堅守實體商鋪,又注重線上交易的經營戶越來越多,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已成為廣大市場經營戶的共識。
近年來,在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義烏抓住機遇,積極投入「電商換市」的轉型升級,整座城市都被打造成一座電商企業孵化園。義烏從實體經濟到「電商換市」離不開義烏髮展經驗的指引,在政府這隻「有形的手」大力引導和市場這隻「無形的手」有效配置下,義烏踏上高水平建成世界「小商品之都」的新徵程。
154270066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