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栽培知識:雙孢蘑菇的栽培技術與生產基地環境

2021-01-09 雲月聊三農

本章敘述了無公害雙孢蘑菇的生產基地條件、栽培措施、病蟲害防治、採收等技術。本技術適用於鹽池等區域的菌棚無公害雙孢蘑菇的生產。

術語和定義

無公害雙孢蘑菇,指產地環境條件清潔,按照特定技術操作規程生產,限定限量、限時使用化學合成生產資料,將有害物質控制在標準範圍內,經專門機構認定並許可使用無公害雙孢蘑菇產品標誌的安全優質產品。

菌棚,指坐北面南,四周為土牆,頂(有軟頂和硬頂之別)為木、草,靠自然溫度條件來生產蘑菇的土棚。

生產基地環境

基地環境條件應符合DB51/338的要求。生產場地應選擇生態環境良好、勞動力豐富、交通便利的地方,禁止與各種汙染源靠近,保證不受汙染源侵害。儘可能避開公共場所和居民住宅區。生產區應布局合理,便於管理。

生產技術措施

(一)菌棚的規格要求

四周為土牆,厚50cm,後牆高3m,前牆高2.8m,寬7.5m、長度15m;頂為木+竹竿+塑料薄膜+草苫搭蓋。內設7個床架,過道寬1m,床架寬1.3m,地面離下層30cm,中上層距60cm,每架3層。通風設置,在相鄰床架的過道處南北牆上對開20cm×30cm孔2~3層(向陽面2層孔、背面3層孔)。

(二)培養料的種類及數量

每160m2需配麥草2000kg、牛羊糞2000~2800kg (6m3)、麥麩120kg、石膏粉80kg、過磷酸鈣80kg、石灰粉80kg、碳銨80kg、尿素4kg等。培養料的pH值為7.2~7.5。

(三)栽培季節

1.春季栽培

3月中旬堆料,4月上旬上料,5月20日播種,6月10日採菇,採收末期在10月。從堆料到出菇80天。

2.秋季栽培

6月上旬堆料,7月上旬上料,8月上旬播種,9月上旬採菇,10月結束,次年4月下旬始收,6月結束。從堆料到出菇約70天。

(四)品種選擇

選擇適合本縣產量高、適應性強、商品性能好的雙孢蘑菇品種。如福建省農林大學菌草研究所培育的2796號。

(五)栽培料堆制

1.室外發酵

①建料堆準備。堆料場選擇菌棚門前進行,料場表面呈龜背形,壓實壓平,以便排水。

②培養料(麥草、糞)預溼。建堆前2~3天,將麥草、糞分別堆呈長條形(南北走向),邊堆邊灑水,糞塊大的要打碎,使糞、麥草的含水量分別達50%、 60% (手握糞肥指縫間有水滲出,但不滴下;麥草手擰有水滴下,但不成線)。

③建料堆及方法。堆長3.5m、堆寬3m、堆高1.5m,堆頂層呈龜背形,四周上下垂直,四角圓弧形。料堆南北走向。一層草(厚10cm)一層肥(厚5cm)交替堆積,同時邊堆邊澆水,底層不澆水,下層少澆,上層多澆,堆完後,料堆四周有少量水流出。最後用薄膜覆蓋發酵。

