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諾獎文學16——他從苦難中抬頭,看到世界美如斯

2020-12-06 夕茜de簡慢人生

1. 生活往往就是這樣。匆匆忙忙,匆忙中失去了自己,為的只是不停地向前,不停地自我延伸。為了不斷求新,許多事情在被遺忘。

2. 此刻您若聽到一聲輕輕的嘆息,請莫要理會。那是我在回首遙遠的美好歲月時發出的嘆息。我們當時很幸福,卻渾然不知。

3. 一生中,我們遇到的失望一次又一次,如果心裡不承認,人前又緘口不提,這便叫做生活的樂觀主義。

4. 那些塵土飛揚、煤煙瀰漫、街石縫裡長滿骯髒雜草的死胡同,它們毫無魅力可言,卻也令我傾心。因為在那裡我們度過了多少歡樂的時光,儘管我們並不知道什麼是幸福。

5. 我常問自己,在懷念的時刻,究竟是我們返回到先人的身邊,還是他們的靈魂又來到了我們身邊呢。因為在那些歲月裡我們無比熱烈地生活著,卻不知道什麼叫做生活。

塞弗爾特 (1901 - 1986年)

雅羅斯拉夫·塞弗爾特是當代捷克斯洛伐克最重要的詩人。塞弗爾特於1996年獲得捷克斯洛伐克"人民藝術家"的稱號。1984年,因展現出"人類不屈不撓的解放形象"而獲諾貝爾文學獎。

雅羅斯拉夫·塞弗爾特,出生於布拉格的一個工人家庭,中學沒畢業,就進入社會開始新聞和文藝創作。當時正值捷克獨立戰爭時期,受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他投身革命,參加捷克共產黨。

他的詩歌溫情脈脈,對未來充滿嚮往,始終同情人民熱愛人民。後來他受到西方哲學的影響,認為詩歌應該是純粹的詩歌,詩人應退出革命,創作純粹的詩歌。他自己也退了黨。這一時期的代表作是《全是愛》。

1936年,當詩人感受到捷克處在納粹德國的威脅下時,再次激發了熱烈的愛國主義思想。這一時期,他寫下了大量的愛國主義詩歌。1945年,捷克獲得解放。塞弗爾特在國家總工會機關報《勞動報》任編輯,成為專業詩人。

五十年代後期起,塞弗爾特以一個藝術家的良知,感受到捷克國內文壇存在「千人一面,千部一腔」死水一潭的局面。他帶頭批評當局的文藝政策和個人崇拜,受到公開批判,中斷創作。六十年代中期才重返詩壇。

在六十多年的創作中,塞弗爾特一共出版了三十九部詩集,主要有《淚城》、《全是愛》、《信鴿》、《裙兜裡的蘋果》、《維納斯之手》、《窮畫家到世間》、《媽媽》、《鑄鐘》、《皮卡迪利的傘》、《避瘟柱》、《身為詩人》等。

還有散文集《伊甸園上空的星星》 和回憶錄《世界美如斯》等。他還翻譯過俄國詩人勃洛克和法國詩人阿波利奈爾等人的作品。

1996年獲得捷克斯洛伐克「人民藝術家」的稱號。

1984年,獲諾貝爾文學獎,瑞典皇家學院給他的頒獎詞是:「他的詩富於獨創性、新穎、栩栩如生,表現了人的不屈不撓精神和多才多藝的渴求解放的形象 」。塞弗爾特的詩歌非常通俗易懂,普通人完全可以讀懂。

同樣,我最喜歡讀的還是詩人的回憶錄《世界美如斯》,包裹著透明的憂傷,如紫羅蘭般微笑著。

《哲學》——雅羅斯拉夫·塞弗爾特

想想那些睿智的哲學家:

