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孢蘑菇有什麼不同?它的常規栽培方法應該怎樣操作?

2020-12-06 張瓊懂三農

本文系作者張瓊懂三農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雙孢蘑菇又名蘑菇、白蘑菇、洋蘑菇等,隸屬真菌界擔子菌門、傘菌綱、傘菌目、蘑菇屬,因其擔子上通常僅著生2個擔孢子而得名。野生雙孢蘑菇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洲、中亞、北非和大洋洲。雙孢蘑菇營養豐富、肉質肥厚、味道鮮美。據測定,每100g幹品含蛋白質23.9~34.8g、脂肪1.7~8.0g、粗纖維8.0~10.4g、灰分7.7~12g特別是蛋白質含量與牛奶相當,可消化率達70%~90%胺基酸含量較高,富含人體必需的8種胺基酸。

新鮮的

雙孢蘑菇在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都有栽培,是歐美國家最主要的人工栽培食用菌。目前荷蘭、美國等國家採用床式或箱式多區栽培系統,實現了菌種、培養料和覆土的專業化分工生產,堆肥製作、菌絲培養和出菇管理均置於自動化控制環境,送料、播種、覆土、採菇等均採用機械裝置,實現了雙孢蘑菇工廠化生產。我國雙孢蘑菇栽培始於20世紀20~30年代,70~80年代發展較快。進入21世紀以來,雙孢蘑菇在全國各地廣泛栽培,部分企業開始了工廠化生產。本文介紹多數地區採用的常規栽培方式。

雙孢蘑菇栽培

一、生物學特性

(一)形態特徵:1.菌絲體菌絲灰白色至白色,絮狀,細長,有隔膜,無鎖狀聯合。線狀菌絲多而發達。根據培養基表面菌絲體的不同特徵,可將雙孢蘑菇菌株分為氣生型、貼生型、半氣生型3種類型。貼生型菌株抗雜、抗逆性較強,菇體商品性狀稍差。氣生型菌株菇體商品性狀好,抗雜、抗逆性稍差。半氣生型菌株特性介於二者之間。

2.子實體菌蓋初期球形或半球形,成熟後展開呈傘狀,表面光滑,白色至淡黃色,邊緣初期內卷,後期平展。菌肉白色、肥厚,受傷處變為淡紅色。表皮光滑,乾燥時有纖維狀鱗片;菌柄中生,白色,圓柱狀,中心為疏鬆的髓部。表面光滑,肉質豐滿,成熟後基部稍膨大;菌蓋與菌柄之間有一層薄的菌膜相連。隨著子實體成熟度的增加,菌膜逐漸展開變薄,成熟後破裂;菌膜破裂後在菌柄上留下的一圈環狀物,稱為菌環、菌環單層,膜質,白色,生於菌柄中部,易脫落;菌褶密集、離生、窄、不等長,初為白色,逐漸變為淡粉紅色,開傘後暗褐色。子實層著生在菌褶兩面,擔子棒狀,絕大多數擔子頂端著生2個擔孢子;擔孢子褐色,橢圓形,光滑,一端稍尖,長6.0~8.5μm、寬5~6.0um。孢子印深褐色。

雙孢蘑菇

(二)生活史:雙孢蘑菇生活史通常屬於次級同宗結合類型,偶爾出現異宗結合的情形。擔子中2個不同交配型的細胞核經核配和減數分裂,形成4個子核,它們通常進入到2個擔孢子,即1個擔子上產生2個擔孢子,每個擔孢子中含有2個屬於不同交配型的細胞核,擔孢子萌發形成的異核體菌絲可以生長發育形成子實體。但有時1個擔子中核配和減數分裂形成的4個子核,分別進入3個或4個擔孢子中,此時會出現單核擔孢子,不同交配型的單核擔孢子萌發的菌絲之間可以相互交配,形成異核體菌絲,這是雙孢蘑菇雜交育種的理論基礎。