④室外發酵溫度。料堆溫度掌握在70℃,不超過80℃,維持1~3天,7天就可翻堆。建堆後每天測溫1~2次,以中心溫度為準。

⑤翻堆。培養料四次翻料,共計23天,含水量65%,打通氣孔加強通氣。

第一次翻料,在建堆3~5天後,堆溫上升至50℃,7天達70℃時進行。一層麥草,一層石灰粉(25kg)、尿素(4kg)。

第二次翻料,在第一次翻料後第6天,溫度又上升至70℃時進行。翻料時均勻加入過磷酸鈣65kg、碳銨80kg。

第三次翻料,在第二次翻料後第5天,溫度由最高點60℃~70℃下降時進行。翻料時均勻加入石灰粉25kg,並加噴敵敵畏1000倍液。

第四次翻料,在第三次翻料後第4天進行。

⑥室外發酵標準a.料色呈茶褐色或棕紅色。b.料味削有氨味或微甜香味。c.手摸麥草柔軟,略有彈性,輕拉易拉斷。d.含水量65%,pH值為7.6~8。

2.室內發酵

①培養料上架。第一層上5cm,二三層儘量上,然後將牆、地用水噴溼,密閉菌棚,使培養料繼續發酵增溫1~2天,通入熱蒸汽加溫發酵。②發酵加溫方法。採用4個舊汽油桶臥放加溫,通過蒸汽加溫。加溫至62℃保持3~4小時,然後降溫呈60℃至58℃保持10小時,58℃~50℃保持5天,第6~7天在桶裡加入敵敵畏1瓶、福馬林2kg,共需7天。

③室內發酵標準。a.料色呈暗褐色,料內有毛狀的白化現象。b.料味有甜香味。c.手摸料柔軟、有彈性、易拉斷。d.含水量60%~62%,pH值為7.2~7.6。④整床及消毒。將每架層鋪勻,即進行消毒殺蟲,每立方米空間用甲醛10g+高錳酸鉀5g或硫磺10g,燻蒸一晝夜,或敵敵畏800倍液噴霧。⑤降溫換氣。逐漸降溫,不宜太快;先開背風面的上通風口,再開下通風口排除有害氣體,無異味可播種。

(六)播種

待料溫小於30℃時就可播種,將優質菌種均勻撒在料面,用木板拍平。每160m2需菌種240袋,1.5袋/m2。

(七)發菌

①初期保溼發菌。保持溫度20℃以上,空氣相對溼度85%~90%,每天通風10分鐘,4天後長出新菌絲,6~7天菌絲封面。②中期打孔通風發菌。加大菌棚通風量,無風天氣全部打開通風,有風天氣只開背風口,以適量吹乾料面,促使菌絲向內生長,防止雜菌滋生。③後期打孔通風發菌。播種10天後,菌絲長入料層1/2時,用1cm粗的木棍,自料面打孔至料底,孔間距13cm,2~3天後可根據菌絲生長情況從料底向料面打孔,改善料的通氣狀況,促進菌絲吸料。

(八)播種後溫溼度的管理

譹訛菌棚保持22℃~25℃,不應超過26℃,以防燒菌。

②溼度應先溼後幹,最初3~4天溼度保持85%~90%,不通風,以後逐漸加大通風量,溼度降至75%。菌絲封面後,溼度降至70% (料面表面較幹,手觸略有刺手感)。

(九)覆土

1.覆土選擇及規格

選擇毛細孔多,保溼性好,噴水後不板結的黏壤土。按規格製成粗細土粒(直徑0.5~2cm),大土粒黏土佔1/3,並拌入1%的石灰粉,加入適量水。

2.覆土消毒殺蟲

覆土前5~7天對土粒消毒處理。6 m3土粒用2kg福馬林加水5~10kg、40%敵敵畏0.5kg稀釋液噴灑,然後用棚膜蓋嚴,兩天後打開,味散盡可覆土菌床。

3.覆土時間及方法

菌絲長到培養料厚度的2/3 (約15~20天)可開始覆土,只要菌絲長出料面就不停地覆土,一直待菌絲不長出料面時停止覆土,總覆土厚約3~3.5cm。

4.覆土後的管理

覆土到出菇需20天左右,菌絲生長的好壞,子實體形成的多少、快慢,明顯受土層的水分、空氣相對溼度和通風狀況的影響。

①水分調控。覆土粒的溼度用手捏成團、不粘手為適宜。覆土後一般不噴水,如果過幹可適量噴些水。當一部分形成綠豆大小的菌蕾時,及時噴一次結菇水,每天每平方米1kg,持續2~3天;當大批子實體逐漸長到黃豆大小時,要及時噴一次出菇水。②通風和空氣相對溼度調節。覆土後,菌棚以保溼為主,誘導菌絲由料面向覆土生長,儘量少通風。當菌絲長進土層不再封面,及時加大菌棚的通風,促使菌絲橫向生長而進一步結菇。噴結菇水後菌棚以通風為主,噴出菇水後子實體出土時,應減少菇棚的通風,空氣相對溼度保持85%~90%,促進子實體生長。