生命不過是一瞬。

然而無論何時只要我們在等待女朋友

生命就是永恆。

相關焦點

  • 校園|世界讀書日——春風美如斯,正是讀書時
    春風美如斯,正是讀書時世界讀書日讀書的回聲 在宇宙邊際今天,是「世界讀書日」,全稱為「世界圖書與版權日」。1995年,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宣布將每年的4月23日定為世界讀書日,以推動更多的人去閱讀、寫作,並增強人們的版權意識。現實風雲變幻,讀書的過程卻能找到內心世界的安寧。漢代劉向曾說,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疫情能困住我們出行的步履,但是不能也不該阻止我們在精神世界中遨遊。
  • 世界科幻奇幻文學最高獎―2004年度雨果獎揭曉
    世界科幻奇幻文學最高獎―2004年度雨果獎揭曉 2004年09月23日 16:19
  • 背後揭示的苦難人生!
    波蘭作家託卡爾丘克獲得諾獎的人很明顯會被世界範圍內的大部分人知曉,這是對他們付出的最大的禮物回饋。但沒獲得諾獎的,許許多多類似於他們在各自的道路上努力奮鬥的人們,也是偉大的和值得褒獎的。苦難絕不會因為你是小女孩子小少年而對你助手,也不會因為你是久經沙場的老將而讓你三分。生活不容易,也證明了生命是一場奇蹟的正確性。
  • 金波幼兒文學獎 曹文軒兒童小說獎揭曉
    李敬澤在致辭中向金波和曹文軒表示敬意,向各位獲獎者表示祝賀。他說,兒童文學是美好而溫暖的,其涉及的重要精神和藝術價值與年齡無關。兒童文學界可愛、可敬的前輩們懷著對廣大少年兒童的責任感以及無私純真的情懷,始終帶領著中國兒童文學繁榮發展。「雙獎」的設立體現了兒童文學界老一輩作家對於新人成長所寄予的殷切期望和鼎力支持。
  • 文學翻譯家許淵衝獲「北極光」傑出文學翻譯獎
    據新華社柏林專電8月2日,在柏林舉行的第20屆世界翻譯大會會員代表大會上,中國文學翻譯家許淵衝榮獲國際翻譯界最高獎項之一——國際翻譯家聯盟(國際譯聯)2014「北極光」傑出文學翻譯獎,成為該獎項1999年設立以來首位獲此殊榮的亞洲翻譯家。
  • 第16名女性!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花落美國女詩人
    數讀文學獎從1901年諾貝爾文學獎首次頒發,截至到2020年,共有117人獲得該獎,包括101位男性作家和16位女性作家。其中113次由一人獲得,4次由二人分享;期間有7年因故停發;有8年延遲一年頒發。細數各洲獲獎人數分布為:歐洲85位、北美洲16位、南美洲6位、亞洲5位、非洲4位、大洋洲1位。
  • 北美華文文學的世界視野
    作為世界華文文學版圖中的重鎮,北美華文文學創作極為興盛。 北美華人作家隊伍,前期主要由來自臺灣的留學生和移民組成,現今則以上世紀80年代以來的中國大陸新移民為主。耕耘多年的作家,有嚴歌苓、張翎、劉荒田、張鳳、黃宗之、葉周、江嵐、薛海翔等,新生代作家如伍綺詩、二湘等,他們的創作同樣值得期待。
  • 殖民地文學如何引領民族獨立:葉芝和他的愛爾蘭文學復興
    19世紀末20世紀初,一場愛爾蘭文學復興運動,通過從愛爾蘭歷史、傳說、民歌以及地方文學中汲取養分,創造了愛爾蘭特色的民族文學,塑造了愛爾蘭的民族認同。愛爾蘭政治家帕內爾成功團結了愛爾蘭獨立運動中訴求不同的各個派別,並爭取到了英國首相的支持,在1886年首次推出《愛爾蘭自治法案》,雖未獲英國下院通過,但還是讓帕內爾等追求愛爾蘭自治的政治家看到了希望。但好景不長,帕內爾傳出了和有夫之婦的醜聞,這導致他被愛爾蘭國內以天主教會為代表的各派勢力拋棄,於1891年鬱鬱而終。隨著1893年提出的第二件《愛爾蘭自治法案》在英國上院被否決,這場自治運動就此失敗。
  • 世界觀與文學世界觀
    或然世界是個永遠解不開的謎團,思特裡蘭德在生的現實中追求著無限深遠的謎底,一切現存的世界觀、畫派、表現方式都被文化必然化了,他都捨棄,他毀滅了無常,追尋著悠悠世界的「新」之誕生,他超越現實而去追求夢想,一旦實現夢想,他以為已成為現實,兩者便統統焚掉。思特裡蘭德展示在《月亮和六便士》的或然世界觀,任何必然的解說都會損害其或然的美。
  • 「沒有譯者,各國文學將沒有交集」——第十二屆傅雷翻譯出版獎揭曉
    寧春豔以譯作貝爾納-瑪麗·科爾泰斯創作的戲劇《孤寂在棉田》獲得文學類獲獎者,汪煒以譯作讓·斯塔羅賓斯基的《透明與障礙:論讓-雅克·盧梭》獲得社科類獲獎者,曾昭曠以譯作埃馬紐埃爾·德·瓦雷基耶爾的《審判王后:1793年10月14-16日》獲得新人獎。第十二屆傅雷翻譯出版獎獲獎譯作。
  • 世界上最好的莫德裡奇 苦難童年鍛造了他強大的內心