(三)生長發育條件:1.營養條件、(1)碳源雙孢蘑菇直接利用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等大分子物質的能力很差,這些大分子物質必須經過堆制發酵,通過高溫微生物將大分子物質降解為單糖或雙糖等小分子物質及複雜的中間產物「木質素-腐殖質複合體」,才能被雙孢蘑菇菌絲吸收利用含有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等成分的作物秸稈及農產品加工下腳料均可為雙孢蘑菇生長提供碳源,但必須先進行堆制發酵。

雙孢蘑菇栽培

(2)氮源雙孢蘑菇可利用蛋白腖、胺基酸、硫酸銨等多種氮源,特別是禽畜糞便、油菜餅、大豆餅、尿素等有機氮。雙孢蘑菇雖然不能直接利用蛋白質,但能很好地利用其水解產物—胺基酸、蛋白腖。雙孢蘑菇雖不能利用硝態氮,但能利用尿素和硫酸銨。但尿素和硫酸銨施用量不能過高,以免產生過多氨氣,影響雙孢蘑菇菌絲生長。在配製雙孢蘑菇培養料時,原料配方中碳氮比應為(30~33):1。在培養料發酵期間,微生物碳素營養消耗量大於氮素營養,培養料堆制發酵後碳氮比逐步下降到(17~18):1,此時最適宜雙孢蘑菇菌絲體生長發育。

(3)礦質元素鈣元素能促進菌絲體生長和子實體形成,還能改善堆肥的物理性狀,穩定堆肥pH,生產上常用1%~3%的過磷酸鈣、石膏、碳酸鈣、石灰等補充鈣元素。培養料中秸稈類物質含有豐富的鉀,能為雙孢蘑菇生長提供豐富的鉀元素。(4)生長素雙孢蘑菇生長發育還需維生素等生長素類,堆肥中生長素含量豐富,不需要另外添加。

雙孢蘑菇栽培

2.環境條件、(1)溫度雙孢蘑菇孢子產生和釋放最適溫度範圍為18~20℃,孢子萌發最適溫度約為24℃;菌絲體生長溫度範圍為5~33℃,最適溫度為22~26℃;雙孢蘑菇是變溫結實性菇類,即子實體形成需要一定範圍的溫差變化刺激。子實體分化發育溫度在8~22℃之間,最適溫度為13~18℃。子實體生長期間溫度偏低時,菌柄較短,菌蓋肥厚,組織緻密,質量較好。(2)水分和空氣相對溼度菌絲體生長階段培養料適宜含水量為60%~65%。含水量低於50%時,菌絲生長緩慢,絨毛菌絲多而纖細,不易形成繩索狀菌絲和子實體;含水量高於75%時,容易造成通氣不良,易感染雜菌。在菌絲培養期間,菇房空氣相對溼度以75%左右為宜。

子實體發育階段培養料最適含水量60%~65%,空氣相對溼度以85%~90%為宜。若空氣相對溼度超過90%,且通風不良,子實體容易發生病害。覆土層含水率是覆土材料風乾至恆重後,佔覆土風乾前總質量的百分率。依據覆土材料種類不同,含水量亦有差異,一般以無游離水從覆土材料中滴出為限。

雙孢蘑菇栽培

(3)空氣雙孢蘑菇是好氣性菌類,生長發育需要大量的氧氣。菌絲生長期二氧化碳濃度不能超過0.5%,子實體生長發育階段二氧化碳濃度應在0.1%以下。當出菇期二氧化碳濃度超過0.1%時,菌蓋變小,菌柄細長。(4)光線在黑暗條件下雙孢蘑菇能正常完成生活史,菌絲生長和子實體發育過程均可以不需要光線。雙孢蘑菇在黑暗條件下能正常形成子實體,且菇體潔白、菇肉肥厚細嫩、朵形圓整、品質優良。光線過強,菌蓋表面硬化,發黃,菌柄彎曲,菌蓋歪斜。(5)酸鹼度菌絲生長pH範圍為5.5~8.5,最適pH為6.5~7.0。雙孢蘑菇菌絲生長過程中不斷產生各種有機酸,加之培養料中氨氣蒸發使培養料逐漸呈酸性。因此,需在培養料中添加1%~2%石灰粉,將pH適當上調,使培養料呈弱鹼性。播種時培養料pH應調節至7.5左右,覆土層pH應調節至7.5~8.0。