(十)出菇期的管理

1.水分管理。水分直接影響雙孢蘑菇的產量和質量。床面噴水掌握看菇噴水的原則,菇多時多噴,菇少時少噴;前期多噴,後期少噴。第一批或第二批菇長到黃豆大小時,都噴一次結菇水,每天每次每平方米1kg,連噴3次。以後每天噴水3次,每次每平方米0.3kg,保持到採菇高峰之前。小菇剛要出土,到採菇高峰這段時間內,空氣相對溼度保持在90%左右。

2.溫度與通風。適宜生長的溫度為14℃~16℃,當氣溫達到18℃以上時,要通過晚上通風降溫要靠噴水來控制;當氣溫低於14℃時,通風多在白天,以利提高菌棚內溫度

3.追肥。採收2~3批菇後,培養料的營養大量消耗,可追施一些有利於生長的營養物質,如噴施1%的葡萄糖液、 0.5%硫酸銨液、 0.2%尿素液、 0.5%食鹽水等。

(十一)病蟲害防治

1.防治原則

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防治措施應貫穿於蘑菇栽培的各個環節之中。

2.綜合防治措施

①徹底清除菌棚存在的病蟲源。②培養料一定要新鮮、無黴變、乾料。③防止病蟲隨培養料進入菇房。④嚴格要求堆料、堆溫70℃,翻料均勻。⑤搞好後期發酵,保持溫度60℃~62℃6~8小時可殺滅大量的病蟲。⑥覆土要徹底清除、殺蟲。⑦菌棚的門、風口要設防蟲網。⑧播種後關閉門,在風口掛一些蘸有敵敵畏的棉球,每隔5天換1次藥,防蟎類入菌棚。⑨覆土前3天,在床面及反面噴300倍液的敵敵畏,殺蟲殺蟎。⑩每周床面噴1次1%石灰水,或0.5%漂白粉3份與純鹼1份混合液,可預防病蟲的發生。通風換氣,噴水要合理。

(十二)採收

1.採收

採收前應停止噴水,以免採時破菇。採收標準應掌握在菌傘未開、菌孢未破時。鮮銷菇一般菌傘直徑為3~6cm採收;加工制罐菇以採收菌傘直徑為2~3cm的小菇為宜。採收過早產量低,過遲影響質量,還會抑制下一批菇的生長。新鮮蘑菇質地脆嫩,如有機械傷,在空氣中極易褐變,使質量下降,所以採收時要輕採輕放,避免碰撞,採後及時整修、削根、去雜,分級放入有襯墊物的泡沫塑料箱或塑料筐內,並做好低溫預貯工作。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講到這裡,喜歡小編文章的朋友歡迎轉發、評論和分享,我們下期見,拜拜。

