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證明,在香蕉園裡套種蘑菇,因小氣候生態環境適宜,可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每畝香蕉園,可套種蘑菇的空地約300米2,以每平方米投料25~30千克,產鮮蘑菇10千克,300米2的空地種蘑菇可創產值5000元以上,加上香蕉收入,其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種植季節要根據蘑菇的品種和當地的氣候特點來定。我國目前栽培的蘑菇品種是深受市場歡迎的白色雙孢蘑菇。按品系來分有氣生型菌株和貼生型亦稱匍匐型菌株兩類,前者較耐低溫,菇質欠佳,商品性狀不夠理想。近年來國內推廣使用的雜交型蘑菇菌株具有兩者的優點,可選用5-176、111號、浙農1號和102-1等雜交型菌種。
菌種製作。母種來源一是引種(從專業制種單位購買試管斜面母種擴繁,二是採用孢子或組織分離法培養獲得母種,其分離方法如前所述。這裡只介紹引種擴繁母種技術培養基可用PDA培養基,即馬鈴薯葡萄糖瓊脂培養基:去皮馬鈴薯200克,葡萄糖20克,瓊脂20克,水1000毫升;也可用麥芽汁培養基,其配方是在1000毫升PDA培養基中減去水量100毫升,添加麥芽汁100毫升。該培養基適宜貼生型或半氣生型蘑菇菌株的菌絲生長,其配製方法按常規進行。
母種的轉接與培養:將購買的母種按無菌操作轉接於制好的母種培養基上,一支試管母種可轉接擴繁30~40支。接種後將試管置於25℃左右的條件下培養,待菌絲長滿斜面,經檢驗無雜菌汙染,即可用於接原種和栽培種。原種和栽培種的培養基相同。根據所用原料,主要分為糞草培養基和穀粒培養基兩大類。糞草培養基配方:幹麥草3500千克、幹牛糞3500千克、油麩400千克、尿素60千克、過磷酸鈣100千克、石膏粉100千克、石灰粉60千克、人畜糞尿水適量。
先將糞草料預溼後分層堆制發酵。堆制過程中要求堆溫達75℃以上,發酵時間23~25天,期間翻堆2~3次,翻堆時將其鋪料均勻撒於料內,當草料變得柔軟而呈咖啡色時,即可散堆降溫和讓其有害氣體揮發,然後裝瓶或袋進行滅菌。裝瓶、袋和滅菌要求按常規進行。接種與培養:將擴繁的母種按無菌操作接入配製好的原種或栽培種的培養基上,每支母種接原種3~4瓶,每瓶原種可接栽培種50~70瓶。原種和栽培種也可用小麥或大麥、高粱、玉米、穀子等製作穀粒種。穀粒菌種培養時間短,繁殖量大,用種量小,播種均勻,發菌快,成活率高,使用效果比糞草料菌種更好。
每平方米菇床用幹稻草12.5千克,乾鮮牛糞7.5千克,碳酸氫銨400克或尿素200克,碳酸鈣500克,過磷酸鈣500克,石灰粉500克。按栽培面積配好各料,於10月下旬或11月初拌料堆制發酵。建堆地點可在準備投料栽培的香蕉園內及附近,以利鋪料播種。堆料時,將糞草料分層鋪於地上,每層厚15~20釐米,寬180~200釐米,長810釐米,一層草一層糞料,共鋪10層左右,料堆高約1.5米,頂層用糞料覆蓋。
其上蓋膜,保溫保溼防雨,以利發酵。建堆後7天左右進行第一次翻堆,將上下裡外的料相互移位、拌散,以利發酵均勻。每隔4~6天翻一次堆,共翻堆3~4次,翻堆時將其輔料分次分層均勻撒入,並用石灰水調製培養料含水量達62%~65%。整個發酵期22天左右。
菇床的準備選擇地勢較高、排灌方便、半沙壤土的香蕉園作栽培場地,在兩行香蕉之間的空行用木條、竹片等鋪在排水溝上做菇床,菇床寬1.6~1.8米,長8~12米,進料前1天,每100米2菇床用福馬林500克、敵百蟲100克加水50千克噴霧消毒,再均勻撒上石灰粉,覆膜密閉菇床1~2天,以利消毒殺蟲。將發酵好的栽培料分層鋪於菇床上,共鋪料3層,播兩層菌種,糞草菌種穴播,穀粒種每平方米300~400克,2/3撒於床面的料中,其上用3米長的竹片搭成拱形架,覆上黑色薄膜,膜兩側用土壓緊,以利發菌。
通風、覆土播種後3天,早晚掀開拱棚兩頭通風2小時,隨著菌絲吃料深度的增加,逐漸增加通風量。15天後通大風1次,將料面風乾,促使菌絲向料內健壯生長。菌絲即將發透料時,在料床上覆一層1.5釐米厚的沙壤土每100米2用土加克疣靈100克、敵敵畏100克、水50千克,拌勻後使用。噴水催菇出菇階段,要酌情及時噴1次「出菇水」、「保質水」和「維持水」,促使菌絲倒伏扭結形成原基,並保持培養基的含水量,以利子實體生長發育。出菇時要保持拱棚內氣溫在14~18℃,相對溼度80%~90%,溼度太低不利於子實體生長。
鮮蘑菇的採收標準,因用途不同略有差異,制罐菇要求較高,鹽水菇、片菇、碎菇要求較低,出口菇比內銷菇要求高。一般當菌蓋直徑長到2釐米以上時,即可按有關標準陸續採收。達到標準的菇要及時採收。因高溫下菇體發育快,如不及時採收,極易開傘,發生薄皮菇,失去或降低商品價值。
採收前菇床要停止噴水,否則菌蓋易發紅。採菇時宜採用旋轉法,即用手指輕輕捏住菌蓋先向下稍壓,再輕輕搖動一下,然後將菇體旋轉採下。儘量不要傷及周圍幼菇。採收後及時切去帶泥渣的根腳,菇柄長短按要求留下,即可上市鮮銷或送加工廠加工。採菇後清除菇床面上的雜物,覆膜養菌,以利下潮出菇。