相關焦點

  • 蘑菇栽培知識:雙孢蘑菇的栽培技術與生產基地環境
    本章敘述了無公害雙孢蘑菇的生產基地條件、栽培措施、病蟲害防治、採收等技術。本技術適用於鹽池等區域的菌棚無公害雙孢蘑菇的生產。術語和定義無公害雙孢蘑菇,指產地環境條件清潔,按照特定技術操作規程生產,限定限量、限時使用化學合成生產資料,將有害物質控制在標準範圍內,經專門機構認定並許可使用無公害雙孢蘑菇產品標誌的安全優質產品。
  • 雙孢蘑菇如何覆土
    覆土是雙孢蘑菇由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轉化的關鍵技術之一,當雙孢蘑菇的菌絲長滿培養料後,就可以及時覆土。覆土材料的製作(1)土壤的選擇:覆土材料要求疏鬆、有持水能力,一般用中性土壤,也可用人工合成的營養土。
  • 雙孢蘑菇成漂白「重災區」 漂白劑網上泛濫(圖)
    晚報記者 任國強 現場圖片  上海未現螢光菇  雙孢蘑菇是漂白「重災區」  螢光增白劑已成入市必檢項目 網絡泛濫蘑菇漂白劑  小小蘑菇引發市民對食品安全的擔憂它被人體吸收後,會影響神經系統,大大削弱人體免疫力,加重肝臟負擔,同時還可導致細胞畸變,過量接觸,會成為潛在的致癌因素。  記者昨天採訪了本市各大農貿批發市場和超市,市場負責人均表示,螢光增白劑早已是蘑菇等菌類進入市場時的必檢項目,近期更是加強檢查,目前尚未發現有蘑菇不達標。
  • 操作期間應該注意什麼?
    少數擔孢子萌發形成異核體菌絲,可以形成子實體,但這些擔孢子萌發獲得的純培養物,必須經過栽培試驗篩選方能在生產中使用。孢子分離法過程較煩瑣,工作量大,所需時間長,且必須通過出菇試驗才能篩選出好的菌種。孢子分離法可分為單孢分離法和多孢分離法。
  • 蘑菇播種之後,該進行什麼工作,又該如何操作
    導讀:蘑菇播種之後,該進行什麼工作,又該如何操作喜歡吃菌類的小夥伴們都知道蘑菇是怎麼培養出來的嗎?究竟它們是在怎樣的環境當中生長出來的呢?它們的生長又需要具備哪些條件呢?在整個栽培過程中,農戶們又需要進行哪些操作,並採取何種措施呢?相信下面的這篇文章能夠解開眾多小夥伴們的疑惑。
  • 提高雙孢菇產量的栽培新方式,香蕉園套種蘑菇法
    實踐證明,在香蕉園裡套種蘑菇,因小氣候生態環境適宜,可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每畝香蕉園,可套種蘑菇的空地約300米2,以每平方米投料25~30千克,產鮮蘑菇10千克,300米2的空地種蘑菇可創產值5000元以上,加上香蕉收入,其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 食用菌雜交子的鑑定可以用什麼方法進行?優良雜交子的篩選方法?
    同宗結合食用菌具有自交可孕的特性,雙核菌絲沒有鎖狀聯合的結構,不能依據鎖狀聯合結構有無來鑑別雜交子真偽。一般而言,屬於次級同宗結合的雙孢蘑菇每個擔子上著生2個擔孢子,1個擔孢子含有2個不同的細胞核,但極少數擔子上著生3個或4個擔孢子。1個擔子上產生4個擔孢子時,意味著它們萌發的菌絲可能都是同核體,可以利用單核擔孢子萌發的同核體菌絲進行雜交育種。
  • 多西環素從底物轉移到雙孢蘑菇以及潛在消費者接觸評估