相關焦點

  • 雙孢蘑菇有什麼不同?它的常規栽培方法應該怎樣操作?
    雙孢蘑菇又名蘑菇、白蘑菇、洋蘑菇等,隸屬真菌界擔子菌門、傘菌綱、傘菌目、蘑菇屬,因其擔子上通常僅著生2個擔孢子而得名。野生雙孢蘑菇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洲、中亞、北非和大洋洲。雙孢蘑菇營養豐富、肉質肥厚、味道鮮美。
  • 怎麼種植食用的蘑菇:[2]栽培和收穫蘑菇
    蘑菇吃起來異常美味可口,擁有除了酸甜苦辣鹹以外的第六種味道——鮮,並且有很高的營養和食療價值。但是這種美食可能非常昂貴,而且購買到的蘑菇往往不新鮮。如果你是蘑菇美食的愛好者,一定想讓自己的廚房一直有新鮮食材,自己烹飪出多彩多樣的蘑菇大餐。那麼我們在這裡來看如何挑選可口的蘑菇品種,栽培和收穫蘑菇,以及蘑菇的烹飪技術。
  • 雙孢蘑菇如何覆土
    覆土是雙孢蘑菇由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轉化的關鍵技術之一,當雙孢蘑菇的菌絲長滿培養料後,就可以及時覆土。覆土材料的製作(1)土壤的選擇:覆土材料要求疏鬆、有持水能力,一般用中性土壤,也可用人工合成的營養土。
  • 羊肚菌的純人工栽培試驗成功
    得知羊肚菌出菇以後,內心還是很激動滴,終於在咱獨自的指導下實現了羊肚菌的純人工栽培,也不枉親朋好友的關心。羊肚菌人工栽培一直是全球蘑菇愛好者追尋的工作,前後有上百年的歷史,上世紀八十年代美國領先國際發表有兩篇重要的專利文章講述羊肚菌成功栽培事情,隨後卻未有明顯的商業成果(具體原因我們以後再說)。
  • 美味寒菌實現半人工栽培
    眼下,長沙的楊裕興麵館推出寒菌面,湘潭的餐館新上時令菜五花肉燒雁鵝菌,而懷化的樅菌油也正在迎來生產旺季。  長沙的寒菌,湘潭的雁鵝菌,懷化的樅菌,還有益陽的重陽菌,郴州的銅鑼菌……各地稱謂雖不同,指的都是同一美味山珍,國際通用學名為紅汁乳菇。
  • 雙孢蘑菇成漂白「重災區」 漂白劑網上泛濫(圖)
    晚報記者 任國強 現場圖片  上海未現螢光菇  雙孢蘑菇是漂白「重災區」  螢光增白劑已成入市必檢項目 網絡泛濫蘑菇漂白劑  小小蘑菇引發市民對食品安全的擔憂  「目前我們市場銷售的蘑菇大多來自浙江平湖,在前幾年的 『螢光蘑菇』事件後,我們就和當地合作社聯繫,加強生產管理,並多次考察。」彭飆表示,由於路途近能夠保證新鮮度,在加強管理後,已經很少有人會用螢光漂白劑了。
  • 蘑菇的種類有哪些?
    [導讀] 可食用蘑菇是一種介於蔬菜和肉類之間的食物,具有很高的保健和藥用價值,因為種類有很多,吃法多樣,而備受消費者歡迎,現在我國的蘑菇培育技術不斷成熟,所以大量的食用菌走進了人們的生活,那麼可食用蘑菇的種類有哪些呢?接下來一起了解下吧!
  • 中國援助盧安達:傳授非洲人農業技術,栽培平菇靈芝水稻!
    徽派建築 中國援盧安達農業技術示範中心,位於盧安達布塔雷魯伯納,總用地面積為22公頃。 基建工程佔地約1公頃,總建築面積為2868平方米。中國農業技術示範中心 2009年4月22日舉行開工典禮,2011年4月1日竣工。
  • 提高雙孢菇產量的栽培新方式,香蕉園套種蘑菇法
    實踐證明,在香蕉園裡套種蘑菇,因小氣候生態環境適宜,可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每畝香蕉園,可套種蘑菇的空地約300米2,以每平方米投料25~30千克,產鮮蘑菇10千克,300米2的空地種蘑菇可創產值5000元以上,加上香蕉收入,其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 蘑菇栽培界又添新成員!攀枝花發現「玫紅網柄牛肝菌」
    攀枝花觀察 彭莉 四川在線記者 唐子晴蘑菇栽培界又添新成員!12月24日,四川在線記者從攀枝花市農林科學研究院獲悉,攀枝花市農林科學研究院食用菌項目組日前在攀枝花乾熱河谷區域發現牛肝菌新種——玫紅網柄牛肝菌,這是繼暗褐網柄牛肝菌後,「牛肝菌家族」第二個可以實現人工栽培的新成員。
  • 華南植物園舉辦「雨後小精靈——常見蘑菇識別」科普課程