    接著,託尼·克羅斯在小組賽就回家了,而C羅、拉莫斯則倒在了 16 強。卡塞米羅在 8 強戰中停賽,巴西也飲恨出局之後,等在世界盃決賽的,除了俱樂部和國家隊的雙料隊友科瓦西奇,就只剩下法國的瓦拉內了。   這三年來,他們已經習慣了代表皇馬奪冠,然後送C羅上金球獎的劇本。
  • 一方靜謐如初淨美如斯的世外桃源
    欣喜不已的我們還是選擇了用自己的腳步來丈量這一方靜謐如初淨美如斯的世外桃源。從臨湖居下來,到臨湖軒,大堂,返回折上,路燈不高,有的直接從地面小心地折射,溫暖,不眨眼,也不打擾滿山花草樹木的沉睡與思考。正是櫻花季,一路繁花,翠竹,剛剛被雨水清洗過的山林、路面、空氣都仿佛新生一般,讓人心生寧靜,歡悅。
  • 潘石屹對話李敬澤:好的文學作品像一面鏡子,能照出人的精神世界
    當時我母親在出版局工作,儘管七十年代中期,在街面上也買不著書,但出版局有一個很大的倉庫,有一個大資料室,我媽又和資料室的管理員是閨蜜,我在那個大倉庫裡什麼書都能看到。所以比起同代人來說,書對我來說不是一個問題。我大學上的是中文系,但是我沒有特別想搞文學。2.為什麼對《平凡的世界》情有獨鍾?
  • 金一南《苦難輝煌》,我明白了,千年的歷史凝聚成16個字的精神!
    金一南《苦難輝煌》,我反覆讀了兩遍,內心受到一次又一次的衝擊,我明白了,千年的歷史凝聚成了「16個字」的精神!因為這些東西能觸動我們內心的脆弱,它的外表包裹著一層苦難,撥開這層苦難,會讓我們感同身受,那種滋味很難受,但這會讓我們看到事情的本質,所以也是值得的,有一本書就是如此,它就是《苦難輝煌》!人不經歷苦難,哪有什麼輝煌,對於人是如此,對於一個國家,又何嘗不是如此?
  • 以書為橋 中俄首設「文學外交」翻譯獎
    「文學外交」的概念由中國俄羅斯文學研究會會長、北京斯拉夫研究中心首席專家劉文飛在2016年首次提出。劉文飛在當天圓桌會議的發言中指出,中俄文學關係特別緊密,俄羅斯文學在本國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中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深厚文學傳統的國家,而且俄羅斯文學在中國的影響十分深遠,在此背景下,「文學外交」翻譯獎的設立有其獨特的意義。
  • 許淵衝獲國際譯聯「北極光」傑出文學翻譯獎
    原標題:許淵衝獲國際譯聯「北極光」傑出文學翻譯獎   央廣網北京8月22日消息 中國外文局、中國翻譯協會、中國翻譯研究院今天代表國際翻譯家聯盟授予我國著名翻譯家、北京大學教授許淵衝先生國際譯聯2014「北極光」傑出文學翻譯獎。
  • 書訊丨「文學共同體書系」出版 文學細語融中國文學眾聲
    今年,譯者哈森因翻譯阿雲嘎《天上沒有鐵絲網》,榮獲駿馬獎翻譯獎,這是民族文學的國家級重量獎項;而藏族作家次仁羅布以樸實天然的文筆書寫西藏,《強盜酒館》中收錄的《紅塵慈悲》獲第六屆汪曾祺文學獎;文學的力量源自生活,更反哺現實,在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的今年,著名作家吉狄馬加以詩人的擔當與敏銳,創作了兩部以抗疫為主題的兩首長詩,也首次收錄於本書系唯一一部詩文圖集《遲到的輓歌》中。
  • 從《老人與海》,品味海明威作品中「無法抗拒」的文學藝術之美
    他的這部《老人與海》小說不僅獲得了1953年美國的普立茲獎,更是獲得了1954年的諾貝爾文學獎。《老人與海》這部小說講述了:一位叫聖地牙哥的古巴老漁夫,連續84天沒捕到魚,在第85天他去遠海捕到一條巨大的馬林魚,並與馬林魚以及趕來的鯊魚展開輸死搏鬥的故事。
  • 30本好書推薦(半個法蘭西文學都被他「扛」到了中國)
    作為世界文學名著當中的重量級代表作品,縱然譯本繁多,卻常銷不衰。此次譯本為傅雷翻譯出版獎得主、資深法語翻譯家鄭克魯教授權威法中直譯,無刪節全譯本。 輸 他的兩隻眼裡都滾出一顆淚珠,停在紅紅的眼眶上,沒有掉下來。「啊!如果我有錢,如果我留著財產,如果我沒有給她們財產,她們就會來,她們會用親吻來舔我的臉!
  • 鹿野:從諾貝爾「文學」獎的「政治性」,看方方得獎的可能
    在這裡,筆者以俄語世界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情況為中心談一下這個獎項的時事政治性:西方人自己認為,歐洲文學有三大高峰,第一個是傳說中的希臘時代,其代表作是荷馬史詩;第二個是文藝復興時代,其代表作是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第三個是十九世紀,其代表作是託爾斯泰的長篇小說。在諾貝爾獎設立的時候,託爾斯泰是公認的歐洲文壇的領袖。但是,其卻連續多年一直到去世,都沒有獲得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