    本文研究了雙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子實體從培養基中吸收強力黴素的可能性。2、蘑菇中樹突狀細胞的積累取決於收穫的順序。3、食用實驗中收穫的蘑菇的潛在風險是微不足道的。研究結論:本研究中,抗菌藥物從被汙染的蘑菇培養基轉移到蘑菇子實體上。實驗允許評估蘑菇從受汙染的基質中攝取直流電的可能性。
  • 蘑菇栽培:是否還在為發酵方法而煩惱?這裡教你幾招!
    大家好,今天帶來4種不同的發酵方法,不知道怎麼給培養料發酵的可以看看下文有沒有適合的。一、貼堆再發酵法與常規二次發酵法相比,此法有3處改進:一是前發酵堆料的大小;二是後發酵方法的調整;三是後發酵之後繼續發酵2-3天。此法大大減少了發酵用工成本,而且發酵料質量,蘑菇的產量、質量都有了進一步的提高。
  • 蘑菇的種類有哪些?
    [導讀] 可食用蘑菇是一種介於蔬菜和肉類之間的食物,具有很高的保健和藥用價值,因為種類有很多,吃法多樣,而備受消費者歡迎,現在我國的蘑菇培育技術不斷成熟,所以大量的食用菌走進了人們的生活,那麼可食用蘑菇的種類有哪些呢?接下來一起了解下吧!
  • 你知道對吃蘑菇情有獨鐘的國家都有哪些嗎?
    蘑菇與植物不同,植物可以進行光合作用,而蘑菇不能。蘑菇屬於真菌,又可以分為大型真菌、小型真菌(包括附生真菌)。蘑菇的品種多達36000個種類,但是除了可食用的美味蘑菇,還混雜有一些色彩鮮豔的毒蘑菇,誤食毒蘑菇會對人體的健康造成傷害,嚴重的話甚至會危及生命。關於蘑菇的飲食文化,可謂是相當悠久,早在原始社會,人們就已經以蘑菇為食了。
  • 百日草和紫茉莉,這些植物花卉應該怎樣栽培,一起來掌握方法吧
    百日草和紫茉莉,這些植物花卉應該怎樣栽培,一起來掌握方法吧導讀:百日草和紫茉莉,這些植物花卉應該怎樣栽培,一起來掌握方法吧其花為頭狀花序,邊緣為舌狀花,花色有紫、紅、淡紅、黃、白等色。有單瓣重瓣之分。還可按花大小分為:大花品種,花重瓣,花徑12~15釐米;中花品種,花重瓣,花徑5釐米,花多。小花品種,花重瓣,花徑2.5~4釐米。百日草原產墨西哥。性強健,喜陽光,耐乾旱,生長期需要15°C以上的溫度,怕酷暑。在夏季陰雨多、排水不良的地方生長不好。適宜生長於疏鬆肥沃的土壤,能抗氟化氫氣體。行種子繁殖,3~4月播種,1周左右可出芽。
  • 美味寒菌實現半人工栽培
    長沙的寒菌,湘潭的雁鵝菌,懷化的樅菌,還有益陽的重陽菌,郴州的銅鑼菌……各地稱謂雖不同,指的都是同一美味山珍,國際通用學名為紅汁乳菇。4月14日從省林科院獲悉,經過該院專家的技術攻關,紅汁乳菇在我省已實現半人工栽培。  長沙市嶽麓區的含浦茶場內,專門栽種了20畝馬尾松,朵朵蘑菇正破土而出。
  • 食用菌雜交育種的方法有哪些?每種方法的優勢分別是什麼?
    雜交子經過鑑定後,通過菌絲培養和栽培出菇試驗進行初篩,淘汰大量表現一般或性狀表現較親本差的雜交子,保留極少數較優良雜交子,再進行復篩試驗。最後對復篩獲得的優良雜交子進行大規模示範試驗和推廣試驗,獲得表現優良且性狀穩定的優良雜交品種。食用菌雜交育種主要有4種方式,即單核體雜交育種、單-雙雜交育種、回交育種和原生質體融合育種。
  • 科學栽培食用菌,如何有效控制溫度和酸鹼度?看完這兩點你就懂了