    王超群介紹了木耳、平菇、金針菇、松茸、牛肝菌以及荔枝菌(間型雞樅),以水雞樅(卵孢奧德蘑)為案例,講述了蘑菇的人工栽培與繁殖技術。王超群說,在野外見到『眼熟』的蘑菇品種,不能隨意採摘煮食,一些毒蘑菇和可食蘑菇長相相似,並闡述了毒蘑菇中毒的常見類型以及急救注意事項。  王超群講解了採集蘑菇標本常用的配備,以及正確的拍攝記錄蘑菇標本的方法。
  • 科學栽培食用菌,如何有效控制溫度和酸鹼度?看完這兩點你就懂了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認識利用和栽培食用菌的國家,早在數千年前,古代先民就已經開始觀察採集食用菌。當時主要是以野生食用菌為主,後來慢慢變成了人工栽培為主,而現在隨著栽培技術的不斷提高,我國的食用菌開發和利用已經形成了一個規模龐大的產業。
  • 多西環素從底物轉移到雙孢蘑菇以及潛在消費者接觸評估
    本文研究了雙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子實體從培養基中吸收強力黴素的可能性。2、蘑菇中樹突狀細胞的積累取決於收穫的順序。3、食用實驗中收穫的蘑菇的潛在風險是微不足道的。研究結論:本研究中,抗菌藥物從被汙染的蘑菇培養基轉移到蘑菇子實體上。實驗允許評估蘑菇從受汙染的基質中攝取直流電的可能性。
  • 家庭栽培裝置倉是什麼黑科技?在家就可種蘑菇
    家庭園藝正在成為越來越多市民的休閒減壓方式之一,近日,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經過對栽培種類和模式進行篩選,在京郊生產園區推出了平菇、榆黃菇、靈芝等適合家庭栽培的裝置和栽培技術,為市民的家庭園藝生活提供更加豐富的特色栽培品種。
  • 野生蘑菇別亂吃,有的毒蘑菇致死率高達80%!
    毒蘑菇又稱毒蕈(dú xùn),是指大型真菌的子實體食用後對人或畜禽產生中毒反應的物種。野生蘑菇一年四季都可以生長,但毒蘑菇的發生季節主要集中在6-9月,由於部分有毒的野生蘑菇與平常的可食用蘑菇在形態上很相似難以區分,因此容易導致誤食進而引起中毒。
  • 今年近8000人誤食毒蘑菇中毒
    69月份,其中以78月高發;④毒物譜相對集中,在我國造成中毒的毒蘑菇種類主要集中在鵝膏屬、環柄菇屬、盔孢傘屬、紅菇屬、青褶傘屬、粉褶菌屬、樁菇屬、粉末牛肝菌屬等,致命的毒蘑菇主要包括可造成急性肝損害型的鵝膏屬、環柄菇屬、盔孢傘屬及造成橫紋肌溶解型的亞稀褶紅菇。
  • 國家蘑菇地理:中國哪裡的蘑菇最好吃
    融合了遊牧語言和農耕文字的「蘑菇」,從此成為了中國人眼中所有食用真菌的統稱,它折射了中國二元文明的基本面,也證明了中國人的包容、聰慧和與時俱進。巧合的是,這次文化大合流,與另一件農業史上的大事發生時間線上的重疊——真菌栽培技術的成熟。事實上,早在初唐時期,就已有南方人「以黴月斷樹,置深林中,密斫之,蒸成菌」的記載。
  • 種植和烹飪食用蘑菇:[1]選擇培育的品種
    蘑菇吃起來異常美味可口,擁有除了酸甜苦辣鹹以外的第六種味道——鮮,並且有很高的營養和食療價值。但是這種美食可能非常昂貴,而且購買到的蘑菇往往不新鮮。如果你是蘑菇美食的愛好者,一定想讓自己的廚房一直有新鮮食材,自己烹飪出多彩多樣的蘑菇大餐。那麼我們在這裡來看如何挑選可口的蘑菇品種,栽培和收穫蘑菇,以及蘑菇的烹飪技術。
  • 蘑菇大棚晉中建造公司產品主體結構的知識
    蘑菇大棚晉中建造公司產品主體結構的知識   蘑菇大棚晉中建造公司產品主體結構的知識棚內高氣溫和低氣溫出現的時間比棚外延遲2小時左右。蘑菇大棚建造一個一畝地左右的玻璃溫室陽光房,立柱在6米高的話要388元/平方米。
  • 蘑菇的食與毒
    蘑菇能為人類提供食物和藥物早在6000年前我國古人就開始食用蕈菌,野生蘑菇在我國被譽為山珍。主要含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粗纖維、脂類、多種維生素和多種礦物元素等,味道鮮美,如雞樅、松茸、雞油菌等。目前全世界記載可食用的野生蘑菇約2000種,我國可食用的有936種。隨著科技的發展和進步,蘑菇實現人工栽培,如人工栽培的香菇、平菇、雞腿菇、銀耳等,已成為人們日常餐桌上的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