    那麼食用菌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影響它的環境因素包括溫度、水分、溼度、空氣構成、光照、酸鹼度以生物因子等,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在高效栽培食用菌過程中溫度和酸鹼度應該如何控制?一、合適溫度是食用菌栽培成功的關鍵因素在人工栽培食用菌的過程中,其生長發育需要在一定的溫度下進行,因為所有的生命活動都必須在一系列複雜的酶促化學反應進行完成,而酶的催化作用和溫度調節密切相關。當然在不同的生長階段,食用菌對溫度的要求並不完全相同。
  • 【菌說菌話第六期】來看貴州有哪些劇毒盔孢傘
    盔孢傘屬盔孢傘屬包含了大約300多種傘菌物種,含有毒傘肽類毒素。是毒蘑菇中毒死亡事件的罪魁禍首,死亡率僅次於鵝膏菌屬的劇毒蘑菇,大多分布在北半球,而在貴州境內,常見的就有秋盔孢傘和條蓋盔孢傘。中毒後發病慢、潛伏期長達6 小時以上,患者有針刺樣疼痛和噁心,嘔吐和腹瀉。嚴重者在7-50多小時死亡。另外有腹部痙攣,眩暈、心悸、氣短、局部麻木、神志喪失等症狀。
  • 食用菌與植物和動物之間有什麼樣的關係?兩者之間有哪些不同?
    主要的樹木有櫟、松、柳、椴、楓、胡桃及樺等;典型的菌根真菌為擔子菌,其中許多種類都是著名的食用菌,例如、椴、楓、美味牛肝菌經常出現於樺樹林、鬆口蘑常出現於赤松林、松乳菇經常出現於松林及雲杉林、黑孢塊菌常出現於櫟樹林。
  • 今年近8000人誤食毒蘑菇中毒
    今年近8000人誤食毒蘑菇中毒導致74人死亡什麼是毒蘑菇?對人體健康有什麼影響?毒蘑菇又稱毒蕈、毒菌等,是指食用後能造成人毒性反應的大型真菌的子實體,其中大部分屬於擔子菌,少數屬於子囊菌。世界範圍內已報導的毒蘑菇約有1000種,我國目前已報導480種。不同毒蘑菇含有不同的毒素,一種毒蘑菇也可能含有多種毒素,對人體造成的損害也有所不同。常見蘑菇中毒有7個臨床型,分別是急性肝損害型、急性腎衰竭型、橫紋肌溶解型、胃腸炎型、神經精神型、溶血型和光敏性皮炎型,除此外還可造成其他系統臟器損傷。
  • 區分常見毒蘑菇的不靠譜方法
    本文約800字 閱讀時間3分鐘最近一段時間,毒蘑菇中毒的事件層出不窮。再梳理一下,常見的不靠譜的識別毒蘑菇的方法。1.謠言:「顏色漂亮的有毒,白色的沒有毒。」事實:很多有毒的蘑菇都是淺色或者白色的,比如致命鵝膏就是純白色的,大青褶傘更是樸實無華,但是這樣的蘑菇都是致命的。2.謠言:「用大蒜炒,可以解毒」事實:大蒜中並沒有可以去除蘑菇毒素的物質,用大蒜炒,並沒有任何幫助。3.謠言:「長在特定木頭上的蘑菇無毒」事實:這種說法並非全無道理,因為很多蘑菇有著專一的生長條件,比如雞樅就長在白蟻窩裡面。
  • 羊肚菌的純人工栽培試驗成功
    「不多的話不用管它,看到了也可以隨手摘了,丟掉即可,這玩意也不好吃。」「哦,沒看到你說的羊肚菌啊……」「你再找找,按說這時候也差不多該出菇了……,就是那種像豆芽一樣,嫩嫩的,再找找……」忙乎了大半年,朋友基地都在陸續出菇,我這邊還沒見動靜,能不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